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新机场的应用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案例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案例北京燃气集团大楼分布式能源此外北京还有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等,该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采用9F级燃气热电冷联供机组的大型热电厂,该机组是世界上供热量最大的单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上海地区分布式能源1、浦东机场分布式能源系统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总体规划占地12km2,南北约长8km,东西平均约4km,整个地形属狭长型。
需要供冷供热用户遍布整个机场。
机场的供冷供热采取了吠集中、小分散”方案。
冷、热源由机场区域性能源中心集中供应,对象包括候机楼、综合办公楼、配餐中心、商务设施区等主要建筑物,总面积达60万m2,以及后建的磁悬浮车站。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是地上独立建筑物,面积己考虑远期需求。
能源中心总供热量为121t/h,总供冷量为85800kW (24400冷吨),采用了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配置一套发电功率为4000kW、电压为10.5kV的油、气两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一台11 t/h产生0.9MPa蒸汽余热锅炉,外配总量为110t/h油、气两辅助蒸汽锅炉、总量为64700kW (18400Rt)的电制冷设备、总量为21100kW(6000Rt)的双效蒸汽溴化锂制冷设备。
上海另外还有上海黄埔区中心医院等多个项目。
日本新宿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日本新宿区域供热供冷中心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投产,其热电冷联产是一个大规模系统的典型实例。
该系统通过管道向楼宇、商业设施、公寓等一定区域内的多个建筑群、客户端供应冷、热水,蒸汽等能源。
这样的集中供能系统在欧美以及日本都已被广泛普及。
把传统的办公室或楼宇单独供能(冷暖气,热水等)方式整合为一个区域集中供应的系统,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经济性,同时在节能环保方面也有很多优势体现。
该系统由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装置、汽轮机拖动的离心式冷冻机、背压汽轮机排队汽余热驱动的吸收式冷冻机等组成。
采用离心式以及蒸汽吸收式冷水机组,实现了世界最大规模冷冻容量(59,000RT)的供给。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某新建广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e, o p r giw t eo cm ai t i t d n hh p orm. h n l i rsl hwta d t btdeeg upyss m wlstf evr t e r rga Teaay s eutso t i r u n rysp l t i oiyt ai yo n g s s h s i e ye l s h e f ey
( iA ru , aga g0 5 0 , b iC ia Xn oG o p L n fn 6 0 0Hee, hn )
Abs r t h " Itra in 1 ∞Ⅱpln st d pta n trlgs dsrb ig e e g u pl y tm.I prdcs teh aig c oig tac :T e nen t a o a t oa o au a a it n n n ry sp y sse it t e it h e tn , o ln
满足 广场 的多能源需求 , 系统无论从经济性、 安全性及稳定性等多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因此 , 天然 气分布式能源 系统在该广
场具有很 高的实施价值和很好 的长远 效益。 关键词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负荷测算; 可行性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3 U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7-2 72 1)70 1—4 6 37 3 (020 —0 40
阐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阐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配置灵活、清洁高效、可靠稳定等优势,文章通过阐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分析了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和前景,随着天然气供应格局的改善,积极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带来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
关键词:天然气;能源;发展;应用根据2011年国家能源局联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1]2196号),“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规划到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KW,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的产业化。
1分布式能源(1)分布式能源的概念。
分布式能源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以天然气及生物质能、太阳能、氢能、风力和其他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为一次能源,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户现场(用户端)的小型或微型独立输出电、热(冷)能的系统,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称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
相比于传统的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靠近负荷中心,减少输配电线损及管道热损,传统的热电联产基础上综合利用冷能,外部能源网提供补充等优点。
(2)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即是一个燃气冷热电多联供系统,其流程图如下:燃气冷热电多联供系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电力的“现场产生、现场使用,二是冷热电联供,通过一种能源的输入,同时满足用户电、热、冷多种能量形式的需求,极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于传统的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对余热的回收利用,多联供能够实现对一次能源的高效利用,单位能源的产出效益从60%提高到800/a以上。
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情况与技术经济分析

2 运行 情 况
现场设备 限制 , 在三个 开关 , 能合两个 开关。 由 存 只 此造成 当外线故障 、 } 变跳 闸时存在燃机 并网 , 1} 主 而 不会在25 自切 。可能要 等燃机 先解列 , .秒 然后运 行
2 1安 装及 调试 . 燃 气 轮 机 系 统 于 1 9 年4 开 始 安 装 , F 安 99 月 7J
20 k 0 0 W左右 ,月 发 电量只在 5 ~3 万 k 之 间 。 万 O Wh 燃机 运行经济 性仍较差 , 很难投 入商业运行 。
s
。HA , J ̄NERGY C - O
。
N O 5 S  ̄ A E ;4 RN V
黝
燃 气 分 布 式 供 能 项 目扶 持 政 策 研 究
燃 气 分 布 式 供 能 项 目扶 持 政 策 研 究
