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计划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2. 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实验能力3. 培养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实验材料:1. 一株水培植物或者陆生植物2. 一盏台灯或日光灯3. 碘液4. 酒精5. 注射器6. 烧杯7. 高锰酸钾溶液8. 塑料袋9. 剪刀实验步骤:1. 将植物置于室内光照处,日光和台灯均可。

2. 早上用注射器采集植物叶片表面的空气,并放入烧杯中。

3. 在烧杯中加入少许碘液,观察变化。

4. 下午再次用注射器采集叶片表面的空气,并放入烧杯中。

5. 在烧杯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变化。

6. 将植物的叶片放入塑料袋中,加入少许酒精,用剪刀将袋口封闭。

7. 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塑料袋内气体的变化。

实验原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的气孔会张开,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通过观察气孔中空气的变化,可以间接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碘液和高锰酸钾溶液都可以在反应中检测氧气的产生。

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氧气会排出并影响碘液和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

酒精会杀死叶片内的细胞,并使其失去对光线的反应,这样可以观察到光合作用对氧气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使用化学试剂,避免触及皮肤和衣物。

2. 室内光照条件要充足,保证植物可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3.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卫生,防止化学试剂污染和叶片污染。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并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操作方法,培养了实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这些能力对我们深入理解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二下学期生物实验教学计划(三篇)

初二下学期生物实验教学计划(三篇)

初二下学期生物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上级教育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___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____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

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

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教学内容1概要:生物学什么?2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方式3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式4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5国庆放假6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7第十七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8第二节:我国的动物资源第三节: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9第十八章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十八章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作用10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人的生殖和发育11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____期中考试期中评卷13第三节:其他生物的生殖14第二十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遗传与变异的现象第二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15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四节:性别和性别的决定16第五节遗传与环境17第六节:遗传病与人类健康18复习19复习____期末考试初二下学期生物实验教学计划(二)一、指导思想在认真学习和深入____《____、____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基础上,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在每一个试验的过程中,从试验意念的产生到试验方案的设计,从试验结果的分析到试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

所以,生物科学试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觉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试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试验问题中熬炼思维力量。

现将本学期的生物试验教学工作制定规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试验,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把握生物学学问、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根底生物学问,培育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力量。

生物试验教学将重点放在培育学生科学试验力量与提高学生科学试验素养,运用学问的综合分析力量、动手力量和设计创新力量。

二、教学要求1、演示试验必需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进展试验。

通过观看试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熟悉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学问的理解。

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试验,增加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试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试验全部开齐。

对于学生试验,若能当堂看清试验结果的须在试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展,教师监视学生对每个试验到达操作标准、娴熟的程度;培育他们深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力量。

三、试验课的教学方法试验课教学应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实行探究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多动脑、多思索,熬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学问时,最好让学生通过试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学问,这样做重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学生科学讨论的思路与方法;加强力量的培育和学问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四、试验教学的预备工作1、制定出本学期试验教学进度规划,并写明试验名目,写明试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规划安排试验。

2、试验教师在试验前必需将每个试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预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1、让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培育学生在试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2.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掌握植物细胞的制作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显微镜可以放大细胞结构,便于观察和研究。

2. 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洋葱鳞片叶、镊子、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2. 仪器:显微镜、显微镜片、显微镜台、切片器、滴水板。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切片: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叶的一小块,放在载玻片上。

2. 滴加一滴清水:在切片上滴加一滴清水,以保持细胞原形。

3. 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切片上,避免气泡产生。

4. 观察植物细胞:将切片放在显微镜台上,调节显微镜焦距,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显微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坏仪器。

2. 观察细胞时,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找到清晰的细胞图像。

3. 制作切片时,要确保切片薄而均匀,以便观察细胞结构。

4. 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遵守实验纪律。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显微镜可以放大细胞结构,便于观察和研究。

2. 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洋葱鳞片叶、镊子、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2. 仪器:显微镜、显微镜片、显微镜台、切片器、滴水板。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切片: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叶的一小块,放在载玻片上。

