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 自考本科 课程代码对应科目
081001-土木工程

081001-土木工程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土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要求,本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力学、建筑学、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管理等。
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房屋建筑学主要内容: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建筑设计的思路和建筑设计的步骤;房屋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大量性民用建筑与单层厂房的构造技术,大量性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目标及要求:了解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及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建筑设计的思路和建筑设计的步骤;熟悉房屋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重点掌握民用建筑与单层厂房的构造技术,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
建筑学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工程形体的表达、建筑透视图、钢筋混凝土构件图与钢结构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的绘制和识读。
要求及目标:了解土木建筑专业图的内容和图示特点,遵守有关专业的制图标准和有关规定,初步掌握绘制和阅读专业图的方法;同时会查阅《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资料;能阅读和绘制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土建图样。
工程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主要内容:(1)梁板结构的楼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及分类、结构布置原则及截面尺寸确定方法;(2)单层厂房结构的结构组成、各构件的作用及相互间的连接关系、荷载的传递路线;(3)砌体结构相关设计及计算。
目标及要求:掌握常用混凝土民用与工业房屋结构的方案选择,结构布置,设计模型选取,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正确进行构件设计和构造处理,掌握混凝土结构房屋及构件的设计方法。
工程结构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钢结构的特点、应用、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和趋势;钢结构材料的性能指标、影响因素、破坏形式以及钢材的种类、规格;钢结构的焊缝连接、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工作性能、破坏形式和设计及计算方法;钢结构受弯构件、轴心受拉构件设计、轴心受压构件设计、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设计步骤和验算方法。
08458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代码:0845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土木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现在及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素质,特别是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经济与管理知识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通过非管理专业开设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增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工程师应具有一定的经济知识,如工程造价、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等,以便处理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有关经济与财务问题。
努力使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统一起来,让先进的技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本课程立足于全面、系统地反映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的技术内容及最新技术成果,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泛。
学习中重在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为学生将来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课程学习中,要求学生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从相关的基本原理出发去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同时,要与时俱进,通过查阅资料,及时了解我国工程建设和技术进步。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应在修完基础课程、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后学习本课程。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建筑业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熟悉建筑业的定义及管理模式,掌握建筑业的基本概念,了解建设工程项目参与主体,了解建筑业发展动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建筑业概念(重点)(2)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3)建筑使用功能分类(重点)(4)工程建设项目参与主体及作用(重点)第二章建设项目建设程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熟悉建设项目及其管理的程序与概念,熟悉可行性研究、项目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
建筑及土木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专业代码:085213)一、专业介绍建筑与土木工程是研究人类社会和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工程领域,重点培养从事区域规划,城市和村镇规划,城市设计,建筑与结构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桥梁、道路与隧道工程设计,地下与水工结构设计及其勘测、施工、维护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矿山建设工程、地下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经济与管理、地质工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以及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
本领域现有博士生导师21 人,教授32 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0人。
近5 年有50 余人次获国家、省部级各类荣誉称号,出版专著和教材30 余部,获得专利60多项,发表论文1200余篇。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岩土特殊施工技术;(2)城市地下工程;(3)地基处理与加固技术;(4)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稳定;(5)岩土工程安全监控理论与技术;(6)土力学、冻土力学与基础工程;(7)地质环境灾变规律与结构抗变形研究;(8)侵蚀环境灾变规律与结构耐久性研究;(9)高温环境灾变规律与结构抗火性研究;(10)地下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研究;(11)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12)岩石动力学与爆炸理论;(13)桥梁与隧道动力稳定与技术;(14)矿区城市道桥工程。
(15)结构动力系统分析与仿真;(16)非线性动力系统失稳与分岔;(17)采动岩体力学与工程;(18)工程科学与计算;(19)结构损伤与断裂;(20)固体大变形理论及应用;(21)工程项目集成管理;(22)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与决策。
本学科现有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3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0余位教授,40余位博士生导师,60余位副教授。
2008年以来,本学科先后获得国家级项目60余项,其中973子课题10余项,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多项。
土木工程概论 广东自考06393

