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统计特征、个性和情绪

合集下载

《旅游经济学》复习指导1

《旅游经济学》复习指导1

一、名词解释1、旅游需求: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有旅游欲望和闲暇时间的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旅游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旅游产品)数量。

2、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3、旅游需求的替代效应:有某种旅游产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旅游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旅游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旅游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范伯伦效应: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

他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6、旅游供给:旅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价格下愿意并能够向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7、旅游者消费:消费者向旅游者角色转换后所发生的各项消费(“六环节”)。

强调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8、旅游消费:是指为了方便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发生的的消费,是“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或为他们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WTO)。

强调对目的地和客源地双方的影响。

9、旅游市场绩效:在一定的旅游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旅游企业市场行为在价格、销售量、费用、利润和劳务质量等方面所得到的最终经济效果。

10、旅游市场行为:是指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情况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企业定价行为、以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为主要目的的促销行动的行为、以产权变动和资本重组为主要途径的企业组织调整行为----一体化行为。

11、限制性定价:掠夺性定价、协调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行为是旅游企业为了竞争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以低于经营成本之下的定价行为,其目的是将竞争者从自己的市场范围驱逐出去,以获取未来预期的高利润。

第二章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能力

第二章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能力

康熙杀鳌拜
5、社交技能
人际关系管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能够调 控他人的情绪,能和周围的任何人和睦相处 这个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世界 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社会关系的学名是“社会资本”
情商的名言
“一个人的成功15-20%取决于他的智商, 80%取决于他的情商” “从山顶上向下扔石头,最圆的那一颗石头 总是滑得最远”
犯罪学:药家鑫杀人 钉钉子
自我管理的经典研究:糖果实验
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瓦特· 米伽尔给一些4岁小
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 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 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 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 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 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
1、性别
男女工作绩效没有显著差异 女性更容易遵从权威 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事业心 男性比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 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
2、年龄
年龄越大,离职率越低 年龄越大,缺勤率越低 年龄越大,身体技能越低,生产率会受到影 响,但这种影响可以通过经验来弥补 有专业技能的人,工作满意度随着年龄持续 增加;而对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年龄与工 作满意度呈U型关系
情绪反应:自知型、暴躁型、悲观型和乐观 型 在工作中的表现:不照镜子的人、正面照镜 子的人、正反面都照镜子的人
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一定时刻准确 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好的可以移植, 坏的一定不要传染
2、自我控制
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 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也即克制情绪、 抑制冲动,不受诱惑的能力

基于群体多样性理论的大学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

基于群体多样性理论的大学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

基于群体多样性理论的大学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作者:朱佳樑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3期摘要:班级是高等学校学生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凝聚力正在不断弱化。

群体多样性理论聚焦社会群体内部成员的差异,关注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群体多样性的价值,提升群体效能,增强群体凝聚力。

从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分析了高校班集体凝聚力现状。

群体多样性理论适用于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将相同类型的学生个体组合成多个群体,激发每一个学生班级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推动班级凝聚力建设。

关键词:群体多样性;大学;班级凝聚力中图分类号:G647?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20-02班级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组织的基本单位,一方面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专业学科知识的传统阵地,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

班级凝聚力之于大学班风、学风和校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新形势下,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都普遍感到大学班级概念在逐步淡化、班级的凝聚力在逐渐弱化。

本文基于群体多样性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当前大学班集体凝聚力建设现状,以求为破解该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一、群体多样性理论概述群体多样性,反映的是社会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差异。

该研究最基本的一个前提假设就是认为“群体多样性能够影响群体过程和群体效能,以及群体成员的情感回应和需求”。

群体多样性效应的不确定性使得研究者开始进一步关注多样性的类型对群体过程和群体效能的影响。

多样性类型通常划分为较易观测到的人口统计特征和不易辨别的潜在心理特征。

前者是外显的,涵盖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状况等因子;后者是内隐的,涵盖如个性、态度、价值观、能力、技能、兴趣、动机、需求、情感和意志等因子。

可以说,对群体多样性类型的界定本身有助于加深对多样性影响群体效能过程机制的了解。

综上所述,社会类化理论和信息决策理论都描述了多样性对群体效能产生影响的过程和结果。

市场营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参考答案

市场营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的过程。

社会营销观念:企业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的利润、消费者的需要、社会利益。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购买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该致力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

