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集会、课间操、放学及大型活动等安全管理办法(精编版)

合集下载

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

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

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学生在集会及大型活动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建立完善学校集会和大型活动制度,是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举行全校性的集会以及组织师生参加校内外大型活动时的安全管理得保证。

2、学校举行全校性的集会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有序和有组织地集会,严禁一味地强调集会速度,避免学生在集会过程中发生挤压和冲撞。

3、大型活动备案、申报制度。

学校举行的各种校内常规性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实行备案制度,活动报告连同安全预案报区教育局备案;学校以班级、年级或全校为单位组织各种师生校外大型集体活动(如春游、参观、野炊等)实行申报制度,活动请示连同安全预案提前报区教育局,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4、经批准举行的各种校外活动需乘坐的交通工具应具有法定营运资质,必须同法定营运单位签订运输合同和安全责任书。

5、大型集会活动前要事先对行车路线、交通工具、场地、设施、设备、消防、疏散通道等进行详细勘察,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人身安全。

6、校外大型集体活动在外就餐需同供餐单位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

7、严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性活动。

8、在活动中,学校领导班子严格下沉年级组制度,班主任及跟班教师相互配合杜绝学生严重事故的发生。

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2(一)集会、会操、军训等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学校集会、会操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做操的纪律。

2、学校集会、会操应以班为单位,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

学校大型集会及校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学校大型集会及校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学校大型集会及校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大型集会及校外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校园安全管理能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活动策划与组织第二条学校各部门或类别活动策划的活动,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的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不得超越法律的范围,不得违反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条组织学校大型集会或校外活动需提前30天向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申请报告中应包括活动名称、时间、地点、参与人数、活动内容、安全预防措施等,经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

第四条活动策划应对活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五条活动的主办方应明确各部门或组织的职责和人员配备,并确保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岗位责任落实。

第六条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研究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第三章安全设施与设备第七条活动场所应符合国家安全管理要求,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性。

第八条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疏散指示标志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九条活动场所应根据参与人数和活动特点确定适当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在便利的位置设置安全指示牌。

第十条活动场地应保持通风良好,排除隐患,确保场地的安全及参与人员的安全。

第十一条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应负责将安全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告知到参与人员,并组织相应的培训。

第四章人员安全管理第十二条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应制定参与人员名单,并核实人员身份及资格,排除不符合条件的人员。

第十三条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应根据活动的特点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并组织相应的活动前的培训。

第十四条活动参与人员应遵守安全管理规定,服从组织者的管理和指挥,自觉参加活动前的安全培训。

第十五条活动期间应切实保障活动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遵守安全规则,不得私自离开或参与危险活动。

第十六条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应根据活动的特点,为活动参与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在活动过程中及时提供必要的救助和治疗。

小学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学校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集会安全1. 集会前,班主任应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遵守集会纪律,注意个人安全。

2. 集会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全程监管学生,确保学生遵守集会纪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集会结束后,班主任应组织学生有序离场,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4. 遇有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暂停室外集会,改为室内活动。

三、出操安全1. 出操前,体育教师应检查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学生适合参加体育活动。

2. 出操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全程监管学生,确保学生遵守出操纪律,注意个人安全。

3. 出操结束后,体育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4. 遇有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暂停室外出操,改为室内活动。

四、课间活动安全1. 课间活动应在不影响下一节课的前提下进行,班主任应提醒学生遵守课间活动纪律,注意个人安全。

2. 课间活动应在不拥挤、无障碍的场所进行,防止发生摔倒、碰撞等安全事故。

3. 班主任应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监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4. 学生应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纪律,不得在教室内打闹、追逐,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五、外出活动安全1. 外出活动前,班主任应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遵守外出活动纪律,注意个人安全。

2. 外出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全程监管学生,确保学生遵守外出活动纪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外出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应组织学生有序返回学校,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4. 遇有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暂停外出活动,改为室内活动。

六、安全责任1.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对本班学生的安全负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集会、早操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学校集会、早操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学校集会、早操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学校集会、早操的安全、有序进行,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进行集会和早操活动的全体师生员工。

第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集会、早操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条学校应当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第二章集会安全管理第六条学校举行集会活动,必须经过事先申请,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第七条学校应当制定集会活动的详细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安全措施等,并报批相关部门。

第八条在集会活动现场,学校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人员,进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

