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行业的起源

合集下载

天然橡胶的发展及应用

天然橡胶的发展及应用

天然橡胶的发展及应用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橡胶树的树液提取而来,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各种橡胶制品。

天然橡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公元前1600年,印度人就开始使用橡胶制品。

当时,橡胶被用作橡皮擦和球类比赛用品等。

然而,只有在18世纪末,人们才意识到天然橡胶的巨大潜力。

到了19世纪末,天然橡胶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材料之一。

天然橡胶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是橡胶制品的基础原料。

例如,汽车轮胎、工业密封件、橡胶管道等都是使用天然橡胶制造的。

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如高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使得它成为理想的材料。

其次,天然橡胶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

医用手套、尿布、止血带等医疗器械和用品都是使用天然橡胶制造的。

天然橡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对人体无害,因此非常适合作为医疗材料。

此外,天然橡胶还可以用于电气绝缘和防震减震领域。

电线电缆、电气设备、振动减震器等都使用天然橡胶作为绝缘和减震材料。

天然橡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减震性能,可以有效保护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

然而,天然橡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橡胶树只生长在热带地区,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具有橡胶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这导致天然橡胶产量有限,价格较高。

其次,天然橡胶易老化、变硬,不耐高温,容易受到臭氧、紫外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使得天然橡胶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此外,天然橡胶的物理性能难以调控,对不同应用的要求有限。

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替代品来弥补天然橡胶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发了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造的,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合成橡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配方设计,可以调控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满足各种不同应用的需要。

此外,合成橡胶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然而,合成橡胶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并且合成橡胶的成本较高,因此天然橡胶仍然是重要的材料之一。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历史世界史11世纪,南美洲人民就已使用橡胶球做游戏和祭品。

1493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探险到美洲时,将橡胶知识陆续带回了欧洲。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明(Charles de Condamine),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纪略》。

1768年,法国人麦加(P. J. Macquer)发现可用溶剂软化橡胶,制成医疗用品和软管。

1770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发现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字迹.1819年苏格兰化学家马金托希发现橡胶能被煤焦油溶解,后来人们开始用橡胶制造成防水布。

从这时起,天然橡胶的工业开始被研究和应用。

1820年,世界上第一个橡胶工厂在英国哥拉斯格(GLASGOW)建立。

1826年,为使橡胶便于加工,汉考克(Hancock)发明了用机械使天然橡胶获得塑性的方法。

1828年,英国人马琴托士(C. Mackintosh)用胶乳制成防雨布.1839年,美国化学家查理·古德业通过橡胶发明了著名的“硫化法”。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橡胶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1875年,化学家布查达制出人造橡胶。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 A. Wickham)完成了将野生的橡胶树变成人工栽培种植的工作。

此后,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扩种建立胶园。

188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H. N. Ridley)发明了“连续割胶法”.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研究一种叫甲基橡胶的合成橡胶。

大约在1930年,德国和苏联,合成了丁钠橡胶。

1950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1.4亿套,而1973年猛增到6.5亿套。

其他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量在70年代初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是世界橡胶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1953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研制成功。

1955年,美国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橡胶。

1965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粘剂。

1970年,首批浇注轮胎(用聚氨酯橡胶)诞生。

人类使用橡胶的历史

人类使用橡胶的历史

人类使用橡胶的历史可以说,在今天,橡胶已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了。

然而,人类认识橡胶的历史并不太长。

最早认识橡胶的,可算是美洲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了。

1493年,哥伦布第2次航行到美洲的海地岛。

他看到印第安人快活的游戏:他们围成圆圈,一边唱着歌,一边合着节奏欢乐地把一个圆球扔来扔去。

球儿落地,居然还能高高地弹起。

哥伦布大为惊讶,仔细打听后,才知道做成圆球的,是他从来不知道的一种东西——橡胶。

原来,海地岛生长着一种橡胶树。

那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为它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繁衍条件。

