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合集下载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原理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原理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原理引言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分析中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添加滴定液到待测液体中,从而测定待测液体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应用领域酸碱滴定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食品分析:可以用于测定食品样品的酸度、碱度,以及酸碱物质的含量。

2.环境分析:可用于监测水质中的酸碱物质,例如测定河水、湖水等的酸碱度。

3.医药化学:可以应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分析,测定药物中的酸碱度。

4.教学和科研: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实验室教学中最常用的实验之一,也是学生了解和掌握酸碱反应原理的重要方式。

基本原理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过程来测定待测液体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它基于下列原理:1.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当酸和碱混合时,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可表示为:酸 + 碱→ 盐 + 水。

滴定液通常是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待测液体中含有未知浓度的酸(或碱)。

通过滴加滴定液,当两者完全中和时,可以根据滴定液的初始体积和滴定点的变化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2.指示剂原理:为了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通常要添加一种指示剂。

指示剂会随着滴定反应的进行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指示滴定反应已经完成。

常用的指示剂包括酸碱指示剂、酸碱敏感纸等。

实验操作步骤酸碱滴定法的实验操作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准备工作:准备待测液体和滴定液,并准备好玻璃仪器和试剂。

2.滴定前操作:用试剂瓶装满滴定液,并用移液管将滴定液分装到滴定瓶中。

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体放入容器中。

3.滴定过程:将酸碱指示剂加入待测液体中,滴定液缓慢滴加至滴定瓶中,同时轻轻摇晃容器。

4.终点判断: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终点判断通常是指示剂颜色的突变。

5.记录结果:记录滴定液消耗的体积,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待测液体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结论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医药化学等领域。

2-7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2-7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酯的测定
酯是非酸碱物质,不能直接利用酸碱滴定进行测量, 酯是非酸碱物质,不能直接利用酸碱滴定进行测量,但 可通过转变后直接测定。 可通过转变后直接测定。 (1) 将酯与已知浓度的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使其发生皂化 将酯与已知浓度的过量的 溶液共热使其发生皂化 反应: 反应: CH3COOC2H5 + NaOH = CH3COONa + C2H5OH (2) 待反应完全,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返滴定 待反应完全,以酚酞作指示剂, 标准溶液返滴定 过量的NaOH,即可测得酯的含量。 过量的 ,即可测得酯的含量。
2-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酸碱滴定法能直接滴定一般的酸碱以及能与酸或 碱起反应的物质, 碱起反应的物质,也能间接地测定许多并不呈酸性或 碱性的物质,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 碱性的物质,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
一、混合碱的测定
烧碱中NaOH NaOH和 (一) 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
烧碱(氢氧化钠 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 烧碱 氢氧化钠)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的 氢氧化钠 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 CO2而产生部分Na2CO3。在测定烧碱中NaOH含量的同时, 而产生部分Na 在测定烧碱中NaOH含量的同时 含量的同时, 常常要测定Na 的含量,故为混合碱的分析。 常常要测定 2CO3的含量,故为混合碱的分析。 分析方法有两种: 分析方法有两种:双指示剂法 氯化钡法
1 [(cV ) NaOH − (cV ) HCl ] ⋅ M P 24 P% = ms


称取含Na 试样1.000g,溶解后,通过氢型强酸 称取含 3PO4-Na2B4O7.10H2O试样 试样 ,溶解后, 性阳离子交换树脂RH收集流出液,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 收集流出液,以甲基红为指示剂, 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收集流出液 滴定, 的NaOH滴定,耗去 滴定 耗去30.00mL。随后加入足量的甘露醇,以百里酚酞为指 。随后加入足量的甘露醇, 示剂,继续用 滴定, 示剂,继续用NaOH滴定,耗去 滴定 耗去40.00mL。 。 (1) 求原混合试样中 3PO4(M=164.0)和Na2B4O7.10H2O (M=381.0)的 求原混合试样中Na 和 的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2) 为何用甲基红作指示剂? 为何用甲基红作指示剂?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c HB c
1
c HB
1 c B
1 xB c0 HB c HB c B c HB 1 cB

