旅游英语报刊选读第二次作业答案

旅游英语报刊选读第二次作业答案
旅游英语报刊选读第二次作业答案

2018年春旅游英语报刊选读第二次作业

你的得分:

完成日期:2018年07月12日 15点42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ccording to WTO''s definition of tourism, outbound tourism refers to __B__.

A.visits to country by nonresidents

B.visits by residents of a country to another country

C.visits by residents of a country to their own country

D.internal tourism plus outbound tourism

2.As the domestic tourism industry ____,competition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__C__.

A.grows, intent

B.develops, intent

C.matures, intense

D.strengthens, intense

3.Tourism contributes to both ___D___ of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A.knowledge

B.preservation

C.development

D. B and C

4.In 1981 the WTO has urged 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s ____A__ foreign nationals in

their country as domestic travelers.

A.to include

B.included

C.not to include

D.including

5.Local people usually see tourism as ___C____.

A.an opportunity to make a profit

B.an opportunity to create jobs

C. a cultural and employment factor

D. a wealth factor in the economy of their jurisdictions

6.The uniquely combined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 base has become a major __B____

for China in its effort to develop tourism.

A.assess

B.asset

C.assert

D.assent

7.Resources are a fundamental ___D____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ttps://www.360docs.net/doc/015678990.html,parison

https://www.360docs.net/doc/015678990.html,posi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015678990.html,pliment

https://www.360docs.net/doc/015678990.html,ponent

8.According to Maslow''s need theory,___D___.

A.lower needs and higher needs should be satisfied after an individual travels

B.higher level needs take more efforts to fulfill

C.an individual is motivated to travel after he has lower and higher needs

D.lower needs should be satisfied before higher level needs are demanded

attention

9.WTO is __A___ that represents all national and official tourist interests.

A.the only organization

B.one of the organizations

C. a region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D. a national organization

10.As China''s economy shifts to a more market system, the domestic travel industry will

face increasing __C___ in a more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changes

B.charges

C.challenges

D.chances

11.The gallery is a treasure ___C__ of medieval art.

A.trifle

B.dove

C.trove

D.drove

12.A ___C__ says, “ In the week, we have a lot of business people here, but at the

weekend the hotel is full of romantic couples having some leisure time.”

A.fortune-teller

B.storyteller

C.hotelier

D.author

13.Through its “consumer value program”, the Alibaba Company is running more

promotions and offering more __A___ to support key brands.

A.coupons

B.tickets

C.books

D.policies

14.Everyone else had to __A___ package deals via authorized travel agencies in 18 countries,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visitors keep their wallets open.

A.sign up for

B.sign for

C.sign in for

D.sign on for

15.When going on holidays, which group will think more about their social status

A.Tourists taking holiday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B.People going on adventure holidays.

C.Those travel for travel''s sake.

D.Those who travel for cultural events.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Dubai is a city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it’s the second-largest land

territory by area after Abu Dhabi, the national capital.

2.√

“仿冒古琦手包”can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knockoff Gucci handbag”.

3.√

Ecotourism is a form of tourism involving visiting relatively undisturbed

natural areas, intended as a low-impact and often small scale alternative to standard commercial tourism.

4.×

It’s the right way to keep The Fortune Victory Prayer Wheel turning anti-

clockwise.

5.√

Time is a US-based magazine.

6.×

UNWTO is an acronym of United Nation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7.√

The full form of PATA is the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

8.×

Royal Mile is a place in London.

9.√

The greatest artistries in the Lourve museum are Venus, Monanisa, Victory Godess.

10.×

The British Museum was first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20th Century.

