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固溶强化2、相组成物、组织组成物3、晶内偏析二、填空1、合金中的基本相结构, 有______和_______两类。

2、固溶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称为______, 含量较少的元素称为_____, 固溶体的晶格与______元素的晶格相同。

3、按_____原子在_____晶格中所处位置不同, 可将固溶体分为_____和______两类。

4、二元合金相图中最多可有相平衡共存,在相图中表现为线。

5、二元合金相图中的恒温转变包括_____反应、_____反应和_____反应。

三、判断( ) 1、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 ) 2、固溶强化的本质是溶质原子的溶入使溶剂晶格发生了畸变所致。

( ) 3、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结晶”。

( ) 4、合金中的相构成了组织,组织决定了合金的性能。

( ) 5、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由于不同温度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份不同,因而结晶后所得的固溶体成份也是不均匀的。

( ) 6、合金中的相、相的成分和相对量、组织形态、晶粒大小都可在相图上反映出来。

四、选择1、合金中成分、结构和性能相同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 )。

A、组元;B、相;C、组织2、若A、B两组元形成化合物相, 则该相晶体结构( )。

A、与A相同;B、与B相同;C、与A、B不同3、当非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直径比( )时, 将形成间隙相。

A、<.0.59;B、>0.59;C、>0.614、二元相图的杠杆定律用于确定两相区中两相的( )。

A、成份;B、相对重量;C、晶体结构7、两组元在液、固态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是( )相图。

A、匀晶;B、共晶;C、包晶8、共折转变的产物属于( )。

A、单相固溶体;B、机械混合物;C、金属化合物9、固溶体合金中产生晶内偏析是因为( )。

A、冷却较快, 原子扩散来不及充分进行;B、结晶时无限缓慢冷却, 使高熔点组元过早结晶;C、结晶过程的温度变化范围太大。

工程材料作业习题及答案全

工程材料作业习题及答案全

1、下列各种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实验方法来测定其硬度?锉刀、黄铜轴套、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材、硬质合金刀片、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调质态的机床主轴。

2、已知Cu(f.c.c)的原子直径为2.56A,求Cu的晶格常数a,并计算1mm3Cu中的原子数。

3、已知金属A(熔点600℃)与金属B(熔点500℃)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300℃时A溶于B的最大溶解度为30%,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时,含40%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求:①作出A-B合金相图(请用尺子等工具,标出横纵座标系,相图各区域名称,规范作图)②写出共晶反应式。

③分析20%A,45%A,80%A等合金的结晶过程,用结晶表达式表达。

4.一个二元共晶反应如下:L(75%)←→α(15%B)+β(95%B)(1)计算含50%B的合金完全凝固时①初晶α与共晶(α+β)的重量百分数。

②α相和β相的重量百分数。

③共晶体中的α相和β相的重量百分数。

(2)若显微组织中,测出初晶β相与(α+β)共晶各占一半,求该合金的成分。

5.有形状,尺寸相同的两个Cu-Ni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另一个含Ni50%,铸件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的偏析严重,为什么?1.何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点?2.分析含碳量为0.3%,1.3%,3.0%和5.0%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

3.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

4.写出铁碳合金的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

5.根据铁碳相图:①分析0.6%C的钢室温下的组织,并计算其相对量。

②分析1.2%C的钢室温下的相组成,并计算其相对量。

③计算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含量。

6.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网状渗碳体,其中珠光体占93%,问此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7.依据铁碳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①含碳量为1.0%的钢比含碳量为0.4%的钢硬度高。

工程材料作业总结

工程材料作业总结

一.单选题(共31题,24.8分)1一般结构钢,强度与硬度的关系为:B、强度越大则硬度越大。

2一般结构钢,强度与塑性的关系为:A、强度越大则塑性越小。

3一般结构钢,冲击韧性与塑性的关系为:B、冲击韧性越大则塑性越大。

4一般工程材料,硬度与脆性的关系为:B、硬度越大则脆性越大。

5一般工程材料,韧性与脆性的关系为:C、韧性越大则脆性越小。

6合金中的固溶体相的结构为C、溶剂金属晶格7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形态一般为A、指纹状8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的性能特点为C、高硬度9常温下,随着含碳量升高,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

A、减少10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的莱氏体的性能为D、硬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金属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加工温度区分是以哪个温度作为界限B、再结晶温度12钢正火的冷却方式为B、空冷13调质处理是钢淬火后再进行何种处理?C、高温回火14钢的热处理加热温度过高会造成A、奥氏体晶粒长大,危害最终组织及性能。

