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被采取强制措施要停工资吗
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公务员被实行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惩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号敬重的各位公务员:您好!时至今日,我国公务员队伍已经成长为一支浩大而重要的力气,为推动国家的进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务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准,还要具备专业学问和扎实的工作力量。
作为公务员,您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公共利益,是社会的楷模和表率。
为了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廉洁性,保持公务员的道德操守和奉公守法的职业素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将对公务员实行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惩罚的状况进行处理。
一、关于强制措施的处理:1.对于被实行留置措施的公务员,不得支付工资待遇。
被留置期间,公务员的工资将被暂停发放,直至留置措施解除。
2.对于被实行监视居住的公务员,依据状况实行不同的处理方式。
假如公务员被监视居住期间连续履行职责,正常上班并担当工作任务,工资待遇不受影响。
假如公务员被监视居住期间停止履行职责,不上班,工资待遇将按规定进行调整。
3.对于被实行布控措施的公务员,依据状况实行不同的处理方式。
假如公务员被布控期间连续履行职责,正常上班并担当工作任务,工资待遇不受影响。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假如公务员被布控期间停止履行职责,不上班,工资待遇将依据实际状况予以调整。
二、关于受行政刑事惩罚的处理:1.对于因受行政拘留惩罚的公务员,将依法扣发工资待遇。
工资待遇将依据拘留期限的长短和实际扣发状况进行调整。
2.对于因受行政罚款惩罚的公务员,将依据实际缴纳的罚款数额进行调整,并按规定扣发工资待遇。
3.对于因受判刑惩罚的公务员,将依法停发或终止工资待遇依据判刑状况予以处理。
上述处理将依据具体状况进行操作,并依法记录和报备。
公务员应当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和对职业道德的坚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始终以清正廉洁的形象服务于人民群众。
【业务】政务处分实务中七个常见问题的释疑

【业务】政务处分实务中七个常见问题的释疑笔者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审理人员,根据工作中业务疑难问题咨询情况,汇总出了政务处分中常见的七个问题。
针对政务处分实务中中常见的问题,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近印发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中的管窥之见,现将政务处分常见问题汇总释疑如下。
限于个人水平问题,肯定有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一、政务处分是否有统一的实体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监察机关的组织法和程序法,不是政务处分的实体法。
当前,政务处分没有统一的实体法规。
政务处分的实体法规分散于各个部门的法规之中,具体引用中,要根据不同监察对象和违法性质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引用相应的法规。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务处分的实体法规依据会出台一个统一的法规,目前,已有这方面的计划,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二、政务处分的实体法规有哪些政务处分中,常引用的法规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除了这些常用的法规外,还要注意一些行业性、专业性法规,作为政务处分的实体法规依据。
行业性的如:公、检、法、海关等系统都有处分条例,遇到这个领域的人员,可以引用这个领域的实体法规。
专项工作领域法规如:安全生产、信访、档案、规划、编制、土地、财政、税务、“小金库”、滥发奖补等专项领导的政务处分实体法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务处分实体法规,因制定的时间、标准、口径不一,处分的松紧度、立法的技术上还是有一定差异。
比如,法院工作人员,犯罪判处主刑一律开除处分,体现纪严于法;但检察工作人员过失犯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是一定要开除。
当然,检察人员处分条例,也已列入修法计划,体现纪严于法和公平。
撤职处分,一般情况下职务降一级以上,但检察机关的撤职处分,职务降低两级以上。
还有,事业人员处分档次共四档,公务员处分档次是六档,事业人员处分少记大过和降级处分档次。
三、监察对象和政务处分是否全对等监察对象和政务处分对象是不完全对等的,如村组干部、社区干部、国企人员等人员,在特定事项上属于监察对象,监察机关可以调查,但如果不涉嫌职务犯罪,仅属于职务违法,理论上可以给予政务处分,可是因政务处分无实体法规依据,就无法给予政务处分。
最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 精品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篇一: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工资问题处理意见关于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工资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人发[1999]135号1999年11月23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近一时期,一些地区和部门来电来函询问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后其工资如何处理,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受行政纪律处分的工资处理问题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在处分期内均取消年终一次性奖金;受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在处分期内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开除留用察看处分的,从受处分的次月起降低三个工资档次,已在最低工资档次的,可给予其他行政纪律处分。
受开除公职处分的,从受处分的次月起停发工资。
受到以上行政纪律处分的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被解除处分后,其晋升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解除处分的次年起重新计算。
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经核实确属被错误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应恢复其原工资待遇。
处分期内被减发或停发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予以补发,处分期间计算为晋升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和被开除公职的时间计算为连续工龄。
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不适合给予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的工资处理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的,在处分期内均取消年终一次性奖金;受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在处分期内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得晋升职务工资;受到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处分的,在处分期内除不得晋升职务工资外,还要降低职务工资档次。
其中:受降职处分的,从受处分的次月起降低一档职务工资,已在最低职务工资档次的,可给予其他行政纪律处分。
公务员退休后犯罪退休金最新政策

