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专业名词定义和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防腐蚀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防腐蚀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防腐蚀基础知识一. 基本概念1. 腐蚀的定义:腐蚀是材料与环境反应而引起的破坏或变质。

更广泛地讲是指除了单纯机械破坏以外的材料的一切破坏。

按照此定义包括橡胶老化、金属的高温氧化、塑料发胀或开裂、木头腐烂、花岗岩风蚀、水泥剥离脱落等现象均属于腐蚀。

在石化领域,腐蚀更多地集中于金属设备和管道。

2. 腐蚀的分类腐蚀的分类方法很多,简介如下:2.1 按照腐蚀破坏过程分类可分为化学腐蚀(例如:金属的高温氧化、塑料和橡胶在阳光下的老化开裂)和电化学腐蚀(包括换热器腐蚀穿孔、埋地管道腐蚀泄漏等)两种。

2.2 按照腐蚀环境分类可分为化学介质腐蚀、大气腐蚀、土壤腐蚀、海水腐蚀等。

2.3 按照腐蚀的破坏形态分类可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

其中局部腐蚀又分为以下10个类别:①小孔腐蚀(又称点腐蚀);②斑点腐蚀;③电偶腐蚀;④应力腐蚀;⑤晶间腐蚀;⑥选择性腐蚀;⑦氢脆;⑧磨损腐蚀;⑨细菌腐蚀;⑩其他局部腐蚀(包括:缝隙腐蚀、垢下腐蚀、浓差腐蚀、丝状腐蚀等)。

二. 防腐蚀的基本方法根据腐蚀的定义和机理,防腐蚀的方法也应从材料和环境两方面着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手段:①合理地选材(包括复合材料)及结构设计;②改变环境(腐蚀介质的控制和处理,也称工艺防腐措施);③电化学保护。

1. 合理选材及结构设计合理选材及结构设计是腐蚀控制最重要的方法。

选材必须与实际环境和工作条件相结合来考虑,并不是耐腐蚀性最好的材料就是最佳选择。

最优秀的选材是根据材料和腐蚀介质之间的最佳耐蚀性和最低费用以及安全性能进行的合理组合。

例如:不锈钢-硝酸,碳钢-浓硫酸,蒙乃尔-氢氟酸,铅-稀硫酸、硬橡胶-盐酸等均是最佳组合。

有时选材不当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例如:在卤素离子、连多硫酸等腐蚀介质存在的情况下选择通常条件下耐蚀性能不错的奥氏体不锈钢极有可能发生点蚀或应力腐蚀,造成设备突然穿孔或破裂。

另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材方法是选择复合结构的材料。

例如:钢制设备表面的防腐层(包括防腐涂料、电镀层、化学镀层、渗铝层、渗锌层、金属喷涂、复合钢板、橡胶衬里、玻璃钢衬里等)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涂料防腐基础知识

涂料防腐基础知识

涂料防腐基础知识腐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材料从高能量状态向低能量状态的回归,因此是不可能完全停止的。

我们只能通过合理的选材和采取有效的防腐手段来控制腐蚀速度,使之在允许和可控范围内。

1.控制腐蚀通常的方法包括:1.1合理的选材及结构设计;1.2改变环境(腐蚀介质的控制和处理,也称工艺防腐蚀措施);1.3电化学保护。

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我们都有三种方法可选择。

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来改变腐蚀环境,也不具备电化学保护的条件,结构上的选择也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这时合理的选材往往是最有效和最便利的方法。

防腐材料的选择有时又受到材料的特性影响,例如:制造设备时往往要求使用强度高、耐温性能好、机械加工性能好的金属材料。

但是金属材料往往耐腐蚀性能并不能满足要求,或者综合性能好的材料价格又太高。

这时人们想到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将一种更耐腐蚀的材料覆盖在需要保护的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防腐层,利用它的耐腐蚀性能和阻隔作用解决了腐蚀问题,也不用花更高的成本来选择综合性能更好的材料就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腐蚀的目的。

2.防腐层对基材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隔离作用:将基材与腐蚀介质隔离,达到防腐蚀的目的;2.2缓蚀作用:借助涂料的内部组分与金属反应,形成一层钝化或保护膜,提高防腐层的保护作用;2.3电化学保护作用:在涂料中添加活性金属材料,起到牺牲阳极保护作用,减缓腐蚀。

