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尺寸链
第七章 [尺寸链]
![第七章 [尺寸链]](https://img.taocdn.com/s3/m/0ed6533f0912a216147929b6.png)
四、装配方法及其选择: 装配方法及其选择:
互换装配法:不经选择/修配/调整; 互换装配法:不经选择/修配/调整; 分组装配法:放宽零件的制造公差; 分组装配法:放宽零件的制造公差;装配时先 检测分组,然后对应按组装配; 检测分组,然后对应按组装配; 修配装配法:选一个零件,最后补充加工; 修配装配法:选一个零件,最后补充加工; 调节装配法:采用各种调节补偿技术; 调节装配法:采用各种调节补偿技术;
0
的尺寸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尺 的尺寸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尺 寸组合。
三、尺寸链的组成: 尺寸链的组成:
1、封闭环: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封闭环: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如A0。每个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每个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2、组成环: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尺寸,均称为 组成环: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尺寸,均称为 组成环。 组成环可分为两种: 增环:增大后, 增环:增大后,导致封闭环也增大的组成环 为“增环“ 增环“ 减环:增大后, 减环:增大后,导致封闭环减小的组成环为 “减环” 减环”
7.2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一、目的: 一、目的:
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工序尺寸,制定工艺规程
二、 情况:(三种) 情况:(三种)
1、 正计算:全部组成环→封闭环 正计算:全部组成环→
(结果唯一) 结果唯一)
2、逆计算:封闭环→各组成环 (结果不唯一) 逆计算:封闭环→ 结果不唯一) 3、中间计算: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某个组成环(唯一) 中间计算: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某个组成环(唯一)
7.3
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一、装配精度:
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接触精度 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接触精度
尺寸链基础

计算方法
1.完全互换法(极值法) 从尺寸链各环的上下极限尺寸出发进行尺寸链计算。按
此法,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辅助加工,装配后即能满 足封闭环的公差要求。(基本方法) 2.大数互换法(概率法)
采用概率法,不是在全部产品中,而是在绝大多数产品 中,装配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就能满足封闭环的公差要求。 常用在大批量生产中。 3.其他方法
(30+5+3+5) mm = 0
封闭环的公称尺寸为0,说明封闭环的设计
要求为
0 0.45 0.10
(3) 计算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上偏差:ES0 = ES3–(EI1 + EI2 + EI4 + EI5)= + 0.18 mm–(–0.13–0.075–0.04–0.075)mm= + 0.50mm 下偏差:EI0 = EI3–(ES1+ES2+ES4+ES5)= + 0.02 mm–( 0 + 0 + 0 + 0 ) = + 0.02mm
一、确定封闭环
1)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在装配之后形成的,往往是 产品上有装配精度要求的尺寸。 2)零件尺寸链的封闭环应为公差等级要求最低的环,一般 在零件图上不进行标注,以免引起加工中的混乱。 3)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在加工中最后自然形成的环。
一个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8
二、查找组成环 组成环是对封闭环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尺寸。
四、尺寸链的计算
计算类型 计算方法
计算类型
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求封闭环 的极限尺寸。 这类计算主要用来验算设计的正确性,故又叫校
核计算。 反计算——已知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和各组成环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七章装配与调整

采用分组装配法应注意以下事项:
1.配合件(各组成环)的公差应相等,公差增大的方
向要同向,增大的倍数要等于以后分组数。
2.配合件的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必须保持原来的设
计要求。
3.分组后各组内相配合零件的数量要相等。即组成环 的尺寸分布规律要相同。 4.分组数不宜过多;尺寸链组成环环数要少。
分组装配法适合于配合精度很高和相关 零件一般只有两三个的大批量生产中。
装配 : 就是把加工好的零件按一定的顺序和技术要 求连接到一起,成为一部完整的机器(或产品), 它必须可靠地实现为机器(或产品)设计的功能。 机器的装配是整个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 阶段。
第一章第四节
机器的装配
机器或产品的质量,是以机器或产品的工作性能、 使用效果和寿命等综合指标来评定的。而这些指标 是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由装配工作最终保证 的。因此,装配工作对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装配单元: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 机器划分为若干个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称为 装配单元。一般情况下装配单元可划分为零件、 套件、组件、部件和机器五个等级。