11.√

翻译判断:旅游成本 travel costs

12.×

翻译判断:增值税 Added Tax

13.×

翻译判断:旅游基础设施 tourism foundations

14.√

翻译判断:环境影响评估 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

15.×

翻译判断:利益集团 profit group

16.√

翻译判断:旅游经销商 whole tour operator

17.√

翻译判断:地标性建筑 landmark property

18.√

翻译判断:服务行业 service industry

19.×

翻译判断:旅游者购买行为tourism’s purchase behavior 20.×

翻译判断:旅游市场细分 marketing departments

旅游心理学作业——旅游者住宿心理分析

旅游住宿心理分析 旅游住宿的家庭效应 出门在外的人,到达旅游目的地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找个地方住,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客人可以放松自己,得到良好的休息,消除旅途的疲劳。因此,客人会把居住的房间当成是自己的家,希望房间内设施齐全,使用方便、安全,希望房间有代客人洗衣服、送餐等服务项目。希望有常用的生活、文化用品,以便学习、工作等。因此,我们认为旅游住宿的心理需求主要有: 1、生活起居方便 方便是指房间的实用价值及其完善的服务项目。如果宾客在客房中感到生活方便,心理上就会愉快,得到安慰,消除身心疲惫和不安,形成积极的消费态度;如果宾客在客房中感到生活起居不太方便,在心理上就会沮丧,产生不满的情绪,导致提前离店或投诉。 宾客对客房生活起居方便的心理要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设施齐全:客房设施为满足宾客需要而设计和配置的。虽然由于饭店的档次和级别不同,客房设施水平存在差异,但在酒店下榻的宾客都希望客房内的生活用具齐全。 服务项目完善:服务项目完善与否,是体现客房服务周到与否的一个依据。 使用方便:客房设施不仅要齐全,还要保证质量,让客人感到便利。 2、住宿安全 宾客身在异地他乡,举目无亲,又多带有钱财物品,在住宿中求安全的心理突出。 首先,宾客希望人身安全有保障。二、希望财物不受损失。第三,希望精神愉快。 为了满足宾客的安全需要,在客房管理上首先应有安全管理措施作保证,如防盗措施、防火措施、财物保管措施等。有了措施和设施,客人才放心。其次,要启迪客人心理上要有安全意识,同时,要让客人懂得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再次,服务人员工作要细致。在收拾客人的房间时,要注意不能移动客人的贵重物品。最后,客房服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客房部的安全工作条例,按要求、规章制度处理一切有关事宜,确保客人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3、房间清洁卫生 客房清洁卫生不仅指干净,而且包括了安全、健康、美观等心理要求。客房清洁的范围包括客房的环境(如大厅、电梯间、走廊、房间、卫生间)、房内所有设施(如电器、电话、茶具、衣橱、写字台、沙发、卧具和卫生洁具等)、食品(如茶杯、饮料等)和服务员个人卫生(如衣领、袖口、皮鞋、头发、口腔、手及指甲)等四个方面。 保持客房的清洁卫生不仅是一个人心理的需要,而且它可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舒适感,直接影响客人的情绪。美国康乃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的学生,曾花了一年的时间调查了3万名旅客,其中60%的人把清洁卫生列为第一需求。 客房服务出售的是有形产品,其特点是循环使用和大众使用。使用者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病、病毒携带者。如果客房经他人使用后不彻底的清洁和严格的消毒,就有可能产生一些病菌传染。因此,宾客对直接与自己身体接触的各种设施用品(如口杯、被褥、浴池、脸盆、毛巾、等)特别敏感。尤其是卫生间的卫生状况,更是备受宾客的关注。 欧美、日本等过的宾客都十分注重客房卫生的条件及其设备,如卫生设备质量低档,他们会认为不符合卫生条件。因此,客房的设备一定要高质量且清洁卫生。服务员每天应认真清理,丝毫不能马虎。否则,客人不仅会感到不安和厌恶,甚至会感到愤怒而提前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成绩: 本试题卷共五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横线上)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 和组织心理。 4、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交易滞后性、、不易测量性、应有效用的主观放大性的特性,再加上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有短而浅的交往,旅游者往往会对旅游服务抱有超值期望,向旅游服务人员提出一些与他们所付的费用不相称的、过高的要求。 5、服务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要以“情绪谱”上的为情绪基调,可以有所变化,但一般向上不能超过向下不能超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心理学家认为,群体冲突是有害无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人际交往: 3、认知:

旅游心理学作业二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旅游心理学作业二 系(部): 专业: 学号: 姓名:

第三章 2、理解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联系旅游实际应用此种理论解释人们的旅游行为。 单一性需要是指人们对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的事物或现象的寻求和向往。如果在旅游活动中出现了非单一性,即不平衡、不可预见等.旅游者就会表现出紧张和不安。旅游者为了减轻紧张和不安,常会采用可预见的事或物来抵消非单一性所造成的紧张和不安。 复杂性需要是指人们对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测性事物或现象的向往和追求。人的生活是极其复杂的。单纯依靠单一性需要是无法控制生活、享受生活和理解生活的。旅游者之所以追求旅游活动中复杂性的东西,是因为这些东西本身能给人们带来刺激和挑战,带来满足和愉悦。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具有处理传入刺激的能力。但是单纯的刺激过多或过久时,这个系统就不能以最佳的状态工作,反而会导致人的许多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长期复杂的刺激,人就会焦虑、紧张,甚至产生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长期单一的刺激,又会使人产生厌倦、忧郁偏执、幻觉等。 因此,一个适应良好的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该是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平衡。即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来平衡:一定程度的复杂性需要一定程度的单一性来平衡。一个在流水线上的工人,他工作的环境稳定、工作性质单纯重复那么.他就会选择有刺激的环境或活动来休息;一个高一级公司的行政管理或从事兴奋性工作的人.就会寻求安静平稳的场所或活动来休闲。所以,需要平衡理论告诉我们.旅游资源的开发者要深谙各种人群的生活工作状态和旅游消费需求从而做到旅游资源开发的有针对性。 老师请点评: 3、 旅游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动机常以愿望、意图、兴趣、思想、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旅游行动的一种能动心理现象,人们要旅游的动机对人们的旅游行为具有明显的预示作用。 旅游动机的类型:内在需求---心理类“推力” 外在刺激---目标类“拉力” 学者研究出的具体类型: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沙西肯特·格普特在他们合编的《旅游的原理、体制和哲学》一书中将所有人的旅游动机分为四类: 第一类,身体健康的动机。这个动机的特点是以身体的活动来消除紧张和不安。它包括休息、运动、游戏、治疗等动机。 第二类,文化动机。这类动机表达了一种求知的欲望。它包括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格、语言和宗教等动机。 第三类,交际动机。这类动机表现为对熟悉的东西的一种反感和厌倦,出于一种逃避现实和免除压力的欲望。它包括在异地结识新的朋友,探亲访友,摆脱日常工作、家庭事务等动机。 第四类,地位与声望的动机。这类动机表现为在旅游活动交往中搞好人际关系,满足旅游者的自尊。它包括考察、交流、会议以及满足个人兴趣所进行的研究等。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在1950年由日本旅游事业研究会出版的《旅游事业论》中将人的旅游动机也归为四类: 第一类,心情的动机。这类动机的需要或心理主要包括思乡心、交友心和信仰心等。 第二类,身体的动机。这类动机的需要或心理主要包括治疗需要、保养需要和运动需要等。 第三类,精神的动机。这类动机的需要或心理主要包括知识需要、见闻需要和欢乐需要等。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 摘要:旅游的国际化,意味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兴起,这给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了交流需求。为了在旅游业中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和缩小文化差异,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旅游英语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旨在提高旅游英语翻译者把源语转化为目标语时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解决由交际障碍和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从而为旅游区输送更多的翻译人才,促进国际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英语文化差异旅游经济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的社交模式已远远成为过去,汽车、火车、高铁与飞机高速发展并且逐渐普及,一日千里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与此同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这为人们提供了极好的出境旅游机会。据笔者了解,近十年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呈正比持续上升,入镜人数也随之快速上涨。正是因为如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并开始蓬勃发展。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旅游有了交流沟通的需求,这种需求逐渐扩大,蔓延至全球各地。交际双方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彼此的思维方式、社会风俗、理想信念可能截然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在的障碍,相互的误解更可能导致严重的文化冲突、两个民族乃至两个国家之间的隔阂。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势在必行。