居住在那里的印第安人在橡胶树上拉个口子,乳白色的胶汁就会一滴滴地流淌下来。

印第安人把这种树汁叫做“卡乌巧乌”——意思是“树的泪水”。

将这种胶汁的水分晒干,就可以做成会蹦会跳的橡胶圆球了。

有些印第安人还将脚浸在胶汁中,拔出脚来晾干后就能在水中来回走动而不湿脚,这真可以称得上是雨靴的老祖宗了。

所有这些,都使后来继哥伦布去美洲的西班牙人觉得新奇。

据说,西班牙士兵在伐材修路时,马刀砍在橡胶树上很快就钝了,而且也使不上劲,有时用力一刀砍下去,刀就被弹回来。

为此,影响了修路速度,令西班牙人大伤脑筋。

哥伦布在从美洲回来时,顺便把令他大感兴趣的橡胶带回了欧洲。

可是,当时的欧洲没有人知道这种奇妙的东西除了能做游戏外,还能派上什么用场。

于是,它被送进博物馆,陈列在展柜里,作为“哥伦布带回的新奇玩艺”供人观看。

最先打开天然橡胶用场的是英国化学家、氧的发现者普利斯特列。

1770年,他发现橡胶可擦去铅笔字迹。

从此,橡胶才挤进了人们的文具盒里,和铅笔一样被人们普遍采用。

不久,又有人用橡胶做成医用胶管。

1823年,英国商人马金托什把胶汁涂在布上,做成了雨衣在市场上出售。

至今,英文中雨衣的别名还叫“马金托什”,便是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

可这些工作对于橡胶来讲,正好比用合金钢做大头针一样——大材小用。

这也难怪人们,因为这种用胶汁晒干而成的橡胶,叫生橡胶。

第一课天然橡胶的起源

第一课天然橡胶的起源

第一课天然橡胶的起源第一课天然橡胶的起源2011-05-30 10:32我开设本博"关于橡胶"的分类,旨在记录我学习橡胶知识的过程以及橡胶的相关知识,将其作为我橡胶知识管理系统的同时,也希望能为其他刚进入橡胶生产行业的新人提供一个知识搜索平台。

该分类的内容大多来自于互联网,我会注明出处,同时加上我自己的加工提炼和理解。

在此感谢行业前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知识财富。

今天就从天然橡胶的起源说起吧,这段历史还是很有趣的。

天然橡胶发现很早,考古发掘表明,远在11世纪,南美洲人民就已使用橡胶球做游戏和祭品。

话说1493年,哥伦布的船队航行到南美洲,登上巴西的土地时,西班牙人看到印第安人小孩和青年在玩一种游戏,唱着歌互相抛掷一种小球。

这种小球落地后能反弹得很高。

西班牙人接过这和小球,捏在手里感到有粘性,并有一股熏烟味。

西班牙人还看到,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浓稠的液体涂在衣服上,雨天穿这种衣服不透雨;还把这种白色浓稠的液体涂抹在脚上,水不湿脚。

这是什么东西对西班牙人怀着敌意的印第安人不肯相告。

西班牙人到森林砍伐树木,发现砍伐一种一个叶柄上长着三片小叶的树时,树的刀口上会涌出很多白色浓稠的液体。

这时,西班牙人才明白,印第安人涂抹在衣服上的白色浓稠的液体,就是这种树上流出来的。

征服美洲的西班牙人,对美洲的新奇古怪的事物十分感兴趣。

他们把印第安人玩的小球带回西班牙,陈列在博物馆里。

时光又流逝了两百年,法国科学家拉康达到南美又看到土著人玩这种小球,科学家和军人思维和眼光是不同的,追根寻底调查这种小球,得知这种小球是砍一种印第安人称为"橡胶"树流出的浓稠液体制造的。

首次利用橡胶,是化学家普利斯特利,他用橡胶擦去铅笔的字迹,那是1770年的事。

1823年,英国人马金托什,像印第安人一样把白色浓稠的橡胶液体涂抹在布上,缝制了"马金托什"防水斗篷。

1852年,化学家古特义在做试验时,无意之中把盛橡胶和硫磺的罐子丢在炉火上,橡胶和硫磺受热后流淌在一起,形成了块状胶皮。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史橡胶发展历史世界史11世纪,南美洲人民就已使用橡胶球做游戏和祭品。

1493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探险到美洲时,将橡胶知识陆续带回了欧洲。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明(Charles de Condamine),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纪略》。

1768年,法国人麦加(P. J. Macquer)发现可用溶剂软化橡胶,制成医疗用品和软管。

1770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发现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字迹.1819年苏格兰化学家马金托希发现橡胶能被煤焦油溶解,后来人们开始用橡胶制造成防水布。

