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命周期

合集下载

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又称为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从受精到死亡的整个生命阶段。

不同种类的动物生命周期各有不同,下面将就一些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进行阐述。

一、昆虫的生命周期昆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以蝴蝶为例,蝴蝶的生命周期始于卵。

蝴蝶母亲在适合的环境下产卵,卵经过一段时间后孵化成幼虫,幼虫也被称为毛虫,它们以吃叶子为生,经过几次蜕皮后逐渐长大。

幼虫在达到一定体型后停止进食,开始结茧,进入蛹态。

在蛹内,蛹发生巨大变化,最终转变成为成熟的蝴蝶。

成虫从茧内钻出后,即可在花丛中飞翔、取食和交配。

二、鱼类的生命周期鱼类的生命周期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通常,鱼类的生命周期包括卵、仔鱼、稚鱼和成鱼四个阶段。

鱼类初始阶段为卵,产卵时鱼类会将卵散布在适合的环境中,一些鱼类也会将卵产在巢中,以保护卵的安全。

卵孵化后孵化成为仔鱼,这是鱼类生命周期中最脆弱的阶段,仔鱼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水质条件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仔鱼逐渐生长,经过几个月后进入稚鱼期,稚鱼期往往是鱼类迁徙的时期。

最终,稚鱼发育成为成鱼,在水体中繁衍后代。

三、鸟类的生命周期鸟类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卵、幼鸟、亚成体和成鸟四个阶段。

鸟类的繁殖季节到来时,鸟类母亲会在适当的巢中产卵,卵的数量视种类而定。

娇小的幼鸟从卵中孵化出来,它们刚出生时身上是没有羽毛的。

在开始进食后,幼鸟会逐渐长出新的羽毛,身体也不断长大。

幼鸟在这个阶段需要父母的喂养和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鸟变成亚成体,其外形逐渐接近成鸟。

最终,亚成体成长为成鸟,开始独立觅食和繁殖。

四、哺乳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卵胎生、幼崽期、亚成年期和成年期。

大部分哺乳动物是卵胎生,也就是说它们是在母体内孵化和发育的。

幼崽时期是哺乳动物生命周期中最需要母亲照顾的阶段,它们通过吃母乳来获取养分和保持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崽逐渐变得更加独立,进入亚成年期。

在这个阶段,它们已经可以自行觅食和独立生活。

最终,哺乳动物发育成为成年个体,开始繁殖后代。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一个单元。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了解动物的生命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动物的生命周期、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变态发育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学生对动物的生命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生命周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的生命周期,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知道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有所不同。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知道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有所不同。

2.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理解动物的生命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生命周期,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3.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动物生命周期的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动物生命周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显微镜、昆虫标本、鸟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命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蝴蝶、鸟、鱼等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动物生命周期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

通过示例,讲解动物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请同学们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动物,举例说明它们的生命周期。

科学资料

科学资料

1、动物的生命周期:①人的不同生长时期顺序: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②青蛙的不同生长时期顺序:受精卵、蛹、蝌蚪、幼蛙、成蛙③青蛙与蝌蚪的比较: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水中尾游泳鳃成蛙水中或陆地四肢游泳或跳跃肺和皮肤④变态发育:像青蛙那样,动物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

⑤蝗虫的生命周期:卵、若虫(幼虫)、成虫。

⑥不完全变态发育:像蝗虫这样,一生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类型。

⑦蝴蝶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⑧完全变态发育: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类型。

一般很多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如蚊子、苍蝇等、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得以延续。

⑩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影响动物生命周期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和敌害等生活环境的变化。

2、新生命的诞生:①大多数动物的新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的。

②精子与卵的结构的比较:精子卵结构分头部和尾部,细胞内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内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小约0.05毫米0.1毫米形状蝌蚪形,能游动卵圆形,不能游动,是人体最大的细胞③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的生殖系统组成: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

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组成。

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成年的女性大约每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