1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饮食、社交礼仪、制度习俗等)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实时且直接的口语交际。 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交流过程,而旅游英语则是直接沟通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之一。[1]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 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出入境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出入境旅游,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加,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中西方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彼此的思维方式、社会风俗、理想信念等都存在着差异,译者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时候往往需要换位思考,减少由于文化、语境、思维等不同造成的交际障碍与交际损失。 2跨文化交际下旅游英语翻译差异 2.1旅游英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形成自身特有的价值观、世界观、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等等,这些构成文化。[2]因此,中西 文化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主要有饮食文化差异、社会习俗差异、人文历史差异等等。而旅游文化差异则是人文历史差异中最显著的一部分。王佐良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3]由于两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和价

旅游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形完好,却不能瞧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 )。 A 就是人脑的机能 B 就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具有选择性 2、“博鳌”现象反映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 )。 A、“酒香”效应 B、“酒好”效应 C、“口碑”效应 D、“名人”效应 3、“寻根问祖”归因于( )。 A、安全需要 B、社会交往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反映旅游态度形成中( )因素。 A、知识经验 B、深刻经历 C、需要的满足 D、群体态度 5、“桂林山水甲天下”反映了旅游态度的( )。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舆论因素 6、提出16PF的心理学家就是(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奥尔波特 D、卡特尔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出旅游者( )的情绪情感。 A、喜悦 B、激情 C、热情 D、心境 8、理智性强,对推荐商品与广告宣传具有很强评价能力就是( )的购物心理特征。 A、青年旅游者 B、女性旅游者 C、知识分子旅游者 D、高收入白领阶层旅游者 9、( )就是非胆汁质的行为倾向。 A、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运动 B、不达目的不罢休 C、兴奋的事情常常失眠 D、反映敏捷、头脑机智 10、在《西游记》取经团队中,( )在团队中起着润滑剂作用。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僧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 )。 A、旅游者心理活动 B、旅游者个体心理特征 C、旅游服务心理 D、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2、错觉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例子有( )。 A、“海市蜃楼” B、怪坡 C、“巫山神女” D、云南石林的“千钧一发” 3、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主要与( )因素有关。 A、起飞时间 B、中途着陆次数 C、运行速度 D、沿途经过的旅游景点 4、下列需要中,( )属于精神需要。 A、工作环境 B、信仰 C、空气 D、友谊 5、入境团的外国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有( )。 A、有潜在的不安感 B、“锦上添花”心理 C、新鲜、好奇 D、疯狂购物心理 6、旅游态度的特征有( )。 A、情感性 B、可变性 C、对象性 D、稳定性 7、外倾型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有( )。 A、喜欢驱车前往旅游点 B、高活动量 C、选择非旅游地区 D、喜欢正规的旅游设施 8、( )体现出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A、激动与平静 B、浅与深 C、弱与强 D、积极与消极 9、旅游者对酒店服务的一般心理需求( )。

