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设施规范
环卫设施设计规范案例

环卫设施设计规范案例一、引言环卫设施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提升城市环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本文将以案例的形式介绍几个典型的环卫设施设计规范,以期为相关设计工作者提供借鉴。
二、公共垃圾箱设计规范1. 设计要求公共垃圾箱的设计应考虑容量、材质、防盗、易清理等因素。
容量要能满足当地使用需求,材质要耐腐蚀、耐撞击,并具有防火性能。
垃圾箱应设有防盗锁,方便清洁人员打开,并保证垃圾不易外溢。
2. 实例北京市某公园对公共垃圾箱的设计规范进行了升级。
垃圾箱采用不锈钢材质,增加了容量,可容纳更多垃圾。
设计上加入了垃圾袋自动开启装置,减少了清洁人员的操作步骤。
同时,垃圾箱底部设计了垃圾分类装置,方便市民投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
三、公共厕所设计规范1. 设计要求公共厕所的设计要考虑使用便利、卫生、无障碍等因素。
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男女分开的厕位,同时要有无障碍使用的厕位。
厕所内部要设有洗手台、纸巾盒、垃圾桶等设备,并要保证箱体的卫生清洁。
2. 实例上海市一家购物中心的公共厕所在设计时注重用户体验。
厕所内设置了男女分开的厕位,为无障碍使用者提供了特殊的卫生间。
洗手台采用感应水龙头和干手设备,提供更便捷和卫生的洗手体验。
垃圾桶采用带有压缩装置的设计,有效减少垃圾满溢的问题。
四、街头绿化设施设计规范1. 设计要求街头绿化设施的设计要考虑美观、实用和生态性。
绿化设施要根据不同地域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同时要考虑植物生长的空间和环境配套设施,如浇灌系统和照明设备等。
2. 实例广州市一条主干道设置的街头绿化设施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赞誉。
设计师选择了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并统一采用带有自动浇灌系统的花盆。
此外,绿化设施的周围设置了太阳能照明灯,提供了良好的夜间照明效果。
五、道路标志标线设计规范1. 设计要求道路标志标线的设计要符合交通规则和安全性要求。
标志标线的材料选择要耐久、防腐蚀,并能提供良好的反光效果。
同时,标志标线的布置要符合交通流量和道路类型的需要。
环卫设施设计规范要求

环卫设施设计规范要求一、引言环卫设施的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整洁与舒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环卫设施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二、公共垃圾箱的设计规范1. 容量合理:公共垃圾箱的容量应根据周围居民和商业区域的垃圾产生量来确定,以保证垃圾箱及时清理并减少堆积的可能性。
2. 结构安全:垃圾箱的材质应耐腐蚀、防火,并具备防水、防盗的功能,以确保使用寿命和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 使用便利:设计应考虑到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垃圾箱的高度、开关操作等应便于使用,并配备清理垃圾箱的必要工具。
4. 美观性:垃圾箱的外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采用易于清洁的材料,定期维护以保持整洁。
三、公共厕所的设计规范1. 配置合理:公共厕所应根据人口密度、流量等因素确定数量和分布,避免排队现象,可根据不同场所的需要设置男女厕位比例。
2. 卫生保证:厕所应保证通风良好,安装消毒设备并定期清洁,杜绝异味和细菌滋生,为使用者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
3. 设施完善:厕所内应设有足够的隔间、马桶、台盆、镜子、挂钩以及婴儿换尿布台等功能,为不同人群提供方便的使用条件。
4. 安全性考虑:厕所的设计应考虑到人身安全,采用材料防滑、防盗、防火,并保证足够的照明灯光。
四、道路垃圾收集点的设计规范1. 选址合理:垃圾收集点应避免设置在居民区内,以减少噪音和气味对居民的影响,同时要远离河流、湖泊等水源地,以防止污染。
2. 安全性保障:收集点应远离交通干道,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设施,防止车辆和行人发生意外。
3. 环境卫生:垃圾收集点应设有定期清理和消毒的机制,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并设有覆盖、密封的垃圾容器以防止扩散异味和传播病菌。
4. 美化设计:在垃圾收集点周围可增加绿化带和景观,提升环境美观度,减缓垃圾收集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公共健身设施的设计规范1. 设施多样:公共健身设施应设置不同类型的器械,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锻炼需求的居民,如有氧器械、力量器械等。
环卫设施设计规范指导

环卫设施设计规范指导一、引言环卫设施的设计与规划对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环卫设施设计规范指导,以确保环卫设施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应严格遵循本指导,以创建一个清洁、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二、综述1. 环卫设施的定义和作用环卫设施是指为城市提供垃圾收集和处理、公共厕所、街道清洁和管理等服务的设施和设备。
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城市卫生,还能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
2. 设计原则- 功能性:环卫设施应满足其预期功能,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存放和收集、街道清扫等。
- 美观性:环卫设施的设计应与城市环境相协调,不仅要满足实用性,还要体现美感。
- 可持续性:环卫设施的设计应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通过节能、减排和回收等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规范指导1. 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设计规范- 集中式垃圾箱位置合理布置,便于市民投放垃圾和清洁工人进行收集。
- 垃圾箱材质应耐腐蚀、易清洁,能有效避免异味散发和垃圾泄漏。
- 配备分类垃圾箱,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提供易于识别的标志和指示。
- 垃圾处理设施应安全、高效、环保,能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 公共厕所设计规范- 公共厕所位置应合理布置,便于市民使用,且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
