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单元设计模块三作业(终审稿)
模块三作业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及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1.本次作业包括两个内容:一为主题单元设计,二为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请您按照平台上作业模版的要求完业(可在平台上在线填写,也可将模版下载到电脑上,填写好后再复制到平台上),以自己的"学科+姓名+作业1"命名交到平台中。
2.主题单元设计要求:(1)明确的主题学习目标;(2)丰富的学习活动设计;(3)至少包含一个专题活动的3.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对应标准,学习成果及评价,学习任务及所需的工具和资源,专置,问题系列等。
4.可参考下面的模板进行设计:主题单元设计模板1.根据主题案例模板要求,各项信息填写完整2.主题学习概述描述清晰3.主题学习目标的描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类要求4.主题单元问题设计符合主题层面和专题/内容层面的特点5.完成一个专题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填写其他各相关专题的概述、学习目标、问题设计等内容温馨提示1.平台提供的作业模板中提供了三个"专题设计方案"输入区域,请根据您自己的需要填写。
2.如果您是在word中完成作业后粘贴到平台中,请您先删除掉平台中的模板,点击此处查看删除方法。
3.思维导图的图片无法直接复制到平台上,请在平台上以插入图片或附件的形式上传,点击此处查看上传图片的语文初中:《如何阅读长文》主题单元设计(杨秀雯;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初中:《谁来讲故事》主题单元设计(李俊芳;滨州阳信水落坡中学)初中:《如何表现亲情》主题单元设计(张伟忠、李波;山东省教研室、邹平县明集初高中:《〈史记〉的悲剧人物》主题单元设计(田梅,山东省菏泽二中)高中:《漂泊中的诗情》主题单元设计(王玲,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中学)高中:《走进李清照的美丽情怀》主题单元设计(王玉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中:《乐天才子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姚红梅,山东省莱阳市第九中学)数学初中:《三角形与多边形》主题单元设计(谢志平,刘同军;德州市教研室,淄博十八高中:《圆锥曲线》主题单元设计(曹永玉,山东省莱州一中)高中:《基本初等函数(一)》主题单元设计(崔佃金,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高中:《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主题单元设计(崔国光,山东省博兴县博城四路)高中:《图形的变换》主题单元设计(李鸿鹄,山东省烟台栖霞市第一中学)高中:《导数的概念》主题单元设计(刘文明,山东临邑第一中学)高中:《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主题单元设计(苏同安,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数学组)高中:《函数的应用》主题单元设计(袁竞,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主题单元设计(张英杰,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教研室)初中:《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主题单元设计(张涛张莉;山东省教研室济宁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初中:《What should I do?》主题单元设计(崔怀亮 苏勇;东营区一中 鲁东大学)高中:《欧洲》主题单元设计(王新华,山东滨州惠民县第一中学)初中:《声现象》主题单元设计(刘磊、王会丽;枣庄市教研室,滨州三中)初中:《浮力》主题单元设计(董丰富、孔祥龙,山东师范大学二附中,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初中:《电和磁》主题单元设计(王恩华、王玉哲,济南市教学研究室,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高中:《相互作用》主题单元设计(李秀美,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高中:《功和功率》主题单元设计(王永福,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高中:《变压器》主题单元设计(王越,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高中:《万有引力与航天》主题单元设计(张环,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中:《多彩的消费》主题单元设计(赵炳勇,山东师大附中)初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利用》主题单元设计(樊勃生 古凤云,济南市教学研究室 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高中:《化学反应的限度》主题单元设计(刘翠,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高中:《电化学》主题单元设计(庄辛秘,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初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设计(谢念东 王运贵,济南市中区教研室 山东省教研室)高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题单元设计(解宗兴,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中:《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主题单元设计(于迎春,山东省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初中:《民族团结一家亲、祖国统一大家庭》主题单元设计(邰兴智,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初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题单元设计(侯淼、任文静,济南外国语学校 济南第六十八中学)高中:《中华民族的崛起》主题单元设计(范德新,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高中:《世界市场的形成》主题单元设计(王晔,山东诸城繁华中学)初中:《居民与聚落》主题单元设计(高海英 郑秀娟 ,济宁育才分校教科室 莱州实验中学)高中:《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主题单元设计(李香平,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城市与地理环境》主题单元设计(徐伟,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建设生态文明 共创美好家园》主题单元设计(陈田峰,淄博市淄川区教学研究室)初中:《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主题单元设计(左霞,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初中:《中国梦 我的梦》主题单元设计(林家武 常举华,泰安市教研室 青岛第七中学)高中:《收入与分配》主题单元设计(宋巨华,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我国的政治制度》主题单元设计(张广银,山东省肥城市教研室)初中:《传递我们的心声——设计与应用》主题单元设计(项怡,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一中学)初中:《中国民间美术》主题单元设计(卞全照 于英勇,东营市教研室 东营市实验中学)初中:《校园艺术节》主题单元设计(陈文献 丁建国,威海环翠区教研培训中心济南市教研室)初中:《画家乡的风景》主题单元设计(孟庆娟、肖钢,济南市天桥区教研室 省教研室)高中:《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主题单元设计(黄余江,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中国画》主题单元设计(张忠军,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初中:《真情的呼唤》主题单元设计(邵帅 山东潍坊新华中学)初中:《劳动的歌》主题单元设计(李东 孙金光 孙茂磊,山东师大附中)初中:《民乐奇葩》主题单元设计(王修卫孙桂香,日照市教育局)高中:《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主题单元设计(武克春,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初中:《田径--障碍跑》主题单元设计(黄巍范效彬甄广军,济宁市教研室菏泽市成初中:《大众健美操》主题单元设计(王绍谦彭荣建,省教研室莱芜市教研室)高中:《武术——三段剑术》主题单元设计(弥贵芳,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高中:《耐久跑》主题单元设计(王亭雄,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高中:《电子相册制作》主题单元设计(李妮,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高中:《浮雕文化墙的创作》主题单元设计(张新江,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中:《遨游汉字王国》(何惠真,厦门市莲前小学)高中:《水果熟了》(陈友劼)高中:《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王秀珍,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学院)高中:《芜湖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点及其方音纠正》(吕勇,安徽芜湖市电教馆)高中:《轻叩诗歌的大门》(程洁,安徽芜湖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高中:《科学与艺术》(周伟,上海静安区民立中学)[1][2][3]。