浅析旅游英语翻译技巧及方法

摘要:21世纪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成为了个旅游资源大国,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和翻译的旅游特色的地位,并总结了一些旅游英语翻译方法。 现在,在世界各地使用英语的人口不断增加,英语成为全球化交流的语言,同时旅游业是巩固英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语言,旅游英语各年龄段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国家希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品质,英语导游,以便它可以使旅游英语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在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一、旅游英语的特点 1.1、旅游英语,包括一个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旅游业,通过当地文化旅游的人可以来的情绪。每一个游客,旅游业不仅是享受当地的景观和观光,更多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吸引和影响情绪。因此,除了在旅游英语的技术术语,也包括物质文化的语言,旅游英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浅。浅的英语词汇,发音和语法的一些基本要素的方式铺平道路,为文化内容和材料,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是一个旅游材料,旅游用品和欣赏的文化产品分析过程的理解。 1.2、旅游英语立体美,语言特点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消费,其中大部分是旅游和文化消费。因此,为了促进旅游和文化消费和审美享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促进当地文化,旅游英语的基础上,提炼的审美元素,能够表达独特的文化内涵。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祖国美丽富饶的地球在同一时间的发展和建设,我们也留下了许多文化古迹,独特的自己独特的风俗,工艺品和美食,此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通过一个独特的旅游文化的巧妙结合。旅游英语可作为以弘扬中国文化,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媒介,使我国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二、旅游英语翻译的 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中国,但在国际舞台上的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是非常小的,很多外国人只知道一些知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和中国其他旅游目的地,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外商在中国旅游业的了解甚少,他们只是一些媒体的数据,文字或互联网访问适当的信息。过去两年,许多旅游城市和著名的旅游景点都发表在中文和英文的旅游信息和指导书,内容更详细介绍。然而,在英语翻译或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太多的时间编制的随意性,大量的旅游信息,从学生的手或翻译公司。此外,许多我们的旅游景点,导游的英语水平还需要到可以改善这是1指南翻译中的大差异的口头翻译的时间编写的原始严重的原因,和甚至错误,特别是在饭店,酒店和街道的翻译更是漏洞百出。全面提高旅游英语翻译的水平,今天的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抓住旅游英语翻译。 旅游英语翻译 3.1增加的词汇和注释的法律的正确使用 文化差异在语言和信息传输必须是有一些障碍,特别是外国旅游者的数量,不熟悉的历史,文化和故事。因此,文化传播时,应尽量减少读者理解的翻译,文化上的障碍,从而能够实现的文化交流更理想的目标。要求读者和原来的读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东西,原来的读者在翻译时表示,可能是相当陌生的读者。因此,在这个时候,原来的读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多使用一些词汇,复杂的句子或条款进行补充和票据,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原来的读者和读者之间的文化差距。放大和注释的方法是为目的,以方便外国游客了解,更有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推出的“饺子”,例如,一定会与屈原的内容,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而不是屈原任何介绍,只是简单地只会使游客无法了解雾水。因此,如果翻译告诉此时的游客,屈原是1:在著名的中国学者,政治家,谁三百年livedsome之前出生Christd在这个时候如此,游客将“饺子”离开了中国龙更深的印象端午节将了解更多。 3.2注重翻译的名字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旅游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 特征。 3_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4( .知觉) (选择性) 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5.封闭_原则是指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6晕轮现象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7.旅游消费的学习,意指人们学习正确地使用旅游产品。 8.态度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是旅游消费__偏好_形成的重要依据。 9.卡特认为,人格由16种各自独立的特性因素构成。 10.典型的家庭形态有两类:核心式家庭和延续式家庭。 11.儿童自我状态其典型的行为模式有两种:自然式和服从式。 12.从市场营销角度,一些专家将旅游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活动型。 13.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意志的要求必须具备: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14.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15.强化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6.群体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 17.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沟通。 18.1964年美国的布莱克博士和莫顿博士提出了管理_方格理论。 19."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企业管理的四条原则。 20.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多血质人的行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外倾。(√) 2.依据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动机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3.任何旅游决策都包含有风险和不可知因素。(╳) 4.文化是旅游消费者环境中影响旅游消费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5.注重实用、追求档次是中年消费者的心理。(╳)