2. 滴加一滴清水:在切片上滴加一滴清水,以保持细胞原形。

3. 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切片上,避免气泡产生。

4. 观察植物细胞:将切片放在显微镜台上,调节显微镜焦距,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八年级下生物实验教学计划8篇

八年级下生物实验教学计划8篇

八年级下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八年级下生物实验教学计划精选8篇(一)实验名称:观察和比较生物细胞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深化学生对细胞的理解。

实验材料:1. 显微镜2. 化学试剂3. 玻璃载玻片4.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样本实验步骤:1. 准备好显微镜和载玻片。

2. 用棉签在玻片上涂上植物细胞样本。

3. 用另一根棉签在另一玻片上涂上动物细胞样本。

4. 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种细胞的结构,并通过调节放大倍数来更清晰地观察。

5. 让学生比较两种细胞的异同,重点关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的差异。

6. 结束实验后,让学生总结观察结果,写下实验报告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显微镜时要小心,避免损坏设备。

2. 注意使用化学试剂时的安全问题,避免皮肤接触或误食。

3. 调节显微镜的焦距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玻片。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八年级下生物实验教学计划精选8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基本概念和知识;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3.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4.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5. 生物圈与生态环境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 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3.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发现规律。

教学安排:1. 第一学期: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单元1: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单元2: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2. 第二学期:能量转化与利用- 单元3: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单元4:人的生殖与遗传3. 第三学期:生物结构与功能- 单元5:生物- 单元6:环境中的物质评价方法:1. 定期进行知识点检测,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 组织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3. 结合课堂讨论和表现出色的学生个别口头答辩,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一:观察酵母在不同温度下的作用实验步骤:1. 准备4个试管,标号为1、2、3、4。

2. 将等量的酵母粉分别放入4个试管中。

3. 向试管1中倒入10ml的冰水,试管2中倒入10ml的常温水,试管3中倒入10ml 的温水(约40℃),试管4中倒入10ml的热水(约60℃)。

4.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糖,并轻轻搅拌均匀。

5. 将4个试管放置在室温下,观察酵母的反应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看到在温水和热水中的酵母迅速开始产生气泡,发酵速度明显较快;而冰水和常温水中的酵母则反应较慢,甚至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酵母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酵母的发酵作用,而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则会影响酵母的作用。

实验目的:观察酵母在不同食物中的作用,了解酵母的发酵作用。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酵母对不同食物有不同的发酵作用,其中富含糖分的食物更容易引起酵母的发酵作用。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片鲜叶,用镊子将叶片撕成薄片。

2. 将撕开的叶片放在玻片上,加入一滴碘酒溶液。

3. 用取片钳将叶片轻轻覆盖一块盖玻片,使碘酒溶液均匀涂在叶片表面。

4. 将叶片放置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叶片中有许多绿色的细胞,每个细胞都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

在碘酒溶液的染色下,细胞内的淀粉颗粒也可以被观察到。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细胞壁、细胞核等特征结构,同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储存淀粉。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一:观察毛细管现象目的:通过观察毛细管现象,了解植物的水分吸收。