小学数学第三模块作业

小学数学“学用结合”的开放性习题设计[提要]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全球化社会发展的今天,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与创新精神,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
因此,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以多角度的发散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问题解决策略意识。
[关键词]学用结合开放性解题策数学开放性习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题目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具有多种解题策略,或答案不固定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型。
与传统的封闭题相比,开放性习题更能发展学生的智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以,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今天,应该充分设计好一些“学用结合”的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和能力。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补充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习题。
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时代的要求、数学的知识结构和儿童的认识规律,经过不断的修改、调整而编写出来的。
教材中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经验,不是他们亲身参加实践得来的,再加上数学是一种高度抽象概括的知识,所以要使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法规和性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学中贯彻实践性原则,把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掌握比较完整的知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这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学以致用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求商的近似值时,课本中只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因此,在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出示如下习题让学生解答:(1)一根木材长330厘米,要把它截成16厘米长的小段,用来装饰家具,这根木材可以用来装饰家具的有多少小段?(2)王叔叔买了215千克汽油,要把它分装在同样大小的油桶里,每只油桶最多只能装50千克,需要这样的油桶多少只?学生在解答如下:第(1)题时会得到:330÷16=20.62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是21个,但根据实际情况,学生都知道可用来装饰家具的只有20根;第(2)题时会得到:215÷50=4.3,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桶数应该是4只桶。
小学数学主题单元设计模块三作业

小学数学主题单元设计模
块三作业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反馈,汇报结果。
(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
(小组合作,分一分)
(注: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
(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四边形)(板书课题)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
(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注:不同的四边形各展示一个,让学生全面感知四边形。
)。
数学课程标准模块三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从具体情况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如何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呢?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来刻划一般性的东西,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这个在小学是一个初步的体验,因此教学中要在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一些关键词:一个是模型;一个是符号的意识;一个是运算,符号的运算。
1.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引进字母表示的意义从研究特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代数学习的首要环节。
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活动中去学习,如用字母表示算术运算的法则或运算律,用字母表示公式、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是将问题进行一般化的过程,一般化超越了具体实际问题的情景,深刻地揭示和指明存在于一类问题中的共性和普遍性,把认识和推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一般化和符号化对数学活动和数学思考是本质的,一般化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2.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和能解释代数式的意义如代数式6p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解释为:如果p表示正六边形的边长,6p可以表示正六边形的周长;如果p表示一本书的价格,6p可以表示6本书的价格;6p也可以表示一张光盘的价格是一本书的价格的6倍;如果1个长凳可以坐6个小朋友,6p表示p个长凳可以坐6p个小朋友等。
(2)用关系式、表格、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会用符号进行表示,也就是会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叫做符号化。
符号化的问题已经转化为数学问题,随后就是进行符号运用和推理,最后得到结果。
这就是数学建模的思想,事实上,我们所熟悉的方程和函数都是某种问题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数学模块一数学模块三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数学模块一、数学模块三作业答案篇一:小学数学模块一作业题小学数学模块一作业题:一、教学反思对小学数学老师专业成长具有哪些重要价值?答: 1、构建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交往环境;2、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交往典范3、因人而异,采纳不同的交往策略;4、提高整体素养,留意防止运用失当的交往方式。
二、小学数学老师提升交往沟通才能的实践策略有哪些?答 1、教学反思协助小学数学老师客服职业病;2、教学反思使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更有创新性;3、教学反思促使小学数学老师更深化地理解课程改革理念。
一、小学数学老师提高教材解读才能的方法有哪些?答:1、不断扩展和更新专业知识;2、提升理论水平,转变教材解读的思维方式;3、掌握教材解读的主要策略与思路。
二小学数学老师在设置三维目的的时候应该留意哪些征询题?答:1、正确把握三维目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2、设置教学目的从“关注结果”到“关注学生“3、教学目的设置要全面、适度、明确、详细。
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题:一.小学数学概念具有哪些特性?答: 1、更多需要形象和表象的支撑; 2、小学数学概念多依赖于不完全归纳法来构建; 3、小学数学概念的定义多采纳描绘的方式; 4、小学数学概念是具有开展“阶段性”的。
二、主要环节1、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2、比照迁移,探究算法。
3、归纳方法,模拟训练。
4、综合性训练,稳定算法。
5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三、教学环节有哪些1、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2、根本练习,寻找破绽。
3、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4、检测反响,评价反思。
篇二:小学数学模块3作业小学数学模块三回馈练习答案1、小学数与代数内容第一学段包括哪些内容? ( ) (1分) (最少选1项,最多项选择6项)正确答案:ABCFB..数的运算E.正比例\反比例22、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应抓住哪几条重要的主线? ( ) (1分) (最少选1项,最多项选择4项)正确答案:ABCD33、《标准》对整数的认识在第一学段设计了4条内容,下面哪几条是第一学段的内容? ( ) (1分) (最少选1项,最多项选择6项)正确答案:ABEFA.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B.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明白用算盘能够表示多位数C. 在详细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D.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展可能E.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绘万以内数的大小F.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展可能44、分数和小数的联络是() ( ) (1分)正确答案:DC..分数起源于分55、“数的运算”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是() ( ) (1分)正确答案:B66、学习估算有()价值。