旅游心理学作业

旅游心理学作业 作为导游或酒店工作人员,如何改变旅游者的消极态度? 答:1.对于导游人员,消除其消极情绪的方法主要有: (1)补偿法 物质补偿法:在住房、餐饮、游览项目等方面若有不符合旅游合同规定的情况, 应对游客予以补偿,而且替代物一般应高于原来的标准。 精神补偿法:因某种原因无法满足游客的合理要求而导致游客不满时,导游人员 应实事求是地说明困难,诚恳地道歉,以求得游客得谅解;也可先让游客将不满 情绪发泄出来,待消气后导游人员再设法向游客解释。 (2)转移注意法 导游人员要有意识得调节游客的注意力,使游客的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当旅游团出现消极现象时,导游人员就应设法用新的、有趣的活动,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诱人的故事吸引游客,从而转移游客的注意力,忘掉或暂时忘掉不愉快的事,恢复愉快的心情。 (3)分析法 将造成游客消极情绪的原委向游客讲清楚,并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的两面性。对因某些特殊要求得不到满意而情绪不佳得游客,导游人员要从“合理”和“可能”两方面加以分析。如游客对被迫坐火车而不是乘飞机从甲地到乙地不满,此时导游人员除说明购不到机票的原因外,可进一步地分析得失:不能及早到乙地,失去了在乙地的部分游览时间确实可惜,但坐火车旅行可游览沿途风光,享受到空中旅行享受不到的乐趣。导游人员采用分析法往往是不得已之举,不能常用,不能滥用。小事本身,也可显示导游人员良好的个人修养,使游客目睹导游人员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为游客排忧解难的精神,从而对导游人员产生信任并尊重。(4)暗示法 这是一种控制或影响旅游者心理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手势、行为和威望,影响和改变旅游者的心理活动。 2.对于酒店工作人员,消除其消极情绪的方法主要有: (1)给予客人理解、宽容、真诚以及关心 (2)“客人永远是对的”:如果客人没有错,那么客人当然是对的。如果客人错了,只要客人言行是合法的且不妨碍其他客人的利益,客人所有的正当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服务员应有角色意识,认识到自己的服务角色,使自己的行为与角色相称;要充分理解客人的需求,理解客人的想法和心态,维护客人的自尊,缓和宾客冲突。 (3)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对待客人要一视同仁,不分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种族、信仰;不要以貌取人。 (4)要维护酒店应有的利益:优质服务必须达到“双满意”:在客人满意最大化的前提下,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酒店员工的基本使命:为客人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价值;遇到客人投诉,不应互相推诿,应从酒店整体利益出发,避免出现部门之间互相矛盾。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名姓 校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线 ―― ―― ―― ―― ―― ―― ―― -― 封― ―- ―封 ―― ―― ―― ―― ―― ―― ―― ―― 密― ―― ―密 ―― ―― ―― ―― ―― ―― ―― ―― ―― 福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函授考试旅游管理专科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A 2011级福州榕西职专教学点(中职校)学生学号 本试卷共有五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题分2015103223100 得分 得分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 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把青蛙投进沸水,它会立即蹦出。但是,当把它放进常温 水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就不会觉得烫,也不会作出激烈的反应, 这就是感觉的()的缘故。 D、安全需要 3、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 次理论。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4、在态度的结构中,()是最稳定的因素。 A、认知 B、情感 C、意向 D、客观对象 5、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A、人的心理 B、个性心理倾向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6、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哪种自 我状态之中?() A、父母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青年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 ― ―A、相互作用 B、适应性 C、对比性 D、理解性 2、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 1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名词解释: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成人自我状态是人格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部分,它对储存于父母的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中的信息加以检验,看其是否适合具体的情况。 心理风险指旅游产品或服务能否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自尊心或改进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问题。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规范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 服务态度是服务人员对旅客和服务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组织结构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或指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态度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群体压力指群体规范对其成员所具有的无形的约束力。旅游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以得到某种满足的感受状态。 性格一个人对待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惯常的行为方面的心理特征。很大程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标志。刻板印象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印象。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到达一定目标的动力。 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

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 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概括地说,沟通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激化功能服务工作中服务人员本身工作上不热情、不主动、不耐烦、致使旅客产生情绪波动、理智失控、心理冲突加剧的心理作用。P151旅游环境:是一个包括旅游中的客体、活动以及旅游项目的复杂的知觉环境 应激:对外界刺激或激励等环境因素所做出的行为上或心理上的反应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社会阶层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 服务时机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服务的“火候”与“机会”。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管理方格”理论一个衡量管理者行为倾向的态度模型,横坐标表示管理者对生产的关系程度,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程度。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意志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旅游企业管理行为。 人格特质是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作出相同反应的心理结构。挫折在心理学上指个体动机性行为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情绪状态。 "社会人" 假设“社会人”对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的重视,高过对物质利益的需要。所以管理中要重视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提倡集体奖励等措施。 旅游诱因(P44) 从旅游者角度看,诱因是指旅游者所追求的对象精神的、物质的享受。

