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残留检测

合集下载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3)兽药残留的种类(形式)
第一类是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的原药及其主要代谢物 (除高亲脂性化合物外),因代谢和排泄迅速,不会在动物体 内蓄积。但这些物质可能具有毒性作用,而且被人摄入后 在体内可生成高度活化的中间产物(亲电子基团、自由 基等),因而对消费者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第二类是共价结合代谢物,因其从机体排出相对较慢,它 们的存在对于靶动物有潜在的毒性作用,而对于消费者, 由于结合残留在人体内不可能再活化,其生物利用率和含 量均低,可能只显示很低的毒性。
根据化学结构可分类为:
(1)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 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2)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四环素类: 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等。 (4)氯霉素类: 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5)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吉他霉素、泰乐菌素等。 (6)林可胺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多肽类: 杆菌肽、黏菌素等。
在所有体液样品中,尿样最容易获得,并且样品量多,内含 药物(母体药物及代谢物)浓度高;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 白质,不需去蛋白处理。
尿中药物大多呈结合状态,主要以葡萄苷酸和硫酸酯结合 物存在,因此无论直接测定或萃取分离之前,都必须将结 合态的药物水解,使药物游离出来。
尿样pH变化范围大,分析前需调节到一致的pH值。
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样品中危害残留 物质的特点。
残留分析中的样品主要是各种食用组织(肌肉、脂肪、 肝、肾、皮、血液、蛋、奶及其加工食品)。
活体检测中一般采集血浆、尿液和粪便; 屠宰场主要采集某种药物的靶组织及其他高浓度的样本,
如肝、肾、胆汁、注射部位的组织等。
一、生物样品的类型
(1)性激素

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

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

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是国家制定的针对兽药残留检测的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兽药残留检测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该规程对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处理、方法选择、仪器设备、质控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兽药残留检测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一、引言兽药残留是指兽用药物在动物体内残留的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类体内,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

加强对兽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是在这一背景下制定的,旨在规范兽药残留检测工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样品处理1. 样品收集:收集的样品应代表性,取样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唯一性。

2. 样品预处理: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提取、净化、浓缩等。

3. 样品保存:处理完的样品需按要求保存,避免发生物质的降解和污染。

四、方法选择1. 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2. 检测方法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且经过验证和确认。

五、仪器设备1. 使用优质的兽药残留检测仪器设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六、质控要求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检程序、质量控制方法、实验室管理、数据处理和记录等。

2. 实验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出现干扰和错误。

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为兽药残留检测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保障了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各兽药残留检测实验室和单位应严格依照规程执行,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

【2000字】第二篇示例: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操作规程,主要用于指导兽药残留检测的实验室操作。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
• 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 确的操作过程或检测卡已变质损坏,应重新测试1 次,如仍为此现象,应更换检测卡或联系供应厂家 ;
• 阳性结果表明盐酸克伦特罗含量在阈值以上,阴性 结果表明盐酸克伦特罗含量在阈值以下。
7 灵敏度
灵敏度(阈值):根据每种检测 卡控制浓度而定,盐酸克伦特罗有 3ng/ml、5ng/ml、6ng/ml、15ng/ml 、20ng/ml、30ng/ml和50ng/ml等控 制规格,判断前请向供应厂家咨询控 制阈值。
8 注意事项
(1)肉及内脏中脂肪会导致假阳性结果 ,取样时请剔除肉眼可见的脂肪;
(2)盐酸克伦特罗检测卡应在常温下使 用,不用对刚屠宰的猪肉或冷冻猪肉 直接进行检测;
克伦特罗ELISA检测
1 适用范围
此方法应用于猪肉、内脏、猪尿 液及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含量的检测 。
二、使用单位需自备的设备及试剂
用BSA(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的克伦特罗分子与胶体金颗粒 结合后,包被在醋酸纤维素膜上;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将克伦 特罗抗体和BSA抗体分别包被在检测区(T)和质控区(C) 。当样本加到加样孔后,样本中的克伦特罗分子与克伦特罗BSA-胶体金偶联物一起层析泳动到检测区竞争与克伦特罗抗 体结合,剩余的克伦特罗-BSA-胶体金继续泳动到质控区与抗 体结合。因此,当样本中的克伦特罗浓度超过一定量后,胶 体金偶联物就不能与克伦特罗抗体结合,此时检测区不出现 紫红色线条;当样本中克伦特罗浓度低于一定值或样本中没 有克伦特罗时,胶体金偶联物就与克伦特罗抗体结合,从而 在检测区显示出一条紫红色线条;而无论样本中是否含有克 伦特罗分子,质控区都会出现紫红色线条,以示检测有效。
5 操作步骤
(1)从原包装铝箔袋中取出检测卡,在1小时内应尽 快地使用;

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

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

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是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兽药残留检测工作。