从这时起,天然橡胶的工业开始被研究和应用。

1820年,世界上第一个橡胶工厂在英国哥拉斯格(GLASGOW)建立。

1826年,为使橡胶便于加工,汉考克(Hancock)发明了用机械使天然橡胶获得塑性的方法。

1828年,英国人马琴托士(C. Mackintosh)用胶乳制成防雨布.1839年,美国化学家查理·古德业通过橡胶发明了著名的“硫化法”。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橡胶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1875年,化学家布查达制出人造橡胶。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 A. Wickham)完成了将野生的橡胶树变成人工栽培种植的工作。

此后,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扩种建立胶园。

188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H. N. Ridley)发明了“连续割胶法”.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研究一种叫甲基橡胶的合成橡胶。

大约在1930年,德国和苏联,合成了丁钠橡胶。

1950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1.4亿套,而1973年猛增到6.5亿套。

其他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量在70年代初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是世界橡胶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1953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研制成功。

1955年,美国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橡胶。

1965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粘剂。

1970年,首批浇注轮胎(用聚氨酯橡胶)诞生。

橡胶工业发展史

橡胶工业发展史

发展时期
19世纪末期,汽车及汽车轮胎的出现推动了橡胶工业的蓬勃发展。1845年英国人R.W.汤姆森首次提出了充 气轮胎专利。1888年英国制造出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胎。1895年第一条充气汽车轮胎问世。不久,汽车轮胎开始了 商品生产。为了改进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1893年帘布(见帘子线)用于自行车胎。1900年帘布开始在 汽车轮胎上应用。1906年,美国人G.厄诺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进剂。1912年S.C.莫特发现了炭黑的不久,防老剂 也应用于橡胶加工。1916年F.H.班伯里提出了橡胶密炼机(见塑炼)专利,橡胶加工机械相应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橡胶加工技术在这一时大的进步。随着橡胶工业的迅速发展,原用野生的天然橡胶在性能和产量方面已不能满足 需要,19世纪中后期开始了天然橡胶的人工栽培。到20世纪20~3培的天然橡胶已经逐步取代野生橡胶,成为天 然橡胶的主要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天然橡胶供不应求,德国开始了甲基橡胶的小批量生产造硬质橡 胶制品。这种合成橡胶质次价高,战后即停止了生产。30年代开始了合成橡胶商品化的生产,聚丁二烯橡胶(即 丁钠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等相继投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合成 橡胶及与战争相关的橡胶制品如汽车轮胎、飞机轮胎、各种军生产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谢谢观看
稳定发展时期
70年代中期,石油涨价,严重冲击汽车工业及石油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随之出现了危机,不景气的局面一直 持续到80年代初期。1979年为13.0Mt,1982年下降到11.6Mt,1982年以后开始缓慢回升。世界橡胶工业开始进 入了较为缓慢的增长时期。橡胶企业的主要注意力由扩大产力提高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 术。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橡胶生产的技术水平的电子计算机 辅助设计促进了橡胶应用技术从技艺向科学的过渡。轮胎浇注工艺突破了原有的轮胎制造技术。热塑性橡胶的广 泛应用促进了传统橡胶工变革。

橡胶历史故事

橡胶历史故事

橡胶历史故事橡胶历史故事一、橡胶的起源橡胶是一种天然材料,源自于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的一种橡胶树。

当地居民在数百年前就开始利用橡胶树的乳汁来制作各种有用的物品,比如水杯、鞋子等。

然而,直到18世纪末,橡胶才被西方世界广泛认识。

二、橡胶的发现与使用1、对橡胶的发现.1770年,法国科学家拉图库(Charles-Marie de La Condamine)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发现了橡胶的存在,并将橡胶的样本带回欧洲。

2、橡胶的商业化应用.1823年,英国化学家查尔斯·麦金托什(Charles Macintosh)发明了一种将橡胶融化涂在布料上的方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件防雨外套,被称为“麦金托什雨衣”。

此后,橡胶制品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

3、工业化生产.1860年,英国工程师托马斯·汉考克(Thomas Hancock)发明了一种橡胶硫化工艺,使橡胶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弹性,促进了橡胶制品的大规模生产。

三、橡胶产业的发展1、橡胶种植园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在其殖民地大规模种植橡胶,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建立了许多橡胶园,满足了橡胶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2、橡胶的应用扩大: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橡胶制品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汽车轮胎、橡胶管道、橡胶鞋底等成为橡胶制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推动了橡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橡胶市场的国际化.20世纪后半叶,橡胶贸易逐渐国际化,国际橡胶交易所成立,橡胶价格开始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四、橡胶的环保问题与创新1、橡胶的环境影响:传统的橡胶种植和加工过程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砍伐森林、水土流失等。