公务员退休后犯罪退休金最新政策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公务员而言,也是他们职业生涯的终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状况的变迁,退休后犯罪问题在公务员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维护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和保障社会安定,退休后犯罪退休金政策受到了全面审视和调整。
本文旨在探讨公务员退休后犯罪退休金的最新政策。
退休金作为退休后的经济保障,对于绝大多数退休人员来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一些公务员在退休后却因为犯罪行为受到了法律制裁。
这种行为既伤害了社会和谐,也给公务员的退休金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国政府对公务员退休后的犯罪、退休金的发放和停发等问题进行了规范。
首先,根据最新政策,如果公务员在退休后犯罪,其退休金将会受到停发的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到刑事犯罪的公务员将完全停发退休金,而轻微违法行为的公务员则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停发处理。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经济制裁来打击、遏制公务员在退休后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为了确保政策的实施公正公平,政府加强了对公务员退休后犯罪行为的监督和调查机制。
这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和公务员队伍内部建立健全的举报制度,并成立专门的调查组织进行调查核实。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与司法部门的协作,确保对公务员犯罪行为进行及时处理和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在保障公务员退休金的基础上,政府还通过提高退休金发放的标准以及延长发放时间来鼓励公务员们廉洁奉公。
同时,也加强了退休公务员的社会福利保障,确保其基本生活水平得到有力的保障。
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旨在通过福利保障来增强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减少退休后犯罪的发生。
最后,政府还加强了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公务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政府希望通过教育引导公务员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这有助于引导公务员退休后以高尚的品质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减少退休后犯罪行为的发生。
立案侦查公职人员工资发放的规定是什么?

立案侦查公职人员工资发放的规定是什么?立案侦查公职人员工资发放的规定是:公务员被立案侦查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因为只有这个人涉嫌了职务犯罪,并对其立案之后,才会出具手续停发薪水,因为调查期间只是调查,也就无借口不出人开薪水。
一、立案侦查公职人员工资发放的规定是什么?立案侦查公职人员工资发放的规定是:公务员被立案侦查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因为只有这个人涉嫌了职务犯罪,并对其立案之后,才会出具手续停发薪水,因为调查期间只是调查,也就无借口不出人开薪水。
二、相关内容拓展公务员被立案侦查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因为只有这个人涉嫌了职务犯罪,并对其立案之后,才会出具手续停发薪水,因为调查期间只是调查,只要不立案就不能证明这个人涉嫌犯罪,也就无借口不出人开薪水。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投诉、自首以及自诉人诉讼等手续,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职责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公务员政审即公务员政治审查主要强调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
公务员政审是在体检合格之后进行的,目前政审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面审和函审。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因为只有这个人涉嫌了职务犯罪,并对其立案之后,才会出具手续停发薪水,因为调查期间只是调查,只要不立案就不能证明这个人涉嫌犯罪,也就无借口不出人开薪水。
立案侦查权指公安机关对属于自己主管的刑事案件有权立案,并采取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等侦查手段收集、调取证据,并有权向有关单位与个人收集、调取证据。
对于员工逮捕羁押期间薪酬是怎样的