第九条学校应当对集会现场进行保护和管理,确保场地、设施、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止火灾、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学校对参加集会活动的师生员工,应当进行身份核实和安全检查,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和易燃易爆品。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指定专人负责集会活动的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

第十二条学校对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集会活动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各类事故,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三章早操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学校开展早操活动,应当明确活动时间和地点,并及时通知全体师生员工。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设置早操活动区域,落实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师生有序排列。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在早操活动区域进行安全指导,引导师生正确进行体育锻炼。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严格控制早操活动区域的人数,防止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确保早操活动区域的安全设施完好,如地面平整、无尖锐物、无积水等。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对早操活动区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学校应当对早操活动进行意外险保险,确保师生在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时得到及时的赔偿和救助。

师生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师生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师生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我校师生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的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师生集会安全管理制度1. 集会前,班主任或活动组织者应提前通知学生,告知集会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2. 集会期间,班主任或活动组织者应全程在场,确保学生的安全。

3. 集会场所应选择安全、宽敞、通风的地方,避免在危险区域举行集会。

4. 集会过程中,学生应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集会场所。

5. 集会结束后,班主任或活动组织者应清点人数,确保所有学生安全离开。

三、出操安全管理制度1. 出操前,体育教师应检查操场设施的安全性,确保无安全隐患。

2. 出操时,体育教师应组织学生按顺序进入操场,避免拥挤。

3. 出操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全程监督,确保学生遵守纪律,动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 出操结束后,体育教师应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操场,避免拥挤。

四、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 课间活动应选择安全、宽敞、通风的场所,避免在危险区域进行。

2. 学生进行课间活动时,应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活动场所。

3. 教师应在课间活动时间巡视教室和活动场所,确保学生的安全。

4. 学生进行课间活动时,应避免使用危险物品,如剪刀、刀具等。

五、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 外出活动前,班主任应向学生告知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2. 外出活动期间,班主任应全程陪同,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外出活动场所应选择安全、宽敞、通风的地方,避免在危险区域进行活动。

4. 外出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应清点人数,确保所有学生安全返回。

六、责任追究1. 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教师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第一条、“校园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各种活动。

包括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第二条、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按《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第三条、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语文阅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应组织学生排队前往,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并请值日班干部向授课老师汇报本班学生出席情况。

第四条、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当人流较拥挤时,应在走廊尽头稍等。

第五条、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不触摸电器设备,不损坏消防设施、设备。

第六条、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不跳校园各处台阶。

第七条、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或相关领导,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第八条、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第九条、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一)大课间活动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二)大课间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大课间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

学校集会、课间操、放学及大型活动等安全管理办法

学校集会、课间操、放学及大型活动等安全管理办法

学校集会、课间操、学校及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安全,有效防范和应急处理全校在集会、课间操(含升旗)、由于准备不足或其他原因,学校和大型活动中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校级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组织领导:为确保本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防止走过场、走形式。

杜绝因集会、课间操(含升旗)、学校和大型活动引起的安全事故,学校成立集会、课间操(含升旗)、放学及大型活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二、履行职责:1.学校集会、大型活动时,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将学生带到指定的活动地点。

正班主任站在队伍中间,副班主任站在队伍后面,并自始至终在本班队伍里维护好学生纪律和场地卫生,副班主任需协助做好以上工作。

(升旗集队要求:7:50准时到达班级教室,集队音乐响起后,班主任按照学校安排的顺序领学生下楼,到达指定场地。

副班主任为安全员,7:50准时到达自己的指定岗位,负责学生的下楼安全。

集会结束后,在学生团队返回之前,安全员到达指定的安全岗位,负责学生上楼安全。

班主任要带领学生有序回到教室。

)课间操由任第二节课教师,第二节没有上课的班主任一起去了相应的班级,组成一个团队带学生去操场;安全员提前到达指定岗,负责学生的下楼安全。

学生做操时,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管理好学生。

做完操后,在学生团队返回之前,安全员到达指定的安全岗位,负责学生上楼安全。

2.放学后,班主任必须在学校规定的净校时间(中午:11:30,下午:5:30)内组织本班学生排路队离校回家,班主任走在学生后,必须把学生送出校门,做好相应记录工作。

如有打扫卫生、辅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训练等活动,负责活动的老师将安排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回家,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该教师应后于学生离校。

请班主任教育好学生,放学后一定不能再私自返回学校逗留或玩耍,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外出活动要求。

