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历史地理学》课程作业

合集下载

奥鹏历史专业离线作业《中国历史地理》

奥鹏历史专业离线作业《中国历史地理》

名词解释1、中国历史地理学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答:禹贡学会,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4、羁縻州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

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

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问答题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

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

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

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易贯彻,下情不易上达,中央政府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层级越少,管理幅度越大,越难。

从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分的层数主要在两级与三级之间变换,也有少数朝代是划分三层以上的行政区,最高一级行政区的称谓、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迁。

(1)秦汉时期实行郡县二级制。

(2)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

(3)隋及唐前期的州县两级制。

(4)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导言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

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

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

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

(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

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

中国历史地理学 作业1

中国历史地理学 作业1

作业11历史地理学定义答: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

2地理环境定义答:指地球表层,即海陆表面的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空间范围。

从定义上来看,地理环境不包括地球的内部,也不包括地球的高空。

3地理环境的分类答:(1)自然地理环境。

又称为自然环境,它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能量构成,具有本身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支配和控制的环境系统。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由人类形成的地理环境,包括工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况。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由人类社会本身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结构关系,还涉及不同社会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4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答:1、文献资料分析法2、实地考察法3、考古学资料分析法4、电脑技术5、计量统计法6、数理模型法7、孢粉分析法8、C-14测年法9、树木年轮判读法10、物候分析法11、遥感技术等作业21近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五个特点:答:⏹研究内容上除沿革地理外,历史自然地理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并开始进行规律性探索;⏹研究方法上主要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在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经济地理研究中开始运用统计计量法,考古学方法、野外考察法、C14测年、孢粉分析、树木年轮判读等方法也开始引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研究资料不仅有历史文献,考古材料、野外考察材料也纳入到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学科属性上,学科的独立性还不明显。

在学术观念和实践中,历史地理学要么从属于历史学,要么从属于地理学;2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答:1)、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地貌学、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为现实江河湖泊治理、防沙固沙、治理水土流失、地震预测和滑坡提供参考和借鉴。

西南大学《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参考答案:2:[论述题]参考答案:3:[论述题]参考答案:4:[论述题]参考答案:1:[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1:[单选题]A:地球的描述B:圣经C:荷马史诗D:创世纪参考答案:C2:[单选题]哪副图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地图投影方法在实测基础上绘制的地图?A:皇舆全览图B:兆域图C:龙马负图D:史皇作图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A:地心说B:地圆说C:地平说D:天圆地方说参考答案:A 4:[多选题] A:山海经B:徐霞客游记C:梦溪笔谈D:禹贡参考答案:AD 5:[多选题] A:区域性B:空间性C:景观性D:综合性参考答案:AD 6:[多选题] A:古希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参考答案:AD7:[单选题]A:张相文B:段义孚C:竺可桢D:翁文灏参考答案:C8:[单选题]哪部著作是我国北魏时对陆地水文知识的一次大综合,被后世学者赞为"其注水经,绝妙古今”。