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土地和地下结构的工程学科,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木工程从广义上包括了桥梁、隧道、公路、铁路、地下管线、港口、机场、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
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广东自考06393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课程,本文将围绕此主题展开探讨。
1.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土木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土地和地下结构的相关工程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内容。
它是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应用范围广泛。
2.土木工程的历史渊源土木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水利工程等都是土木工程的杰出代表。
近代土木工程的发展主要受到萨拉瑞公路建设、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建设等事件的促进,工程技术不断完善。
3.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目前,土木工程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土木工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广东自考06393课程的重要性广东自考06393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土木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技术应用、工程案例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5.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未来,土木工程将会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更加注重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
6.结语土木工程是一门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工程学科,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自考06393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他们将来从事相关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06393 土木工程概论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代码:0639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工程概论为主要线索介绍土木工程的各个层面,阐述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比较详尽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介绍国内外土木工程最新技术成就和发展趋势,反映土木工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
本门课程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问题,内容多而杂,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知识面较宽、启发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应考者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土木建筑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认识土木工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获得大量的信息及研究动向,从而开拓土木工程视野,培养土木工程意识,激发持久学习动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养成自学、查找资料及思考问题的习惯,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而必要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土木建筑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先修课程为建筑制图、建筑测量等。
对土木工程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方向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1、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对土木工程及其发展、形势、未来以及对课程特点和学习建议有一个总体认识。
激发持久学习动力和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要求:(1)掌握土木工程的概念,了解土木工程的任务;(2)了解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和未来,了解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3)理解科学、技术、工程和工程师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任务(重点)识记:土木工程的范围理解:土木工程的定义(二)土木工程发展历史概述(一般)识记:土木工程发展阶段理解:土木工程各发展阶段的特点(三)土木工程的未来(次重点)识记:土木工程目前面临的形势理解:未来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四)土木工程学习的建议(重点)识记:科学、技术和工程师的概念理解: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关系应用:土木工程概论的任务第2章土木工程材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考生能根据课程中对各种材料的介绍,体会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找到生活中这些材料在哪些场所应用,并根据材料的特点,思考其适用于土木工程中不同场所的原因。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必修课 全部修业期间至少修读2学分
通识教育实践活动 2 34 34
总
2
学分
各理实验(2) 工程力学实验(1) 1.5 1.5 1 25 25 17 25 25 17 2 3 3 A5.4.2 A5.4.2 A5.4.2 B2, B2, C4 C4
总
4
学分
各类实习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金工实习Industrial Practice 2 2周 2周 4 A5.4.4
施工实习Internship 认识实习 测量实习(Practice for Measurement)
4 2 2
4周 2周 2周
4周 2周 2周 10周
6 4 4 6
A5.4.4 A5.4.4 A5.4.4 B8;B9;B10 B3, C5;C7 C3,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 程 代 码 总 学 分 排 课 学 时 学时分配 理 实践教学 论 教 实 实 其 学 验 习 它 推 荐 学 期 知 识 贡 献 能 力 贡 献 素 质 贡 献
课程名称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课程类
须修满全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军事理论 大学基础英语(1) 大学基础英语(2) 体育(1) 体育(2) 体育(3) 体育(4) 3 2 3 6 1 3 3 1 1 1 1 51 34 51 51 17 68 68 34 34 34 34 34 34 34 51 17 17 51 17 1 2 3 4 1 1 2 1 2 3 4 A1.4 A1.1 A1.3,A1.5 A1.6 B3.4,B8.1,B8.3 C1.5 B6.1,B6.2,B6.3 B6.1,B6.2,B6.3 C1.5,C2.2 C1.5,C2.2 C1.5,C2.2 C1.5,C2.2
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专业代码:085213)一、专业介绍建筑与土木工程是研究人类社会和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工程领域,重点培养从事区域规划,城市和村镇规划,城市设计,建筑与结构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桥梁、道路与隧道工程设计,地下与水工结构设计及其勘测、施工、维护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矿山建设工程、地下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经济与管理、地质工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以及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
本领域现有博士生导师21 人,教授32 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0人。
近5 年有50 余人次获国家、省部级各类荣誉称号,出版专著和教材30 余部,获得专利60多项,发表论文1200余篇。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岩土特殊施工技术;(2)城市地下工程;(3)地基处理与加固技术;(4)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稳定;(5)岩土工程安全监控理论与技术;(6)土力学、冻土力学与基础工程;(7)地质环境灾变规律与结构抗变形研究;(8)侵蚀环境灾变规律与结构耐久性研究;(9)高温环境灾变规律与结构抗火性研究;(10)地下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研究;(11)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12)岩石动力学与爆炸理论;(13)桥梁与隧道动力稳定与技术;(14)矿区城市道桥工程。
(15)结构动力系统分析与仿真;(16)非线性动力系统失稳与分岔;(17)采动岩体力学与工程;(18)工程科学与计算;(19)结构损伤与断裂;(20)固体大变形理论及应用;(21)工程项目集成管理;(22)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与决策。
本学科现有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3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0余位教授,40余位博士生导师,60余位副教授。
2008年以来,本学科先后获得国家级项目60余项,其中973子课题10余项,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多项。
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080703)

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080703)(CIVIL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交通土建、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管理的能力,能在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等方面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桥梁基础、道路工程施工、桥梁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交通土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桥梁基础、道路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3、较系统地掌握交通土建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4、具有一定的交通土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四、学制二年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课程体系的学时学分比例总学分:110.01、教学学时/学分:1296 /85.5 占总学分的比例:77.0 %其中: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248 /15.5 占总学分的比例:14.1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668/41.5 占总学分的比例:37.7%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232/14.5 占总学分的比例:13.2%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84/6.0 占总学分的比例:5.5%公共选修课学时/学分:64/4.0 占总学分的比例:3.6%2、主要性实践环节周数/学分:18周/ 26.5 占总学分的比例:24.1%3、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分:2.0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1.8%七、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及安排学生毕业时应取得不少于2学分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独立本科段)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B080825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
二、报考条件
凡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均可以报考,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如下分类:
1、土建类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
2、其他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须加考工程测量(含实践)或建筑材料(含实践)、结构力学(一)、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含实践)等3门课程。
说明:
1、考生可在选考课程组中任选一组参加考试。
2、应考者在取得理论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后,方可报考相应的课程实践。
3、课程实践按考核大纲要求在当次报考简章所指定的主考院校进行。
4、应考者在取得所有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考核的合格成绩后,方可报考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主考学校公布。
应考者任选一题,要求选题紧密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格式规范,一般不少于3000字。
毕业设计要求应考者独立完成,经审查答辩后,采用五级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凡发现毕业设计抄袭或由他人代写者,取消获得本科学历的资格,毕业设计不及格者,不得授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