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花犯·粉墙低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浣溪沙古诗全词翻译赏析(小编推荐)

浣溪沙古诗全词翻译赏析(小编推荐)

浣溪沙古诗全词翻译赏析(小编推荐)第一篇:浣溪沙古诗全词翻译赏析(小编推荐)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参考译文:微风压着白云贴着水面吹过,池馆初晴燕子争着衔泥,沈郎多病廋得衣服都不合体了。

沙滩上听不到大雁的叫声,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的啼叫,这时的情形只有落花了解我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春词。

上片由景及情,先实后虚;下片虚实结合,情中见景。

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高妙。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先用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

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风、云、水、燕、泥等颇初春气息的景物。

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啣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

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却接着说一句“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

这样乐景、哀情相衬,其哀伤之情更深。

压、贴、飞三个动词使首句形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

次句则把时空交互一起写,春天初晴,池馆内外。

这两句色彩明快。

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

如此以来,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鸿雁传书,出于《汉书。

苏武传》,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

如今连鸿雁不捎信来。

鹧鸪啼声,更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

“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

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句用移情手法,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

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格外耐人寻味。

“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人们对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正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但尤为不幸的是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

满江红·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满江红·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满江红·暮春[宋代]辛弃疾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的家住在江南,又过了一次清明寒食节日。

一场风雨过后,在花丛中的路上,一片散乱的落花。

落下来的红花,静静地随着流水走了。

园林里渐渐地觉得清绿的树叶茂密了。

我计算了一下:年年刺桐花落尽的时候,寒天的力量一点也没有了。

庭院寂静,我在空空地想着她。

我为国而愁的太利害了,但没有地方说,因为那些流莺乳燕太可怕了,如果她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又要陷害我。

如今也不知道书信在哪里,我想念的朋友仍然没有踪迹。

空教我上楼去瞭望。

我到楼上去的次数太多了,实在没有脸面再上去了。

即使是到了楼上也看不到我想念的人,只看见楼外的原野上一片碧绿的庄稼。

注释清明寒食:这是春天的两个节日。

寒食,约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左右,清明节前一二天。

花径里三句:一番,前一个作一阵解,后一个作一片解。

狼籍,散乱。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词:“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红粉:形容红花飘落。

清阴,碧绿的树叶茂密。

这是说:红花少了,绿叶多了。

作者化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里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刺桐花:植物,豆料。

一名海桐。

落叶乔木,春天开花,有黄红、紫红等色。

生长在南方。

福建的泉州又名刺桐城。

闲愁:为国家之愁。

作者在很多场合里,把国家之愁,都说作闲愁。

流莺乳燕:指权奸佞臣。

他们鼓唇弄舌,搬弄是非。

尺素:书信。

《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唿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彩云,指想念的人。

这两句是说:如今书信在哪里也不知道,我想念的人也不见踪迹。

“彩云”又作“绿云”,意同。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doc》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小娉婷)吴文英小娉婷①,清铅素靥②,蜂黄暗偷晕③,...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及赏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及赏析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这首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白居易这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这首诗词鉴赏】全这首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

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

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这首诗歌结构】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这首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这首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是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这首诗人。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小娉婷)吴文英小娉婷①,清铅素靥②,蜂黄暗偷晕③,翠翘欹鬓④。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

睡浓更苦凄风紧。

惊回心未稳。

送晓色、一壶葱茜⑤。

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⑥,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⑦。

料唤赏、清华池馆⑧,台杯须满引⑨。

【注释】①聘婷:美貌。

②清铅素靥:喻水仙花白瓣。

靥:笑窝。

③蜂黄:喻水仙花蕊。

④翠翘:翠玉妆饰,喻水仙绿叶。

⑤一壶葱茜:即一盆青翠水仙。

⑥湘娥:湘水女神。

⑦绀:黑青色;鬒:美发。

⑧清华:梦窗词有《婆罗门引·郭清华席上》,清华疑即郭希道。

⑨台杯:大小杯重叠成套,称台杯。

【译文】水仙的精灵像娇小婀娜的少女,雪白的脸只敷粉,不施胭脂,却偷偷地在额头抹上一晕黄色。

鬓发边还斜插着翠鸟尾巴上的长羽毛。

昨夜,庭院中十分寒冷,我在月光下与她相识。

那时,我睡得正香,又苦于寒风凄紧。

猛然我从梦中惊醒,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当您送来这曙光中的美色,一盆碧绿的水仙花时,我才知道夜间的花梦并非空穴来风,预兆是多么准确啊!这幽独的`花定是湘水女神变化而成的,她踩着轻盈的凌波步履,在这古岸云沙路上留下了千年的遗恨。