此外,废弃的橡胶制品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2、橡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开发可持续的橡胶种植和生产技术,例如利用橡胶树叶子的乙醇提取物来制作橡胶,或者利用微生物合成橡胶。

3、循环经济的应用:回收和再利用废弃橡胶制品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研发橡胶回收技术和开发再生橡胶制品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天然橡胶的历史解读

天然橡胶的历史解读

天然橡胶的历史1492年远在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当地居民已开始利用。

1736年直到1736年,法国才在世界上首次报道有关橡胶的产地、采集胶乳的方法和橡胶在南美洲当地的利用情况,使欧洲人开始认识天然橡胶,并进一步研究其利用价值。

1839年此后又经过了100多年,直到1839年美国人固特弄(C.Goodyear)发现了在橡胶中加入硫黄和碱式碳酸铅,经加热后制出的橡胶制品遇热或在阳光下曝晒时,才不再像以往那样易于变软和发粘,而且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从而发明了橡胶硫化,至此天然橡胶才真正被确认其特殊的使用价值,成为一种其重要的工业原料。

1888年1888年英国人邓录普(J.B.Dunlop)发明了充气轮胎,促使汽车轮胎工业飞跃地发展,因而导致耗胶量急剧上升。

1876年1876年,英国人威克姆(H.Wickham)从巴西马逊河口采集橡胶种子,运回英国皇家植物园播种,并在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试种,均取得成功。

此即为巴西橡胶树在远东落户的开端。

从此,栽培橡胶业发展非常迅速。

1997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已高达624.7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垦科技工作者通过科学实践,打破了国外近百年来所谓15。

以北是巴西橡胶树种植“禁区”的定论,成功地在北纬18。

以北至北纬24。

的广大地区种植巴西橡胶树,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1996年天然胶产量已达到42万吨,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胶生产国。

海南岛原来不产橡胶,1905年,一位华侨从马来西亚运回一批橡树种子,在儋州那大地区栽培,并创了海南种植橡胶的历史。

此后,又有几位华侨从南洋引进橡胶树苗,建立胶园,成立公司,但发展缓慢。

50年代初,海南岛有800多公顷胶园,年产干胶200吨左右。

从1951已年开始,海南岛大力发展橡胶生产,现在全岛橡胶林面积达30多万公顷,于胶产量超过1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橡胶产地。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大戟科橡胶树属大乔木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之后,天然橡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天然橡胶的进口需求量逐年增加。

天然橡胶最早被发现于南美亚马逊雨林,19世纪后期从南美大陆移植于刚果、利比里亚、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地,而后由斯里兰卡移植到马来、印尼等热带地区。

目前,天然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之间的低海拔、低纬度的热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第1个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植胶成功的国家。

印尼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降雨相对稳定,产量也相对稳定。

我国科研人员选育出“热研72059”优良品种,可实行全周期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50%以上,目前已在海南儋州、昌江等地示范推广。

我国天然橡胶亩产长期在80公斤左右徘徊,但在海南、云南等植胶区发现单株产量超过100公斤甚至200公斤的橡胶树,如能利用超高产单株培育出超高产品种,将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效益。

此外,我国科研人员正研究新型橡胶生产模式,从幼龄橡胶树的茎叶直接萃取天然橡胶,初步试验数据显示,每亩可收获茎叶等干物质1吨,提取出60公斤天然橡胶。

以上就是天然橡胶行业的起源,中国的橡胶行业正在蓬勃地发展当中,现在很多专业做橡胶定制的厂家能根据买家的需求定制各种不一样的模具,有的公司还有十几二十几年以上的橡胶定制经验,选择这样的公司来进行定制是比较不错的。

深圳佳诺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模具和中高端橡塑制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拥有成套的橡塑模具及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

团队有多名从事模具设计、橡塑配方、及超过20年以上相关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公司从
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橡塑产品材料开发,半成品、成品、印刷、包装的完整生产线。

从胶料引进到多样化产品的出厂,每一个生产过程都得到严密的控制,成熟的生产设备,现代的生产管理是品质产品的保障。

引进橡塑模具和橡塑产品的专业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为业内提供更好的塑胶配件,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也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伟大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