本规程包括了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结果的评定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43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2008的内容。

第一章:总则本章主要包括了该操作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相关的定义和术语等内容。

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保障兽药的使用安全,并规范兽药残留检测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第二章:采样本章主要说明了采样的目的和原则。

采样是兽药残留检测的关键步骤,对采样的时间、地点、样品数量、采样工具等都有详细要求。

同时,还对不同类型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了具体的采样要求。

第三章:样品保存和处理本章详细介绍了样品保存和处理的要求。

样品的保存要求包括保存容器、温度、封存、标签等方面,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样品的处理要求包括对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在样品中加入试剂进行提取等。

第四章:分析方法本章重点介绍了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该操作规程不仅要求检测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选择和使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分析方法。

对于目前常用的色谱法、质谱法和免疫学方法等,也有具体的要求和应用指南。

第五章:质量控制本章主要讲述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要求。

在兽药残留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该章节要求检测机构在样品检测中应建立并执行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如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质量标准品的使用等。

第六章:结果评定本章说明了兽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和评定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阈值标准、检出限、定量、定性和不确定度等方面的介绍,以及对合格结果和不合格结果的处理要求。

第七章:报告和档案本章要求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进行书面报告,并指明所用方法、结果评定及不确定度的计算等内容。

同时,还强调了结果的保存、备份、保密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第八章:管理和监督本章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加强对兽药残留检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检测工作符合标准规定。

《兽药残留检测》课件

《兽药残留检测》课件
兽药残留危害
长期摄入含有兽药残留的牛奶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如耐药性的 产生、过敏反应等。
检测方法
介绍常见的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 法、质谱法等。
鱼肉中兽药残留检测案例
案例概述
鱼肉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但有时也会 存在兽药残留问题。本案例将介绍鱼肉中
兽药残留的来源、危害和检测方法。
《兽药残留检测》PPT课件
目录
• 兽药残留检测概述 •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 兽药残留检测流程 • 兽药残留检测案例分析 • 兽药残留检测的挑战与展望
01
兽药残留检测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性食品中残留 的兽药及其代谢产物。
重要性
兽药残留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态 安全,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问 题。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标记物显色反应,检测兽药残留。
荧光免疫分析法(FIA)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判断兽药残留量。
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
利用生物芯片对兽药残留进行高通量 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并行处理能力 。
生物传感器技术
通过生物传感器对兽药残留进行实时 监测,具有快速响应和在线检测能力 。
04
兽药残留检测案例分析
鸡肉中兽药残留检测案例
案例概述
兽药残留来源
鸡肉是常见的肉类食品,但有时会存在兽 药残留问题。本案例将介绍鸡肉中兽药残 留的来源、危害和检测方法。
鸡肉中兽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养殖过程中不 规范使用兽药,如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等 。
兽药残留危害
检测方法
长期摄入含有兽药残留的鸡肉可能对人类 健康造成影响,如耐药性的产生、过敏反 应等。

兽药农药残留快速检验

兽药农药残留快速检验
3. 也适用于急性中毒残留物及胃内容物中残留农药 的快速筛选检测。
酶抑制法
速测卡法检测原理
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 (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 色),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 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使催化、 水解、变色的过程发生改变,由此 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 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滥用抗生素,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有些兽药企业在产品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 ,但不在标签中进行说明,从而造成用户 盲目用药
用来掩饰有病畜禽临床症状,以逃避宰前 检验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种类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原理
微生物法
免疫学法
根据抗菌药物对微生物生理功能、 代谢的抑制作用,来定性或定量 确定样品中药物残留。
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检测 方法。
整体测定法
结果判定
打开与空白对照卡比对。
反应
将速测卡对折后,用手捏3分钟
预反应
放置10分钟
检样
取一片速测卡,将蔬菜上的液滴滴在白色药片上
样品预处理
擦去蔬菜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见方碎片,取5g放入带盖瓶中,加 入10mL浸提液,静置2分钟以上
• 仪器测定法:将速测卡插入仪器中,将提取液2~3滴于速测卡白色 药片上,同时作一片空白实验,启动仪器自动运行预反应10分钟, 盖上仪器盖,3分钟时仪器报警,打开仪器观察结果。白色药片变 为天蓝色或与空白对照卡相同,为阴性结果。白色药片略有浅蓝色 为弱阳性,白色药片不变色为强阳性。
莱克多巴胺检测卡
莱克多巴胺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克仑巴安β肾上腺受体激动 剂,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症、肌肉萎缩症,增长肌肉,减 少脂肪蓄积,并对胎儿和新生儿生长有益。莱克多巴胺正被作为 一种新型瘦肉精被一些养猪场使用。对此药物在养殖业的适用范 围和安全性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自2011年12月5日起在中 国境内禁止生产和销售莱克多巴胺。