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

说明:人是受精过程是在女性的输卵管中进行的,受精前接近卵细胞的精子有无数个,而真正能钻入卵的精子只有一个,最终精子与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马上进行分裂,这是的养料主要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形成胚胎后,才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复习提纲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复习提纲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复习提纲及思维导图(2017.5)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思维导图第二部分:分课时知识点一、《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即将孵化时呈紫黑色,扁圆形,与芝麻差不多大。

2.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些水。

3.我们可以为即将孵出的小蚕建造一个“家”——纸盒,在盒盖上扎些小孔,是为了保持空气流通。

4.小蚕的孵化条件: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湿度。

5.刚孵出的小蚕身体是黑褐色的,很小,身上有毛,长约2—3毫米,外形有点像蚂蚁,所以把它叫做“蚁蚕”。

6.养蚕窍门: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二、《蚕的生长变化》7.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8.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一生要蜕皮5次(茧外4次茧内1次)。

9.蚕体呈长圆筒形,青白色,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身体上有环节。

10.蚕的胸部有三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

腹部有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气官。

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

11.蚕的头上有口器,有两片像“牙齿”的大颚,用来咀嚼桑叶。

这样的口器叫“咀嚼式口器”12.蚕用腹足爬行,爬行时身体作波浪式运动。

13.蚕不再吃桑叶了,身体也发黄发亮变透明了,这说明蚕要吐丝结茧了。

三、《蚕变了新模样》14.蛹体形粗短,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很小,身体缩短,为褐色。

15.蛹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2对翅。

3.1 动物的生命周期

3.1 动物的生命周期

新生命
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下列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吗?
昆虫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上述动物的有性生殖有什么不同?
鱼类
体外受精
两栖类
昆虫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体内受精
1、受精方式不同
受精 方式
体外受精: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 如: 鱼类、两栖类,无 脊椎动物(珊瑚)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不同
比较
两性生殖细胞 的结合
无性生殖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繁殖速度

后代的生活力 和变异性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 结合成受精卵 发育成新个体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谁更有优势?
有性生殖的意义:后代具备两个亲体
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无性生殖的意义:在单一不变的环境
卵 幼虫 成虫
不完全变态(蟋蟀、臭虫、
螳螂、蝼蚁、蜻蜓等)
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受精卵
若虫(幼虫)
成虫 (蟋蟀、螳螂)
蚕生长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 (蝶、蛾、蜂、蝇)
五、寿命
1、寿命:生命周期的时间 2、影响寿命的因素:
①遗传因素 ②生活环境因素:气候恶化、食物减
少、环境污染、敌害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 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等生长 时期,这些时期构成了它们的生
命周期。
一、人的生命周期
青春期
老年期 成年期 青春期

动物的生活史与生命周期初步认识动物的繁殖与发育过程

动物的生活史与生命周期初步认识动物的繁殖与发育过程

动物的生活史与生命周期初步认识动物的繁殖与发育过程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的生活史与生命周期引发了许多科学家和观察者的兴趣与研究。

了解动物的繁殖与发育过程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动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动物的生活史、生命周期和繁殖发育过程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动物的生活史动物的生活史指的是从受精卵形成到成熟个体死亡的全部过程。

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生活史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

1. 直接发育直接发育是指动物从受精卵直接发育成为与成体形态相似的个体。

这种发育过程中,个体一般经历幼虫期,但幼虫与成体形似,在生活方式和环境适应能力上有较大的相似性。

例如,昆虫中的蚂蚁、蜜蜂等就属于直接发育类型。

2. 间接发育间接发育是指动物从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后,通过一系列的生长和变态过程最终转变为与成体形态相似的个体。

在这个过程中,幼体会经历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被称为不同的虫态。

例如,昆虫中的蝴蝶就是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的形态。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指动物从受精卵形成到繁殖新一代的整个过程。

它可以被分为生殖期、发育期和寿命三个阶段。

1. 生殖期生殖期是指动物成熟后进行繁殖的时间段。

在这个阶段,动物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包括交配、产卵等。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殖方式,有些动物通过内受精,有些动物通过外受精。