旅游心理学 作业.doc

旅游心理学作业一(客观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2.心理学把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称之为___ ____ _觉。 3.心理学研究认为,知觉过程要经过__ ______和心理的两个历程。 4. 根据心理学有关理论,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认识过程、________ __ 和意志过程。 5.有的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心理现象是复杂和多样的,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____ ____。 6.一切行为都是特定的、和的表征,其心理和行为机制模式可公式化为。 7.心理学研究认为,各种刺激必须达到某一最低限度(绝对感觉限阈),才能有效地引起_____ ___器官的反应。 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明能加强或减弱人的行为。 9.____ __原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同类物)若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每一物体都有被视为构成整个知觉组组合一分子的倾向。 10. 知觉__ ____ 性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11. 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12._____ _ 效应指的是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 13.___ ____印象指的是社会上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14.当一个人第一次游览某一名胜,留下深刻印象,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这种现象称为_ ____。 15.和是构成旅游行为的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基本要素。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心理因素和_ _社会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双重影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觉的组织性主要体现在接近原则、 ___封闭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相似原则_____ 三原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___和__作用 _______ 。_ 4.____ 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___定向环节;_ __行动环节_____ ;_ ___反馈环节____ 。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格倾向是人格特征之一,主要有___外倾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 _ 内倾型______ 。来源网上 6.___________________ 纵向服务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 售前服务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售中服务_____ 和_ 售后服务____ 。_ 来源网上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意志品质:自觉性、___果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自制力 _____ ;____ 坚韧性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旅游企业家来说,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_领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处理事 ______ 和__ 掌握时间_____三_ 个方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认定组织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______ 和_ __组织的社会责任 _____ 。 10.导游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提前为游客安排好离开的准备工作和__征询游客的意见和真诚地向游客道别_和_致欢送词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 ___个性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心理状态。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觉的心理定势有首次效应、晕轮效应、_经验效应和刻板印象。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内含的旅游动机____________________ 两_ 大类。 14. _______________ 态度的___强度指_赞成或不赞成的力量程度。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客我交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 _ 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意志、_感情 ______ 、应付社会环境、感受社会影响与品格。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诱导 ______ 。_ 20. ___ 非正式团体_____ 是_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决策行为包括:规范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D )。 a.人的心理 b.个性心理倾向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2.由于总服务台对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影响,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他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属于知觉的哪种心理定势?( A )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3.某人早上出门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不小心却被身边疾驶的自行车撞了一下。这可以用哪种知觉原理来解释?( C ) P49 组织性的相似原则 a.组织性 b.解释性 c.选择性 d.关联性 4.以下哪些是属于旅游动机中的社会原因动机?( A ) a.自我提高 b.学习知识 c.宗教信仰 d.闲暇和消遣 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态度的特性。( D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情感性 d.价值性 6.当你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B ) a.控制积极性、继续服务 b.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c.控制积极性、暂停服务 d.提高积极性、暂停服务 7.下列( C )不是客我交往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a.不稳定性 b.有利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8.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对客人不够热情、不主动、不耐心,这使客人产生情绪波动,心理冲突加剧。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什么功能来解释?( C ) a.感化功能 b.感召功能 c.激化功能 d.逐客功能 9.小张爱发脾气,在小李认为这是他的个性,他并不介意,并能和小张保持经常的来往。他们的这种关系属于以下哪个人际关系形成阶段?( D ) a.定向阶段 b.探索情感交换阶段 c.情感交换阶段 d.稳定情感交换阶段 10.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 C )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资历因素 d.感情因素 11.旅游者在作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___的双重影响。( D ) A.旅游环境与个性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C.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 D.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12.一位旅游者刚进入饭店就遇到了一位服务态度恶劣的行李员,于是该旅游者就认为这家饭店其它方面的服务肯定很糟糕。这属于(B ) A.首次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13.著名的____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C )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4.旅游行为的社会限定因素主要指( C )