2、分组装配法
分组装配法是将装配零件放大公差加工, 然后装配时对零件预先进行测量,按尺寸大小 分成几组,然后将相应组零件装配在一起,以 获得高的装配精度。如图
分组前 分组后
T fX
Tf X
'
'
max
X'
min
T H T S
3 T h 3
max
T H X min
例1:内燃机活塞销孔和活塞销的装配
直接选配法 分组装配法
复合选配法
1、直接选配法
从许多待装配的零件中凭经验和必要的判断性测量 挑选合适的零件通过试凑进行装配的方法。 特点:简单,零件不必事先分组,但装配中挑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08第七章尺寸链作业答案

A2=40
(2)计算活塞尺寸
A A A A A A 12mm 0 1 2 4 3 5 A A A A A A 11 40 30 - 50 - 12 19mm 5 1 2 4 3 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等公差法
T 0.4( - - 0.4) 0.8 0 T 0.8 0 T 0.2mm v n 1 5 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P234,第4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解:(1)绘制尺寸链图,确定增环和减环 增环:A3、A2 减环:A1、
A2
A1=70.5 A3=70 A4=62
A4
(2)计算基本尺寸
A
A 1 2 2 2 A 62.25mm 2
3
A
62mm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3)计算极限尺寸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5)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选A1作为调整环
n 1 - 0 i 1 i i 4 1 2 3
- - - 0 - 0 - 0 - 0.095 -0.095mm 1 4 2 3 0
1 1 ES T -0.095 0.03 -0.08mm 2 1 1 2 1 1 1 EI T -0.095 0.03 -0.110mm 2 1 1 2 1
(合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等公差等级法
(3)计算各组成环平均公差等级系数
n 1 T a 2 ( 0.453 D 0.001D )2, 1 i i i 0 i 1 i i
a v T 0 n 1 2 ( 0.453 D 0.001D ) i i i 1 150 - 40 0.7472 0.9082 1.3222 1.5792 46
第7章_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考试复习题

第7章练习题一、是非题1、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反映的是零件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衡量零件结构设计优劣的指标之一。
(√)3、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一般采用机械加工艺过程卡片指导生产。
(√)4、定位基准属于工艺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基准,因此属于设计基准。
(×)5、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6、经济精度指的是在正常工艺条件下,某种加工方法所能够达到的精度。
(√)7、加工顺序的安排仅指安排切削加工的顺序。
(×)8、单件小批生产中倾向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9、退火等热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10、箱体类零件的精基准及定位方式一般采用一面两销。
(√)11、热处理前已加工好的中心孔,热处理后必须研磨,以保证定位精度。
(√)12、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13、变速箱体上的Φμm轴承孔,采用下列方案:钻—扩—粗磨—精磨。
(×)14、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一般倾向于使用工序分散的原则。
(×)15、有色金属的精加工适合车削和铣削而不适合磨削。
(√)二、选择题1、下面关于零件结构工艺性论述不正确的是( D )A.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合理性 B 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综合性C: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相对性 D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正确性2、零件加工时,粗基准一般选择(A)A 工件的毛坯面 B工件的已加工表面C 工件的过渡表面 D工件的待加工表面3、下面对粗基准论述正确的是(C)A 粗基准是第一道工序所使用的基准 B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C 粗基准一定是零件上的不加工表面 D粗基准是一种定位基准4、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C)A 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B符合基准统一原则C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D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5、工艺设计的原始资料中不包括(D)A零件图及必要的装配图 B零件生产纲领C工厂的生产条件 D机械加工工艺规程6、下面( C )包括工序简图。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尺寸链

A1 D1
zxb
D2/2
t
A1
例4.零件如图所示: 车外圆,加工孔,二者同轴度φ 0.01,求壁厚。 解:壁厚为封闭环。
D2=φ10
D1/2
D1=φ20
A
zxb
±0.005
D2/2
t
例题7
如图7(a)所示减速器装配单元,要求间 隙N的变动范围为1.0~1.4mm。设计规 定各零件相关尺寸几精度要求如下:
zxb