2. 发育期发育期是指动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达成熟的过程。

在发育期间,动物会经历一系列的形态和功能上的变化,包括体型的增大、器官的发育、行为方式的改变等。

发育期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阶段的长度和形态发展会因动物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3. 寿命寿命是指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长度。

不同动物的寿命会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动物的寿命较短,只有几个小时或几天,而有些动物的寿命则可以达到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三、动物的繁殖与发育过程动物的繁殖与发育过程涵盖了生命的起源和延续,是对于生物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

《动物的生命周期》课件

《动物的生命周期》课件
阐述不同动物种类的生命周期特点 ,如昆虫、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 等。
生命周期的意义
强调动物生命周期在生态平衡、物 种延续和进化等方面的重要性。
动物生命周期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
动物生命周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环节,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食物链和 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物种延续
进化研究
动物生命周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 依据,通过对不同物种生命周期的比 较,可以揭示生物进化的规律和机制 。
老年阶段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 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作 为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或生态 平衡的维护者。
03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
昆虫的生命周期
01
昆虫的生命周期通常包 括卵、幼虫、蛹和成虫 四个阶段。
02
有些昆虫的生命周期较 短,如蚊子,而有些昆 虫的生命周期较长,如 蝴蝶。
03
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和 生命周期受到环境因素 的影响,如温度和湿度 。
废气排放
工厂、汽车等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对空气中的动物造成 危害。
固体废物处理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如 塑料垃圾、重金属废弃物等,对土壤和动物造成 危害。
06 如何保护动物的生命周期
建立自然保护区
01
02
03
保护动物栖息地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 以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为 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
进化适应性
动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助于进化适应性。例如,某些昆 虫在幼虫阶段会形成不同的形态和行为特征,以适应不同的 环境条件和捕食者的威胁。这种适应性有助于物种的生存和 繁衍。
05 人类对动物生命周期的影 响
生态破坏
森林砍伐

三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课件

三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课件
2.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2/8/2021
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2/8/2021
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名称 生命周期(流程图) 寿命

卵→雏鸡→成鸡
约 14 年
蝴蝶 熊猫
卵→幼虫→蛹→成虫 幼仔→成年熊猫
约 20 年 约 20 年
山羊
小羊→成羊
约 15年
蜻蜓
卵→幼虫→成虫
约1 年
鱼(鲤鱼) 卵→幼鱼→成年鱼
不变 态
鸡 山羊 熊猫
比较一下鸡和羊的生命周期
• 鸡:鸡蛋(卵)——雏鸡——成年鸡 • 羊:羊羔——成羊
12/8/2021
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 鸡是从卵孵化而来,简单地说卵生 • 羊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了,简单说胎生。 • 我们来按此给动物分类
12/8/2021
动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
•出生——生长发育——繁殖—— 死 亡• 但动物经历的生命周期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的地方? • 有的动物一生样子变化很大,有的变化
不大。 • 不同的动物存在不同的生命周期。
12/8/2021
蟾蜍的生长和发育
( 5 ) ( 1 ) ( 2 ) (3 ) ( 4 )
结合生活体验,对上图蟾蜍的生长和发育 的顺序进行填图,并且排序。
约 50 年
出12/8生/2021 ——生长发育——繁殖—— 死亡
小结:
1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 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构成了 动物的生命周期。
2 .周而复始的生命周 期,其根本意义是使生命代 代相传,保证了生命的延续。
12/8/2021
不同的生命周期
• 动物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1
2
3
4
结合生活体验,对上图青蛙的生长和发育 的顺序进行排序。
动物
根据动物的形态变化
变态
• 蜻蜓 • 蝴蝶
• 蟾蜍
不变态
鸡 山羊 熊猫
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最大的区别是?
• 鸡是从卵孵化而来,简称卵生 • 羊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了,简称胎生
动物
我们按此可以把动物分为:
•鸡
卵生
•鱼
• 蜻蜓
胎生
熊猫 山羊 牛
作用: 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
胸足
腹足 腹部:由 10个环节组成 ,第3、4、5、6节各节各生有一对
。腹足为蚕的运
尾足 动器官,使身体前行。第10节有一对
,可用来夹持物体。共5对足,第8节背后面
生有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两侧各生有1个小黑点是气门,
是蚕的呼吸器官。
尾角
气门
腹足
• 蚕的一生要经历( 蚕卵 — 蚕 — 蛹 — 蚕蛾 )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
•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的( 幼虫 ),蚕蛾是蚕 的( 成虫 )。蚕的一生要经历( 卵 ) ( 幼虫 ) ( 蛹 ) ( 成虫 )四种形态。
•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 — 生长发育 — 繁 殖 — 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 (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 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要 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 亡)四个阶段。
• 刚孵出的小蚕身体是褐色的,极细小,多细 毛,蚁蚕长约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样 子有点像蚂蚁。
蚕的孵化
• 蚕的孵化需要空 气,一定的温度 和湿度,食物及 安全卫生的场所。
• 要想让它健康的 成长,还需要你 精心的照顾和饲 养。
养蚕窍门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也可以用莴苣 叶)要新鲜,新鲜好桑叶是鲜亮亮的,不能带 一点水给小蚕。采来的桑叶多也可以用保鲜袋 放冰箱里,喂时先取出几片在外面,晾一会,等 没有水了切成碎片或条,再喂给小蚕吃。
蚕蛾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
头 胸