3.利用防腐层技术进行防腐的方法有以下几类:3.1涂料防腐;3.2玻璃钢衬里和胶带防腐;3.3衬橡胶或塑料;3.4耐蚀金属衬里;3.5金属喷涂层、镀层;3.6搪瓷或搪玻璃。

4.防腐层应具备以下性能:4.1稳定的耐化学介质性能(包括良好的耐水性);4.2有足够的抗冲击、抗弯曲、耐磨等机械性能;4.3用于一般腐蚀条件下防腐时,要求有足够的电绝缘性;4.4与基材有良好的粘接性和结合力;4.5有良好的抗阴极剥离性和较好的抗老化性、耐温性;4.6涂层不应对基层材料和所接触的介质产生不良影响,施工中对人体和环境不造成危害;4.7有良好的储存、施工稳定性;4.8易于修复。

防腐的基本知识

防腐的基本知识

[分享] 防腐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 防腐-防腐防腐一、金属的防护及保护方法【金属的防护】针对金属腐蚀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法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有:[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例如制造各种耐腐蚀的合金,如在普通钢铁中加入铬、镍等制成不锈钢。

[保护层法]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使金属制品与周围腐蚀介质隔离,从而防止腐蚀。

如:1.在钢铁制件表面涂上机油、凡士林、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

2.用电镀、热镀、喷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

这些金属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水和空气等对钢铁的腐蚀。

3.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细密稳定的氧化膜。

如在机器零件、枪炮等钢铁制件表面形成一层细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铁薄膜等。

[电化学保**] 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的保护,设法消除引起电化腐蚀的原电池反应。

电化学保**分为阳极保护和阴极保护两大类。

应用较多的是阴极保**。

[对腐蚀介质进行处理] 消除腐蚀介质,如经常揩净金属器材、在精密仪器中放置干燥剂和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能减慢腐蚀速度的缓蚀剂等。

【电化学保护】将被保护的金属作为腐蚀电池的阴极,使其不受到腐蚀,所以也叫阴极保**。

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牺牲阳极保**] 此法是将活泼金属(如锌或锌的合金)连接在被保护的金属上,当发生电化腐蚀时,这种活泼金属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而减小或防止被保护金属的腐蚀。

这种方法常用于保护水中的钢桩和海轮外壳等例如水中钢铁闸门的保护,通常在轮船的外壳水线以下处或在靠近螺旋浆的舵上焊上若干块锌块,来防止船壳等的腐蚀。

[外加电流的保**] 将被保护的金属和电源的负极连接,另选一块能导电的惰性材料接电源正极。

通电后,使金属表面产生负电荷(电子)的聚积,因而抑制了金属失电子而达到保护目的。

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在土壤、海水及河水中的金属设备受到腐蚀。

电化学保护的的另一种方法叫阳极保**,即通过外加电压,使阳极在一定的电位范围内发生钝化的过程。

14.防腐技术讲解

14.防腐技术讲解
ù ² Ë ¹ ¹ Ü µ À À Û ¼ Æ ³ ¤¶ È (km) ¼ × Õ Ü ³ ¤° Ù · Ö ± È (%)
Õ Ê
1993~1998年管道补口材料统计
Ë õபைடு நூலகம்
× Ì
2.管道内防腐层
管道内涂敷层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防腐,二是减阻。
一主要用于油田腐蚀严重的集输管道、污水处理及回注管道上,以 延长管道 的寿命,为石油开发和生产提供了保障,通常口径较小、距
断发展,内补口技术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加强,涌现出了一些新
型的补口材料、机具和工艺。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管道内防腐补口技术主要有补口机法、
无焊管道压接法、记忆合金法、焊接式内衬接头法等,这些补口方法
各有优点和不足。
管道焊接玻璃钢内衬接头补口工艺
钢管
内涂层 密封圈
焊口 石英棉
环氧密封胶
将要连接的管端在预制厂加工成喇叭口形状并进行管道内防腐, 再把防腐好的内衬短管节插入两个呈喇叭口形状的管端之间,然后进 行两端口的焊接,从而使整条管线形成一个完整的内涂层,该技术补 口质量可靠。 不锈钢接头!!
中频感应加热 涂层检验
液体涂料内涂层工艺
钢管预处理 及检查 热清洗 涂层固化 内除锈 吹 扫
液体涂料内喷涂
涂层检验
2.3 内补口
管道补口是管道防腐层应用技术中的关键和难点,尤其对小口 径管线的内补口来说更是如此,由于补口不当造成焊缝处涂层过早破 坏、管道腐蚀穿孔的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补口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整个防护层的保护效果和使用寿命。随着国内外管道内防腐技术的不
1.3 涂敷工艺
据统计,涂层腐蚀破坏,属基体处理不当者占总数的 75%,因此加强
施工质量管理和研究开发新材料同等重要。