按式(7-4)和(7-5)计算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mm): ESA0=1.2+0.4/2=+1.4 EIA0=1.2-0.4/2=+1.0 按式(7-2)和(7-3)计算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mm): A0max=0+1.4=+1.4 A0min=0+1.0=+1.0 计算结果表明设计规定的各组成尺寸及精度要 求,能满足减速器装配单元间隙N变动范围的要 求
A2
A1
14
zxb
其他说明: 1. 以上所解为直线尺寸链的极值法。 2. 还有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 做法:按平面和空间坐标分解成直线尺 寸链。 3. 尺寸链解法还有等精度法和等概率 法。
zxb
例3.零件如图所示: 加工D1,车外圆余量A1,加工孔D2,求壁 厚t。 解:壁厚为封闭环。
t
D1/2
1. 环:尺寸链中的各个尺寸。 2. 封闭环(终结环):一般指加工或 装配完成后,自然形成的环。有时是 零件图上不需标注的环。 3. 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 4.增环:其他环不变,该环值增大, 封闭环增大。 5.减环:其他环不变,该环值减小, 封闭环增大。
zxb
4
三、尺寸链图的绘制方法:
第7章 尺寸链(新)

T ∑
i= 1
m
i
即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
二.尺寸链的计算
校核计算
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求封闭环的 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以校核几何精度设计的正确性和求 工序间的加工余量。
例7-1 0 如图2a所示的结构,已知各零件的尺寸: 0 0.18 43 A1=30-0.13 mm , A2=A5= mm , A3= 5- 0.075 0.02 0 mm,A4= 3-0.04 mm设计要求间隙A0为0.1~ 0.45mm,试做校核计算。
第三节 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
一、基本公式
设尺寸链的组成环数为m,其中n个增环,m—n个减环,AO为封闭环 的基本尺寸,Ai为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则对于直线尺寸链有如下公式: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A0 =
A- ∑ A ∑ 即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
i i i= 1 i =n + 1
一、单键联结的互换性
2.平健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形位公差
为保证键侧与键槽侧面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 积,避免装配困难,应规定对称度公差。
对 称 度 键槽对轴的轴线 轮毂键槽对孔的轴线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一般取7~9 级
一、单键联结的互换性
2.平健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形位公差 键长L /键宽b ≥8 时,对键宽b的两工作侧面在长 度方向上规定平行度公差。
(2)求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A0
A1 A A3 2 35mm 0 30 mm 5mm 2 2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绪言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T=ai,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0.45+0。
001D(um),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0.004D+2。
1(um).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
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
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3。
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例题基准制的选用:1。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
2。
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3。
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公差等级的选用:1。
对于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等于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对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德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配法的优点: 可以扩大各组成环的制造公差 缺点: 增加修配工序,需要熟练技术工人,零件不能互换。
2012-10-27 32
三、调整法
调整装配法是在装配时用改变产品中可调整零件的相对位置或 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调整法的优点: 可使组成环的公差充分放宽 缺点: 在结构上必须有补偿件。 调整法是机械产品保证装配精度普遍应用的方法。 根据调整方法的不同,调整装配法分为: ①可动调整装配法 ②固定调整装配法 ③误差抵消调整装配法
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6、封闭环的公差 用“T0”表示,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2012-10-27
24
正计算——控制计算或校核计算。
已知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求封闭 环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
例题7-1:P147 解题步骤:
1、分析装配图,绘制尺寸链图; 2、确定封闭环组成环; 3、确定增环和减环;
2012-10-27
16
三、尺寸链的分类
2、平面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但某些组成环 方向不平行于封闭环方向。