c B
c B

cH



1 c

Ka
1
Ka c H c Ka

H H

OH c c c HAc NH OH HAc cc cNH

3
3
c H

c
θ a
θ
K HAc K NH
θ a θ a θ w
4

K K HAc θ K b NH 3
例:写出两性物质水溶液 NaH 2 PO4的PBE
H H33O O OH H H22O O OH

H H

H
H H


NH NH NH44 NH 3 3 H 3O cc H
3

HAc HAc Ac Ac O

c
θ
c H c
θ
K
θ w
c H


c


Ka c HAc c
c H c




c H c

Kw


得cH

c K a c HAc c

K

w
精确式
根据HAc的摩尔分数将HAc的平衡浓度换算为分析浓度: c HAc c0 x HAc

滴定分析法应用

滴定分析法应用

重铬酸钾滴定法
重铬酸钾滴定法也是一种常用的 氧化还原滴定法,通过重铬酸钾 标准溶液与被测物之间的氧化还 原反应来测定被测物的浓度。
碘量法
碘量法是一种基于碘的氧化还原 反应的滴定方法,通过使用硫代 硫酸钠或溴水等还原剂与碘标准 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测定被测物的 浓度。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注意事项
反应条件的控制
滴定分析法应用
目录
• 滴定分析法简介 • 酸碱滴定法 • 络合滴定法 • 氧化还原滴定法 • 其他滴定法
01 滴定分析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滴定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滴定实验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通过 滴加标准溶液至待测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电子转移的定量关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量是定量关系 的基础,通过确定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量,可以 计算出被测物的浓度。
指示剂的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通常使用指示剂来指示反应的终 点,通过颜色变化或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反应是 否达到平衡状态。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高锰酸钾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氧 化还原滴定法,通过高锰酸钾标 准溶液与被测物之间的氧化还原 反应来测定被测物的浓度。
络合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01
金属离子测定
络合滴定法可用于测定金属离子 的浓度,如钙离子、镁离子、铁 离子等。
02
03
有机物测定
环境监测
络合滴定法也可用于测定某些有 机物的浓度,如氨基酸、蛋白质 等。
络合滴定法在环境监测中也有广 泛应用,如测定水体中的重金属 离子浓度。
络合滴定法的注意事项
干扰离子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其他离子干扰络合反应的进行,影响测 定结果,需要进行消除或分离。

常见容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常见容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常见容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一)酸碱滴定法 1、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其中,常用的标准溶液是浓度为0.1 mol ·L-1的HCl 和NaOH 溶液。

盐酸是由基准物碳酸钠标定的,碳酸钠的量是由称量而来的,标定反应为: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NaOH 是用称得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的,反应是:在酸碱滴定中,最重要的是选择最合适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为此,必须了解滴定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化学计量点前后一定准确度范围内(如相对误差为±0.1%)溶液pH 的变化情况。

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滴定原理,并说明滴定曲线。

2、酸碱滴定法的应用(1)双指示剂测烧碱NaOH ,Na 2CO 3的含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加水溶解,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刚消去,记下盐酸的体积为V 1(mL )设其浓度为c 。

这时NaOH 被全部中和,而NaCO 3则被中和到NaHCO 3。

然后再加入甲基橙,继续用盐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这一滴定过程用盐酸体积为V 2(mL )。

由酸碱反应知,把Na 2CO 3滴定到NaHCO 3和NaHCO 3滴定到NaCl 消耗盐酸的量是相等的。

已知Na 2CO 3的式量是106.0 g ·mol -1,NaOH的式量为40.00 g ·mol -1,则有:Na 2CO 3(%)=%10010000.1062⨯⨯⨯)试样质量(g cVNaOH (%)=%100100000.4021⨯⨯⨯-)试样质量()(y V V c(2)双指示剂测纯碱中Na 2CO 3和NaHCO 3的含量用酚酞作指示剂,把Na 2CO 3滴定到NaHCO 3,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 1,再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把NaHCO 3滴定到NaCl ,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 2。

