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指导方案
《中国历史故事》读中指导课

课题:《中国历史故事》阅读指导课3.你心中的中国历史故事是什么样的呢?(PPT出示上周推荐的章节)我们来说说你读懂说我历史故事吧。
(出示小组活动要求)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用自己组擅长的形式给大家推荐你们认为最有趣的故事。
《卧薪尝胆》《收复台湾第一人》《赤壁之战》《开元盛世》《火烧圆明园》4.教师小结:《中国历史故事》一书中有叱咤风云的豪杰、吟风弄月的诗人、深沉睿智的哲人、爱国豪迈的词人。
都在华夏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他们的光辉足迹。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历史人物成败的原因,明白了王朝帝国兴衰的规律,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过去!(二)读懂故事,要体会真情1.老师推荐阅读《武王伐纣》、《卧薪尝胆》、《大禹治水》、《烽火戏诸侯》、《赤壁之战》、《一代女皇武则天》、《火烧圆明园》、《开元盛世》、《收复台湾第一人》、《郑和下西洋》等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的过去。
(一)读懂故事,要品析人物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阅读要从书目入手,抓住题目来读。
今天就让我们先来读读《一代女皇武则天》2.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话来复述这篇历史故事的内容。
3.教师小结:历史是神奇的,一个女子,不但统治了中国四十多年,还当上了皇帝,是一个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二)历史是一面活生生的镜子,它可给我们知识,可给我们借鉴。
让我们一起去理解更多的历史吧!三、精读:《大禹治水》(10分钟)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大禹治水》,看看大禹是怎样治水的呢?大禹治水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体会大禹曾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的内心想法?2.小组中交流总结。
3.小组讨论:在第一次时,他的妻子涂山氏刚刚生下一个男孩,婴儿在屋子里哭着他很。
中国古代传统故事阅读指导教案

中国古代传统故事阅读指导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传统故事,包括它们的特点、背景和教育价值。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智慧,培养对传统价值的理解和尊重。
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故事的重要性和价值。
2. 熟悉中国古代故事的特点和常见主题。
3. 掌握分析和解读中国古代故事的技巧。
4. 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故事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例如,可以讲述古代故事在传递智慧、培养道德、传承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步:故事选材选择一些典型的中国古代传统故事,涵盖不同主题和时期。
如《孔子拜师》、《白蛇传》、《孟子见梁惠王》等。
故事的选材应尽量简洁易懂,同时具有教育意义。
第三步:故事讲解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对每个故事进行讲解。
介绍故事背景、主要人物、情节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第四步:阅读与分析让学生阅读故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寓意、道德取向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并培养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步: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和表达。
可以要求学生写下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或者进行小组演绎、绘画等形式的表达。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收获。
同时,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些教学资料,如故事简介、教师讲义、学生作业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
结语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传统故事,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心。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传统故事阅读指导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历史阅读指导课教案模板

小学历史阅读指导课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
小学历史阅读指导课
二、课程目标
1. 引导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内容
1. 历史阅读的重要性
2. 历史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历史故事分享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历史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历史读物、如何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等。
3. 分享(10分钟)
教师分享一个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4. 练习(10分钟)
学生自主选择一本历史读物进行阅读,并尝试运用所学的阅读
方法和技巧。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历史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历史阅读方法和
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心得,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
1. 历史读物推荐列表
2. 历史知识背景资料
3. 阅读笔记模板
七、教学建议
1.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历史读物,增加历史知识储备。
2. 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定期进行历史知识竞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content}。
三上《中国历史故事精选》读前指导课课件

读 前 指 导 课
中 国 历 史 故 事 精 选
请大家轻轻翻到22页,默 读《勾践卧薪尝胆》,边读边 思考:这本书叙述的故事和咱 们课本上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中华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历史故事精选》
(1)读通故Biblioteka 全文,不认 识的字查字典; (2)读懂文章讲了什么内 容,知道蔺相如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 (3)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地 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 你的感受;圈画出有疑惑的 词句,可以询问老师、家长 或查阅资料。 (4)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 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文章内容应理解
读书感受能标注
好词佳句常积累 历史知识要记牢
遇到疑惑善提问
多读多思知识多
一、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做好读书笔记,归类摘 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 二、平时多和同学们换好书,好书让大家一起分享。 但书毕竟是借来的,一定要打好借条,好好爱护 书。 三、在学校,要积极和同学们交流课外读书的情况。 做到取长补短,对我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读书固然好,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去锻炼 锻炼。
《历史故事》读书指导课教案

《历史故事》读书指导课教案历史故事读书指导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历史事件并从中得到启示。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故事,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提供背景知识,介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背景。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4. 分析故事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意义,探讨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课前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问题引入历史故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指导:在学生阅读历史故事时,提供问题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4. 故事解读:在课堂上分析历史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意义。
5. 总结回顾:通过课堂讨论或写作作业,总结故事中的历史教训,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步骤1:课前导入- 展示一幅与历史故事相关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描述其中的细节。
- 提出一个与故事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步骤2:阅读指导- 分发故事文本并告知学生阅读的目标。
- 提供问题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
步骤3: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 每个小组选择发言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4:故事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
- 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故事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步骤5:总结回顾- 要求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书面作业,总结故事中的历史教训。
- 教师进行回顾和评价,鼓励学生思考并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书面作业: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程度。
3. 个人表现:考察学生在阅读和理解历史故事方面的进步情况。
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中国历史故事精选》读后展示课课件