顾客让渡价值:消费者总价值和消费者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关系市场营销:企业与其顾客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维持并加强特定价值的牢固关系的过程市场:市场是某种产品或者劳务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需求:有购买力且愿意购买某种物品的欲望,当考虑到支付能力的时候,欲望就转换为需求。

需要:需要就是人类对食品、空气、水、衣服和住所以及对娱乐、教育和文化的基本要求。

推销观念:推销观念者认为消费者不会主动选择和购买某种商品,而只能通过推销的刺激作用诱导其产生购买行为。

4C: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市场营销管理: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互换的关系,而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

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作用于企业营销活动的一切外界因素和力量的总和。

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一种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

市场机会:是指对企业营销管理富有利益空间和吸引力的而且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或动向。

SWOT分析法:考虑企业自身及竞争对手的状况的一种竞争战略分析方法,企业内部分析:S (strengths):代表企业发展优势,W(weaknesses):影响企业发展的弱势,企业外部分析:O (opportunities):环境中有吸引力的机会,T(threats):环境中不利的发展趋势。

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企业根据外部营销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对营销活动制定较长时期的全局性的行动方案。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第5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1.简述体育活动与认知、情绪、人格、应激等的关系?答:(1)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者认为,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之间有着适度的正相关,长期的体育锻炼在认知表现上比短期的体育锻炼有更大的效应;有规律的锻炼可以通过提高知觉和运动系统的总体速度来提高精神运动的速度(2)体育活动对情绪的影响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体育锻炼行为是人们调节情绪的最自然的选择;体育活动的情绪调节方式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

①体育活动的抗抑郁效能a.一次性体育活动和长期体育活动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

b.体育活动既可以降低特质性抑郁(长期的、稳定的),也可以降低状态性抑郁(短期的、波动的)。

c.体育活动可以降低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抑郁。

d.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均可以降低抑郁。

②体育活动降低焦虑的效能体育活动具有即刻降低焦虑的效果,包括降低认知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

从降低焦虑的效果来看,长期锻炼比短期锻炼更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更少出现焦虑情绪。

③体育活动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效能主观幸福感是指描述个体目前体验到的幸福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性评价。

④体育活动中的特殊情绪体验体育锻炼还能使锻炼者从中感受到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

a.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它来源于人们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

在这种体验状态中,人忘我地全身心投入所从事的活动之中,从活动过程本身体验到乐趣和享受,并产生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感。

b.跑步者高潮是指在跑步过程中出现愉快轻松的感觉,主要表现为跑步者感觉到自身与情境融为一体,身体轻松,忘却自我,充满活力,超越时空障碍。

(3)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影响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体育活动对某些人格特质的改变。

②体育活动对自尊的维护。

(4)体育活动对应激的影响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一种特别的关系。

高中心理学学情分析

高中心理学学情分析

高中心理学学情分析1. 引言高中心理学学情分析是指对高中生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需求、心理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多个维度对高中心理学学情进行分析,包括学生背景、研究动机、研究惯、心理素质等方面。

2. 学生背景分析2.1 人口统计特征在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参与调查的高中生的基本人口统计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背景特征的学生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差异。

2.2 学业成绩我们还收集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数据,包括学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进而分析学业成绩与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3. 研究动机分析研究动机是影响学生研究行为和成绩的重要因素。

本部分将对学生的研究动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成就动机等方面。

3.1 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因为对研究内容本身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进行研究。

通过对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兴趣、研究热情等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在动机水平。

3.2 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学生因为外部奖励和压力而进行研究。

本部分将分析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学生研究动机的影响。

3.3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学生追求成功和优越感的心理需求。

通过对学生竞争意识、自我挑战意愿等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

4. 研究惯分析研究惯是学生日常研究行为和方式的体现,对研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部分将对学生的研究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时间管理、研究策略、课堂参与等方面。

4.1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能力是指学生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分配研究任务的能力。