班主任、副班主任和行政人员必须值班,按照相关部门按排,严格遵守相关安全工作要求。

学校集会出操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集会出操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学校集会出操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参加的集会、升旗、运动会、庆典等活动。

三、安全责任1. 校长负责全校集会出操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参加集会出操的师生安全负责。

3. 教师作为班主任,负责所带班级集会出操的安全管理。

4. 学生会、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协助学校做好集会出操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1. 集会出操前,班主任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注意事项。

2. 集会出操时,班主任、任课教师应站在队伍前方,确保学生安全。

3. 集会出操区域设置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 集会出操过程中,禁止学生擅自离开队伍,确保队伍整齐有序。

5. 集会出操区域不得堆放杂物,保持地面平整,防止学生跌倒。

6. 集会出操时,如遇恶劣天气,应及时调整活动时间或地点,确保师生安全。

7. 集会出操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

8. 集会出操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遗留问题。

五、奖惩措施1. 对在集会出操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加强学校集会出操的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在参与各项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集会、课间操、放学及大型活动等安全管理办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集会、课间操、放学及大型活动等安全管理办法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了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安全, 有效防范和应急处理全校在集会、课间操(含升旗)、放学及大型活动中可能因活动准备不充分或其它原因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我校实际, 经学校校级领导研究决定,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本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 防止走过场、走形式。

杜绝因集会、课间操(含升旗)、放学及大型活动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成立集会、课间操(含升旗)、放学及大型活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二、落实责任:
1.学校集会、大型活动时, 学生由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整队带到指定的活动场所。

正班主任站在队伍中间, 副班主任站在队伍后面, 并自始至终在本班队伍里维护好学生纪律和场地卫生, 副班主任需协助做好以上工作。

(升旗集队要求:7:50准时到达班级教室, 集队音乐响起后, 由正班主任带领学生按学校安排的顺序下楼, 到达指定场地。

副班主任为安全员, 7:50准时到达自己的指定岗位, 负责学生的下楼安全。

集会结束后, 安全员在学生队伍返回前到达指定安全岗, 负责学生上楼安
全。

班主任要带领学生有序回到教室。


课间操由任第二节课教师, 以及第二节无课的班主任共同下到相应的班级整队把学生带到操场;安全员提前到达指定岗, 负责学生的下楼安全。

学生做操时, 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管理好学生。

做完操后, 安全员在学生队伍返回前到达指定安全岗, 负责学生上楼安全。

2.放学后, 班主任必须在学校规定的净校时间(中午:11:30, 下午:5:30)内组织本班学生排路队离校回家, 班主任走在学生后, 必须把学生送出校门, 做好相应记录工作。

如有打扫卫生、辅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训练等活动, 由负责活动的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安排学生回家, 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该教师应
后于学生离校。

请班主任教育好学生, 放学后一定不能再私自返回学校逗留或玩耍, 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外出活动要求。

正副班主任及行政人员必须到岗, 按照相关部门按排,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工作要求。

三、集会、课间操(含升旗)、放学及大型活动等学生上、下楼梯安排:
1号教学楼:
1.从西侧楼梯上下楼的班级顺序:
①一(1)、一(2)②二(1)、③二(2)、④三(1)、⑤三(2)
注:三(1)、(2)从西侧南面楼梯下, 经花圃小径走到指定场地。

2.从东侧楼梯上下楼的班级顺序:
①一(3)、②一(4)、一(5), ③二(3)、④二(4)、⑤三(3)⑥三(4)
2号教学楼:
1.从西侧楼梯上下楼的班级顺序:
①五(2)、②六(1)、③六(2)、④六(4)
2.从东侧楼梯上下楼的班级顺序:
①五(3)、②五(4)、③六(3)
注:四(1)、四(2)、四(3)、(4)、五(1)在各班教室门前走廊集队。

四、注意事项:
1.在楼道行走的过程中, 应按右上右下的原则, 不得打闹嬉戏。

2.如遇多个班级同时下楼时, 应按照离楼梯口近的班级先下原则进行避让。

3.学生在上下楼、集队过程中, 正副班主任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 如因学生不按规定上、下楼梯而造成安全事故的, 先调查班主任是否在班上教育过学生、是否跟班上、下楼梯, 最后视情况再作处理。

4.政教处、体育组教师对所有情况进行督查, 做好记录, 并公布结果。

五、责任追究:
如教师未按以上要求严格执行, 发生责任事故按照学校教育责任事故认定及办法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