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字经学习心得
三字经读书心得(精选12篇)

三字经读书心得(精选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三字经读书心得(精选12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三字经》读书心得15篇

《三字经》读书心得15篇《三字经》读书心得1最近看了一本名叫《新三字经》的书,令我感触很深。
仔细看过后,其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己过,言必行,行必果。
败与胜,非天命,得与失,乃互生。
”“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
”意思是说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收到真实的效果。
我们既要重视行动,也要重视认知,两相促进,才能塑造健全人格。
牛顿就是经过反复的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居里夫人也是经过观察,然后反复思考,再试验,才发现了“镭”,所以我们要学会思考。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是说学业和事业的成功要靠刻苦勤奋。
人不能过度的追求享受,否则就会败在自己的手中。
韩愈的《进学解》里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强调了勤奋思考的重要性。
许多人的失败是因为懒,一个人过于贪玩、贪图安逸,就会自己荒废自己。
只有勤奋才能获得成功。
《三字经》读书心得2寒假中我读了国学经典《三字经》这本书,感受颇多,下面和大家说说。
我觉得古人很聪明,别看那一组组句子只有三个字,可却包含了很多做人的大道理。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趁着年少时用功学习,不要等老了无所作为而后悔。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这样的句子和道理还有很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这句话。
它讲述的是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令家长们惊讶的故事,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知道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
知道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再想想自己以前都是只想着选最好的吃,感到很是惭愧,妈妈对我说:“你现在能体会这个道理也不迟,相信你也会慢慢改变进步。
”我心里想:“以后我要向孔融学习,更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收获真不小,明白了更多的道理,我感觉自己长大了。
2021年《三字经》读后感(精选15篇)

2021年《三字经》读后感(精选15篇)《三字经》读后感1虽然在中国思想史上,人性的善恶没有定论,然而《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和期望。
《三字经》一方面认为人本性是向善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后天环境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历史故事来印证成长及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四人同是曹操的儿子,但由于成长经历不同,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完全不像兄弟。
《三字经》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
同时,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地去经历,才会有所成。
钱文忠的《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其中许多观念已融刻在中国人的思想血脉中,如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虽然在中国思想史上,人性的善恶没有定论,然而《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和期望。
《三字经》一方面认为人本性是向善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后天环境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历史故事来印证成长及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四人同是曹操的儿子,但由于成长经历不同,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完全不像兄弟。
《三字经》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
同时,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地去经历,才会有所成。
《三字经》读后感2我读过很多课外书,《三字经》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虽然它只有短短的几百字,却记载了许多历史文化,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记忆犹新的《三字经》有许多,如:“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2021年《三字经》心得体会(多篇汇编)

2021年《三字经》心得体会2021年《三字经》心得体会1我读过很多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有历史书,有科幻书等等。
这些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视野,还使我从中懂得了许多道理。
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经》这本书。
每一次读它,都能引起我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三字经》这本书中的每一句虽然很简短,却蕴含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最初,本性是善良的。
这样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后天的努力、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品行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更是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从小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有“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等许多通俗易懂的哲理。
《三字经》真是中华文化知识的宝库、思想的宝库,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每当我读起《三字经》时,便会陶醉在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句是“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句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黄香的孩子,九岁的时候就非常孝顺。
每当夏天,总是先把枕席扇凉了、蚊子赶跑了再请父母歇息。
冬天时,自己先躺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妈妈告诉我,这个故事讲的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黄香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对我的爱,也想到了我对父母的点点滴滴。
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呵护我,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
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很少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反思、去学习、去努力做好!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孝顺,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爱!这本书给了我智慧的结晶和学习的精神,让我在成长的路途中不断成长、无所畏惧。
2021年《三字经》心得体会

2021年《三字经》心得体会2021年《三字经》心得体会1朗朗乾坤,得万古之灵气,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旷世之奇书,《三字经》横空出世!小子对此奇书甚有感触,即书一文,此亦个人之意,又亦儿戏之言,不可当真也!何谓此书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韵句成句,自成一体,易读易记,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人物天文气象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
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但是,我们要把《三字经》与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思考,正确地认识,主动汲其精华,剔其糟粕。
亲情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孔融四岁就知道让大梨给长兄;黄香九岁便主动孝顺父亲而无怨无悔。
重视子女教育和历史教育亦是优秀的文化传统。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玉不琢,不成器”。
这体现我国对教育的重视。
《三字经》还将整个中国历史浓缩在一起,易学易记,并且专门谈到学习历史的方法。
总之,这一切都表现了古代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于当时的历史与政治原因,造成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使《三字经》多了几分糟粕:三纲五常。
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愚昧地认为有了“三纲”,就会形成君顺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妇顺的社会安定局面;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这些基本道德底线,不容打破。
只是可怜当时的人啊!一心认为三纲五常可以维护家族国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纲五常并亲身践行,实际上这不过是富有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紧箍咒而已。
满分作文总而言之,《三字经》这本奇书,其精华就在于对亲情孝顺的张扬,对后天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视。
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两千年来一直是束缚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绳索。
2021年《三字经》读后感(合集15篇)

