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 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流程

➢商品原油的质量指标
1.质量含水率
合格原油含水率不大于1%,优质原油含水 率不大于0.5%。对于凝析油和稠油有不同的 质量含水率要求
2.饱和蒸气压:
储存温度(或60℃)下原油的饱和蒸气压不大 于当地气压
3.含盐量: 不大于50g/m3
➢商品天然气的质量指标 1.露点
最高输送压力下天然气的露点应低于输气管埋深 处最低环境温度5℃;
尽管因各油田的具体情况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符合各油 田情况和特色的油气集输系统,但各油田的集输系统也存 在一定的共性:接受油井流出的原料,生产出油田产品。 除个别特殊油田外均有与上图类同的主要工作内容,我国 石油工作者将油气集输归纳为下图所示的流程框图。它将 全面而且直观地给大家表示出油田所产出油气水的流向, 各种加工处理环节和产品。
➢ 3 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量 单管流程、双管流程、三管流程等 ➢ 4 按集油系统的布站级数
在油井井口到集中处理站之间有不同级数的站场, 流程内只有集中处理站的称为一级布站,有计量 站和集中处理站的称为二级布站,三级布站有计 量站、接转站(为井流液相增压的站场)和集中 处理站。
一级半流程也称选井点流程,是在集中处理 站之外,布置若干选井点,选井点仅设份井计量 用的选井阀组,不设计量分离器和计量仪表。
3 掺热水(热油)集油流程
No Image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分出的油井采出水(或热油)在供热站加热、增压后通过 单独的管线送至计量站,经计量站阀组分配、输送到各井井口。热水(油) 由井口掺入油井出油管线。热水提高井流温度、降低液相粘度的同时也增加 了出油管线的输量。从井口到计量站有两条管线,一条是出油管线,一条是 热水(油)管线,属双管流程。
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总说明, 即从生产油井井口起到外输、外运的矿场站库, 油井产物经过若干个工艺环节,最后成为合格油、 气产品全过程的总说明。各工艺环节的功能、主 要技术指标和操作参数以及各工艺环节间的相互 关系和连接管路的特点等,都要在集输流程中加 以说明。
油气集输流程

第一章油气集输流程第一节集输流程设计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总说明,即从生产油井井口起直到外输、外运的矿场站库,油井产品经过若干工艺环节最后成为合格油、气产品全过程的总说明。
每个工艺环节的功能和任务、技术要求和指标、工作条件和生产参数、各工艺环节的相互关系,以及连结它们的管路特点等,都要在集输流程中给以明确的规定。
显然,集输流程是每个工艺环节及其连结管路的设计依据和原则。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各工艺环节内部的油气流向则由这个工艺环节的局部流程加以规定。
设计油气集输流程,一般要收集、研究并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油气集输系统是构成油田生产总系统的分系统,因而集输流程设计是以确定的油气储量为基础,以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的方案和措施为前提的。
在集输流程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收集和分析勘探成果所提供的油藏面积、构造类型、油藏性质、油气储量、油气物性等必要的基础资料,对于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提出的开采设计和工艺措施,如井网设计、开发方式、井身设计、开采特点、采油方式、稳产年限等,以及油井含水变化、递减规律、井下作业特点、井内液面变化规律、从油层到井口的压力分布等,都应该予以认真考虑并且与之相适应。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油田处在最佳的开发状态和取得最好的开发效果;同时也是为了恰当地确定集输流程的建设规模和适应能力,避免出现由于规模过小或过大而出现集输地面系统连年不断地扩建或投资积压浪费的现象。
正因为这样,要按照一个油田总体设计的要求,把构成油田生产的油藏工程、钻井工程、试油工程、测井工程、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工程和地面各系统配套工程,看做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既要保证它们各自的特殊要求,更要强调它们之间的横向关系,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对每项工程的方案进行综合比选,从而产生油田开发建设总体设计的最佳方案。
第二,按照集输流程配置集输系统的地面工程,因而油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地形地物、水文和工程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条件,和油田所在地区的工业基础、农林牧渔发展状况、动力来源、交通运输、居民区及其配套设施布局等社会条件,都将直接影响集输流程设计和工程布局。
油气集输流程范文

油气集输流程范文1.采集油气集输的第一步是采集油气资源。
在油气田开发中,通过井筒钻井将油气储层连接到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使用钻杆、钻头和口杯等工具,将岩层打通并将地下的油气带到地面。
2.分离油气从油田地下钻井到地面后,油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和杂质。
为了将油和气分离出来,需要进行分离。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油气和水、杂质分离。
3.净化在分离过程中,仍然可能有一些杂质残留在油气中。