- 厕所门口应设置明确的指示牌和标识,指示清洁工人的职责和市民的使用须知。
- 厕所内部布局合理,包括防滑地板、充足的照明和通风设施等。
- 厕所设备应便于清洁和维护,防止异味和细菌滋生。
3. 街道清洁设施设计规范- 街道垃圾桶位置合理,密度适宜,避免垃圾满溢和散落。
- 垃圾桶应采用密闭设计,防止异味散发和小动物侵入。
- 提供清洁工具和设备,如扫帚、垃圾袋等,方便市民主动清扫垃圾。
- 配备足够数量的卫生人员和设施,确保街道的日常清洁和清扫工作。
四、结论环卫设施的设计规范对城市的整体环境卫生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环卫设施设计规范指引

环卫设施设计规范指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卫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需要高质量的环境和设施来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本文将就环卫设施的设计规范进行探讨,以指引设计师创建适合的城市环卫设施。
第一章设施选择和布局1.1 垃圾容器选择垃圾容器应根据街道的规模和使用频率来选择。
在人流密集区域,如商业街和公园,应设立大型垃圾容器,以保证足够的储存空间。
而在住宅区和小巷,可以考虑使用小型的、带盖的垃圾容器,以减少异味和环境污染。
1.2 垃圾容器布局垃圾容器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容器设置应与行人和车辆流量分离,以确保安全和通行畅顺;- 容器设置应尽量避免阻挡视野,以减少交通事故的风险;- 容器设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使用和清理;- 容器设置应考虑周边环境卫生,避免产生污染或滋生病菌。
第二章环卫设施的功能性设计2.1 公共厕所设计公共厕所是城市的重要环卫设施之一。
在进行公共厕所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要素:- 安全性:公共厕所应设置在公共区域,易于监控和管理,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卫生性:公共厕所应定期清洁和消毒,设有必要的卫生用品,以保障使用者的卫生需求;- 适用性:公共厕所应具备无障碍设施,以满足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需求。
2.2 垃圾分类设施设计为了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应设置合适的垃圾分类设施。
设计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分类区域划分:设立不同的回收箱和分类标识,清晰地划分垃圾分类区域;- 明确标识:每个分类容器都应标明应投放的垃圾种类,以避免混乱和错误分类;- 容量规划:根据垃圾产生量和回收频率,合理规划容器容量,以保证及时清理和更换。
第三章设施的可持续发展3.1 绿化设施设计绿化设施是城市环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提供美观的城市景观。
在绿化设施设计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植物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生长特点的植物,以提高其存活率和景观效果;- 绿化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和建筑布局,合理安排绿化带和花坛,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灌溉和养护:为绿化设施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并定期养护,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环卫设施规划规范

环卫设施规划规范环卫设施规划规范是指根据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城市环卫设施,确保城市环境整洁、干净、美观。
环卫设施主要包括垃圾收集点、垃圾处理设施、公厕、垃圾分类设施等。
下面就环卫设施规划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垃圾收集点规划1、位置选择:垃圾收集点应根据居民分布、用地性质等因素,合理选择位置。
原则上,每个小区应设立至少一个垃圾收集点,每个街区应设立至少一个垃圾收集点。
垃圾收集点应远离居民区和商业区,避免影响居民和商业生活。
2、容量规划:垃圾收集点的容量应根据周边居民人口数量和垃圾产生量合理规划。
按照一天一次清运的标准,垃圾收集点的容量应能够满足当地垃圾清运需求,并有一定的储备空间。
3、设施布置:垃圾收集点应配备垃圾桶或垃圾箱,并设有垃圾分类标识牌。
垃圾收集点的布置应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同时要注意不与行人道、车辆通道等交通路径冲突。
垃圾收集点周围应设有相应的绿化和围墙,以确保周边环境整洁、美观。
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1、位置选择:垃圾处理设施应远离居民区和商业区,避免对周边居民和商业生活造成影响。
垃圾处理设施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到垃圾来回运输的成本和交通便利性。
2、容量规划:垃圾处理设施的容量应根据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和垃圾产生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垃圾处理设施的容量应能够满足当地垃圾处理需求,并有一定的扩容空间。
3、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应配备垃圾分类设备、垃圾压缩设备、垃圾焚烧炉等设备,以实现垃圾的分类、压缩和处理。
设施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噪音、污染等问题要得到有效控制。
三、公厕规划1、位置选择:公厕的位置选择应根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和游客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公厕应布置在交通便利和人流密集的地区,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基本需求。
2、容量规划:公厕的容量应根据人口数量、游客流量和使用频率等因素进行规划。
每个公厕应设有男厕、女厕和无障碍厕所,保证不同人群的需求。
3、设施布置:公厕应设有排队等待区、入口通道、厕位、洗手设备和卫生间设备等。
公共环卫设施设计规范解读

公共环卫设施设计规范解读公共环卫设施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范的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对公共环卫设施设计规范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
一、公共环卫设施的分类及设计要求1. 垃圾箱和垃圾桶:垃圾箱和垃圾桶是城市环卫设施中最基础的部分,它们应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容量和数量。