酸碱滴定法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应用

酸碱滴定法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应用

三、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1、氮的测定 原理:将待测样品中的氮元素转化成简单的 NH4+,通过测定NH4+计算得到氮元素的含量。
1)蒸馏法-盐酸
+ 向处理好的NH 4 的试样中加入过量的NaOH , + 使NH 4 转变成NH 3,加热蒸馏,用过量的HCl溶液
吸收NH 3, 过量的HCl使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采用 甲基红或甲基橙为指示剂。 [c( HCl )V ( HCl ) − c( NaOH )V ( NaOH )]M N w( N ) = ms
甲基红变色区间pH=4.4-6.2 甲基红变色区间 甲基橙变色区间pH=3.1-4.4 甲基橙变色区间
1)蒸馏法-硼酸
也可以使用过量的H 3 BO3溶液吸收NH 3 , NH 3 + H 3 PO3 = NH 4 + H 2 BO3H 3 BO3可以吸收NH3但是它是弱酸,不影响滴定, 不用定量的加入, 该滴定过程使用甲基红(pH = 4.4 − 6.2)作为指示剂 c( HCl )V ( HCl ) M N w( N ) = ms
NaOH + HCl = NaCl + H 2O Na2CO3 + 2 HCl = 2 NaCl + H 2O + CO2
1)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
(2)氯化钡法 第二份试样中加入用稍过量的BaCl2,使Na2CO3全 部转化为BaCO3沉淀,然后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用 盐酸标定至酚酞变色(pH=8.0-9.6), 此时消耗盐酸 (pH=8.0-9.6), 体积V2HCl相当于都用来中定至 酚酞(pH = 8.0 − 9.6)变色V1HCl,反应式如下: NaOH + HCl = NaCl + H 2O Na2CO3 + HCl = NaHCO3 随后,加入甲基橙(pH = 3.1 − 4.4)再使用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甲基橙变色,V2 HCl NaHCO3 + HCl = NaCl + H 2O + CO2

PH计算方法小结

PH计算方法小结

PH计算方法小结PH值是指物质溶液的酸碱性程度,它的值范围从0到14,其中7表示中性情况,低于7表示酸性,高于7表示碱性。

PH值对于许多领域都非常重要,例如在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这篇文章将总结一些广泛使用的PH计算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这是一种使用酸碱指示剂来确定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方法。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根据PH值的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最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酚酞、溴酚蓝和甲基橙等。

通过添加适量的酸碱指示剂到溶液中,然后观察其颜色变化来确定溶液的PH值。

2.酸碱滴定法:这是一种使用酸碱滴定来确定溶液酸碱性的精确方法。

滴定是一种将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的方法。

当溶液中的酸碱物质完全反应时,滴定剂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这表明溶液达到了中性状态。

通过记录滴定剂消耗的体积,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酸碱度。

3.PH计仪法:这是一种使用PH计仪来测量溶液PH值的准确方法。

PH计仪通过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来确定其PH值。

它包括一个玻璃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玻璃电极浸入溶液中,根据其离子交换来测量氢离子浓度。

PH计仪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领域,它提供了准确和方便的PH值测量。

4.PH指示纸法:这是一种使用PH指示纸来快速测量溶液PH值的简便方法。

PH指示纸是一种涂有酸碱指示剂的纸,它可以通过变色来指示溶液的PH值。

使用PH指示纸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其浸入待测溶液中,然后根据颜色变化与参考色标进行比较来确定PH值范围。