她的身影出现在阶台间,那寒冷酝酿成的香气又与冰雪中梅花所藏的风韵难分。

我将她置于熏炉旁,随即又移至枕畔与我相伴,这使我义能一眼看到绝色佳人垂下的青丝般的秀发。

我想您在府上池馆中请人前来观赏时,一定是把大大小小的杯子全都斟满了美酒的罢。

【赏析】这是首咏水仙的咏物词。

上阕前四句用比喻描写花、蕊、叶。

“昨夜”以下,写出词人对于水仙的无限珍惜。

惜花之情描绘得极尽细腻委婉。

下阕以典故形式给水仙以更幽美的形象。

下阕开头又将水仙花喻为湘娥,使之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临砌影”又将水仙比为“冻梅”。

“熏炉畔”数句写词人爱水仙的痴迷之态。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原文翻译及赏析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小娉婷)吴文英小娉婷①,清铅素靥②,蜂黄暗偷晕③,翠翘欹鬓④。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

睡浓更苦凄风紧。

惊回心未稳。

送晓色、一壶葱茜⑤。

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⑥,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⑦。

料唤赏、清华池馆⑧,台杯须满引⑨。

【注释】①聘婷:美貌。

②清铅素靥:喻水仙花白瓣。

靥:笑窝。

③蜂黄:喻水仙花蕊。

④翠翘:翠玉妆饰,喻水仙绿叶。

⑤一壶葱茜:即一盆青翠水仙。

⑥湘娥:湘水女神。

⑦绀:黑青色;鬒:美发。

⑧清华:梦窗词有《婆罗门引·郭清华席上》,清华疑即郭希道。

⑨台杯:大小杯重叠成套,称台杯。

【译文】水仙的精灵像娇小婀娜的少女,雪白的脸只敷粉,不施胭脂,却偷偷地在额头抹上一晕黄色。

鬓发边还斜插着翠鸟尾巴上的长羽毛。

昨夜,庭院中十分寒冷,我在月光下与她相识。

那时,我睡得正香,又苦于寒风凄紧。

猛然我从梦中惊醒,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当您送来这曙光中的美色,一盆碧绿的水仙花时,我才知道夜间的花梦并非空穴来风,预兆是多么准确啊!这幽独的花定是湘水女神变化而成的`,她踩着轻盈的凌波步履,在这古岸云沙路上留下了千年的遗恨。

她的身影出现在阶台间,那寒冷酝酿成的香气又与冰雪中梅花所藏的风韵难分。

我将她置于熏炉旁,随即又移至枕畔与我相伴,这使我义能一眼看到绝色佳人垂下的青丝般的秀发。

我想您在府上池馆中请人前来观赏时,一定是把大大小小的杯子全都斟满了美酒的罢。

【赏析】这是首咏水仙的咏物词。

上阕前四句用比喻描写花、蕊、叶。

“昨夜”以下,写出词人对于水仙的无限珍惜。

惜花之情描绘得极尽细腻委婉。

下阕以典故形式给水仙以更幽美的形象。

下阕开头又将水仙花喻为湘娥,使之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临砌影”又将水仙比为“冻梅”。

“熏炉畔”数句写词人爱水仙的痴迷之态。

“料唤赏”说出感谢郭氏送水仙的真情。

四犯令阅读及答案鉴赏

四犯令阅读及答案鉴赏

四犯令阅读及答案鉴赏第一篇:四犯令阅读及答案鉴赏四犯令【宋】侯寘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

莫听《阳关》牵离绪。

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

不似荼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1)词的下片中,“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两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请分析其中原因。

(4分)(2)试结合诗句分析本词蕴含的情感。

(4分)答案(1)这两句运用了想象和拟人手法手法,以虚写实。

作者推想别后的情景,以“芳草”意象写绵绵离愁,并把春天拟人化;明明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远离去,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明明是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却想象成是人走春尽。

这样写用语新奇,别出心裁,意蕴深厚,耐人回味,把浓浓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

(2)这首词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

“莫听《阳关》牵离绪”句点出“无语”的原因,表达深重的离愁。

“拚酩酊花深处”句,“酩酊”已是大醉不已,更着一“拚”字,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因无法摆脱离愁而独对花丛拚命痛饮的狂态,透露诗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

赏析这是一首晚春送别之作。

《四犯令》,又名《四和香》,是合四调的犯声而成的新曲。

上片写月夜饮别。

开头“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

”写月色溶溶之夜,月光洒满人间,如脂粉之轻敷淡注。

夜阑人静,花儿也悄声不语。

作者先烘托出一个宁静得异乎寻常的典型意境。

接着,“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送别的宴会上,演唱着离别之歌《阳关曲》。

还是别听这些吧,免得牵愁离绪,来个借酒浇愁,饮个酩酊大醉吧。

宋词中写离别时唱《阳关》曲的,有许多处,如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

”这里作者却提出:“莫听《阳关》牵离绪”,以沉醉遣离愁,颓唐处且有深情,足见性情之深厚。

下片,以芳草逐人远去与荼之蘼独步留春,两相对举,深挚地表现了词人惜别与留春的心意。

《满江红·暮春》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暮春》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暮春》翻译及赏析《满江红·暮春》翻译及赏析《满江红·暮春》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