腐蚀与防护名词解释整理资料

腐蚀与防护名词解释整理资料

腐蚀与防护名词解释整理资料1. 金属腐蚀:金属腐蚀就是指金属与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

2.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大多数为水溶液)发生了电化学反应(即形成了微观电池),在反应过程中有电流产生。

3. 高温氧化: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为高温腐蚀,亦称高温氧化。

4. 阳极极化:若电极上通过阳极电流时,发生净的氧化反应,其电极电位随着电流的增大向正的方向移动,称之为阳极极化。

5. 过电位:一个电极的工作电极电位ε(有电流通过电极)与其平衡电极电位的绝对差值称为电极的过电位,η。

6. 极化剂:能消除或减轻原电池极化过程的叫作去极化,能够起到这种作用的物质叫做去极化剂。

(即起加速腐蚀的作用)7. 阳极去极化:对腐蚀电池阳极极化起去极化作用的称为阳极去极化;8.阴极去极化:对腐蚀电池阴极极化起去极化作用的称为阴极去极化。

9. 析氢腐蚀:由氢去极化引起的金属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10. 耗氧腐蚀:由氧去极化引起的金属腐蚀称为耗氧腐蚀。

11. 钝化:像铁那样的金属或合金在某种条件下,由活化态转为钝态的过程称为钝化;钝性:金属(合金)钝化后所具有的耐蚀性称为钝性。

12. 均匀腐蚀:均匀腐蚀是腐蚀作用均匀地发生在整个金属表面上,金属表面上各部分的腐蚀速度基本相同。

不均匀腐蚀虽然同样发生在整个金属表面上,但各部分的腐蚀速度有一定差异。

13. 点蚀:点蚀(或孔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或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且向纵深发展的腐蚀形式。

14. 缝隙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尤其是不锈钢,在有缝隙的地方或被其他物覆盖的表面上易发生较为严重的局部腐蚀,这种腐蚀称为缝隙腐蚀,有时也称沉积腐蚀或垫衬腐蚀。

15. 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材料的晶界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

16. 剥层腐蚀:剥层腐蚀是指具有晶间腐蚀倾向的材料经轧制或锻压加工后,在一定的腐蚀条件下,沿着与表面平行的晶界方向发生的晶间腐蚀。

防腐基础知识

防腐基础知识
钢材表面除锈等级以代表所采用的除锈方法的 字母“Sa”、“St”或“FI”表示。如果字母后 面有阿拉伯数字,则其表示清除氧化皮、铁锈 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的程度等级。以下就集中 常见除锈等级进行分析。
3.1喷砂除锈(Sa) Sa1:轻度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金属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或油污,且无附着不牢 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防腐基础知识
目录
1.防腐蚀工作意义 2.锈蚀等属表面防腐施工
一、防腐蚀工作的意义
腐蚀问题遍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部门。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设备、管道 和材料,相当于金属年产量的1/3。中国每年因 腐蚀造成的损失比每年台风、水灾、地震、火 灾等自然灾害的总和还要多。因此,腐蚀和防 护工作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重视。
c.聚氨酯涂料:以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为主要膜成物的涂料,具有 良好的耐酸性、耐油性和涂膜韧性,附着力强,最高耐温可达 155摄氏度。
d.有机硅耐高温涂料:由环氧树脂、醇酸树脂及其它树脂改性后, 加入颜料、填料、固化剂等形成。如W9106铝粉有机硅耐热涂 料可耐900摄氏度。
e.富锌涂料:包括无机富锌涂料和有机富锌涂料。是比较常用的 底漆,对钢铁具有电化学保护作用,防锈性能优良。
喷砂除锈工艺流程
喷砂除锈及除锈完后形成的麻面
喷砂除锈要求
喷砂除锈要求
喷砂除锈要求
喷砂除锈要求
喷砂除锈要求
D、火焰除锈
利用火焰产生的高温将基体表面的污物(油污、 碳化物、有机物)燃烧去除。同时在高温下,铁 锈及氧化皮与基体热膨胀系数不同,产生凸起、 开裂.从而与基体剥离,达到最终除锈(同时也 除油)的目的。主要用于厚型钢铁及大型铸件, 常用氧乙炔燃烧器。
二、锈蚀等级划分
《涂装前钢材料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中 根据钢材表面锈蚀程度可将锈蚀划分为A、B、C、D四 个等级:

化工防腐基础知识

化工防腐基础知识

化工防腐基础知识一、腐蚀的定义材料由于和环境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或变质称为材料的腐蚀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环境是指与材料接触的所有介质和气氛,包括水、水汽、土壤、化工介质、压力、温度等。

有金属(材料)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腐蚀问题-悄悄进行的破坏例:油气工业采集和输送过程中使用大量弯头、三通等复杂部件,其多以高温高压流体的冲刷腐蚀失效为主水下油气田生产设施油气田中出现的冲刷腐蚀失效•一、常见的腐蚀类型及其定义•1.按腐蚀发生的机理来分,可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三大类。

•(l)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其特点是金属表面的原子与非电解质中的氧化剂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腐蚀产物,而没有电流产生。

•金属在高温气体中的硫腐蚀,以及金属的高温氧化均属于化学腐蚀。

•(2)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离子导电的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破坏。

其特点是:它至少包含一个阳极反应,一个阴极反应。

腐蚀反应过程中电子通过金属从阳极区流向阴极区,其结果必然伴随着电流的产生。

•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腐蚀。

例如金属在大气、海水、土壤和各种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都属此类。

一般情况下,应力腐蚀,疲劳腐蚀、磨损腐蚀、生物腐蚀等都是电化学腐蚀并伴随着其它条件而共同产生的。

•(3)物理腐蚀•它是指金属由于单纯的物理溶解而引起的破坏。

这种腐蚀在工程中并不多见。

但最近在我们的裂解炉炉管上就发生了这种腐蚀。

•2.按腐蚀形态(特征)分类,可分为均匀腐蚀、局部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三大类。

•(l)均匀腐蚀•它的特点是腐蚀均匀地发生在整个金属表面。

大多数的化学腐蚀均属于这种类型。

均匀腐蚀是危险性最小的一种腐蚀,工程中往往是给出足够的腐蚀余量就能保证材料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均匀腐蚀常用单位时间内腐蚀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深度或金属构件的壁厚减薄量(称之为腐蚀速率)来评定。