尽管它不如PH计仪准确,但在一些场合下它是非常有用的。

5. 公式计算法:这是一种使用酸碱反应公式来计算溶液PH值的方法。

例如,在水中溶解HCl时,它会产生H+离子,这会增加溶液的酸性。

可以使用下列公式来计算溶液的PH值:PH = -log[H+],。

其中[H+]代表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这种方法用于计算一些常见溶液的PH值,但它需要知道溶质的浓度和酸碱性质。

综上所述,PH计算方法包括酸碱指示剂法、酸碱滴定法、PH计仪法、PH指示纸法和公式计算法。

第四章 滴定分析方法及应用酸碱滴定法

第四章  滴定分析方法及应用酸碱滴定法

5
一、 酸碱指示剂
例如:
HIn
K HIn [H ][In ] HIn
H+ +
In
式中,KHIn为指示剂的离解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 为常数。
6
一、 酸碱指示剂
K HIn [H ][In ] HIn
[HIn] [H ] = K HIn [In ]
+
对上式两端同时取负对数,即得:
剩余的HAc
%
100 50 10 1 0.1 0
ml
20.00 10.00 2.00 0.20 0.02 0
pH
7.70 8.70
计量点
突跃范围
过量的NaOH
100.1 101.0 0.02 20.20 0.1 1 0.02 0.20 9.70 10.70
26
二、酸碱滴定类型与指示剂的选择
2.滴定曲线的形状变化特点 • 滴定前,曲线起点高 • 滴定开始, [Ac-]↓ ,⊿pH↑ • 随 滴 加 NaOH↑ , 缓 冲 能 力 ↑ , ⊿pH微小 • 滴定近 SP , [HAc]↓ ,缓冲能力 ↓↓,⊿pH↑↑ • SP前后0.1%,酸度急剧变化, ⊿pH =7.76~9.7 • SP 后,⊿ pH 逐渐 ↓ (与强碱滴 强酸相同)
范围在pH6.34~4.30,应选甲基橙、甲基红等指示剂。
29
二、酸碱滴定类型与指示剂的选择
4.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 滴定一元弱酸或弱碱的突跃 范围的大小与弱酸或弱碱的 浓度和离解常数有关,如图 4-5所示。
21
二、酸碱滴定类型与指示剂的选择
5.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
图 4-2 是 三 种 不 同 浓 度 的 NaOH滴定相同浓度的HCl溶 液的滴定曲线。由图可见, 突跃范围的大小与酸碱的 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滴 定突跃范围越大,可供选 用的指示剂越多;反之亦 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Na 3 PO4
0.1000 30.00 164.0 0.4920 1.000 1000
加入甘露醇是把H3BO3强化,再滴定;H3BO3与甘露醇生成较强的 络合酸,释放出等量的H+,可被NaOH滴定。 即 1Na2B4O7 ≎ 4H3BO3 ≎ 4NaOH
w Na 2 B4O7 .10 H 2O
(3) 然后用酸标准溶液滴定H3BO3吸收液。
滴定反应 H+ + H2BO3- = H3BO3 (对于0.1mol/L,pHsp=5.1) 产物H3BO3是极弱的酸(Ka=5.8×l0-10 ),它并不影响滴定。该滴定用 甲基红和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pH=5.1由酒红色←灰色←绿色),终点为 粉红色。根据HCl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按下式计算氮的含量:
生成的HC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wCH 2 CHCHO
(cV ) NaOH M CH 2 CHCHO ms
注意:为了避免滴定剂与溶液中过量NH2OH· HCl反应,应选择在酸性范
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溴酚蓝等。
例2:甲醛与亚硫酸钠在水溶液中发生下述反应: HCHO + Na2SO3 + H2O → H2(OH)C-SO3Na + NaOH 释放出NaOH,以酚酞或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酸标准溶
(cV ) HCl M N wN ms
除用H3BO3吸收NH3外,还可用过量的酸标准溶 液吸收NH3,然后以甲基红或甲基橙作指示剂,再用碱标
准溶液返滴定剩余的酸。
该法的优点是只需要一种标准溶液(HCl)。
凯氏定氮法
土壤和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生物碱和其它含氮化 合物)中的氮,不能直接测定,须经一定的化学处理,使
1 (0.1000 40.00 0.1000 30.00) 381.0 4 0.09520 1.000 1000