2012-10-27
17
三、尺寸链的分类
3、空间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位于几个不平行平面内,且有的组成环方向 不平行于封闭环方向。
2012-10-27
18
三、尺寸链的分类
(三)按各环尺寸的几何特征分
第七章 尺寸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尺寸链的计算 ☞ 第三节 解装配尺寸链的其他方法
2012-10-27
1
第一节 概述
在设计机器时,除了需要进行运动、强度和 刚度等计算外,还需要进行几何量分析(即精度 设计),以确定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 其主要目的是:
保证机器能顺利进行装配,并能满足预定的 功能要求。为此,提出了尺寸链的问题。
3、求平均公差等级系数aav(公式7-16); 4、将得到的平均公差等级系数与表1-4对比,选择相近的一个公差 等级,再由标准公差数值表查出相应各组成环的尺寸公差Ti。
2012-10-27 28
例题7-2:P149
1、分析装配图,绘制尺寸链图; 2、确定封闭环组成环; 3、确定增环和减环; 4、计算各组成环平均公差等级系数;
4、得到各组成环的公差值相等。
2012-10-27 27
由于反计算的未知量多于方程个数,因此须附加条件 才能求解,这些附加条件在求公差时,可采用组成环相等 或公差等级相等的原则。
(即等公差法和等公差等级法)
2)、等公差等级法
1、参考第一章公差计算方法(P14表1-4)T=ai;
2、计算封闭环公差T0;
2012-10-27
33
三、调整法
调整轴承间隙的结构 1—调节螺钉;2—螺母
采用楔块调整丝杠和螺母间隙的结构 1—前螺母;2—调整螺钉;3—丝杠; 4—后螺母;5—楔块
34
2012-10-27
1、正计算
环
2、反计算
3、中间计算
2012-10-27
21
(1)
正计算
已知组成环,求算封闭环。这种情况简称正计算,用于验算、 校核及某些需要解算封闭环的情况。可以看出,正计算时封闭环的 计算结果是惟一确定的。
(2)
反计算
已知封闭环,求算各组成环。这种情况简称反计算,用于产品 设计、加工和装配工艺计算等方面。在计算中,将封闭环公差正确 合理地分配到各组成环上去(包括公差大小和公差带分布位置),不 是一个单纯计算的问题,而是需要按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的问题。
环尺寸依次排列即可。 具体分类如下:
2012-10-27
13
三、尺寸链的分类
(一)按应用情况分
1、零件尺寸链
2012-10-27
14
三、尺寸链的分类 2、工艺尺寸链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尺寸链。
3、装配尺寸链
2012-10-27
15
三、尺寸链的分类
(二)按各环所在的空间位置分
1、直线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都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
和减去所有减环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3、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用“A0min”表示,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 和减去所有减环最大极限尺寸之和。
2012-10-27 23
计算之前,先看几个概念和公式:
4、封闭环的上偏差 用“ES0”表示,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所
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5、封闭环的下偏差 用“EI0”表示,等于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所
但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装配准确度,同时生 产条件又不允许提高组成环的制造精度时,则可 采用分组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来完成这一任 务。
2012-10-27 30
一、分组互换法
分组互换法即分组装配法,是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将产品各 配合要求的零件按实测尺寸分组。装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以达 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分组装配法适用于封闭环精度要求很高、生产批量很大而且组 成环环数较少的尺寸链。 尺寸链环数不多且对封闭环的公差要求很严时,采用互换装配 法会使组成环的加工很困难或很不经济,为此可采用分组装配法。 分组装配法的优点: 组成环能获得经济可行的制造公差。 缺点: 增加了分组工序,生产组织较复杂,存在一定失配零件。
2012-10-27 8
二、基本术语及分类
6、补偿环
在计算尺寸链中,预先选定的组成环中的某一环,可 通过改变该环的尺寸大小和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要求。
7、传度系数
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称为传递系数ξ。
2012-10-27
9
二、基本术语及分类
7、传度系数
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称为传递系数ξ。
2012-10-27
2
一、定义及特点
尺寸链 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
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如图示: 零件加工依次得到A1、 A2、A3,而A0随之得到。 “A0在零件图上是根据加工 顺序来确定,故图纸不标出”
20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27 3
一、定义及特点
特点 (1)尺寸链的封闭性
1、长度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都为长度尺寸。【重点介绍】
2012-10-27
19
三、尺寸链的分类 2、角度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都为角度尺寸。
角度尺寸链常用于分析和计算机械结构中有关零件要素 的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
2012-10-27
20
第二节 尺寸链的计算
为什么要计算尺寸链?