通过对学生时间分配、拖延行为等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4.2 研究策略研究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研究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本部分将分析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等。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实务的案例实训(第二版)第5章 消费者的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实务的案例实训(第二版)第5章 消费者的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5.1 态度与消费者行为
5.1.3 消费者态度的测量 1)量表测定法 2)态度的其他测定方法 (1)自由反应法 (2)行为观察法 (3)生理反应法 5.1.4 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1)影响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1)消费者本身的因素 (2)态度的特点 (3)外界条件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5.1 态度与消费者行为
5.1 态度与消费者行为
5.1.1 消费者态度的构成与功能 1)消费者态度的构成 从态度的构成看,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 成分和意向成分。 2)消费者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知识或认识功能 (4)价值表达功能
5.1 态度与消费者行为
5.1.2 消费者态度与行为 1)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第一,消费者态度将影响其对产品、商标的判断与评价。 第二,态度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第三,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进而影响购买行为。 2)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影响因素 (1)购买动机 (2)购买能力 (3)情境因素 (4)测量上的问题 (5)态度测量与行动之间的延滞
5.3 自我概念与消费者行为
5.3.2 自我概念的测量
测量自我概念和产品形象的马赫塔量表 1. 粗糙的 —— —— —— —— —— —— —— 精细的 2. 激动的 —— —— —— —— —— —— —— 沉稳的 3. 不舒服的 —— —— —— —— —— —— —— 舒服的 4. 主宰的 —— —— —— —— —— —— —— 驯从的 5. 节约的 —— —— —— —— —— —— —— 奢侈的 6. 令人愉快的 —— —— —— —— —— —— —— 令人不快的 7. 当代的 —— —— —— —— —— —— —— 非当代的 8. 有序的 —— —— —— —— —— —— —— 无序的 9. 理性的 —— —— —— —— —— —— —— 情绪化的 10. 年轻的 —— —— —— —— —— —— —— 成熟的 11. 正式的 —— —— —— —— —— —— —— 非正式的 12. 正统的 —— —— —— —— —— —— —— 自由的 13. 复杂的 —— —— —— —— —— —— —— 简单的 14. 暗淡的 —— —— —— —— —— —— —— 绚丽的 15. 谦虚的 —— —— —— —— —— —— —— 自负的

人口统计特征与消费行为-PPT

人口统计特征与消费行为-PPT
年消费者来说,情感因素十分重要,设法给产品附上有感情的色彩,让它引 鸣
消费者来说,价格并不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关键是要货真,并且物有所 类商品的价格在青年人心中的上限和下限,尽量把价格控制在这区间
青少年的消费
青少年的消费
青少年的消费
中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 理性购买的情况较多,冲动性购买较少 ❖ 计划性购买多余盲目性购买 ❖ 多方选择,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消费者知识资源的现实意义: ❖ 了解消费者对购买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增加其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 ❖ 开发消费者的使用知识是扩大商品销售量的手段之一
男性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特点
购买行为的目的性强,购买过程迅速 购买行为更加理智 购买动机的被动性 购买动机上的感情色彩比较淡薄 购买过程的独立性与缺乏耐性
女性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特点
❖ 购买行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 具有浓厚的情绪和感情色彩 ❖ 购买行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波动性较大 ❖ 注重商品的具体利益与使用价值 ❖ 消费倾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人口统计特征与消费行为
作业讲评
调查本班男同学对男性化妆品的态度。 写一份调查问卷,并初步统计数据; 请用学过的相关知识,提出促进男性化妆品购买的态度改变方案。
• 第十章 人口统计特征与消费者行为
❖ 年龄与消费者行为 ❖ 性别与消费者行为 ❖ 区域(地域和气候)与消费者行为 ❖资源与消费者行为
女性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特点
女性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特点
女性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特点
地理因素与消费行为
地理区域 地形 气候 人口密度 地域文化
农村的消费特点
❖ 消费的பைடு நூலகம்惠性 ❖ 消费的时间集中 ❖ 消费的重点性(嫁娶) ❖ 邻居效应明显 ❖ 相信广告和品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强烈的情感。
• 情感强度(affect intensity):有些消费者比
其他消费者更加情绪化,即情感强度不同。
11.3.2 情绪的特征
(1)情绪通常是由环境中的事件引发的。
愤怒、愉快、悲哀往往是对一系列外在事件的反应。
不过,诸如“意象”这样的内在过程也能引发我们的
情绪性反应。 (2)情绪还伴随有生理变化,如瞳孔扩大;流汗增加; 呼吸加速;心率和血压的增高;以及血糖水平增高。
案例-产品包装与广告创意的典范
• 能将一个看起来象装医药水的白色瓶子,卖弄成世人争相收
藏的珍品,甚至让每一张海报成为稀世杰作的,恐怕只有
AbsoluteVodka(绝对牌伏特加)了。 它的趣味瓶身和另类 海报,已经完全暴露 了它是一个“躁动、 野性和另类的坏小 子”。