(2) H3BO3 和NaH2PO4体系,其pH主要由H2PO4-控制,约为4.70,所以 选择甲基红为指示剂。
H2PO4- 被滴定为HPO42- (pH=9.66),百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9.4~
酯的测定
酯是非酸碱物质,不能直接利用酸碱滴定进行测量,但
可通过转变后直接测定。
(1) 将酯与已知浓度的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使其发生皂化 反应: CH3COOC2H5 + NaOH = CH3COONa + C2H5OH (2) 待反应完全,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返滴定
过量的NaOH,即可测得酯的含量。
氯化钡法
1. 双指示剂法 双指示剂法:是利用两种指示剂在不同化学计量点的颜 色变化,得到两个终点,分别根据各终点时所消耗的酸标准 溶液的体积,计算各成分的含量。 测定原理: 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可用甲基橙和酚酞 两种指示剂,以酸标准溶液连续滴定。
具 体 做 法:
在烧碱溶液中,先加酚酞指示剂,用酸(如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 红色刚好褪去。此时,溶液中NaOH已全部被滴定,Na2CO3只被滴定成 NaHCO3 (即恰好滴定了一半),设消耗HCl的体积为V1毫升。 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以HCl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这时NaHCO3已全部被滴定,记下HCl的用量,设体积为V2毫升。 整个滴定过程所消耗HCl的体积关系可图解如下:
10.6)。
1 (cV ) NaOH M SiO2 SiO2 % 4 100% ms
无机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1、 含磷试样用硝酸和硫酸处理后使磷转化为磷酸。 2、 然后在硝酸介质中加入钼酸铵,生成黄色的磷钼酸铵沉淀: 12MoO42- + 2NH4+ +H3PO4 + 22H+ = (NH4)2HPO4•12MoO3•H2O↓+ H2O 3、 将沉淀过滤并洗涤后,溶于过量的定量的NaOH标准溶液中: (NH4)2HPO4•12MoO3•H2O + 24OH- = HPO42- + 12MoO42- + 13H2O + 2NH4+ 4、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的NaOH至试液的红色褪 去(pH≈8)。 计量关系:1P ≎ 24OH据此求出试样中的含量
Ba2CO3沉淀析出。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红色
刚好褪去,设消耗HCl V2毫升。此法用于滴定混合碱中的NaOH。 于是:
w Na 2CO 3 w NaOH
1 [c (V1 V2 )]HCl M Na 2CO3 2 ms
( cV2 ) HCl M NaOH ms
二、铵盐中氮的测定
液滴定之。根据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及其体积,便可求得甲醛
的百分比含量。
四、某些无机物含量的测定
氟硅酸钾法测定硅:
1、试样用碱熔融:将SiO2转化为可溶性硅酸盐。
2、在强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KF和KCl(降低沉淀的溶解度),转变为氟硅酸
钾沉淀。 K2SiO3 + 6F- +6H+ =K2SiF6↓+ 3H2O 3、氟硅酸钾沉淀用 KCl-乙醇洗涤,用酚酞作指示剂中和其吸附的游离酸。 4、加入沸水使其水解出HF。 K2SiF6 + 3H2O = 2KF + H2SiO3 + 4HF 5、生成的HF用碱标准溶液滴定。 则 1molSiO2 → 1mol K2SiO3 → 1mol K2SiF6 → 4molHF → 4mol NaOH
质量分数。
(2) 为何用甲基红作指示剂?
解:(1) Na2B4O7 + 5H2O = 2NaH2BO3 + 2H3BO3 Na3PO4 + 3RH = H3PO4 + 3RNa
NaH2BO3+ RH = H3BO3 + RNa
试样溶解后,通过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RH,收集的流出液为 H3PO4和H3BO3的混合液, H3BO3是弱酸不能被准确滴定, H3PO4在甲 基红变色范围(pH=4.4~6.2)内,被滴定为H2PO4- 。 1Na3PO4 ≎1 H3PO4 ≎1 H2PO4- ≎1NaOH(甲基红变色)
1 [(cV ) NaOH (cV ) HCl ] M P 24 P% ms