防腐专业名词定义和基础知识

防腐专业名词定义和基础知识
应当承认,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强度取决于重涂漆的化学性质。就其本质而 言,底漆的复涂性能比面漆好,因为前者含有较高的颜料成分。
闪点 将产品密封在Setaflash 杯中,加热至气雾产生,遇明火即点 燃,达到这个程度所需的最低温度极为闪点。
适用期 指单独提供的产品在规定的温度下与其它材料混合后可以使 用的最长时间。给出的数值是根据实验室各项测试的综合结 果和施涂试验,并参照获得令人满意的涂层性能的时间后确 定的。超过适用期之后,施涂任何产品都会导致不好的产品 性能,绝对不能那么做。即使有问题涂料在罐中看起来还是 液体状的也不能用。
• 大气腐蚀 • 海水腐蚀 • 土壤腐蚀 • 化学介质腐蚀 • 高温腐蚀
按腐蚀形态分
• 全面(均匀)腐蚀:指腐蚀作用以基本相 同的速度在整个金属表面同时进行。
• 局部腐蚀:指腐蚀作用仅发生在金属的某 一局部区域,而其他部位基本设有发生腐 蚀,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局部腐蚀破坏形 式有:小孔腐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 应力腐蚀、晶间腐蚀、磨损腐蚀、腐蚀疲 劳、选择性腐蚀、空泡腐蚀等
腐蚀测量
• 金属遭受腐蚀后,其外观形态、重量、外形尺寸、机械强度、 组织结构等都会发生变化,可以根据这些物理和机械性能变 化来评定金属腐蚀的程度,由于腐蚀破坏的形式多种多样, 既有全面腐蚀又有局部腐蚀,所以,评定腐蚀的方法也很多。
• 金属全面腐蚀用重量变化和尺寸变化来表示。 1、重量指标
• 2、深度指标:单位时间内金属厚度的损失,毫米/年。不同 材料比重不同,用该指标更直观反映金属腐蚀严重程度。
按腐蚀机理分
• 化学腐蚀:指金属和纯的非电解质(如无 水有机溶剂)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 的金属破坏,在腐蚀过程没有电流产生。
• 电化学腐蚀:指金属和电解质发生电化学 作用而引起金属的破坏,其特点是在腐蚀 过程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反应过程, 即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并有电流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点 将产品密封在Setaflash 杯中,加热至气雾产生,遇明火即点 燃,达到这个程度所需的最低温度极为闪点。
适用期 指单独提供的产品在规定的温度下与其它材料混合后可以使 用的最长时间。给出的数值是根据实验室各项测试的综合结 果和施涂试验,并参照获得令人满意的涂层性能的时间后确 定的。超过适用期之后,施涂任何产品都会导致不好的产品 性能,绝对不能那么做。即使有问题涂料在罐中看起来还是 液体状的也不能用。
组合的阳极和阴极过程
• 将一块铁放在酸中,我们看到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看到由于 铁离子的形成而产生的电子通过金属从阳极区到阴极区。在阴 极表面上电子将遇到从溶液中来的氢离子。一个氢离子将接受 一个电子并转变为氢原子。铁的氧化(腐蚀)发生在阳极表面 上,而氢离子的还原发生在阴极上。
阴极反应速度
• 由氢离子形成氢原子或氢气是酸性腐蚀的 反应。在中性溶液中,如氯化钠溶液中, 由于氢离子少,主要靠氧分子得电子还原 成氢氧根离子,相对酸性介质,中性介质 的阴极过程减缓,这也减慢了腐蚀的阳极 过程,阳极反应的速度不能超过在阴极表 面上电子消耗的速度。这种阴极反应速度 的减慢称为阴极极化。同样地,任何直接 减慢阳极反应的现象称为阳极极化。
摄氏
8 9 10 20 30 40
华氏
46.4 48.2 50.0 68.0 86.0 104.0
摄氏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华氏
230.0 248.0 266.0 284.0 302.0 320.0
2
3 4 5 6 7
35.6
37.4 39.2 41.0 42.8 44.6来自50腐 蚀 测 量
• 金属遭受腐蚀后,其外观形态、重量、外形尺寸、机械强度、 组织结构等都会发生变化,可以根据这些物理和机械性能变 化来评定金属腐蚀的程度,由于腐蚀破坏的形式多种多样, 既有全面腐蚀又有局部腐蚀,所以,评定腐蚀的方法也很多。 • 金属全面腐蚀用重量变化和尺寸变化来表示。 1、重量指标 • 2、深度指标:单位时间内金属厚度的损失,毫米/年。不同 材料比重不同,用该指标更直观反映金属腐蚀严重程度。 • 3、根据金属材料腐蚀速度大小,将耐蚀程度分成四个等级 局部腐蚀:如小孔腐蚀用测孔密度和平均点蚀深度及最大 点蚀深度表示,对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可用测试金属腐蚀前 后的机械强度变化来评定。
发生腐蚀的条件
氧 水 (电解质) 不同的电位差
如何减轻腐蚀
涂料、油漆 阴极保护 缓蚀剂 材料选择 优化设计
如果三者缺一, 腐蚀就不会发生
自 然 过 程
• 金属为什么会腐蚀?腐蚀就是金属由元素 状态返回自然界存在的化合物(矿石)的 过程,它是一个自发的,从能量观点看, 处于高能态的铁是不稳定的,它必然向低 能态的铁锈(化合物)转化,腐蚀完全是 一个自然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 如果用铜、铝或不锈钢代替铁,由于形成 -个屏蔽层,阻止继续腐蚀或减缓腐蚀, 普通铁不能自然地形成。
氧的重要性
• 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的腐蚀,只有溶解氧存在时才 发生腐蚀。水溶液能迅速地溶解来自空气中的氧, 而这正是腐蚀过程所需氧的来源。暴露在潮湿大 气或水中的铁生锈是最常见的例子。 4Fe+6H2O+3O2→4Fe(OH)3↓ 铁与水和氧结合,产生了氢氧化铁,这是一种不 溶的红褐色铁锈。该物质干燥脱水形成红褐色氧 化铁锈。 • 注意:不溶解的腐蚀产物并不总是可见的,暴露 大气中的铝形成了一种几乎看不见的氧化膜,这 层膜使铝免遭大气腐蚀,一旦膜遭受破坏,空气 中的氧会使它立即恢复氧化膜,所以铝获得广泛 应用。
结构重量与器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钢材厚度(毫米) 以平方米每吨计的 钢材表面积 1 254 2 3 127 85 4 63 5 51 6 42
计算表
7 36 8 9 32 28 10 25 15 17 25 10 50 5