为了提高油气的质量和降低对后续设备的腐蚀和损坏,需要对油气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过程可以包括除尘、除水、除酸、除氧等处理。
4.调节得到净化后的油气后,需要对其进行调节,以满足输送和加工的要求。
调节工作可以包括控制油气的温度和压力,调节油气的化学成分,以及调整油气的流量等。
5.压缩油气集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气体进行压缩。
压缩可以提高气体的压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输送和加工。
压缩工作通常采用压缩机进行。
6.输送经过上述处理后,油气需要被输送到加工和处理设施或输送到市场销售。
输送方式可以采用管道输送、罐车运输、船舶运输等。
其中,管道输送是最常用的方式,因为它具有输送量大、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势。
7.监测和维护油气集输过程中,需要对油气的流量、压力、温度等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集输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集输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包括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油气集输流程包括采集、分离、净化、调节、压缩和输送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通过对油气的采集、分离和净化等处理,可以提高油气的质量和纯度,为后续加工和使用做好准备。
在输送过程中,要保证油气的安全可靠和有效运输。
因此,在油气集输流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采取合理的操作措施和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保证油气集输的流程和环节的顺利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油气资源的潜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油气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该课程奠定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了油气集输系统的任务、研究对象和油气集输流程以及各主要工艺环节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气集输研究对象、流程及发展;油气性质、烃系的相特性、相平衡计算;油气混输管路的参数和术语、混输管路的特点以及气液两相管路的压降计算,分离方式、分离级数和分离压力的选择、油气两相分离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分离器设计的工艺计算方法、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和界面控制;原油乳状液的定义、生成机理和其性质、原油脱水各方法的原理、所用容器设备的结构以及影响脱水效果的因素;原油稳定的原理、方法和原理流程、原油稳定深度以及工艺方案的确定、比较和选择。
使学生掌握油气集输的基本内容和工艺流程以及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油气集输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油气集输系统各工艺环节的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较快地承担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1 绪论概述:本章主要讲述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和在油田建设中的地位、油气集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油田主要产品及其质量指标、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油气集输流程以及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等问题,以期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油气集输这门课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并且对油田油气集输所涉及的内容有较全面的认识。
本章的重点为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油田产品及其质量指标和油气集输流程等部分的知识。
一、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和在油田生产中的地位1、研究对象由石油院校的院系构成和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安排可以了解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主要任务是寻找石油资源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学院):主要任务是通过钻井,采出石油,使石油由地下流至地面上来,这时流出的石油包含了水、砂、硫、盐等杂质;同时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还开设了《油库设计》、《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等课程,它们所涉及到的理论是为储存和运输商品原油、天然气以及石油产品服务的。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是指将油气田中产出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通过管道、船舶等运输工具进行集输和输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以确保油气能够安全、高效地从产地输送到加工厂或终端用户手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