A:水经注B:徐霞客游记C:梦溪笔谈D:史记参考答案:A9:[单选题]哪个是关于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的正确描述?A:横断科学B:空间科学C:大科学性质D:自然科学参考答案:C10:[单选题]A:皇舆全览图B:兆域图C:龙马负图D:史皇作图参考答案:B1:[多选题]A:计量革命B:行为革命C:生态思潮D:统一地理学和大地理思潮E:信息革命参考答案:ABCDE2:[多选题]A:谢费尔B:哈特向C:洪堡D:李特尔参考答案:CD3:[多选题]A:哈特向B:赫特纳C:谢费尔D:地理学性质E:地理学的例外主义——方法论的检讨F:地理学性质和透视G:逻辑实证主义H:二元论参考答案:CEG4:[多选题]A:文艺复兴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地理大发现D:麦哲伦环球航行参考答案:AC5:[多选题]A:华盛顿学派B:剑桥学派C:隆德学派D:景观学派参考答案:ABC6:[多选题]A:谢费尔B:哈特向C:赫特纳D:地理学性质E:地理学性质和透视F:地理学的例外主义——方法论的检讨G: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参考答案:BDE7:[多选题]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实验与地理模拟参考答案:ABCD8:[多选题]A:区域学派B:景观学派C:环境生态学派D:空间学派E:社会学派参考答案:ABCDE9:[多选题]A:原始地图萌芽时期B:传统制图理论的奠定和发展时期C:与西方制图学结合的时期D:地理调查时期参考答案:ABC10:[多选题]A:地图法B:地理调查C:地理实验与地理模拟D:遥感参考答案:AB1:[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环境生态学派、空间学派、社会学派都是近现代地理学主要的思想流派。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B. 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环境C. 历史时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D. 现代地理环境答案:C2.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文献研究B. 考古发掘C. 遥感技术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A. 司马迁B. 班固C. 裴秀D. 郦道元答案:C4. 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研究的时间尺度不同B. 研究的地理范围不同C. 研究的方法不同D. 研究的目的不同答案:A5. 历史地理学中的“历史”一词指的是?A. 过去的时间B. 过去发生的事件C. 过去的时间与事件D. 过去的历史记载答案:C6.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资料?A. 历史文献B. 考古资料C. 口述历史D. 现代地图答案:D7.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领域?A. 历史气候变迁B. 历史人口分布C. 历史城市发展D. 现代城市规划答案:D8.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技术手段?A. GIS技术B. 遥感技术C. 地质勘探D. 社会调查答案:D9.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理论基础?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地关系理论C. 区域发展理论D. 经济全球化理论答案:D10.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主题?A. 历史时期的交通路线B. 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C. 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D. 现代战争的影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变迁B. 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环境变迁C. 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地理变迁D. 历史时期的政治地理变迁答案:ABCD1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包括哪些?A. 为历史研究提供地理背景B. 为现代地理学提供历史资料C. 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D. 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历史参考答案:ABCD13. 历史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文献分析B. 考古发掘与文物研究C.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D. 遥感与地理探测技术答案:ABCD14.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历史资料?A. 古代地图B. 古代文献C. 古代遗址D. 现代口述历史答案:ABC15.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理论框架?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地关系理论C. 区域发展理论D. 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

历史地理学试题5参考答案

历史地理学试题5参考答案

历史地理学试题5参考答案一、填空题⒈灵渠⒉嫡长子继承制⒊猛安谋克制⒋侨置州郡县和土断⒌汉代⒍卫温和诸葛直⒎苏州和松江⒏《世本·作篇》⒐《华阳国志》、常璩⒑五代时期⒒《水经注》,郦道元⒓宋朝的周去非⒔龙泉、景德镇⒕顾炎武、顾祖禹二、不定项选择题⒈ABCD⒉C⒊A⒋BC⒌D⒍ABC⒎B⒏BD⒐C⒑AB⒒A⒓BC三、简答题⒈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历史自然地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人文地理和属于技术科学范畴的历史地图三大类。

历史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历史人文地理主要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各种活动的地理表现及其演变规律。

历史地图学是对历史上产生的绘制地图的理论进行专题研究和编绘历史地图的一种专门知识和技术。

⒉历史上行政区划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郡县制阶段——秦汉时期;州制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道路制阶段——唐宋时期;行省制阶段——元明清时期。

⒊历史城市地理的三维标准是:其所属的时间范围是“过去的”,其具体化对象是“城市”,其基本内容是“地理学”。

也就是说历史城市地理学是研究、阐述中华民族境内自古至今历代城市的兴衰变迁与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和表现形式等的专门学问。

⒋其地学价值主要分为五大方面:一是提出了河床坡度的大小与河流距海的远近有关;二是论述与分析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原因,指出水流、山岗丘矶节点对河道或地貌的影响;三是对赣湘等不同地区的岩石性质作了详细记述和论证;四是对浙闽地区的动植物、温泉、物候、积雪和滇境内的湖泊分布作了记录;五是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作了描述,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开创了近现代地理学中的“洞穴学”研究先河。