15亚共析钢淬火时,如果加热温度低于AC3,则淬火后组织为C、铁素体+马氏体16含有1.2%C的过共析钢制作模具,切削加工之前需要进行何种热处理?D、球化退火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B17含有1.2%C的过共析钢制作模具,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需要进行何种热处理?B、淬火+低温回火18含碳量为0.45%的钢调质主要用来做轴、齿轮等高强度件,调质后的组织为C、回火索氏体19含碳量为0.65%的钢主要用来做弹簧件,为提高其弹性采用的热处理为C、淬火+中温回火20箱体铸件采用正火与退火热处理相比的区别:A、正火的强硬度高,而且成本低。

21含碳量0.45%和1.20%的两个钢,淬火温度都是760℃,则淬火后前者硬度低于后者的原因为A、前者含碳量低,淬硬性差,且组织中马氏体含量少。

2245钢与65钢的组织区别为C、45钢组织中的P含量小于65钢组织中的P2340Cr钢的淬透性好于40钢的原因B、40Cr钢中Cr元素使得其等温转变C曲线向右移动2440Cr钢强度高于40钢的原因主要为:D、Cr元素具有固溶强化作用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5飞机起落架应选用哪类铝合金B、超硬铝26H68塑性高于H62的原因为B、H68的组织为单相固溶体27ZSnSb11Cu6为轴承合金,主要用来制造A、滑动轴承内衬28铸铁基体的组织类型为B、F或F+P或P29各种铸铁相比,机械性能最好的是B、球铁30各种铸铁相比,铸造性能最好的是A、灰铁31蠕墨铸铁强度高于普通灰铁的原因主要是D、蠕化剂造成石墨片形状不太尖利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二.多选题(共1题,0.8分)1钢正火的冷却方式为B、空冷三.判断题(共32题,25.6分)1固溶体中溶质含量越多,其强度越高正确答案:√2合金中固溶体相的结构与溶剂金属的晶格相同正确答案:√3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晶粒越大正确答案:×4金属结晶时往金属熔体中加入有效的其它物质,造成形核率增加,从而使结晶后金属强度增加,称为固溶强化。

工程材料学作业答案(1-3章)新

工程材料学作业答案(1-3章)新

2-9 已知Ag 的原子半径为0.144nm ,求其晶格常数。

解:Ag 为面心立方晶格,在<1 1 0>晶向上原子相邻密堆,因此晶格常数满足: r a 42=,其中r 为原子半径 ∴晶格常数为:nm nm r c b a 407.0144.024
24
=×====
3-10 何谓合金的组织组成物及相组成物?指出ω(Sn)=30%的Pb -Sn 合金在183℃下全部结晶完毕后的组织组成物及相组成物,并利用杠杆定律计算它们的质量分数?
答:(1)组织组成物:泛指合金组织中那些具有确定性质和特殊形态并在显微镜
下能明显区分的各组成部分,也可称为组织成分。

相组成物:指显微组织中所包含的相,也可称为相组分
(2) ω(Sn)=30%的Pb -Sn 合金在183℃下全部结晶完毕后的组织组成物为:初生α相,(α+β)共晶相;相组成物为:α相与β相。

根据杠杆定律,合金在183℃下的组织组成物的质量分数为:
%%=--%==相初生36.7410019
9.61309.61100××ME CE αω
%%=--%==)共晶相+(64.2510019
9.611930100××ME MC βαω 或者 %=相初生共晶相64.251)(αβαωω−=+
相组成物的质量分数为:
%99.85%100195.97305.97%100=×−−=×=MN
NC αω %01.14%100195.971930%100=×−−=×MN MC =βω 或者%01.14%99.8511=−=−=αβωω。

完整的工程材料与基础作业题库答案教材

完整的工程材料与基础作业题库答案教材

一、名词解释题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

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枝晶偏析:金属结晶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时效强化: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

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

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热硬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时硬度提高的现象。

共晶转变:指具有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比重偏析:因初晶相与剩余液相比重不同而造成的成分偏析。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质晶格并占据溶质晶格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变质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添加变质剂来改变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处理方法。

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

形变强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残余奥氏体: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淬硬性: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

温度之下尚未分解的奥氏体。

过冷奥氏体:将钢奥氏体化后冷却至A1本质晶粒度:指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

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CCT曲线: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马氏体:含碳过饱和的α固溶体。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融融,冷却又变硬,并可反复进行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首次加热时软化并发生交连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再加热时不软化的塑料。

回火稳定性:钢在回火时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可逆回火脆性:又称第二类回火脆性,发生的温度在400~650℃,当重新加热脆性消失后,应迅速冷却,不能在400~650℃区间长时间停留或缓冷,否则会再次发生催化现象。

