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声现象的计算题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声现象问题求解题分类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声现象问题求解题分类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

一辆从新洲开往武汉的小车经过刘集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1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

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求:(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小车的速度。

【答案】(1) 68m;(2)34m;(3) 37.78m/s。

【解析】【分析】【详解】(1) 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68m。

(2) 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第二次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过程中的路程汽车的行驶时间汽车的速度小车的速度是37.78m/s。

答:(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为68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小车的速度为37.78m/s。

2.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产生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减弱噪声的。

【答案】振动响度声源处【解析】【分析】【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声音的响度。

[3]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指车辆禁止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3.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信息响度【解析】【详解】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点睛】本题考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声波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4.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声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声现象含解析

声现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

【解析】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但是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 错误.2.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市传统比赛项目之一.龙舟赛中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音色;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音调高;D.观众是依据响度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答案】A。

【解析】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鼓声传播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小,故其响度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响度大,故C错误。

D、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故观众是依据音色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故D错误。

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答案】A.【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因此选项D说法不正确.由上可知,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故选A。

物理与声现象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物理与声现象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A.165m B.198m C.22lm D.330m【答案】A【解析】【详解】由击掌后经0.3s听到一边山的回声,可知声音从这边山到人所经历的时间为:10.3s=0.15s 2t=,110.15s330m/s=49.5ms vt==⨯,同理,再经0.7s听到另一边山的回声,即声音从另一边山到人所用的时间为:20.7s=0.35s 2t=,220.35s330m/s=115.5ms vt==⨯,则峡谷的宽度为:1249.5m+115.5m=165ms s s=+=,故选A。

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A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一小球对鼓面的撞击力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B是研究声音的传播;C和D是研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考点: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3.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举行了“诵读经典致敬大师”为主题的诵读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答案】D【解析】【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4)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详解】A.诵读声是由学生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诵读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于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音,故B错误;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故D正确.4.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音色是相同的,但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A. 300m/sB. 340m/sC. 1000m/sD. 3000m/s2.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由声音产生的:A. 回声B. 噪声C. 共振D. 光的折射3.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20000HzB. 10Hz~10000HzC. 1Hz~1000HzD. 100Hz~10000Hz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A. 介质种类B. 温度C. 湿度D. 声音频率5. 声音的三个特性不包括: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音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需要________才能传播。

7.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15℃时的速度大约是_______。

8. 人耳听到的声音响度用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

9.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Hz至________Hz。

10.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原因。

12. 解释什么是回声,并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一个人距离声源100m,求声音传播到这个人耳朵所需的时间。

14. 已知某乐器发出的音调频率为440Hz,求该音调的波长(假设声速为340m/s)。

五、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6.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来测量声音的响度。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7. 论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噪声污染,并给出至少两个实际可行的建议。

请注意,以上测试题仅供参考,实际出题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

”此时发生的情况是()A. 和正常时一样B.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C.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D.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答案】B【解析】【解答】由于声速小于小华追小李的速度,在小华追小李的过程中,他会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先听到的是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的是先发出的声音,因此他听到的声音是“也来我”;小华追上小李后,小李停止前进,声音传到小李位置处,小李可以听到小华的声音,是“也来我”,故B符合,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0.1m/s,运动相同的的路程,人步行需要的时间小于声音的传播时间,进行分析即可。

2.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是()A.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调更高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 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解答】解:A、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是高频率高能量,所以可以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故A正确;B、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故B错误;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D、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3)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3.生活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B.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 手机在通话时既有声波又有电磁波【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实际上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信号,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如人通过说话交流,故C 错误;D、手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人用说话时发出声波,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是机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5.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6.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7.小明家对面楼的住户正在装修房间,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影响,小明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A. 将门窗关紧B. 用棉花塞住耳朵C. 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D. 将门窗打开,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答案】C【解析】【解答】A、“将门窗关紧”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A不符合题意;B、“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B不符合题意;C、“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和人耳接收处共同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效果最佳,C符合题意;D、“将门窗打开”不仅没有减弱噪声,而是增大噪声,D不符合题意。

有关声现象的计算题

有关声现象的计算题

有关声现象的计算题1、为了测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有两个同学站在一段长850m的铁轨两端,其中一个敲铁轨一下,另一个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折间隔时间为2.34s,求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2、为了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有人在海面上距6.8m高的船上发射超声波到海底后,经过5.04s后接收到回波在信号,若海深3625m,则声在水中在速度是多少?3、一辆汽车在平直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离前面峭壁某一位置鸣笛后继续向前行驶,经3.5s后听到回声。

(1)若此时汽车静止在路上,则汽车离山壁有多远?(2)若汽车的速度为20m/s,求汽车鸣笛时离峭壁的距离?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离正前方540m处鸣笛,经3s后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5、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远离高山行驶,司机在鸣笛后2.2s听到回声,求鸣笛处汽车离高山的距离多远?6、有一艘轮船正以10m/s的速度向码头方向驶去,当船长看到码头的建筑物时拉响了一次汽笛经0.8s,船长听到回声,问船长听到回声时船距建筑物多远?7、有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0.6s看到炮弹在爆炸,开炮后经2.1s听到爆炸声,求(1)反坦克炮与坦克之间的距离?(2)炮弹的水平飞行速度是多大?8、为了测两山谷之间的距离,一个人站在山谷之间的某一位置大喊一声后经0.5s听到第一次回声,再经0.6s后听到第二次回声,求两山谷之间的距离?他站在离较远山有多远?9、一列火车匀速穿出隧道时,开始鸣笛,3s后扳道工人听到了鸣笛声,又经过了48s,火车经过工人身边,求火车行驶的速度?10、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音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水平方向飞行,当一个人听到飞机在头上方轰鸣声时,抬头看,飞机已飞行到他前方多远(水平方向)的地方?11、有两个人分别站在铁管两端,其中一个敲了一下铁管,另一个在铁管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响声的间隔时间为2s,求这根铁管的长?(V铁=5200m/s)12、为了测子弹的射程水平距离,在一次打靶训练中,当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05s听到子弹射中靶声,若子弹飞行的速度为700m/s,求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13、有一辆朝山崖均速行驶的汽车,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有多大?14、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的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若次声波在地面上的速度是1500m/s,这次地震发生中心距测定仪225km,若地震中伴有刮风现象,风的速度是150m/s,则这次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大风吹到接收仪的时间是多少s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专题训练与声速相关综合计算(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专题训练与声速相关综合计算(有答案)