在公共区域设置垃圾箱时,要考虑到人流量、活动类型等因素,并合理分布。
此外,垃圾箱和垃圾桶的材料应具备抗腐蚀、易清洁等特点。
2. 公厕:公厕是城市环卫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设计可以提供便利的卫生条件。
公厕的位置应选择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同时要与周边环境协调。
公厕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辅助装置。
3. 广告牌:广告牌作为一种常见的城市设施,其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要求。
广告牌的数量和尺寸要合理控制,不得影响交通和城市景观。
同时,广告牌的材质要耐久、防火,并定期检查维护,保持良好的外观。
二、公共环卫设施设计的技术要求1. 材料选择:公共环卫设施的材料应具备防腐蚀、耐磨损、易清洁等特点。
例如,垃圾箱和垃圾桶可以选用不锈钢材料,公厕的地面、墙面可以选择耐磨陶瓷砖等。
2. 结构设计:公共环卫设施的结构设计要牢固可靠,并能适应长时间使用和频繁清洁的需求。
例如,垃圾箱和垃圾桶的盖子应设计为易开合、不易变形的结构,便于清运和清洁。
3. 衛生設施:公共环卫设施的设计要符合卫生标准,注重细节的考虑。
例如,公厕的地漏应设置防臭装置,墙面防潮处理等,以提供舒适、卫生的使用环境。
三、公共环卫设施设计的审美要求1. 色彩搭配:公共环卫设施的色彩搭配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显突兀。
可以选择浅色系,以提升整体的明亮感和整洁感。
2. 外观设计:公共环卫设施的外观设计要简洁大方,符合城市的整体风格。
可以考虑使用曲线造型或简约的线条,减少边角,避免伤及行人。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条文说明]CJJ27-2012 913目录1总则2基本规定3环境卫生公共设施3.1 一般规定3.2 废物箱3.3 垃圾收集点3.4 公共厕所4环境卫生工程设施4.1 一般规定4.2 垃圾收集站4.3 垃圾转运站4.4 垃圾、粪便码头4.5 水域保洁及垃圾收集设施4.6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7 其他垃圾处理设施5其他环境卫生设施5.1 基层环境卫生机构5.2 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5.3 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作息场所5.4 洒水(冲洗)车供水器1总则总则1.0.1 本条款说明了本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环卫设施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1.0.2 为加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管理,将适用范围从城镇扩大至农村地区。
本标准中涉及的范围概念有城乡、城市、城镇、镇(乡)、镇(乡)建成区、农村、村庄等。
其中城乡包括城市和镇(乡);镇(乡)包括镇(乡)建成区和农村;城镇包括城市和镇(乡)建成区;农村的村民聚集区为村庄。
1.0.3 设置环境卫生设施,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2基本规定基本规定2.0.1 该标准适用于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不仅要与城市、村镇总体规划相协调,尤其是要与城市详细规划以及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以便于落实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2.0.2 规定了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时应考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系统性,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保证。
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 65,生活废物指人类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而生活垃圾是指人类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是生活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3 规定了各种环境卫生设施应统一进行规划和设置,并要因地制宜。
2.0.4 在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过程中,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必须与主体工程进度保持一致。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标准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标准主要是指城镇环境中所设置的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
这些设施包括公共厕所、垃圾处理设施、市容设施等,它们的设置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以下是城镇环境卫生设施标准的内容,以及一些具体的举例说明。
一、公共厕所设施标准1. 厕所数量要求:根据城镇人口密度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分布,合理确定公共厕所的数量,确保市民在出行和活动时能够方便找到厕所。
举例说明:在市中心地区和商业繁华的区域,公共厕所的设置密度应该更高,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同时,在公园、旅游景点等人流较大的地方,也需要建设足够数量的公共厕所。
2. 厕所设施标准:公共厕所的建设要符合卫生标准,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设有充足的冲水设备和洗手用具,保证市民的健康和安全。
举例说明:公共厕所的厕位应按男女比例合理设置,并且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同时,还应设有洗手池、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具,提供给市民使用。
3. 厕所管理规定:公共厕所的管理应该有专门的单位负责,定期对厕所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市民的正常使用权益。
举例说明:在公共厕所内设置监控摄像头,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同时,对公共厕所的使用费用、开放时间等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营。
二、垃圾处理设施标准1. 垃圾分类要求:城镇居民应当按照规定的垃圾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保护环境和资源。