Albert Einstein: 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B. Imagination will take you everywher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对于员工逮捕羁押期间薪酬是怎样的员工逮捕羁押期间薪酬待遇是停发工资。
犯罪嫌疑人未被劳动教养或治安拘留,原单位也未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由原单位补发其被羁押期间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如未被劳动教养或治安拘留,原单位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其被羁押期间的工资问题按照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工资处理办法执行。
一、对于员工逮捕羁押期间薪酬是怎样的员工逮捕羁押期间薪酬待遇是停发工资。
犯罪嫌疑人未被劳动教养或治安拘留,原单位也未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由原单位补发其被羁押期间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如未被劳动教养或治安拘留,原单位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其被羁押期间的工资问题按照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工资处理办法执行。
二、羁押又称拘押。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人犯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
中国历代封建法律都有羁押犯人或知情人的规定。
《明律·刑律、断狱》规定,不仅可以羁押被告人,也可以羁押刑事案件的告诉人,被告未服罪、案情未弄清楚以前,不许放回告诉人。
同时,历代封建法律都严格规定审限和羁押期限,秦《司空律》规定,对羁押的囚犯久不审讯,“大啬夫、丞及官啬夫有罪。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羁押对象是被拘留或被逮捕的人犯。
羁押的意义,在于防止人犯或犯罪嫌疑分子逃跑、自杀、串供、毁灭证据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刑事诉论法规定,对被告人在侦查中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案件,可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免于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半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管理后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能超过1个半月。
公务员被立案侦查人员发不发工资

公务员被立案侦查人员发不发工资公务员被立案侦查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因为只有这个人涉嫌了职务犯罪,并对其立案之后,才会出具手续停发薪水,因为调查期间只是调查,也就无借口不出人开薪水。
▲一、公务员被立案侦查人员发不发工资公务员被立案侦查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因为只有这个人涉嫌了职务犯罪,并对其立案之后,才会出具手续停发薪水,因为调查期间只是调查,只要不立案就不能证明这个人涉嫌犯罪,也就无借口不出人开薪水。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投诉、自首以及自诉人诉讼等手续,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职责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公务员政审即公务员政治审查主要强调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
公务员政审是在体检合格之后进行的,目前政审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面审和函审。
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薪水。
因为只有这个人涉嫌了职务犯罪,并对其立案之后,才会出具手续停发薪水,因为调查期间只是调查,只要不立案就不能证明这个人涉嫌犯罪,也就无借口不出人开薪水。
立案侦查权指公安机关对属于自己主管的刑事案件有权立案,并采取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等侦查手段收集、调取证据,并有权向有关单位与个人收集、调取证据。
二、拖欠工资怎么办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
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双规期间发工资吗

双规期间发工资吗公务员被双规移交检察院调查期间还会发放工资。
双规又可称为“两规”、“两指”,是中共纪检(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所采取的一种特殊调查手段。
如果已经立案侦查可以停发工资。
双规是纪检或政府采取的一种特殊调查手段,一些政府官员因为生活作风问题接受国家的调查,是对官员的纪律性的调查。
因为双规期间官员的职务还未被撤销,行为性质也未作出最后的裁定,那么双规期间发工资吗?双规期间工资待遇怎么算?如果已经立案侦查可以停发工资。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的工资待遇处理(一)公务员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经审查核实,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人民检察院不起诉或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免予刑事处罚,未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行政拘留,且未受处分的,恢复工资待遇,减发的工资予以补发,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计算工作年限。
(二)公务员被刑事拘留在逃或批准逮捕在逃的,停发工资待遇。
(三)公务员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和行政拘留期间,未被开除的,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期满后的工资待遇,根据所受处分相应确定。
(四)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处分决定机关尚未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从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消原工资待遇。
(五)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经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原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不再给予处分的,从处分变更的次月起恢复工资待遇。
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期间,被停发的工资由单位补发。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以前,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期间计算工作年限。
(六)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经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原开除处分决定被变更的,根据变更后的处分相应确定工资待遇,从处分变更的次月起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职人员被采取强制措施要停工资吗
一、公职人员被采取强制措施要停工资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不停发工资,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
二、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公务员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经审查核实,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人民检察院不起诉或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免予刑事处罚,未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行政拘留,且未受处分的,恢复工资待遇,减发的工资予以补发,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计算工作年限。
(二)公务员被刑事拘留在逃或批准逮捕在逃的,停发工资待遇。
(三)公务员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和行政拘留期间,未被开除的,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期满后的工资待遇,根据所受处分相应确定。
(四)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处分决定机关尚未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从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消原工资待遇。
(五)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经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原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不再给予处分的,从处分变更的次月起恢复工资待遇。
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期间,被停发的工资由单位补发。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以前,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期间计算工作年限。
(六)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经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原开除处分决定被变更的,根据变更后的处分相应确定工资待遇,从处分变更的次月起执行。
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变更期间,被多减发的工资由单位补发。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以前,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变更期间计算工作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