目的:正确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下面看一个例子
2012-10-27
11
二、基本术语及分类
A0为封闭环
A1 A3 A5 A7为增环
A2 A4 A6为减环
2012-10-27
12
三、尺寸链的分类
为了进行尺寸链的分析计算,通常需绘制尺寸链图,
在绘制尺寸链图时不需要画出零件或部件的具体结构,也
不严格按照尺寸比例进行绘制,而只需将组成尺寸链的各
1、增环
环
2012-10-27
2、减环
7
二、基本术语及分类
4、增环 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若某一组成环尺寸增大
(减小),封闭环的尺寸随之增大(减小)。
称为组成环的增环。——变化一致
5、减环 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若某一组成环尺寸增大 (减小),封闭环的尺寸随之减小(增大)。 称为组成环的减环。——变化相反
2012-10-27
5
二、基本术语及分类
1、环 尺寸链中,每一个尺寸简称为环。
1、封闭环
环
2、组成环
2012-10-27
6
二、基本术语及分类
2、封闭环 加工或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那个尺寸。
封闭环的实际尺寸要受到尺寸链中其他尺寸的影响。 3、组成环 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或者除封闭环外 其他所有环都称为组成环。
2012-10-27 31
二、修配法
修配装配法是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修配量以达到装配 精度的方法,简称修配法。
采用修配法时,尺寸链中各尺寸均按在该条件下的经济加工精 度制造。 在装配时,累积在封闭环上的总误差必然超出其公差。为了达 到规定的装配精度,必须把尺寸链中指定零件加以修配,才能予以 补偿。 要进行修配的组成环俗称修配环,它是属于补偿环的一种,也 称为补偿环。采用修配法装配时,首先应正确选定补偿环。
相关联的尺寸排列称为封闭的形
式。
(2)尺寸链的制约性 其中某一尺寸的变化将影响其他 尺寸的变化。
2012-10-27
4
尺寸链的代号规定
根据GB/T 5847—2004的规定,长度环用大写 拉丁字母A、B、C等表示;角度环用小写希腊字母 α、β、γ等表示;封闭环加下角标“0”表示; 组成环加下角标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表示各组成 环相应序号。
5、查表1-4,找出相近的一个公差系数以及对应的公差等级。
6、查表1-8,得到各组成环尺寸公差值Ti; 7、对比是否满足T0与Ti之间的要求; 8、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从略)
2012-10-27 29
第三节 解装配尺寸链的其他方法
在生产中,装配尺寸链各组成环的公差和极 限偏差若能按前述方法进行计算和给出,那么在 实际装配过程中,一般就不需要进行修配和调整, 且能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
传递系数
L1与L0方向一致 L2与L0有α角 L1, ξ1=1
L2, ξ2=cos α
L0=L1+L2cos α
2012-10-27
10
二、基本术语及分类
回路法判断增环、减环。
从封闭环A0开始顺着一定的路线(顺时针或逆时针)
标箭头,
凡是方向与封闭环方向相同的环都是减环;
凡是方向与封闭环方向相反的环都是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