兽药残留检测工作业绩

兽药残留检测工作业绩

兽药残留检测工作业绩
摘要:
1.兽药残留检测的背景和重要性
2.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3.兽药残留检测的工作业绩
4.兽药残留检测的未来发展
正文:
兽药残留检测的背景和重要性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兽药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兽药的滥用和残留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隐患。

兽药残留不仅可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增强,还可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兽药残留检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手段。

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快速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酶联免疫快速扫描是一种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初步筛查。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检测限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精确检测。

近年来,兽药残留检测设备不断更新升级,检测技术日趋成熟。

常见的兽药残留检测设备有兽残检测仪、病害肉检测仪、瘦肉精检测仪等,这些设备为食品药品监督委员会、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农副产品检测等相关领域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

兽药残留检测的工作业绩
兽药残留检测工作在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开展兽药残留检测,许多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得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效避免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兽药残留检测工作还有助于提高养殖户和食品企业的法律意识,促使他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减少兽药残留问题的发生。

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

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

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
兽药残留是指在动物体内或体表组织中残留的药物及其代谢物。

兽药残留对人
体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标准来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我国针对兽药残留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GB 31650-2019)、《兽药残留物质的检测方法》(GB/T 15666-1995)等。

这些
标准主要从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规定。

首先,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食品中兽药残
留限量》规定了各类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最大允许限量,如瘦肉中氧氟沙星的限量为0.1mg/kg,鲜奶中氯霉素的限量为0.3μg/kg等。

这些限量值的制定是基于对兽药
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评估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减少人体对兽药残留的摄入量。

其次,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是保障兽药残留限量得以执行的重要手段。

《兽药
残留物质的检测方法》规定了兽药残留的检测样品的处理方法、检测仪器的使用规范、检测步骤的操作要求等内容,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方法的制定是基于国际通行的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可以满足不同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需求。

总的来说,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这些标准,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确保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与时俱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安全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兽药残留检测
• 一、兽药残留检测基础知识 • 二、兽药残留检测样品制备 • 三、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兽药残留
ppt课件
1
兽药残留检测基础知识
一、兽药的分类
畜牧生产和兽药临床上使用的兽药按用途分类,主要有 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激素类及生长促进剂等。
二、兽药残留的来源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 化合物及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
ppt课件
2
兽药残留来源 ✓不遵守休药期。 ✓兽药使用不规范。 ✓药物标签不规范。 ✓屠宰前用药掩饰临床症状,以逃避屠宰前检查。 ✓动物性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兽药。
ppt课件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兽药残留的种类
兽药残留的种类很多,残留毒理学意义较大的兽药, 按其用途可分为抗生素类、合成抗菌类、抗寄生虫类、 生长促进剂和杀虫剂等。抗生素和抗菌药统称抗微生 物药物,是最主要的兽药残留。
广泛用于兽药残留的初步筛选。
ppt课件
10
5、色谱-质谱联用
目前兽药残留分析领域强大的分析手段,有力的定性定量工 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应用较为广泛。
ppt课件
11
四、兽药残留检测发展方向
(1)高通量化,检测时间更短。 (2)灵敏度更高,检测限更低。 (3)多残留,同时测定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不同药物。 (4)检测的选择性更高,
ppt课件
6
1、样品预处理
• (1)样品均匀化。 • (2)去蛋白处理:沉淀法、超滤法、固相萃取法。 • (3)结合物水解:酸水解、酶水解、溶剂解。
ppt课件
7
2、样品提取与净化
(1)提取:组织捣碎法、振荡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 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 (2)净化:液-液分配、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 分散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子印迹技术。
抗干扰能力更强。
ppt课件
12
本节重点
✓ 掌握兽药残留的危害; ✓ 掌握兽药残留检测主要方法
ppt课件
13
ppt课件
8
3、样品浓缩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旋转蒸发、气流吹蒸、真空离心等。 真空离心浓缩法,适用于热敏性组分或粘稠液体的浓缩。
4、衍生化技术
ppt课件
9
五、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兽药残留检测主要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和色谱 分析法。
1、微生物抑制法
一种较为传统的测定方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价 格低廉、不需要精密仪器等特点,但同时存在灵敏度 低、易受干扰等缺点。
ppt课件
4
四、兽药残留的危害
➢ 1、引起毒性反应。 ➢ 2、诱导产生耐药菌株。 ➢ 3、破坏人体胃肠菌群平衡。 ➢ 4、引起过敏反应。 ➢ 5、引起“三致”作用。 ➢ 6、引起激素样作用。
ppt课件
5
四、兽药残留检测样品的制备
兽药残留分析中,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组织样品, 其次是奶、血液和尿液样品。生物样品中被测组分一 般需要提取、净化和浓缩后才能进行色谱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