头部
触角 复眼
口器
胸部

白色
鳞毛

两对翅,但短小,失去飞
口器退化,不再进食。 行能力
刚羽化的蚕蛾的身体湿润,翅下垂, 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
蚕和蛹的比较

气门 体节
蚕羽化成蛾的目 的就是为了:
为了交尾和产卵
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呢?
雌蛾身体较大,腹部肥大, 翅膀短小;雄蛾身体较小, 腹部狭长,翅膀大
• 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 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 有的动物是从卵孵化而来(卵生),有的 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胎生)。
人按年龄可分为:
乳儿,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
老年.
• 乳儿 0-1岁 • 婴儿1-2岁 • 幼儿2-3岁 • 儿童3-12岁 • 少年11,12—14,15岁 • 青年14,15—30岁 • 中年30—50岁 • 老年50岁以后
蛾子出去了,检查检查,发现两张皮,一是蚕 皮,一是蛹皮
刚开始的蛹,软软的,嫩黄的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
• 因为蛹不会动,没反抗能力,如果没把自 己包住,会被鸟之类的东西吃掉,或者被 雨淋死。把自己包住,是保护自己。
你能把蚕茧上 的丝拉出来吗?
想什么办 法来测量
呢?
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干燥的丝容易 断),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 在纸板上,就可以知道丝有多长了。
新的希望: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 卵就是一个生命。
观察蚕卵
• 颜色: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 成淡红,浅褐色,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 后不再发生变化,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是紫黑 色的。
• 形状: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 • 大小: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 画一个蚕卵:
色是( 黑色 )的。 ► 3.蚕宝宝爱吃(桑叶),它一出卵,我们就要用毛笔或羽毛
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 4.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蜕皮)。
► 5.蚕不吃东西,身体发黄发亮是因为( 蚕要吐丝结茧了)。 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 那里结茧。
► 6.蚕在蚕茧里样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 蛹 )。
养蚕窍门
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 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 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 保持 小蚕 "房间"的清洁。
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 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 渐变成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
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名称 生命周期(流程图)