1. 油气采集与处理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油气的采集与处理。
在油气田中,通过钻井等方式开采出地下的原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些原油和天然气还含有杂质和其他成分,需要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分离。
例如,原油中可能含有水、天然气和固体杂质,需要通过分离器和过滤器等设备进行初步的分离和处理,以获取纯净的原油和天然气。
2. 输送系统设计在油气采集与处理后,需要设计输送系统来将原油和天然气从采集点输送到加工厂或终端用户。
输送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输送距离、输送量、输送方式等。
对于远距离输送,通常会选择建设长输管道来输送原油和天然气;对于近距离输送或小规模输送,可以选择使用集装箱、罐车等运输工具。
3. 输送工艺输送工艺是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中的核心环节。
对于原油的输送,通常采用管道输送的方式。
管道输送具有输送量大、输送距离远、成本低等优点,但也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防腐蚀、安全监测等技术要点。
对于天然气的输送,可以选择管道输送或液化天然气(LNG)的方式。
LNG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的优点,适合远距离输送。
4. 输送安全管理在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中,输送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原油和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将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输送系统需要配备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防护措施,以确保输送过程的安全稳定。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危险源管理制度,以应对突发事件。
5. 终端加工与利用最后一个环节是油气的终端加工与利用。
原油需要经过炼油厂的加工,提炼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油气集输流程

第一章绪论1、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是如何要求的?2、规范规定的原油质量标准为:①60℃时原油的饱和蒸汽压≤1大气压(绝);②优质原油含水≤0.5%(质量),合格原油含水≤1.0%(质量);③含盐≤50g/m3。
以上三项质量指标是油气集输系统设计的控制标准,请具体说明在集输系统中应该采取何种工艺措施达到以上标准。
3、集输系统由那些工艺环节组成?4、油田产品有哪些,其主要指标是什么?5、简述油气集输流程的定义,并说明其包含的工艺环节。
6、简述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
7、简述油气集输在油田建设中的地位。
8、《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中对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9、油田上三脱三回收的内容是什么?10、油井生产含水原油时,若欲保持原油产量,对集输系统的建设规模有何影响,试用公式表示。
11、若把高产自喷井与低产自喷井用一根集油管串接起来,对高产和低产自喷井的产量有何影响?若把高产抽油井与低产抽油井用一根集油管串接起来,对各井产量又有何影响。
12、画简图说明小站流程的特点。
13、请试述我国油气集输站外管网有几种主要的形式?它们与各类生产设施之间是怎样的隶属关系?14、何为井口回压?在集输系统的设计中提高或减小井口回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5、请简述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画图说明油气集输的工作过程,并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油井计量、油气分离和原油脱水等作业在哪种生产设施上进行。
16、油气在油层及井筒中的流动工况对石油生产是重要的,地面集输系统应能够反应油气在油层及井筒中的流动工况,试问在集输系统应考虑哪些参数测量以反映油层和井筒中的流动工况。
17、已知:①A油气田某区块产井流气油比为100~200Nm3/Ton,综合含水20%,属自喷井采油,油压约为2~3MPa;②B油气田某区块产井流气油比为10~50Nm3/Ton,综合含水70~80%,属抽油井采油。
根据油气田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试分别设计合理的地面工艺处理流程(以方框流程或示意流程图表示)。
油气集输概论

(3)多级分离
压力降到一定数值把气体排出,压力再降到一 定数值,在把气体排出,如此反复。 一个分离器和一个储罐为二级分离;二个分离 器和一个储罐为三级分离。
多级分离的特点
(1)多级分离所得的储罐原油收率高; 压低,蒸发损耗少。
3、分离器总体设计要求
同时满足气中除液和液中除气的要求; 不同气液比用液位调节器进行调节; 处理量大时多台并联工作。
(三)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液相停留时 间5-30分钟
(四)分离缓冲罐
对缓冲能力要求高的分离器称分离缓冲 罐。 分离器最高与最低液位之间的容积称缓 冲容积,相应的充满时间为缓冲时间 (15-30分钟)。
2、在油田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 保持油气开采与销售之间的平衡 油田平稳生产