举例说明:在小区、商业区等不同区域设置垃圾分类桶,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同时建设垃圾分类站点,实行定点清运制度,便于集中处理和分类再利用。
2.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求:城镇应当建设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垃圾焚烧炉等设备,保证垃圾清运和处理的顺畅。
举例说明:垃圾桶和垃圾箱的数量应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保证市民有足够的投放处。
同时,垃圾焚烧炉应符合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综合处理基地规划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开始规划建设固废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如成都市长安静脉产业循环生态园区等。
结合嘎鲁图发展实际,本次规划并不着眼于“可再生”、“产业化”等概念,而是注意到随着嘎鲁图镇环境卫生行业的发展,各类固废的处置场所将应运而生。
由于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难的普遍问题,本轮规划建议将新增固废处理设施集中设置,形成一个固废综合处理基地。
即基地处理设施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建筑垃圾填埋场、医疗垃圾焚烧厂、危废处置场等一系列环境卫生处理设施而成,将承担起对嘎鲁图镇所有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任务。
规划该环卫综合基地在城市规划建成区以外,具体位于中心城区东北面,距旧城区外围最近直线距离约5.4公里。
(一)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规划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总占地面积约400亩(25公顷):设计日处理能力450吨,其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日处理能力350吨,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100吨。
(考虑城乡基础设施共享,预留10%的容量用于周边乡镇生活垃圾处理)。
1、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工艺采用卫生填埋处理为主,高温堆肥为辅。
功能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区、渗沥液处理站、辅助设施等。
生活垃圾填埋场四周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护绿地或生态绿地。
其中垃圾处理场内沿周边设置不小于20m宽的绿化隔离带。
生活垃圾填埋场距城市建成区最小距离为2km。
垃圾填埋场达到设计封场条件要求时,确需关闭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鉴定。
2、按照垃圾处理设施布局相对集中原则,近期初步建立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网络,为餐厨垃圾远期集中处置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划远期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处理规模100t/d。
(二)医疗垃圾焚烧厂、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场规划
1、按照《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规定,医疗废物焚烧厂厂址选择应符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中的选址要求,即焚烧厂选址应远离居(村)民区、交通干道,处置厂厂界与上述区域和类似区域边界的距离应大于800米。
考虑到环卫工程设施的集中建设,规划新建一座小型特种垃圾焚烧厂,集中焚烧医院产生的特种垃圾,年处理医疗垃圾50吨。
2、危险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不应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规划建议在环卫综合处理基地内独立设置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单独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
(三)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及大件垃圾回收厂规划
1、城市建筑垃圾
(1)选址要求
●充分利用地形,对周边环境原则上不产生污染,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设在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的地区,不会造成当地群众生活不便,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符合有关标准的排水、消防等设施,场地内可采用管道式沟渠的方式进行排水。
(2)建筑垃圾的处置与选址
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置由市场调剂作为城市建设中填方使用,且建议在城市规划建成区外设置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填埋场,对市场调剂外的城市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理,本次规划近期继续使用距镇区15公里处建筑垃圾填埋场,远期在综合处理基地内独立建一处建筑垃圾填埋场,占地约100亩,集中消纳全镇建筑垃圾。
2、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根据相关部门(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卫生部门等)视其具体情况处理,设置无毒无害工业垃圾处置场与否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工业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方便管理。
远期根据实具体发展情况考虑在综合处理基地内独立设置一无毒无害工业垃圾处置场,其用地标准在总规阶段根据垃圾量确定。
3、大件垃圾
大件垃圾主要指废旧家电和家具,如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电脑显示器、沙发、床等。
目前,嘎鲁图镇区没有专门大件垃圾堆放场,大件垃圾收集一般有专人上门收购,基本不存在随处乱扔现象,这些被收购的废旧大件垃圾主要是进行资源化利用。
不可回收的大件垃圾必须单独处置,按照收运管理部门
指定的地点进行大件垃圾的堆放,收运部门每周一次或两次使用专用车辆有偿收运。
规划在建成区外建设一座大件垃圾回收厂,结合现状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