绝对伏特加当年只是个不起眼的瑞典小品牌, 进军美国市 场的时候,公司的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调查得出“建议放弃”的高风险警 告

如今美国的进口伏特加酒中有40%印着“绝对”商标,而
它的玻璃酒瓶也成为20世纪最受认同的视觉符号之一。广
告设计是绝对的功不可没.
• 一起来领略一场创意风暴吧!!
主题内容


第一节 人口统计特征
第二节 个性
第三节 情绪
11.3.1 情绪的概念
• 情绪为一种相对来说难以控制且影响我们行为

品牌个性使消费者对品牌的关键特性、表现、功用和相关 服务产生预期。

品牌个性往往是消费者与该品牌建立长期关系的基础。
消费者与品牌的个性
• 我们所有人都将发现自己的某些个性需要发扬, 而另外一些则需要改进。
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那些:
• 与他们自己具有相似“个性”的产品 • 或使他们感到能使自己的某些个性弱点得到 弥补的产品。
– 鲜花被宣传为能够消除悲哀。
– 减肥产品和其他有助自我完善的产品缓解内疚感、 无助感、耻辱感或厌恶感等。 – 个人清洁护理产品以缓解焦躁和忧虑。
(3)广告中的情绪
• 广告中的情绪性内容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和持续力。 比起中性的广告,那些能激发欢乐温馨、甚至厌恶的情感反 应的广告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关键一步 • 能激发积极和正面情绪的情感性广告使广告本身更受人喜爱
• 动机促发消费者的行为目标,而个性会使不
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行为去实现目标。
• 个性是个体在面临相似情况时做出有特性反
应的倾向。
影响个性的因素
• 血型?
• 星座?
一是先天遗传因素; 二是后天社会环境,包括家庭、教育、文化传统等因素。
个性类型
• 内倾,外倾
• 自卑,自尊
• 九型人格
11.2.2 个性理论
内部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第十一章
人口统计特征、 个性和情绪
主题内容
第一节 人口统计特征
第二节 个性
第三节 情绪
主题内容
第一节 人口统计特征
• 第二节 个性

第三节 情绪
11.1.1 人口统计特征
• 人口的规模、结构和分布情况。
• 如性别、年龄、收入……
• 作用:市场细分变量,趋势分析…… – 预测哪些产品是以后需要的
(1)情绪激发作为产品利益
• 很多产品把激发消费者的某种情绪作为主要的产品利益。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电影、书籍和音乐。 各种类型的惊险旅游项目,拉斯维加斯赌城、迪斯尼乐园, 无不旨在激发游客的情绪。
(1)情绪激发作为产品利益
•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希望获得正面、积极的情绪,
但这也有例外的情况。
/
44
11.3.2 情绪的特点
(5)情绪包含主观情感。
事实上,当我们提到情绪时,往往指的就是这种情感
成分。悲痛、喜悦、愤怒、嫉妒、恐惧给我们的感觉
很不相同,这些主观确定的感觉正是情绪的核心。这
些感觉有某种特定的成分,被我们标记为诸如喜或悲 的情绪。 此外,情绪还带有评价或者喜欢还是厌恶的成分—— 喜欢或厌恶。
例如,悲剧性的电影使观众伤心落泪,然而人们仍喜 欢这样的电影。
(1)情绪激发作为产品利益
• 还有一些商品也将激发情绪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点。 一些软饮料品牌也以“妙趣横生”和“激动人心”作 为其主要利益诉求点。
(2)情绪降低作为产品利益
• • 营销者们设计许多防止或缓解不愉快情绪的产品。 很少有人喜欢感受悲哀、无助、羞辱或恶心这些令人不愉 快的情绪。 – 用于抑制忧郁或焦躁症状的非处方药品。 – 光顾百货商店和零售店以消除疲倦、感受刺激。
11.3.3 情绪的类型
• 普拉契克( P l u t c h i k )列出了8种基本的
情绪类别:
①恐惧;②愤怒;③喜悦;④悲哀; ⑤接受;⑥厌恶;⑦期待,⑧惊奇。 • 四种基本情绪: 喜、怒、悲、惧
11.3.4 情绪和市场营销策略
(1)情绪激发作为产品利益
(2)情绪降低作为产品利益
(3)广告中的情绪
凸显品牌个性的方法
① 产品名称:爱尚非蛋糕、动感地带
② 产品包装:绝对伏特加
③ 产品特征: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
④ 价格定位: 高档、富有 OR 朴实、节约
⑤ 广告创意及传播:凡客诚品 ⑥ 消费群体:二锅头、泸州老窖、茅台
凸显品牌个性的方法
⑦ 标志符号:劲霸男装
⑧ 问世时间:同仁堂、张一元
⑨ 出生背景:达芬奇 ⑩ 公共活动:王老吉、蒙牛 11 公司领袖:马云、史玉柱、乔天明 12 品牌代言人:周杰伦、蒋大为