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讲解学习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讲解学习

工程材料作业一一、选择题1、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C )A塑性 B硬度 C强度 D密度2、金属键的实质是(A )A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引力D自由电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二、问答题1、晶体中的原子为什么能结合成长为长程有序的稳定排列?这是因为原子间存在化学键力或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从原子或分子无序排列的情况变成有序排列时,原子或分子间引力增大,引力势能降低,多余的能量释放到外界,造成外界的熵增加。

尽管此时系统的熵减小了,只要减小量比外界熵增加来的小,系统和外界的总熵增加,则系统从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的过程就可以发生。

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定向作用力(例如较强极性分子间的取向力、存在氢键作用的分子间的氢键力)的情况下,分子从无序变有序,系统能量降低更多,释放热量越多,外界熵增越大,越有利于整齐排列。

这样的物质比较易于形成晶体。

相反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间力方向性不明显,杂乱排列和整齐排列能量差别不大,形成整齐排列时,外界熵增有限,不能抵消体统高度有序排列的熵减。

这样的物质较难形成规则晶体。

综上粒子间的引力越强、方向性越强,越有利于粒子定向有序排列。

粒子的热运动则倾向于破坏这种有序排列。

热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越倾向于杂乱排列。

物质中粒子最终有序排列的程度取决于这对相反因素的消长2、材料的弹性模量E的工程含义是什么?它和零件的刚度有何关系?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σ/ε)称为弹性模量E(单位为MPa)。

E标志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用以表示材料的刚度。

E值愈大,即刚度愈大,材料愈不容易产生弹性变形。

E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种材料的本性,反映了材料内部原子结合键的强弱。

当温度升高时,原于间距加大,金属材料的E值会有所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刚度不等于零件的刚度,因为零件的刚度除取决于材料的刚度外,还与结构因素有关,提高机件的刚度,可通过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来实现。

工程材料 作业及答案

工程材料 作业及答案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 m×53m m,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 2487g,浸水饱和后质量为 2984g 。

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 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自然状态下的体积:3300.2400.1150.053 1.462810m V -=⨯⨯=⨯ 干表观密度:3030 2.4871700kg/m 1.462810m V ρ-===⨯ 由孔隙率0001700100%1100%1100%37%V V P V ρρρ-⎛⎫⎛⎫=⨯=-⨯=-⨯= ⎪ ⎪⎝⎭⎝⎭得砖的密度:ρ=2698 kg/m3吸水率:29842487100%100%20%2487m m W m =⨯=⨯=干吸吸干-- 开口孔隙率:3029842487()/100%/1.462810100%34%1000m m P V ρ-⎡⎤-⎡⎤=⨯=⨯⨯=⎢⎥⎢⎥⎣⎦⎣⎦干吸开水- 闭口孔隙率:37%34%%P P P==开闭--=32、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 /c m3,堆积密度为1.50g/cm 3,求 2.5m3 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 ? 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

55g /cm 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解:0000002.5 1.5100%1100%1100%43%2.5 2.65V V V P V ρρ⎛⎫''-⎛⎫'=⨯=-⨯=-⨯= ⎪ ⎪'⎝⎭⎝⎭-= V 0=1.425m 3所以,填充碎石空隙所需砂子的体积为:300 2.5 1.425 1.075m V V '-=-=或30 2.543% 1.075m V P '⨯=⨯= 沙子的重量:1。

075×1.55×103=1666.25kg3.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烘干后称取50g,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Ac1 + 30~50℃
3. 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淬火应力, 力学性能, 工件的组织和尺寸。回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
减少或消除
调整
稳定

4. 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 , 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 。
靠右

作业 04a 钢-结构钢
判断题
1. 所有的合金元素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
1. T8钢比T12和40钢有更好的淬透性和淬硬性。
F
2. T8钢与20MnVB相比,淬硬性和淬高其红硬性。
F
4. 高速钢需要反复锻造是因为硬度高不易成型。
F
5.高速钢采用很高温度淬火,其目的是使碳化物尽可能多地 溶入A中,从而提高钢的红硬性。
T
6. A型不锈钢可采用加工硬化提高强度。
T
7. A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后低温回火处理。
F
8. GCr15钢制造的高精度丝杠于淬火后进行冷处理, 可消除残余A,以提高尺寸稳定性。
T
填空题
1. T12 是 钢,可制造 。
碳素工具
锯条、量规
2. 9SiCr 是 钢,可制造 。
a
5. 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a. 共析钢 b. 亚共析钢 c. 过共析钢
b
6. 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a. 退火后进行 b. 淬火后进行 c. 正火后进行
b
7. 20钢的渗C温度范围是: a. 600~650℃ b. 800~820℃ c. 900~950℃ d. 1000~1050℃
4
3. α-Fe、Al、Cu、Ni、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
α-Fe、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 2487g ,浸水饱和后质量为 2984g 。