第二章专题训练与声速相关综合计算1.中国AAAAA级旅游区千岛湖,小明去千岛湖第一站是梅峰岛,如图甲是他正来坐龙安一号游轮驶向梅峰岛,快到梅峰岛时,他向对面梅峰岛大喊一声,历时2秒钟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求:(1)假如游轮此时静止在水面,他此时离崖壁多远?(2)若游轮以36km/h的速度正对梅峰岛驶去如简图乙,他在图乙的A位置喊一声,游轮到达B点听到了回声,他喊时离梅峰岛多远?2.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马赫,求:(1)该超音速飞机以2.5马赫飞行时的速度;(2)若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700km,这架飞机以2.5马赫的速度从甲地匀速飞到乙地需要的时间是多少;(3)若以同样的速度匀速从乙地返回某基地用时10min,则乙地到基地的距离是多少。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

为此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若监测点A、B相距20km,全程限速8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60km/h 和7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甲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2)采用“区间测速”,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3)如图乙所示,是成都交警在绕城高速路上安装的固定测速仪,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

已知测速仪每隔0.9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3s,第二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2s。

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己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 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 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 2>v 1)( )A .钢轨的长为1221v v t v v - B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121v tv v -C .钢轨的长为21v v t- D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 【答案】AB 【解析】 【详解】AC .设钢轨的长度为L ,由sv t=知道,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 11L t v =,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是:22L t v =, 时间间隔是:1212=t t t L L v v --=, 故解得钢管的长度是:1221v v L t v v =-, 故A 正确,C 错误;BD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是:1221212221v v tv vv v L t v v v t--===, 故B 正确,D 错误。

2.下面是一组有关声的实验,请正确作答.(1)如图甲,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此实验是用来探究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_____,若瓶内已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小明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变大,同时看到小纸片跳动的幅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明鼓面振动的____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4)如图丁,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_____(选填“大”或“小”),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这表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有关.【答案】A 减小真空不能传声变大幅度小频率【解析】【详解】(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说明了发声体在振动,故选A;(2)[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减小,若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3)[4][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振幅大,小纸片跳动的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4)[6][7]钢尺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3.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_____________,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__________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答案】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解析】【分析】【详解】探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应在控制其它的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只改变振动的快慢,从而研究声音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因此应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尺子,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同时辨别所发出声音的高低.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答案】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空气铃声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分析】【详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5.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声现象的计算题
1、为了测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有两个同学站在一段长850m的铁轨两端,其中一个敲铁轨
一下,另一个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折间隔时间为2.34s,求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
2、为了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有人在海面上距6.8m高的船上发射超声波到海底后,经过
5.04s后接收到回波在信号,若海深3625m,则声在水中在速度是多少?
3、一辆汽车在平直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离前面峭壁某一位置鸣笛后继续向前行驶,经3.5s后
听到回声。

(1)若此时汽车静止在路上,则汽车离山壁有多远?
(2)若汽车的速度为20m/s,求汽车鸣笛时离峭壁的距离?
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离正前方540m处鸣笛,经3s后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
的速度?
5、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远离高山行驶,司机在鸣笛后2.2s听到回声,求鸣笛处汽车离高
山的距离多远?
6、有一艘轮船正以10m/s的速度向码头方向驶去,当船长看到码头的建筑物时拉响了一次汽笛
经0.8s,船长听到回声,问船长听到回声时船距建筑物多远?
7、有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0.6s看到炮弹在爆炸,开炮后经2.1s听到爆炸声,求
(1)反坦克炮与坦克之间的距离?
(2)炮弹的水平飞行速度是多大?
8、为了测两山谷之间的距离,一个人站在山谷之间的某一位置大喊一声后经0.5s听到第一次回
声,再经0.6s后听到第二次回声,求两山谷之间的距离?他站在离较远山有多远?
9、一列火车匀速穿出隧道时,开始鸣笛,3s后扳道工人听到了鸣笛声,又经过了48s,火车经过
工人身边,求火车行驶的速度?
10、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音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水平方向飞行,当一个人
听到飞机在头上方轰鸣声时,抬头看,飞机已飞行到他前方多远(水平方向)的地方?
11、有两个人分别站在铁管两端,其中一个敲了一下铁管,另一个在铁管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
响声的间隔时间为2s,求这根铁管的长?(V铁=5200m/s)
12、为了测子弹的射程水平距离,在一次打靶训练中,当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05s听到子弹
射中靶声,若子弹飞行的速度为700m/s,求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
13、有一辆朝山崖均速行驶的汽车,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
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有多大?
14、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的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
失,在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若次声波在地面上的速度是1500m/s,这次地震发生中心距测定仪225km,若地震中伴有刮风现象,风的速度是150m/s,则这次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大风吹到接收仪的时间是多少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