材料:白胶管、食盐溶液、水,玻璃棒步骤:1. 将白胶管剪成5 cm 的长度,用玻璃棒将一小块白胶粘在管的一端。

2. 将管装满食盐溶液。

3. 拿起另一个干净的玻璃棒,将它轻轻放在盐水中,让一端粘着盐水,另一端露在外面。

4. 观察盐水在管内的现象。

5. 重复上述步骤,只不过改为用清水代替盐水。

结果分析:在盐水中,管内的水会向外膨胀,而在清水中,管内的水会向内收缩。

这是因为盐水中的盐分浓度较高,而纯净的清水中则没有盐分。

结论:植物的根吸收地下水分,经过长距离运输,最终输送到植物体内。

与盐水的情况类似,植物根吸收的水分中所含的溶质越高,根内的水分就越容易被吸收,根外的水分就越容易丢失。

实验二:观察细胞的形态目的: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学习基本的细胞结构。

材料:红色洋葱和斯氏碘溶液。

1. 将洋葱切成数个小块,取其中一个块,将其表皮去除,并将其研磨成泥状。

2.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细胞的形状。

3. 用滴管将斯氏碘液滴在观察材料上。

斯氏碘液可以使细胞质染色,因此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结构。

在洋葱细胞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线粒体等。

实验三:观察蚯蚓的呼吸运动目的:观察蚯蚓的呼吸运动,了解其呼吸系统的功能。

材料:活体蚯蚓,玻璃管,水,小刀。

1. 将蚯蚓放置在玻璃管内,并用水淹没其头部。

3. 使用小刀,慢慢地分割蚯蚓的表皮。

蚯蚓的呼吸系统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通过观察蚯蚓在水中的运动,我们可以发现蚯蚓使用皮肤呼吸。

当皮肤处于水中时,氧气可以通过皮肤渗透到体内。

当将蚯蚓的表皮分割后,可以观察到其体内的血管和呼吸腔。

观察蚯蚓的呼吸运动是了解其呼吸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

蚯蚓的呼吸通过皮肤完成,体内还存在着血管和呼吸腔等结构。

实验四:观察卵生动物的发育目的:观察卵生动物的发育,了解不同阶段的形态和特征。

材料:青蛙或蝌蚪卵,显微镜。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计划一、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的营养需求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菌的营养需求;2. 学习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对于科学问题的思考能力。

实验材料:玻璃烧杯、酵母粉、含糖水、盐水、淀粉水、植物油、显微镜、蓝色染料。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营养溶液,如含糖水、盐水、淀粉水和植物油。

2. 取适量的酵母粉放入不同的玻璃烧杯中。

3. 向每个玻璃烧杯中加入不同的营养溶液,使溶液与酵母粉均匀混合。

4. 用显微镜观察各个烧杯中酵母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5. 使用蓝色染料标记每个玻璃烧杯。

实验结果:1. 含糖水中的酵母粉迅速产生气泡并增大;2. 盐水中的酵母粉没有变化;3. 淀粉水中的酵母粉没有变化;4. 植物油中的酵母粉没有变化。

相关问题探究:1. 酵母菌可以利用哪些物质进行代谢?2. 酵母菌的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二、实验名称:观察小麦胚芽的生长过程实验目的:1. 观察小麦胚芽的生长过程;2.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3.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玻璃烧杯、水。

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小麦种子放入玻璃烧杯中。

2. 向玻璃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种子浸泡其中。

3. 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1. 第一天:种子浸泡在水中,没有变化。

2. 第二天:种子开始发芽,出现小绿芽。

3. 第三天:芽长出幼苗,根部开始伸长。

实验分析:1. 小麦种子在水的浸泡下,吸收水分后开始发芽;2. 发芽后的种子会长出幼苗,根部开始伸长,以吸收更多的水和养分。

相关问题探究:1. 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光线、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际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巧,并提高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计划
——八年级下册
实验教师:生物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由于目前农村中学受经费缺乏、设备欠缺等条件限制,特别是我有庆中学。

因此,教学任务是非常繁杂的。

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合理的安排教学的进度,现对本学期实验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我继续任教八年级五个班的生物教学,分别是120班、121班、122班、123班和124班。

由于目前我校受经费缺乏、设备欠缺等条件限制,实验开出率并不高。

为了不让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就必须广开门路,创造条件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过程、获得知识,引领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本学期生物共安排学生实验6个,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验教学要求
(一)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生物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作为实验员,首先要督促教师作演示实验,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科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并能勇于改进演示实验。

作为实验员本人,更应在熟悉业务的同时,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

(二)做好学生分组实验
合理安排好各班学生分组实验。

制订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各分组实验的大致时间。

对于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最迟在上课的前一天要全部准备完毕,分组准备好,还要积极做好实验时的指导工作。

四、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生实验计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