摄氏
-20 -10 -5 -1 0 1
华氏
-4.0 14.0 23.0 30.2 32.0 33.8
复涂间隔
产品说明书还给出了涂料的“最小和”最大“复涂间隔。这些不同温度下的数据必须 与良好的附图操作相配合,先逐一阐述如下:
最小复涂间隔
“最小复涂间隔”指涂层干燥达到复涂所需硬度的最短时间。其前提如下: 1、涂层达到正常的推荐膜厚。 2、涂覆时及涂覆后的环境条件应该与推荐值相一致,尤其是相对湿度、温度和 通风状况。 3、用于复涂的涂料与说明书规定的相符合。 4、对“涂覆方法”的理解。如果一种涂料既可以刷涂也可以喷涂,则喷涂所需复涂 时间最少,那么说明书给出的是喷涂时“最小”复涂间隔。
60 70 80 90 100
122.0
140.0 158.0 176.0 194.0 212.0
170
180 190 200 250 300
338.0
356.0 374.0 392.0 482.0 572.0
腐 蚀 的 定 义
• 什么是腐蚀?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材 料)与环境发生反应所引起的破坏或变质。 • 何谓金属腐蚀?金属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 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 何谓非金属腐蚀?由于直接的化学作用或 物理作用(如氧化、溶解、溶胀等)所引 起的破坏称非金属腐蚀。
金属的电子与离子“分家”— 腐蚀的机理
• 金属正离子离开晶体进入溶液,形成水化 金属正离子(腐蚀产物),而电子不可能 被水化而留在金属上。离子与电子分家的 结果是金属表面带负电,紧靠金属表面的 液层带正电荷形成“双电层”由于双电层 的建立,使得金属与溶液间产生电位差, 这种电位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位。由于绝 对电极电位无法测量,我们找到电位稳定 的参比电极,让各种金属与参比电极相比 较,测出相对电极电位,这就是我们常说 的自然电位或腐蚀电位。
防腐专业名词、定义和基础知识
本手册中的光亮度指标是根据ISO2813:1978使用一个 60度的光亮度探头确定的。本说明书中的光泽度分类如下: 光亮度 光亮度探头(%) 无光 0---15 光亮度 平光 16---30 亚光 31---60 有光 61---85 高光 >85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涂层的表面光泽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 涂装工艺及被涂物表面的状态。 体积固体份 在本产品说明书中列出的体积固体份是指在规定的涂装 工艺和环境条下,干膜厚度与湿膜厚度之比。这些数据是在 实验室条件下,通过使ISO3233:1998修改版中规定的测试 方式法(通过测定干膜的密度来确定油漆的固含量)测得的。 该修改本与源文件在技术上是等效的。
• 干膜厚度-涂覆在底材上的漆膜在彻底干燥后的测 量厚度。 • 湿膜厚度-涂覆在底材上的湿状涂层的最初厚度。 • 混合使用寿命 -多组分油漆在混合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用完,这是 综合测试和实践的结果,因此超过这个时间后即 使油漆仍是液态也不能再使用。 • 贮存有效期-每种油漆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超过这 个期限的油漆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检测。
腐蚀的电化学特征
阳 极 过 程