其全文如下: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前言】《满江红·暮春》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实为佳作。

此词是一首十分委婉缠绵的伤春相思词,上片写江南暮春景色,下片由此兴起怀人之感。

江南暮春,年年景色依旧,而当年此时与所思之人离别,至今踪迹杳然,所以由睹景而思人,再由思也枉然而闲愁满腹,最后很想登楼远望,但所思之人既已不能归来,则登楼也只能看到一片平芜,不见伊人的倩影。

抒发了一个女子暮春时节对远行情人的怀念之情。

【注释】清明寒食:这是春天的两个节日。

寒食,约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左右,清明节前一二天。

花径里三句:一番,前一个作一阵解,后一个作一片解。

狼籍,散乱。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词:“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红粉:形容红花飘落。

清阴,碧绿的树叶茂密。

这是说:红花少了,绿叶多了。

作者化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里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刺桐花:植物,豆料。

一名海桐。

落叶乔木,春天开花,有黄红、紫红等色。

生长在南方。

福建的泉州又名刺桐城。

闲愁:为国家之愁。

作者在很多场合里,把国家之愁,都说作闲愁。

流莺乳燕:指权奸佞臣。

他们鼓唇弄舌,搬弄是非。

尺素:书信。

《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彩云,指想念的人。

这两句是说:如今书信在哪里也不知道,我想念的人也不见踪迹。

“彩云”又作“绿云”,意同。

谩教人三句:空教我,但实在没有脸面再上高楼了,楼外的平原上只有一片碧绿的庄稼。

谩,作空、徒解。

羞:没有脸面,这是说高楼上去的次数太多了,不好意思的再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花犯·粉墙低翻译赏析
《花犯·粉墙低》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周邦彦。

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前言】
《花犯·粉墙低》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著,这首词借咏梅花,抒发自己萍踪无定、离合无常的慨叹。