此为最珍贵之处。

四、论述题回答要点:我国历史时期经济重点转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先秦至西晋时期,此期是南北经济同步发展向北方超过南方的时期,但北方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2、西晋至隋唐时期,此期为南北基本平衡发展渐变为南方超过北方的时期。

20年6月【西南大学】[机考](0563)《中国历史地理》(答案)

20年6月【西南大学】[机考](0563)《中国历史地理》(答案)

课程名称:(0563)《中国历史地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刘金文学号:W19108820423002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用范蠡、文种进行改革,发展生产,使今江苏太湖平原农业区得到初步发展。

()对错2.南宋庆元6年(1200)、嘉定6年(1213)、9年(1216)、13年(1220)杭州冬天无冰雪记载,表明当时气候较为温暖。

()对错3.东汉大部分时间里刺史可直接干预地方行政,州既是监察区也是行政区。

()对错4.唐安史之乱后吐蕃入据陇右、河西,丝路河西干道被阻断,此时丝绸贸易已逐渐由陆路转向海路。

()对错5.对错6.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人口稠密区最西达关中,东近渤海,地域与两汉人口稠密区大体一致,范围则与两汉时期相同。

()对错7.唐代安东都护府辖区范围曾东抵库页岛,北及西伯利亚北部,南达朝鲜半岛中部。

()对错8.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内容上仅局限于沿革地理学和自然地理的研究。

()对错9.现代历史地理学更关注现实和发展趋势,提出对策,直接或间接为现实服务。

()对错10.元代丝织业发展呈现南盛北衰态势。

()对错二、1.长江河口的崇明岛最早出现于唐()年间,当时江中仅有几平方公里的东沙、西沙两个小沙洲。

A.武德;B.贞观;C.永徽;D.开元。

2.19世纪末期中国开始有了铁路建设,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修筑了()至上海的铁路。

A.吴淞;B.苏州;C.杭州;D.常州。

3.西晋时期人才分布最多的地区为(),但豫州仍有“人士常半天下”之称。

A.兖州;B.司州;C.青州;D.雍州。

4.下列各地中,()不属于辽国冶铁基地。

A.铁利州;B.云内州;C.长乐县;D.东平县。

5.A.辽东;B.渠展;C.福建;D.海南。

6.元代在著名水利工程学家()建议下于1292-1293年间开凿了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渠。

A.郭子仪;B.郭宝玉;C.郭守敬;D.郭子兴。

【西南●最新版】[0563]《中国历史地理》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563]《中国历史地理》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563]《中国历史地理》第一批次[论述题]1、简要叙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参考答案:1、(1)传统历史地理学阶段,先秦至清代;(2)近代历史地理学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3)现代历史地理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

[论述题]1、简述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过程?参考答案:(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为一气候寒冷期;(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3)西周时期,气候寒冷期;(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气候温暖期;(5)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6世纪,气候趋于寒冷;(6)7世纪至10世纪,我国气候又转温暖;(7)10世纪至12世纪,我国气候又转寒冷;(8)13世纪我国气候又转温暖;(9)14世纪至清末气候寒冷;(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大幅度降温。

[论述题]1、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参考答案:从先秦时期到20世纪中叶约3000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决口达1500多次,重要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比较大的有六次。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可分为八个时期:(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

这条河自宿胥口以下北流,至今巨鹿县东北流,走漳水水道,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即史书记载的"禹贡大河”;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

经过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较长时期内固定下来,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北滑县东北)后从汉章武县(今黄骅市)东入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11-1047)。

莽始建国3年(11)黄河发生第二次改道,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承(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1048-11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
摘要:历时地理学可以说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而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但是其学科的归属问题及其相关理论建设的滞后则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笔者认为它与历史学和地理学密切相关,但已不从属于其中任何一科;它不是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边缘学科,也不能称之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