旅游心理学复习指导

旅游心理学复习指导 一、考核要求 (一)、考试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成绩(占30分)和终结性考核成绩(占70分)构成。 1、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成绩由以下四部分内容构成(加总平均计算): ①形成性考核作业册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平时作业)为四次,在网上下载,打印上交。第十五周统一一次性把打印的纸质作业上交。 ②网上作业。网上作业为二次案例分析,题目在网上“案例分析”栏目里。 第一次为1—3题,第二次为4 — 6题。每题字数为1000字(每次作业为3×1000字=3000字)。每次面授课后一周内在网上“互动社区”栏目里提交(写请姓名、学号后三位)。 ③出席率。 2、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约在第16周周末进行,纸质开卷,大连电大命题,考试时间90分钟。复习重点见《复习指导》。 (二)、期末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5个,每个4分,共20分;选择题30个,每个1分,共30分;问答题4个,其中第1、2、3题,每题7分,第4题12分,共33分;案例分析题1个,17分。 二、复习范围 (一)、名词解释题 首因效应晕轮效应需要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性格情绪和情感审美群体内聚力领导者群体的心理结构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家庭生命周期

(二)、选择题 1.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 ) 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行为过程D.反应E.个性心理特征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A.实验法B.测量法C.调查法D.案例法E.观察法 3.问卷法的问;卷类型主要有( )。 A.封闭式问卷B.随意式问卷C.个别问卷D.集体问卷E。开放式问卷4.旅游知觉的特性有( )。 A.整体性B:理解性 C. 恒常性 D.选择性 E.多样性 5.对旅游条件的知觉有( )。 A.对时空的知觉B;对交通条件啪知觉C对旅大浪游目的地的,D. 对旅游风险的知觉E.对人际的知觉 6.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有( )。 A.对自我的知觉B.对旅游风险的知觉c.对他人的知觉D.对人际的知觉E.对角色的知觉 7.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因素有( )。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期望效应D.审美效应E.刻板效应 8.旅游者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旅游风险,常见的方法有( )。 A.广泛收集旅游信息 B.购买名牌产品C.寻求高价格飘D.认真比较衡量E.采取从众消费行为 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比较有影响的学说。马斯洛把人类多种需要归纳为( ) 等几大类。

浅析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

浅析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旅游英语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英语的特点,力求探寻到旅游英语的恰当翻译策略,促进旅游英语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英语;语言特点;翻译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的十几年,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通过旅游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推广。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到中国,旅游英语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出来,如何通过旅游英语翻译将中国文化和民风民俗传递和展示出去,使国外游客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陶醉于我国的自然风光之中,从而促进对外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推广。 1.文化差异影响旅游英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过长久以来积淀的精神财富,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中国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根植于语言之中,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中西的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这种文化的差异使两种语言中互译是极其困难的,如何准确、简洁、恰当的翻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的处理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准确进行旅游英语翻译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 2.1行业术语 旅游英语会使用大量的与旅游行业相关的英语单词或习惯用语,一般称为旅游英语术语。例如,旅游英语中的通知就体现了旅游语言独有的特征。一般通知内容简捷明了,在正文前一般标有NOTICE或ANNOUNCEMENT等字体,使游客一目了然。正文包括事由、地点、时间、通知发布者等,同时通知的对象一般使用泛指的形式来表达。如:把Dear Travellers(亲爱的游客)Dear Guests(亲爱的旅客)等称呼写在正文前或者直接将称呼写在正文里,如“Tourists are requested to note that the zoo is open as from May 23,2013”游客们请注意,动物园从2013年5月23日起开放)。 2.2礼节特征 语言翻译是信号的语际转换过程,译者必须了解原语言和译语言的文化。文

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

卷号:4074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 度第二学期考试 《旅游心理学》试题A卷 2013年5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与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与组织心理。 4.美国心理学家与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将人的特性归纳为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假设、假设与“复杂人”的假设。 5.弗洛姆的期望认为,对于一种激励因素,其激励力量等于个人对此因素的与的乘积。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就是相对的说法。( )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 3.领导就是一种活动,就是引导与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与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就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 7. 学家认为。群体冲突就是有害五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