称取含Na3PO4-Na2B4O7.10H2O试样1.000g,溶解后,通过氢型强酸 性阳离子交换树脂RH收集流出液,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 的NaOH滴定,耗去30.00mL。随后加入足量的甘露醇,以百里酚酞为指 示剂,继续用NaOH滴定,耗去40.00mL。 (1) 求原混合试样中Na3PO4(M=164.0)和Na2B4O7.10H2O (M=381.0)的
各种氮化合物转变成铵盐后,再按上述蒸馏法进行测定。
该方法准确可靠,在有机化合物分析中广泛应用。
2. 甲醛法
利用甲醛与铵盐作用,释放出相当量的酸(质子化的六亚甲基四胺 和H+): 4NH4++6HCHO=(CH2)6N4H++3H++6H2O (Ka′=7.1×l0-6) 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成微红色,由 NaOH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按下式计算氮的含量。
在此方法中: 4N →4NH4+ → 一个弱酸 (CH2)6N4H+ 和 3 个强酸 3H+
→ 需要4OH-,所以
(cV ) NaOH M N wN ms
甲醛法简便快速,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如果试样中含有游离酸,事先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碱中和。
三、某些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某些本身不是酸碱的有机化合物,不能直接用酸碱滴 定法测定,但可通过某些化学反应或加热回流等方法,使 其转变为能用酸碱滴定的物质,间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例如:酸酐、醇、酯、醛和酮等。
2-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酸碱滴定法能直接滴定一般的酸碱以及能与酸或
碱起反应的物质,也能间接地测定许多并不呈酸性或
碱性的物质,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
一、混合碱的测定
(一) 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
烧碱(氢氧化钠)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的 CO2而产生部分Na2CO3。在测定烧碱中NaOH含量的同时, 常常要测定Na2CO3的含量,故为混合碱的分析。 分析方法有两种:双指示剂法
醛、酮的测定
醛类化合物既非酸又非碱,当然不能用酸碱滴定 法直接测定。但醛类化合物可通过某些化学反应,释 放出相当量的酸或碱,便可间接地测定其含量。
例1:丙烯醛与盐酸羟氨在醇溶液中起反应,释放出相当量
的酸(HCl):
CH2=CHCHO +NH2OH·HCl → CH2=(CH2)2=NOH + HCl + H2O
wNaOH
[c(V1 V2 )]HCl M NaOH ms (cV2 ) HCl M Na 2CO3 ms
wNa 2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2. 氯化钡法
先取1份试样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标淮溶液滴定至橙色。
此时混合碱中NaOH和Na2CO3均被滴定,设消耗HCl V1 mL。 另 取 等 份 试 样 溶 液 , 加 入 过 量 BaCl2 溶 液 , 使 其 中 的 Na2CO3 变 成
常将试样中的各种形式的氮转化为铵态氮,然后进 行测定,但铵盐是很弱的酸(NH4+, Ka= 5.6×l0-10 ),不 能直接用标准碱溶液滴定。
常用下列两种方法间接测定铵盐中的氮。
1.蒸馏法
(1) 往铵盐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碱溶液,并加热使NH3释放出来。
NH4++OH-=NH3↑+H2O (2) 释放出来的NH3吸收于H3BO3溶液中。NH3+ H3BO3= NH4+ + H2B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