————
读后展示课
历史人物我会猜:
( )乐不思蜀 ( )烽火戏诸侯 ( )鸿门宴
(
)完璧归赵
(
)请君入瓮
(
)三顾茅庐
()虎门销烟Fra bibliotek()下西洋
(
)收复台湾
(
)铁面无私
(
)开凿大运河
成语运用我能行:
三顾茅庐 卧薪尝胆 完璧归赵 管鲍之交
)。
1我和晓松从小感情深厚,大家都说我们是( 2诸葛亮终于被刘备( 3一时失败何足畏,若有( 4借人的东西一定要做到( )的真诚给打动了。
推荐书目:
《中华上下五千年》
)的壮志,一定能反败为胜。 ),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有诚信的人。
精彩故事我来讲:
小组交流:
1.讲一讲:把你想讲的故事结合自己的语言 讲一讲,可以让同组同学帮你补充一下。 2.演一演,评一评:同组同学帮忙演一演故 事,提一提意见,为全班汇报表演做好准备。
班内交流: 1.推荐:每组派一名同学当代表讲故事,注意 把故事说清楚,有准备的小组还可以帮忙演一演。 2.评论:一名同学讲完后,其他同学来评一评。 3.评选:其他同学当评委选出你心目中的讲故 事小明星,老师颁发证书。
《中国历史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中国历史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故事。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和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精华和文化传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研究兴趣。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阅读中国历史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能够分析和解释历史文本;-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师介绍本教学单元的主题和目标,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
2. 学生阅读《中国历史故事》整本书,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
3.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笔记,记录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与感想。
4. 教师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同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历史背景、人物特点和事件发展。
5.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例如让学生选择一篇喜欢的历史故事进行写作,包括故事的梗概、中心思想和个人观点。
6.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互评他们的写作作品,促进学生的研究交流和研究成长。
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结合课堂讨论和作业的质量,进行教学评估。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个别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总结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和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故事和文化传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学习兴趣。
教师的引导和反馈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学习成果。
南村镇中心小学“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活动方案

南村镇中心小学“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活动方案南村镇中心小学“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细水长流,汇成大海。
让课外书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孩子们遨游在书的海洋里。
通过开展“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主题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开展班级历史故事读书活动,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多历史故事,让学生在读书中得到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对象:全班学生三、阅读目标:1、通过开展阅读历史故事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得到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感染和熏陶。
2、通过开展阅读活动,积累书中的优美词语、精彩段落,并能将这些好的词句、段落运用到习作、日记当中来。
3、通过阅读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知书达理、思维广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活动主题:“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五、活动内容:阅读推荐书目:《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100个历史故事》(绘图、拼音)《绘本中国故事:中国历史故事•(上下)》《影响孩子成长的110个历史故事(注音版)》《历史故事(注音版)——让孩子一生受益的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六、阅读时间:1、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经典阅读。
2、利用早上和下午回到教室的时间阅读。
3、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阅读历史故事。
4、晚上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
5、利用双休日的时间阅读。
七、活动阶段:(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
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
每天读书不得少于1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
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历史故事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中国历史故事选编》(吴艳编)阅读指导方案
主要作者信息:
林汉达: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
曾用名林涛、林迭肯,浙江镇海人,1900年2月17日生。
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任四明中学教员。
1928年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后任编辑主任、出版部部长。
1937年赴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9年回国后,任上海之江大学教授。
1941年之江大学内迁,留上海编辑通俗历史故事,任华东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抗战胜利后,回之江大学任教育系主任、教务长,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上海有名的进步教授。
1945年底,与马叙伦、王绍鏊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
1946年5月,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成立,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同年秋到达解放区,任辽北省教育厅厅长。
1949年作为民进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6年8月当选为民进第四届中央副主席。
著有《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等。
1972年7月26日在北京病逝。
曹余章:
曹余章(1924—1996),现代作家。
浙江宁波人。
曾任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编等职。
著有《上下五千年》、《一代名相诸葛亮》等。
内容梗概:
这本《中国历史故事精选》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以年代为顺序,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吴艳选编的《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精选了林汉达、曹余章、田战省等知名作家编写的经典故事,从大禹治水到武昌起义,包括了历史上重要的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
文章史料性强,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广大中小学生阅读。
精彩书评:
中国的历史悠久、深厚,那么多人物和事件,要给少儿读者讲起来的确不容易;要让他们有兴趣看,能够明白、记住更是个难事。
在书里,没有就事论事地照搬正史去讲历史,而是精心选择出一个个故事,讲给小读者听。
这些故事里既有人物又有事件;既有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战争大场面,也有绵里藏针、斗智斗勇的小细节,方方面面,把这段历史中,少年儿童应该了解知道的人物和事件,都囊括在里面。
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就能了解这段历史
的基本概貌,激起他们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愿望。
在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里,从一个个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身上,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勤劳智慧、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读者可以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还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陶冶自己的情操。
在故事里,一个个历史人物都鲜活起来,有声有色,令人过目不忘。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读前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向学生推荐《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通过了解、阅读历史故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了解阅读历史故事的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3.在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从读好一个故事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历史故事的乐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对比朗读,激趣导入
1.复习学过的课文《卧薪尝胆》,指生复述文中的主要内容。
(会稽一战中,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
)2.今天老师推荐的这本《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里也有这个故事,请大家轻轻翻到22页,默读《勾践卧薪尝胆》,边读边思考:这本书叙述的故事和咱们课本上的内容有什么异同?(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3.学生对比阅读并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相同点?
生:这两处都讲述了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生:都把卧薪尝胆的过程描述的很生动。
师:是呀,这样我们对这个经典故事有了清晰的认识,那这两处故事叙述的不同点呢?
生:《中国历史故事精选》这本书上把故事发生的原因描写的更详细。
生:这本书上介绍了很多的人名、地名。
生:这本书还介绍了越国取得胜利后,勾践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师:是呀,这个小故事是著名的教授林汉达爷爷写的,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