• 阳极是发生离子与电子“分家”的场所,是金属发生氧化 变成离子,发生腐蚀的场所。带正电荷的金属原子离开固 体表面以离子态进入到溶液中去。与此同时,它们留下数 量相当的电子。这些电子通过金属或外部电子导体流动。 • 铁被腐蚀时,每一个铁原子变为一个带两价正电荷的铁离 子并产生两个电子。见图、这些电子通过金属或者外部的 电子导体流到电路的阴极,在阴极上通过相应的反应吸收 这些电子。
• • • • • 大气腐蚀 海水腐蚀 土壤腐蚀 化学介质腐蚀 高温腐蚀
按腐蚀形态分
• 全面(均匀)腐蚀:指腐蚀作用以基本相 同的速度在整个金属表面同时进行。 • 局部腐蚀:指腐蚀作用仅发生在金属的某 一局部区域,而其他部位基本设有发生腐 蚀,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局部腐蚀破坏形 式有:小孔腐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 应力腐蚀、晶间腐蚀、磨损腐蚀、腐蚀疲 劳、选择性腐蚀、空泡腐蚀等
按腐蚀机理分
• 化学腐蚀:指金属和纯的非电解质(如无 水有机溶剂)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 的金属破坏,在腐蚀过程没有电流产生。 • 电化学腐蚀:指金属和电解质发生电化学 作用而引起金属的破坏,其特点是在腐蚀 过程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反应过程, 即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并有电流产生。
按腐蚀环境分
干燥时间
本产品说明书中列出的干燥时间是指在实验室中采用标准干膜厚度,在产品 说明书所速的环境温度下,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确定的。如:
表干
ISO1517—73标准 可将放在涂层表面的小玻璃球轻轻刷掉而其表面不会受 到破坏。
硬干
漆膜完全干透的状态,与涂漆膜外层干燥,里层仍为流体的状态相区别。
这种硬干状态是用一种“机械拇指”来确定的。该装置在规定压强、 扭矩和时间下、使用规定的测量仪,不会在漆膜上留痕或擦伤漆膜 (ISO911790标准) 实际施工过程中,干燥时间可能会略有不同。当被涂低材的温度与环境相 差极大尤其是如此。同时还会因实际干膜厚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别。
腐 蚀 原 电 池 三 个 必 要 条件
• 1、电位差:不同金属由于电极电位不同,形成电位差。 • 什么是电极电位:金属与参比电极(电位稳定的电极)之间的 电位差 • 定为该金属的电极电位。其值是金属腐蚀倾向性大小的判断。 电位低的金属失电子为阳极,发生腐蚀; 电位高的金属得电子为阴极,受到保护。
阴 极 过 程
• 阳极产生的电子通过金属到达阴极区的表面,与阴极附近电解质 中的氢离子或氧分子反应,阴极表面作为电子消耗的场所,作为 溶液中氧化剂(如H+或O2)发生如下还原反应的场所: 2H++2e→H2↑及 O2+H2O+2e→2OH• 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必须同时并以相等速度进行。但腐蚀只能在 阳极区进行。
腐蚀的电化学特征
• 电化学腐蚀要求有四个主要的因素:阳极、阴极、电解质和 电路四部分组成。 • 阳极:金属表面被腐蚀的那一部分,电流由此离开金属进入 溶液。金属离子进入溶液越多,留在金属的电子越多,电极 电位就越负,电位越负的金属,越容易发生腐蚀。 • 阴极:电流离开溶液由此返回金属 的那部分金属表面。 • 电路:通过金属或导体而接通的,圆圈代表在溶液中从阳极 (一)流向阴极(+ )的电量(不是电子),通过金属导线从阴极又 回到阳极。 • 电解质:能导电的溶液。 腐蚀的基本原理与干电池中电化学作用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