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产 品质量合格
采用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确定的工程建设 规模及总体布局,将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 水平、生产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油气集输系统的研究对象
油气集输系统的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油、气田生 产过程中原油及天然气的收集和输送问题。 油田:油田内部的原油及其伴生气的收集、 加工和输送
第三章 矿场集输管路
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集输管路可分为单相、 两相和多相管路。 输油管和输气管都属于单相管路,而油气或 油气水混输管路分属两相或多相管路,简称混输 管路。 矿场集输管路中大约有 70 %属于两相或多相混 输管路。 油田范围内主要存在油气水三相,用一条管 路输送一口或多口油井所产油气水的管路。
二、油气混输的特点
1、流型变化多
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划分不能通过简单的 雷诺数的大小来划分,通常通过观察气 液两相在管内的流动情况并根据压力波 动特征来确定流型。埃尔乌斯流型划分 法较好地说明了气液两相流动的流型变 化特点。埃尔乌斯把两相管路的流型分 为气泡流、气团流、分层流、波浪流、 冲击流、不完全环状流、环状流和弥散 流等八种。
油气集输流程

-10℃时的饱和蒸气压大于3个大气压(绝对)
3.体积含水量:不大于0.5%
➢净化污水标准 对于净化污水有两个标准,分别为回注标准和排放
标准,对其所含杂质的要求不同。 陆上排放污水的水质要求:排放污水含油低于
5mg/L。 海上排放污水水质要求:渤海海域排放污水含油
第一节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
下图表示油气生产工艺系统的全部内容及其产品
4.甜5.在性凝的液天回然收气单需元要 3进.含1的.一油H不步井2S凝、脱的气C水产O,,物2、主并,H要和经2是O 的初原拔集油C道酸步油顶1中、和送性脱稳气并气部往湿水定汇初、分天,用单合步水C然以户元,2分三,气控,来在离种经进制或的凝为流管行对部 设液体分备回。气和收含体管单油供道元污给的将水L腐气N经蚀体G水。厂。 然内处液后较理化脱重后后除的,的H烃由2天S类和注然变C水气O成井2,, 使液回可酸体注供性,到石天称地然油为层气化天,变工化回脱为 出为C出收加L和然油田供O2盐定顶汽油往P的制用气售.)工稳汽给产)G2原或含部)作或炼酸H户。,(。成定油石品。油回量抽,为拔厂2工提或SC天液轻或油外L经内注后出稳油顶。3P业放供、然化烃轻化销G脱回地,轻定田(提空调C作气石质工C,盐收层4经质后产从5供。峰烷为(凝油石厂或降硫,行油的品塔原天烃油天液气脑做提低磺或稳蒸原送器料然),。 原料。
天然气、液化使油气)以及这些商品的储存和外输。
同时油气集输系统还为油藏工程提供分析油藏动态的 基础信息:各井油气水的产量、气油比(101.325kpa, 20℃下,天然气与原油产量之比,m3/m3或m3/t )、气液 比、井的油压(油管压力)和回压(井出油管线起点压 力)、井流温度等参数及它们随生产延续各种参数的变化 情况等。因此油气集输系统不但将油井生产的原料集中、 加工成油田产品,而且还为不断加深对油藏的认识,适时 调整油藏的开发设计方案、正确经济地开发油藏提供了科 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
2、集输系统能够反映油田开发和开采的动态
油田开发和开采的变化,反映到地面集输系统中就是: 油、气、水产量、出砂量、汽油比、温度、压力等的变化。 油田的这一生产特点要求油气集输系统的工程设施随之 作出相应的调整,要考虑能以地面设施的少量变化去适用油 田开发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要求。
保护方面,使方案附合国家环保制度的要求。
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
4、集输系统应安全可靠,并有一定的灵活性
集输系统的生产运行是连续的,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 故障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全局生产产生影响;
油气集输
中国石油大学
Oil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油田的开发开采
油气性质和基础理论
矿场集输管路『实验:混输管路的流型和压降』
原油和天然气的分离『上机计算:相平衡计算』
原油净化
原油稳定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冯叔初等,《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 2、冯叔初等,《油气集输》,石油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50-2005,《油气集输设计 规范》,计划出版社 4、肯· 阿诺得,《油气田地面处理工艺》,石油工业出版社 5、《海上采油工程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 6、《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 7、张洪亮等,《油气田开发与开采》,石油工业出版社, 8、张鸿仁,《油田原油脱水》,石油工业出版社 9、林世雄,《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 10、王鸿勋、张琪,《采油工艺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 11、谭天恩等,《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内容提纲