卵→雏鸡→成鸡
蝴蝶
卵→幼虫→蛹→成虫
蜻蜓
卵→幼虫→成虫
山羊
小羊→成羊
熊猫
幼仔→成年熊猫
鱼(鲤鱼) 卵→幼鱼→成年鱼
寿命 约14 年 约半 年 约1 年 约 15 年 约 20 年 约 50 年
•出生——生长发育——繁殖—— 死亡
观察青蛙的生长、发育
• 还有什么发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黄色的 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不会孵出小蚕,白色的是 已孵出小蚕的空卵壳,上面还有小孔。
黄色 淡红色的蚕卵
灰绿色 紫黑色的蚕卵
• 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 什么样的?
• 在蚕卵坚硬的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当外 界温度合适的时候,蚕卵内部悄悄变化,受 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 发育成蚁蚕。从壳外隐约看到里面有黑色环 状物在蠕动,这就是即将出壳的小蚕。也许, 还能看到有小蚕咬破卵壳爬出来。
课堂作业
一、填空 1、我发现蚕蛾从茧里出来(不吃)东西,(不会)飞。
2、两只蚕蛾尾对尾,这是它们在(交尾)。 3、蚕的一生经过了(四)个阶段,(蚕蛾)是最后一个
阶段。
二、简答
1、雌蛾刚产下的卵和我们之前观察过的卵一样吗?有什
么区别?
答:刚产下卵是淡黄色的,我们之前观察过的卵是紫黑
色的。
我知道了
► 1.蚕的生命是从( 卵 )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 生命)。 ► 2.刚从蚕卵里爬出来的蚕,我们把它叫做( 蚁蚕),它的颜
到5龄末期,蚕会逐渐停止取食,它会排空消化 道,呈透明状,此时叫熟蚕。熟蚕开始吐丝 结茧。
目标检测
填空: 1、蚕在生长变化过程中,( 体长 )、颜色、( 食量 )、排便、
活动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蜕皮 );
3、蚕的外形是( 圆筒 )形,身体分为( 头 )、( 胸 )、( 腹 ) 三部分;用( 胸足 )协助吃桑叶,用( 腹足 )爬行,用 ( 气门 )呼吸;
还能看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 节还在吗?
复眼 触角的 原始体 胸足 气门,但是数目减少了
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呢? 当用手轻轻的触摸它;用手电筒照;发出声音。
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
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蜕下的皮 1、蚕吐尽丝后 2、化蛹之前 两次蜕下的皮
化蛹前还要在茧子里蜕掉一次皮(只蜕一半)
昆虫的基本特点
身体分为头、胸、腹, 两对翅膀三对足, 一对触角头上生。
蚕蛾是昆虫吗?为什么?
总结
• 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 • 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
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 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 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中年 35—60岁
老年 60岁以后
身体有点驼,皮肤较老,皱 纹比较多,头发花白,腿脚 不灵便,牙齿掉落等
不同生长时期的人
★读图探究:出生以后的人要经历哪些时
期呢?各时期分别占据什么年龄段?
(6、7--11、12)


儿 期
(0—1)
童 期


儿 期
(1—6、7)春期
(16—35)
老 年 期
(60—— )
看书24至26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随着小蚕的成长,它会发生哪些变化? 2、什么叫蜕皮?蚕为什么会蜕皮? 3、蚕的外部形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4、蚕快成熟了,它将会表现出哪些特征呢?
这时,我们要为它准备些什么?
蚕的生长变化
随着蚕的生长,它发生了哪些变化?
蚕的变化有: 1、颜色发生了变化 2、大小发生了变化(体长、体重) 3、吃食、排便的变化
中 年 期
(35-60)
乳儿期0-1岁 长的快,脑发育最快.
婴儿期1-2岁 能慢有对周围的事感 兴趣
幼儿2-3岁、学会走路.开始学说话了. 儿童3-12岁、个子比较矮,皮肤比较
嫩, 体重、身高长得快等
少年期11、12—14、15岁 发育很快 青年16—30岁力气最大 、体身发育完成.
中年35—60岁、个子比较高,身体壮实, 皮肤开始出现皱纹,体重、身高比较稳 定等
2、蚕到了五龄末期,身体反而 缩短,发黄而透明,也不吃桑 叶了,猜猜它准备做什么?
3、养蚕人能做些什么呢?
蚕的一生是如何变化的 蚁蚕通过摄食迅速生长,体色逐渐变成青白色。
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蚕需蜕去旧皮,生长出较 宽大的新皮再继续生长。
蚕在蜕皮过程中,新皮形成时需要睡觉,称为 眠。
眠是划分蚕龄的界限,蚁蚕称1龄蚕,第一次眠 后称2龄蚕,依次类推,第四次眠后称5龄蚕。 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眠期时蚕 不吃不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