浦东 国际机场 能源 中心
燃气分布式供 能系统运行情况 与技 术经 济分析
林 在 豪
1 概 述
由于受 当 时政 策限 制 , 气 轮机 发 电不能 并 网 燃 运行 。发 出 电力只 能在 能源 中心 内部 消耗 、 网运 孤 行。 原办 公楼 由 电动热 泵采暖 , 改为蒸 汽热 源。 后 由
中心 。 置一 台4 0 k 设 0 0 W燃气 ( ) i,.t 余 热 油 轮机  ̄97/ 2 h 蒸 汽锅 炉 。 配 总量 为 1 t 辅助 燃气 ( ) 锅 外 / 1 h 0 油 蒸汽 炉 和 4 双 效 蒸 汽 溴 化 锂机 组 , 台 电 动 离心 制 冷 台 6 机 组 , 制 冷 量 为8 7 6 W。其 中燃 气 轮机 , 热 总 59 k 余 锅 炉 设备 费 2 2 万 元 , 括 土建 , 装 等合 计 总 投 85 包 安
分布式能源及应用前景

分布式能源及应用前景分布式能源是指通过将能源生产分散到多个地点,实现能源利用和生产过程的地理分散化和物理网络化,促进能源的灵活配送和高效利用。
分布式能源所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领域,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多个领域的积极推广和应用。
在国际上,分布式能源已成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代表,并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欧洲、北美等地,分布式能源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欧洲,分布式能源已经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北美,分布式能源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重点和核心领域。
同时,随着国内能源产业的发展,分布式能源也在国内各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分布式能源可以满足新能源的发展需求,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可以充分发挥其绿色、低碳、环保的特点,在满足能源供应需求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
特别是在当前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将成为新型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分布式能源可以提升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中央化能源供应系统存在单点故障和安全风险,而分布式能源可以将能源供应网络分散到多个地点,实现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体供能。
同时,分布式能源还具有自主化和自适应性等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能源临时需求变化。
第三,分布式能源可以降低能源供应成本,提高能源产业的效益。
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供应方式,分布式能源能够通过网络效应和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更加高效的能源生产和供应。
同时,随着分布式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将为能源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分布式能源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在如今能源供应体系变革的大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
未来,分布式能源将成为能源供应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将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将促进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青岛新机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方案介绍

青岛新机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方案介绍发表时间:2020-08-24T16:49:26.74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作者:田志刚[导读] 摘要:近10年来,中国民航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数以千亿百亿计的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在行业内已经不鲜见。
青岛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266000摘要:近10年来,中国民航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数以千亿百亿计的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在行业内已经不鲜见。
民航局近期发布《推进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明确 “平安、绿色、智慧、人文” 四型机场的建设路径,其中绿色作为机场建设目标之一,正在贯彻到大型机场建设中来。
本篇着重介绍青岛新机场绿色环保措施之一——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关键词:节能,电机,燃料;青岛新机场近期规划目标年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50万吨。
本期航站楼(T1)总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预计2025年本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年总耗电量为5737.22万KWh,耗水量602.8万m³,市政热力20485万MJ,汽油耗量124.6吨,柴油耗量615.1吨。
节能关键在规划,青岛新机场的能源规划采用多种能源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其中冷热电三联就是其中一种提高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符合国家能源正常推广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节能和环保效益。
一、冷热电三联供冷热电三联供(CCHP),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可以获得 40%左右的发电效率,能源综合利用率达80%,大大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
青岛新机场三联供系统选用一台双良制冷量2326KW烟气回收式溴化锂冷水机组和一台卡特彼勒发电量2486KW燃气发电机组,三联供工艺流程如下:二、工艺流程介绍燃气发电机GG-01以天然气为能源,将天然气转化为2489KW电力输出至电网,发电机烟气(385℃)通过消声和烟尘处理(脱硝)经烟气三通阀进入烟气热水型吸收式机组AB-01。
机场能源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机场能源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引言:机场作为连接城市和世界的重要节点,能源管理对于其正常运营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往往效率低下、不便捷且无法满足高能耗环境下的能源节约要求。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正在为机场能源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智能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机场能源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智能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机场各个区域的能耗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