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和在油田建设中的地位
油气集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 油田产品及其质量指标 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 油气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流程布站方式 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
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
油气集输研究对象是 油气田内部原油、伴生天 然气的收集、加工和运输。
油气集输在油田建设中的地位
油田的工业开采价值被确定后,在油田地 面上需要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 附属设施,以满足油气开采和储运的要求。油 气集输是油田建设中的主要生产设施,在油田 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使油田生产平稳,保持 原油开采及销售之间的平衡,并使原油、天然 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汽油等产品的质量合格。 采用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确定的工程建设规 模及总体布局,将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 平和生产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
• 油气分离
• 原油净化
• 原油稳定
• 天然气净化 • 轻烃回收
• 水处理
三脱三回收
三脱
原油脱水 原油脱气 伴生气、天然气脱轻油
三回收
污水中回收原油 回收污水 回收轻油、液化气
油田产品
◆ 商品原油、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稳定轻烃和 净化污水
商品原油的质量指标
油气集输的工作任务
将分散的油井产物、分别测得 各单井的原油、天然气和采出水的 产量值后,汇集、处理成出矿原油、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汽油, 经储存、计量后输送给用户的的油 田生产过程。
油气集输的工作范围是指以油井为起点,矿 场原油库或输油、输气管线首站为终点的矿场业务。
油气集输的工作范围
油气集输的工作范围是指以油井为 起点,矿场原油库或输油、输气管线首 站为终点的矿场业务。
2、硫化氢含量:不大于20mg/m3。
3、C5+含量:
不大于50g/m3。
4、有机硫含量:不大于250mg/m3。
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指标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 C3 和 C4 ,在质量制定中 限制的是C1+C2及C5+的含量要求,更为合理。
1、组成要求
C1+C2含量:不大于3%(分子百分数); C5+含量:不大于2%(分子百分数);
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
3、节约能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a.充分利用自喷井、抽油井的能量,减少转油环节,在 有条件的油田提高第一级的分离压力,减少动力消耗; b.流程密闭,降低损耗; c.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稳定原油、干气、液 化石油气、天然汽油等产品,减少油田生产的自耗气量; d.采用先进高效的处理设备,如高效分水设备、高效注 水泵等。
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
1、满足油田开发和开采的要求
由地质和油藏工程师提出合理的开发设计,由采油工程 师制定开发方案,确定相应的采油措施,由此确定相应的集 输系统(生产规模、工艺流程、总体布局)以及相应的工程 内容,从而保证采输协调、生产平稳,促进油田的开发和开 采。 油田生产的特点是连续的、又是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 于: a.油井数量增加,含水量上升,产液量增加; b.自喷井间歇自喷或改抽; c.个别抽油井改为注水井; d.生产层系调整,油品物性发生变化。
2、饱和蒸汽压要求
38℃时的饱和蒸汽压不大于15个大气压(绝对); -10℃时的饱和蒸汽压大于3个大气压(绝对);
3、体积含水量要求
不大于50g/Hale Waihona Puke 3 ;净化污水标准
对于净化污水有两个标准,分别为回注标准 和排放标准,对其所含杂质的要求不同
污水排放水质含油低于5mg/L; 海上排放污水水质要求是:渤海海域排放污水含油量小 于30mg/L;南海海域为小于50mg/L; 对回注的污水水质要求是:达到本油田规定的注水水质 标准,特别关注回注污水与地层配伍性,包括悬浮物浓 度大小、含油浓度及细菌含量。
1、质量含水率
合格原油含水率不大于 1%,优质原油含水率不大于 0.5 %。对于凝析油和稠油有不同的质量含水率要求。
2、饱和蒸汽压
储存温度(或60℃)下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不大于当地气压。
3、含盐量
不大于50g/m3。
商品天然气的质量指标
1、露点
最高输送压力下天然气的露点应低于输气管埋深处最 低环境温度5℃。
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
3、节约能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必然要产生:
◆ 废液(含油污水、污油);
◆ 废渣(含油泥砂、污垢); ◆ 废气(加热设备排放气、特殊情况下的放空天然气)。 如果不加以处理,随意排放,必然对环境造成污染,甚 至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制定集输方案时,应该考虑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