它是一门以历史学和地理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

关键字:历时地理学学科属性交叉学科
历史学和地理学,一个是时间维度的学科,一个是空间维度的学科。

历史学贯通古今中外,需要从区域的时间的角度来考察历史文化现象;而地理学兼有区域性和综合性,在探究某一地理现象时往往也需要从历史的维度来考察。

历史学和地理学可以相互交融,不仅仅局限于历史学和地理学各自的研究,两者结合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用,这就产生了历史地理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直接脱胎于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在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当中,就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备的沿革地理体系。

此后沿革地理在中国地理学当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延续发展直到20世纪中叶。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在传统的沿革地理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现代地理学的观念、研究方法与
范围等内容而在半个世纪期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也可以说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古代沿革地理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当今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其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确实已大大超越沿革地理的旧有框架,呈现出全新的学科面貌。

这种历史的联系和现实的差异,首先直接影响到对于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许多研究者着力探讨了历史地理学在整个学术体系当中的归属问题,并引起了学科内部的普遍关注。

长期以来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很多,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一是认为历时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二是把历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三是认为历时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四是认为历时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四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与说法,个人比较偏向于第三种说法。

首先,从历史地理学的产生发展来看,历史地理学仍然是一门依托于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时空变化的学科。

历史地理学一般认为是肇始于《汉书·地理志》,即所谓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长期以来是被作为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更易,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空间定位。

中国古代沿革地理学一直与人类社会活动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人类社会活动作用下形成的地理景观以及人类社会活动造成的地理变化,正是历史地理学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

古代历史学和地理学在长期的交融中逐渐产生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

历时地理学产生至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其本质依然没有脱离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范畴,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必须以历史学地理学为根据,其研究必须依托于历史学和地理学的支持。

其次,从历史地理学的思维方法来看,历史地理学又不从属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中的任何一科。

历史地理学应该说是一座沟通历史学和地理学的桥梁,地理学和历史学蕴含着两种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地理学注重地点,而历史学注重时期。

地理学家运用想象告诉大家世界是怎么被创造、改造,历史学家告诉的是过去时期怎样被创造。

而历史地理学家则用想象告诉我们在过去,我们的世界是怎样被创造和改造的。

虽然他们之间联系紧密,但历史地理学却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思维。

历史学讲究区域时间观念,而地理学讲究区域空间观念,历史地理学两者兼收,发扬成为其独特的“时空观念”,从时间中研究空间的变化,自成一家。

再次,从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上来看,历史地理学研究同时包含得有历史与地理两方面内容。

它主要时间研究范围是从农业生产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在程度上和范围上都空前扩大的时期。

具体来说,其上限可从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农业革命时代开始直至现代,这与历史学的研究时限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可供研究的资料方面,丰富的正史地理志、地理总志、地方志、杂史、野史等历史文献资料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研究方法方面历史地理学可以借助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历史考证,这也是历史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

从研究对象来看,历史地理学与地理
学探究的是地理环境变迁及其规律,而且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

从研究思路上看,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和历史学都有“区域”研究观念。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虽然涉及历史、地理、医学、植物学、气象学、地球科学、天文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但其根本中心都是围绕着地理学历史学进行的。

从这几个方面看来,历时地理学与历史、地理的联系都是相当紧密的。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历史地理学应该是以历史学、地理学这两门传统学科为背景形式的,而且无论它的形式和特质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们似乎都可以从这两门传统学科中找到它的生长点。

但是,从这个特征出发,我们也并不能就称历史地理学为一门综合学科。

依据历史地理学从历史学和地理学这两个母体中产生、发展的事实,鉴于其囊括时空、横跨自然人文的综合性特点,在现有的学科分类理论和学科本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个人认为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界定为一门以历史学和地理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是最为合适的。

[1]陈桥骄.学论与官论——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J].学术界,2001(2).
[2]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
[3]蓝勇.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M]20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