个性对行为的预测力并不很强。
后续研究发现,个性所能解释的变动量不超过10%。
(二)品牌个性
• 消费者具有个性。 • 许多消费品拥有品牌个性。 • 品牌个性定义为消费者所感知到的品牌所表
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

苹果牛仔裤:“反叛”
李维斯( Levi’s):时尚、轻便、 舒适、高雅。
品牌个性的例子
主题内容
• 第一节 人口统计特征
第二节 个性

第三节 情绪
请描述你或你朋友的个性!
• 我们能轻易(也许不总是那么准 确)地描述自己或朋友的个性。 • 你所描述的正是你朋友在各种 情况下多次展现出来的行为倾 向。这些广泛情境下的反应特 性,也同样会呈现在对营销策 略的反应之中。
11.2.1 个性的概念
11.2.3 个性在营销策略中的运用
• (一)运用个性预测消费者行为 • (二)消费者个性与品牌个性
(一)运用个性预测购买者行为
•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伊万斯(Evans)试图用个 性预测消费者是拥有“福特”汽车还是“雪弗兰”汽车。 • 结果发现,在63%的情形下,个性特征能够准确地预测实 际的汽车拥有者,随机情况下,准确率达到50%。
• • 惠而浦公司的研究发现了“惠而浦”和“厨房帮手”(
Kitchen Aid)两种品牌的个性概貌
“如果该品牌是人,那么会是个什么类型的人,以及他会 做什么和喜欢什么” 。
惠而浦公司的研究人员总结出以下几条关于品牌个性的结论:

消费者总是赋予品牌某些“个性”特征,即使品牌本身并
没有被特意塑造成这种“个性”,或者那些“个性”特证 并非营销者所期望的。
• 个体个性理论:人的行为是由所有人都共有、
但程度有异的一些内在特性所决定的。
• 社会学习理论:人所处的环境是其行为的决定
因素,人的不同行为是不同环境的结果。
• 混合理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的内在特性和他
所处的外在环境二者共同决定的。
• 多特质理论:有多种特性影响人的行为
卡特尔理论、五要素模型
• 单特质理论:强调一种与营销最有关的特质
52
(3)广告中的情绪
• 用情感来迎合消费者的广告现在正日益流行。 Zippo的情感性诉求广告—— “真爱是不能被随意丢弃的”。 一位发言人评论说“我们想要创造出
一种人文的、依恋的情绪”
香蕉的例子
本章结束
谢谢大家!
– 未来学校的招生情况
11.1.2 例子——咖啡厅的市场细分
如今,大多数咖啡厅的忠诚客户年龄在18-34岁
之间,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
11.1.2 例子——收入
• 收入的变化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的比重
在整个家庭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而用于住房、教
育、健康、休闲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增加。 • 收入的变化还会引起消费者需求重心的改变。 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不仅对商品的质量要求越 来越高,而且购物方式上要求更快捷,购物环境更 舒适。
11.3.2 情绪的特点
(3)情绪体验的另一个特点是“认知性思考”。
思考的类型以及我们“理智地”进行思考的能力,会
随着我们情绪的类型和程度而变化。
“我当时简直疯了,以至于完全不能正常思考了。”
(4)情绪也与某些相关行为相伴随或相联系。
如:恐惧引发颤抖反应,愤怒导致奋起,悲伤引起哭
泣,等等。 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均存在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