中央控制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进行能源管理决策,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智能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机场建筑照明、空调、供暖、通风等能源消耗情况,并根据航班数量、客流量、天气等因素进行智能调控。
例如,在无人区域自动关闭照明和空调系统,在高峰时段自动调整供暖和通风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和预测算法,实现能源的最优配置,提高能耗效率。
2. 智能供电系统管理机场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对供电的稳定、高效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智能供电系统管理是机场能源管理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监控管理软件和数据分析,实现对机场供电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智能管理。
智能供电系统可以基于实时能耗数据和需求预测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负荷平衡,减少能源浪费和供电不足的风险。
通过智能化的功率管理,以及分时段、分区域的能源供应策略,可以提高机场供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能耗高峰期的压力。
3. 智能照明系统机场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场所,照明是不可或缺的能源消耗领域之一。
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实现对机场内外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强、人流密度等参数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开关时间。
例如,在无人区域或低流量区域自动关闭灯光,在高流量区域调整灯光亮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实现安全监控和节能优化的功能,例如通过光线传感器和摄像头检测走廊和停车场的使用情况,智能控制灯光开关和节能模式。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项目介绍

1 3 分布式能源系统核心—对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 1.3 分布式能源系统核心—
燃料能级
高温段1500OC以上
应用
电 能
吸收式制冷机 中温段300~500OC 热 泵
除 低温段200OC以下 供
湿 热
生 活 热水 环境温度 排 放
1 3 多联供系统核心—对 1.3 多联供系统核心 对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 次能源的梯级利用
3.6电制冷与直燃机供冷比例
余热制冷及燃气直燃机可独立满足64%制冷量,电力制冷可满足36%制冷 量 合计满足100%制冷量 其中余热供冷量占年供冷量约35% 量,合计满足100%制冷量,其中余热供冷量占年供冷量约35%。
直燃制冷量 29%
余热制冷量 35% 余热制冷量 电制冷制冷量 电制冷制冷量 直燃制冷量
冷热电联供方案 冷热电联供方案: 年耗气量为401万立方米; 年发电量为1044万KWh 年发电量为1044万KWh; 年发电收益约897.84万元; 年节省能源费用约358 5万元 年节省能源费用约358.5万元。
相同部分不做比较
4 2 系统节能率 4.2/ 能量/万KWh 3872.26 6570.1 万KWh 4336 4336
CO2(t) 减排量 8153.21
SO2(kg)
NOX(kg)
50046.15 29828.83
分布式能量系统不仅能为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可提高能源综 分布式能量系统不仅能为用户带来 定的经济利益 同时也可提高能源综 合利用效率,减少用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全系统节能率46%,每年减少一次 能源消耗折标煤约3314t,减少CO2排放约8153.21t。这是由于分布式能量系 统采用了冷热电联供方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燃用了清洁燃料 天然气 并结 统采用了冷热电联供方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燃用了清洁燃料—天然气,并结 合了先进能源技术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建立新建机场能源站实施方案(采用BOT联合体或EPC形式)的探讨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分布式能源站正式实现商业运营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分布式能源站项目是湖南省第一个分布式能源项目,也是我国民航系统第一个采用BOT方式建设的能源供应项目,实现了分布式能源从项目开发到设计、建设、商业化运营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分布式能源站主要为15.4万m2新建航站楼提供全年冷、热以及部分电力供应。
能源站采用以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技术为核心,结合常规直燃机、离心式电制冷机组、燃气锅炉、热泵及冰蓄冷(二期工程)等先进能源技术。
设计总规模为27MW制冷量,18MW制热量和2×1160KW发电量。
能源站一期配备2*1160kW 的燃气内燃发电机组、2*4652kW的烟气热水型余热直燃机、1*4652kW的燃气直燃机、2*4571kW 水冷离心式制冷机组、1*2.8MW燃气热水锅炉。
发电机所发电力采用并网不上网的方式运行,供给能源站及黄花机场新航站楼。
在制冷工况运行时,天然气先进入燃气内燃机发电,燃气内燃机排烟和缸套水直接驱动烟气热水型余热直燃机组制冷。
燃气发电余热制冷用于满足基本负荷,不足部分采用燃气直燃机组和离心式电制冷机组调峰补充。
在制热工况运行时,天然气进入燃气内燃机发电,燃气内燃机排烟驱动烟
气热水型余热直燃机组制热,缸套水直接进入板式换热器,不足部分的热量由燃气直燃机组和燃气锅炉直接燃烧天然气补充。
能源站采用了新奥自主开发的智能平台技术,实现了系统能效数据分析、负荷预测、系统优化运算和设备智能化调度等功能。
黄花机场分布式能源站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先将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然后再将发电后的中低品位热能回收利用,用于航站楼的冷热供应。
与常规能源供应方式相比,一次能源节能率约41%,年节约标煤3640吨,年二氧化碳减排量为8956吨。
黄花机场分布式能源站已于2011年7月8日顺利完成竣工验收,7月19日正式实现商业营运。
该项目作为新奥第一个成功交付的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在分布式能源技术应和商业化运营方面均作出了有意的尝试,为分布式能源在湖南、民航系统及全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浦东国际机场的应用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是机场规划设计时“大集中,小分散”供冷供热方案中最为关键的“集中”供冷供热主站,通过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采用“汽电共生,冷、热、电三联供”这一新的制冷供热方式,推动这一先进技术在国内
的应用。
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通过发电机,为并网处的机场用户供电,在技术上还可以向市网送电,通过余热锅炉供热,产生的电和蒸汽通过离心式制冷机组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供冷,为航站楼、机场当局办公楼、海关边防联检楼、餐饮娱乐中心、配餐、货运、宾馆、医疗急救中心、金融中心等用户供冷供热,由此称为“三联供”。
目前能源中心的燃气轮机是国内“三联供”应用中规模最大的一台机组,也是国内唯一实现投入生产实际应用的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