作者善于从虚幻处着笔,写得曲折含蓄,余味无穷。

全词句句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自己,人与梅花溶为一体。

【注释】
[1]花犯:词牌名,为周邦彦首创。

双调102字。

[2]粉墙:涂刷成白色的墙。

[3]梅花:梅树的花。

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

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4]照眼:犹耀眼。

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

[5]依然::依旧。

形容思念、依恋的情态。

[6]风味:事物特有的色彩和趣味。

[7]铅华:古代妇女用的黛粉等化妆品。

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不御。

”李善注:“铅华,粉也。

”这三句是说梅花上面留有露水痕迹,像是洗尽脂粉,显得丽质天生。

[8]无限:没有穷尽。

谓程度极深,范围极广。

佳丽:俊美;秀丽。

美女。

[9]去年:刚过去的一年。

[10]冰盘:指如水一般洁净的白瓷盘。

燕:通“宴”。

燕喜,节日的宴会。

这句用韩愈“冰盘夏荐碧实脆。

”诗意,指喜得梅子以进酒。

[11]可惜:OrG值得惋惜。

应予爱惜。

怜惜;爱惜。

可爱。

[12]香篝:即熏香之笼。

此句喻雪覆盖梅树,像白被放在熏笼上一样。

[13]今年:本年。

指说话时的这一年。

[14]匆匆:匆匆。

匆忙貌。

悲哀貌。

纷争貌。

[15]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16]依依:轻柔披拂貌。

依恋不舍的样子。

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

愁悴:亦作“愁瘁”忧伤憔悴。

悴:忧也。

这两句是指梅花似亦知恨而含愁。

[17]旋看飞坠:屡屡看梅花飘飞坠在青苔上面。

[18]青苔:苔藓。

[19]相将:行将。

脆丸:梅子。

[20]人正:即人元。

[21]江烟:指江上的云气、烟霭。

[22]梦想:梦中怀想。

空想;妄想。

指理想。

[23]一枝:一支。

一根。

用于细长的东西。

潇洒:凄清之意。

黄昏斜照水,用林浦“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

[24]黄昏斜照水:用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

【翻译】
低低的粉墙上,梅花在枝头风采照人,同往年一样。

花面上的露水痕迹还在,透明晶莹,如同一位洗净铅华的美人,天生丽质美丽天然。

去年梅花开放时,我也是一个人独自观赏。

我也曾经在酒宴之上,愉快地把玉盘中的青梅品尝。

更令人叹息的是,雪中那高高的梅花树上,如同盖上一层雪白的棉被,被里仿佛是一位美人,体内透出一缕怡人的馨香。

今年赏花太匆忙,如同心中有太多的忧伤。

我看梅花开得憔悴,我也是这样,依依惜别,满腹愁肠。

我对着梅花怅望叹息,眼看着一片片花瓣,四处飘落。

不久就到了青梅再来下酒的时候,那时我又出发了,在浩如烟海的江面上与风浪为伍。

我只愿意自己化作一枝梅花,每日当夕阳西下时,静静的安然立在水边。

【赏析】
本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宦游无定,到处漂泊的寂寞感伤之情。

上片由眼前之梅联想追忆到去年之梅,下片由今年之梅联想到未来的梅子。

在赏梅中融进自己游踪不定之憾。

上片前六句写眼前“净洗铅华,
无限佳丽”之梅花。

“粉墙低”写梅花所在之院落,“照眼”写梅花的晶莹可爱。

“净洗铅华”则写出梅花的本色天香之质。

后五句回忆去年独自雪中赏梅的情景。

“香篝熏素被”描写雪中之梅的形与味,极其精彩。

下片五句又回到眼前,写赏梅匆匆,而梅已飘坠,最后四句跳到未来。

想象江上以梅荐酒及梦中寻梅的情景。

全篇处处写梅,而又结合自己的行踪,写出飘泊不定的生活。

结构圆美流宕,浑化无迹。

这首词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去写梅花,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情怀,而且以梅花自喻,委婉曲折。

整个词句不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作者自己,前后呼应,一下串插,迂回反复,井然有序。

此词以饱含感情的笔触移情入景,借景抒情,借咏梅抒发了作者在宦迹无常、漂泊不定中所产生的落寞情怀。

也有孤芳自赏的慰藉。

“起笔“粉墙低,梅花照眼”两句,总领全篇,以下对昔日的回忆、对来日的想象,都由此景生发。

次句中的“照眼”二字,出自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四首》之一中的“庭中花照眼”句。

这里,作者没有具体点明梅花的颜色,略过了花色,只写与粉墙相映照的花光,以光之夺目来显示色之明丽。

至于其花色之为红为白,抑或为翠绿,这在作者是个人的认知,不必拘泥。

下面“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三句,进一步写出了梅花之所独具的高出于凡花俗艳的格调。

它之照眼,并不靠粉施朱,以嫣红姹紫来炫人眼目,而是丽质天成,自然光艳,别有其吸引人视线的风神韵味。

这三句本是起二句的延伸和补充,但在其间穿插了“依然旧风味”一句,就使前、后五句所写的既是现时景物又带有旧时色彩,在抚今中渗入了思昔的成
分,从而二字领起,在时间上与前六句明白划界。

“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两句是对去年之我的追述,自思去年孤倚寒梅、与花共醉的情事;“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两句是对去年之花的追念,更爱去年梅花在雪中开放的景象。

这里写的是:梅花为积雪覆盖,一望皓白,形色难辨,而暗香仍阵阵从雪中传出,有如香篝之熏素被。

过片领以“今年”二字,与上片后四句开头的“去年”二字相对应。

上、下片的前半都是写眼前所见的梅花。

如此以来上片“粉墙低”以下六句是写梅花的形态与风韵;下片“今年对花”以下五句则是写梅花的情态和愁恨;前者写梅花之盛开,后者写到梅花之凋落。

如此以来“对花最匆匆”句就有两重含意:既是自叹,又是叹花;既叹自身去留匆匆,即将远行,又叹梅花开落匆匆。

芳景难驻。

“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两句,则是以我观物,移情于景,化作者的愁恨为梅花的愁恨,把本是无知无情的寒梅写得似若有知、有情。

末尾一个“悴”字已预示花之将落,紧接着承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二句,则进一步写花的深愁苦恨及其飘零身世。

接着“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两句,纯从空际落想。

上句写梅,但所写的是眼前还不存在的事物,是由眼前飞坠的花瓣驰思于青绿脆圆的梅子;下句写人,但所写的是将出现另一时空之内的人,是预计梅子荐新之时,人已远离去年孤倚、今年相逢之地,而正在江上的扁舟之中,就这样,作者以出人意料之笔,以今日之感昨日之念跳到了明之思,词境再出新意。

结拍“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两句,从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名句“疏影横斜
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出。

词人在花开之时,对花之地,把词思在时间上跳到梅子已熟时,在空间上跳到空江烟浪里,再从彼时、彼地又跳回花开时、花开地。

此词以多变的结构和纡徐反复和笔调,把自我的身世之感融入对梅花各个时期和方面的描绘。

在今日、昔日、来日间往复盘旅地展开情思。

这种跳跃变换、空灵流转。

浑化无迹的词笔与词思,确乎令人赞叹不已。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