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 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自然状态下的体积:3300.2400.1150.053 1.462810m V -=⨯⨯=⨯ 干表观密度:3030 2.4871700kg/m 1.462810m V ρ-===⨯ 由孔隙率0001700100%1100%1100%37%V V P V ρρρ-⎛⎫⎛⎫=⨯=-⨯=-⨯= ⎪ ⎪⎝⎭⎝⎭ 得砖的密度:ρ=2698 kg/m 3 吸水率:29842487100%100%20%2487m m W m =⨯=⨯=干吸吸干-- 开口孔隙率:3029842487()/100%/1.462810100%34%1000m m P V ρ-⎡⎤-⎡⎤=⨯=⨯⨯=⎢⎥⎢⎥⎣⎦⎣⎦干吸开水- 闭口孔隙率:37%34%%P P P==开闭--=32、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 3,堆积密度为1.50g/cm 3,求 2.5m 3 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 ? 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g /cm 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 解:0000002.5 1.5100%1100%1100%43%2.5 2.65V V V P V ρρ⎛⎫''-⎛⎫'=⨯=-⨯=-⨯= ⎪ ⎪'⎝⎭⎝⎭-= V 0=1.425m 3所以,填充碎石空隙所需砂子的体积为:300 2.5 1.425 1.075m V V '-=-=或30 2.543% 1.075m V P '⨯=⨯=沙子的重量:1.075×1.55×103=1666.25kg3.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

烘干后称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9cm 3。

另有卵石经过清洗烘干后称取1000g ,将其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

又用广口瓶盛满水,连盖称得其质量为790g ,然后将卵石装入,再连盖称得其质量为1409g ,水温为25℃,求红砂岩及卵石的密度或视密度,并注明哪个是密度或视密度。

参考答案: 红砂岩的密度:)/(646.29.18503cm g ==ρ 卵石的视密度:)(3811140910007903cm V =-+= )/(625.238110003cm g ==ρ 4.某多孔材料的密度为2.59g/cm 3。

取一块称得其干燥时质量为873g ,同时量得体积为480cm 3。

浸水饱和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称得质量为972g 。

求其质量吸水率、闭口孔隙率及开口孔隙率。

参考答案: 质量吸水率:%34.11%100873873972%1001=⨯-=⨯-=m m m β 密实体积:3873337.0(cm )2.59V == 孔隙体积:3480337143(cm )-=开口孔隙体积:397287399(cm )-=闭口孔隙体积:31439944(cm )-= 开口孔隙率:%6.20%10048099=⨯ 闭口孔隙率:%17.9%10048044=⨯第2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1.简述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特点及使用环境。

参考答案: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且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如石膏、石灰等。

适宜于干燥环境,不能在潮湿或水中环境中使用。

2.石膏制品有哪些特点?建筑石膏可用于哪些方面?参考答案:特点:(1)凝结硬化快,强度低;(2)硬化后体积微膨胀;(3)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4)耐水性差,抗冻性差;(5)吸声效果好;(6)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7)防火性能好;(8)加工性能好。

建筑石膏的应用:(1)石膏砂浆及粉刷石膏。

(2)建筑石膏制品:石膏板、石膏砌块等:如纸面石膏板、装饰石膏板、吸声用穿孔石膏板。

(3)制作石膏艺术制品建筑雕塑和模型。

3.什么是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各有何特点?施工过程中如何防止其危害?参考答案:生石灰烧制过程中,往往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过大或窑中温度不均匀等原因,生石灰中残留有未烧透的的内核,这种石灰称为“欠火石灰”。

由于烧制的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使得石灰表面出现裂缝或玻璃状的外壳,体积收缩明显,颜色呈灰黑色,这种石灰称为“过火石灰”。

欠火石灰的产浆量较低,质量较差;欠火石灰的密度较大,表面常被黏土杂质溶化时所形成的玻璃釉状物包覆,因而消解很慢,在工程中过火石灰颗粒往往会在正常石灰硬化后继续吸湿消解而发生体积膨胀,降低石灰品质,影响工程质量。