Words are the shadow of action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2021年《三字经》读后感(合集15篇)《三字经》读后感1《三字经》是一本千古名著,在好看的同时,它也蕴含着巨大又深刻的道理,大家快来听听这些有趣的故事和领悟这些深刻的道理吧!其中第一小结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他所讲的道理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一样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后天教育的影响,行为习惯也就越来越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成为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很好的人。
接下来的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句话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孟子的母亲知道小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成长环境,便坚持给孟子选择一个好邻居,前后共搬了三次家。
最后他们搬到了学校旁边,孟母看着孟子多么热爱学习,终于放下心来。
可孟子也有调皮的时候,有一天,他竟然逃学啦!这可把孟母气坏了。
孟母把孟子叫到身边,当着他的面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
梭子折断后就不能织布了。
孟母这样做,是为了告诉孟子一个道理——学习也是不能中断的,中断后就会一事无成。
”多少人都不是输在了成功的起跑线上,而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输在了前往成功的道路上。
所以,大家必须要懂得只有坚持,才能成功的道理。
最后,我还要跟大家说:“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这里的故事含义更深刻:“宋朝时期,有一个孩子名叫仲永,五岁的一天,他在家里忽然大哭起来,吵着要纸要笔。
他的父亲很惊奇——小仲永从没接触过这些东西,要它干什么?但还是向邻居借来了纸笔。
小仲永拿起笔就写了一首诗,文采和内容都很像样。
他的父亲连忙拿给村里的秀才们看,大家都称奇。
从此后,就不断有人来请他们父子去做客,有的还拿出一些钱,让仲永当场表演做诗。
他父亲很高兴,带着小仲永到处表演,却没有让小仲永看一本书学习新的知识。
转眼间,小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
这一天,他见到大政治家王安石,又当场写了一首诗。
2021年三字经读后感(精选15篇)

2021年三字经读后感(精选15篇)三字经读后感1这段时刻,我们一向学习《三字经》。
《三字经》中有很多故事都能给我以启迪,其中“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还帮了我的大忙呢!早些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滑板。
我真是太高兴了。
写完作业就拉着爸爸陪我去学滑滑板。
但是虽然我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滑板就是不听我的话。
爸爸让我先学习滑行,但是滑板不是跑得太快,就是左右倾翻,就是不让我好好使用它。
但想到学会后踏在滑板上那种飞翔的感觉,我还是一遍一遍地尝试,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我想:“我原以为学这个很容易,没想到这么不容易。
”就这样练习了一整天,滑板依然不听我的话。
爸爸看到我沮丧的样貌,鼓励我说:“天天,你不好灰心,刚开始学,的确需要发奋,但学会后你就能够自由地滑行了!再坚持,你必须能够成功!”我听后想:“好,我再坚持,我就不坚信我学不会。
”但是,在以后的几天中,虽然我也不停地尝试,我依然没有感觉,仍然需要爸爸扶着我才能站在滑板上,身体拼命地扭动,滑板好像不认识我一样,就是不和我配合。
想到这几天的发奋竟然换来这样的结果,我对爸爸说:“我累了,不学了。
”爸爸说:“天天,你不是刚刚读过‘孟母断织’的故事?”我气呼呼地说:“是,但是和我有什么关联!”爸爸说:“孟子怎样做的呀?”我一下想到了孟子由于对学习感到了厌倦,便逃学回家,他的母亲为了教育他,就气愤地把织布机上的线剪断了。
是啊,如果中途放下,半途而废,不就像织布机上的线剪断一样吗?我要是此刻放下了,还能体会飞翔的感觉吗?我对爸爸说:“爸,走,开始!”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天的下午,正在滑板上扭动的我突然有了简单的感觉,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好像学会了!”《三字经》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啊!我必须要认真地读读这经典!三字经读后感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话一年级小朋友都明白,这就是三字经的经典“台词”。
背诵三字经,人人都会,可谁又明白其含义呢?我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了三字经全解。
2021年三字经读后感(15篇)

2021年三字经读后感(15篇)三字经读后感1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世世代代我们都诵读着千古流传经典的文化遗产。
其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每个儿童必不可少读的经典著作。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
它易读、易记、易解。
《三字经》内容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
它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要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从小爸妈就教育我们,要多读书。
五岁时,爸妈就特地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和《唐诗三百首》。
我一打开,天啊!全是字,我的头都大了!上小学的时候,我才知道要用阅读来充实自己,当我打开书柜,拿出《三字经》时,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尘。
打开第一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还挺有趣的: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开始背了,“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再看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饱含人生哲理,我心想:这么好的__,我一定要看完!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
所谓“一心不能二用”。
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
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老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
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
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字经读后感2对“三字经”最早的记忆,停留在小时候父亲的口头禅“人之初,性本善”上。
那会少读私塾的父亲只提到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上学,在学校里学习过许多“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感觉很枯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
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如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还有“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到自豪,而最大的收获是对学生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字经学习心得(2)
我家有一本不太新的《三字经》书,里面有拼音,有插图。
关于我学《三字经》的感受,我想说三个方面——
一、学习《三字经》的过程
可能是从我会说话没多久,妈妈就开始教我背《三字经》了。
最初,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会背几句后,爸爸妈妈都表扬我,我更觉得很有意思……。
后来,我背着背着,就不想再背了,因为我觉得《三字经》太长,我又不想知道它的意思……。
再后来,妈妈给我报了“国学”学习班,在这里我明白了《三字经》的一些意思,便逐渐背了下来……。
二、学习《三字经》的内容
《三字经》共有6部分第1部分是说学习重要的;第2部分是说孝敬礼仪的;第3部分是用一到十讲日常生活的;第4部分是说四书等著作的;第5部分是说中国朝代历史的;第6部分是说小时候好好学习,长大有作为的……。
三、对《三字经》的应用
我觉得每一部分都很有用!有时我还用里面的语言呢!我举一个例子吧有一次,我看到电视上说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很可怜,我就给爸爸妈妈说“我们去领养个孩子吧!”爸爸妈妈说我有同情心,我马上说“人之初,性本善。
”吗!我把爸爸妈妈都逗乐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呢!
小朋友,如果你有时间,也来学学《三字经》吧!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