数学—模块三作业教学设计1.doc

主题单元标题可能性作者姓名彳可俭学科领域(在口内打V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语文0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科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三年级所需时间4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论的基础。
从内容方面可分三个层次:一是事件的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二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三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专题划专题_:可(4课可能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体验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许多则是不确定的;2、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发生的结果;3、 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学习活动中理解可能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描述,能与同学交流想法。
过程与方法:1、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迫切愿望。
2、 通过利用试验演示,观察、分析、理解可能性。
3、 通过合作、探究试验活动的过程,加深理解可能性的意义。
4、 能够正确使用“一定” “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新知的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正确判断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对应课标1、 初步体验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许多则是不确定的;2、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发生的结果;3、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描述,能与同学交流想法。
5、 知道数学源.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通过活动我们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几类?分别是?主题单元问题 2、请举出生活中的确定现象?不确定现象?设计 3、有人说事件的发生是不可以确定的,你认为呢?4、事件的时能性没有大小之分,你认为呢?专题一。
模块三作业--一元二次方程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1、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3、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
本专题学习目标1、通过画知识框图,完成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的梳理,建构知识体系;2、通过对典型例题、自身错题的整理,抓住本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3、通过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四种解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熟练根据方程特征找出最优解法;4、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本专题问题设计一、复习联想,温故知新基础训练.1.方程中只含有______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这样的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__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例如:一元二次方程7x-3=2x2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有(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4)求根公式法,求根公式是______________.3.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是____________,当_______时,它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_时,它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它没有实数根.例如: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x(5x+21)=20 (2)x2+9=6x (3)x2-3x=-54.设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则x1+x2=_______,x1·x2=______.例如:方程x2+3x-11=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则x1+x2=________;x1·x2=_______.5.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则x1+x2=______,x1·x2=________.二、范例学习,加深理解例:解下列方程.(1)2(x+3)2=x(x+3)(2)x2-2 x+2=0(3)x2-8x=0 (4)x2+12x+32=0点拨:选择解方程的方法时,应先考虑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再考虑用配方法,最后考虑用公式法.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3=0的两实根为x1,x2,若x1+x2=2,求x1,x2的值.2.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一、预习作业:预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填写下列内容:1。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2。
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二、课内探究作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0.25:7和1/7:4 5:8和4:5 0.2:2。
5和4:50三、课后拓展作业: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1)3×40=8×15(2)2.5×0。
4=0.5×2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比例的应用预习作业:预习比例的应用,并解决下列问题:什么叫比例尺?你见过怎样的比例尺?课内探究作业:一栋楼房东西长50米,在图纸上长度是6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课后拓展作业: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然后按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的卧室的平面图。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正比例的意义预习作业:预习正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下列问题:什么叫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怎样用字母表示?课内探究作业:(诊断题)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课后拓展作业:请从生活找出2个成正比例的量。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反比例的意义预习作业:预习反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以下问题: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什么叫反比例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反比例关系?课内探究作业:(诊断题)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小刚跳远的距离和他的身高.课后拓展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解比例预习作业:什么叫解比例,课前预习后说给同桌听。
课内探究作业:解下面的比例0.4:X=1。
2:2 X:10=1/4:1/3 7:35=X: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主题单元设计
模块三作业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反馈,汇报结果。
(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
(小组合作,分一分)
(注: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
(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四边形)(板书课题)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
(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注:不同的四边形各展示一个,让学生全面感知四边形。
)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