消除方法有:将石灰经陈伏处理后再使用于工程,控制煅烧温度在1000℃~1200℃之间,岩块尺寸不宜过大。

4.何谓陈伏,石灰在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陈伏?参考答案:生石灰要在水中放置两周以上,此过程即为“陈伏”。

在这段时间里生石灰会完全和水反应,不会因含有过火石灰造成熟化推迟而导致墙面鼓泡的现象。

第3章水泥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分是什么?它们单独与水作用时有何特性?参考答案: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度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强度不高;C3S和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率也较快,C3S的水化产物强度高,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强度早期低,后期高。

各矿物单独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见表3-2(教材P24)。

2.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什么?参考答案: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3.通用水泥有哪几项主要技术要求?参考答案:1.化学指标(1)不溶物(2)烧失量(3)氧化镁(4)三氧化硫2.碱含量3. 物理性能(技术要求)(1)细度;(2)凝结时间;(3)体积安定性;(4)强度及强度等级;(5)水化热。

4.简述水泥石腐蚀的主要种类及腐蚀机理?参考答案:腐蚀的类型有:软水侵蚀(溶出性侵蚀):软水能使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它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盐类腐蚀:硫酸盐先与水泥石结构中的Ca(OH)2起置换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再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钒石,发生体积膨胀;镁盐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松软无胶凝能力的Mg(OH)2;酸类腐蚀:CO2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CO3,再与含碳酸的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硫酸或盐酸能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强碱腐蚀:铝酸盐含量较高的硅酸盐水泥遇到强碱也会产生破坏。

腐蚀的防止措施:①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实程度;③表明防护处理。

5.基本概念:水硬性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

参考答案: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体积安定性:是水泥浆硬化后因体积膨胀而产生变形的性质,或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均匀性。

初凝时间: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开始失去可塑性为止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完全失去可塑性为止的时间。

6.在水泥中掺混合材料的作用?参考答案:活性混合材料中有一定的活性组分,常温下能与水泥熟料水化时析出Ca(OH)2的或在硫酸钙的作用下生成具有胶凝性质的稳定化合物。

非活性混合材料与水泥矿物成分不起化学反应或化学反应很弱,在水泥石中主要起填充作用,掺入硅酸盐水泥中主要调节水泥强度等级,增加产量,降低水化热等。

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1)改善水泥性能;2)调节水泥强度等级;3)增加品种,提高产量;4)节约熟料,降低成本;5)扩大水泥的使用范围。

非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1)调节水泥强度等级;2)增加水泥产量;3)降低水化热。

7.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检验方法?参考答案: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石膏过多等原因所造成。

国家标准规定,由游离的氧化钙过多引起的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可用雷氏法或试饼法检验。

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做成试饼,经恒沸3小时后用肉眼观察未发现裂纹,用直尺检验没有弯曲;雷氏法是用雷氏夹中的水泥浆经沸煮三小时后的膨胀值。

8.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特点?参考答案: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矿渣水泥的水化产物碱度要低一些,水化产物中Ca(OH)2的含量相对较少,其硬化后主要组成是C-S-H凝胶和钙矾石,而且水化硅酸钙凝胶结构比比硅酸盐水泥中的更为密实。

第4章混凝土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哪些?在混凝土硬化前和硬化后各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2)砂子;3)石子;4)水;5)外加剂;6)掺合料。

水+水泥=水泥浆:起胶结和硬化的作用。

砂+石子=骨料:起着支撑和骨架的作用。

2.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和易性指混凝土在一定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操作,并能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含义。

影响因素:(1)水泥品种和水泥细度;(2)单位用水量;(3)水泥浆量;(4)水灰比;(5)骨料的品种,粒径,级配,含泥量等;(6)砂率;(7)掺合料和外加剂;(8)搅拌;(9)温度和时间。

3.什么是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参考答案: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150mm×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规定28d 龄期时,按标准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4.称量烘干石子试样1050g ,将其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吸水饱和,这时水面由原来的1450cm 3上升至1837 cm 3,试求出该砂样的表观密度。

解:3001050 2.713g/cm 18371450m V ρ===-5.已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为1:2.40:4.40:0.45,且实测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 3。

现场砂的含水率为2.5%,石子的含水率为1%。

试计算其实验室配合比。

(以1m 3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表示,准确至1kg ) 解:12400291kg 1 2.4 4.40.45c m ⨯==+++2.4681kg 1 2.5%c s m m ==+ 4.41279kg 11%c g m m ==+ 0.45 2.5%1%161kg w c s g m m m m =++=则实验室配合比为::::291:681:1279:1611:2.34:4.40:0.55c s g w m m m m ==6.根据以往资料,甲、乙、丙三个施工队施工水平各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