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损失的核算例题
成本会计试试题——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废品废品损失的是( A )。
A.可以降价出售的的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 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C.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以后的损失D.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2.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应包括( A )。
A.不可修复废品报废损失 B.废品过失人员赔偿款C.实行“三包”损失 D.管理不善损坏变质损失3.因保管不善、运输不当或其他原因使合格品损坏变质带来的损失不应计入废品损失,而应计入( A )A. 管理费用B. 制造费用C. 营业外支出D. 生产成本4.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应该计入(C )A. 废品损失B. 管理费用C. 制造费用D. 营业外支出5.经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其售价和生产成本的差额,体现为( B )。
A.废品损失 B.销售损益 C.修复费用 D.营业外支出6.废品净损失应由( A )。
A.同种合格产品成本负担 B.营业成本负担 C.营业外支出负担 D.税后利润负担7.机器设备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列作( A )。
A.制造费用 B.营业费用 C.管理费用 D.待摊费用8. 废品损失不包括( D )A. 修复废品人员工资B. 修复废品使用材料C. 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D. 产品“三包”损失9. 废品净损失分配转出时,应借记(B )科目A.“废品损失”B.“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10.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 B )。
A.营业外收入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11.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 A )。
A.分配计入当月同种合格品的成本中 B.分配计入当月各种合格品的成本中C.直接计入当月的“制造费用”科目中 D.直接计入当月的“管理费用”科目中12. 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分配转由( C )。
A.本月的制造费用负担B.本月的管理费用负担C.本月的同种产品成本负担D.下月的同种产品成本负担13. 企业在核算废品损失时,一般是指( B )。
成本会计废品核算题型与答案

废品核算废品核算件,其成本结构为:某车间有月初在产品4件,其成本结构为:原材料 230元原材料直接人工623元制造费用238元投入的费用结构为:本月投入100件,件, 投入的费用结构为:原材料 5234元原材料直接人工9504元制造费用14420元本月完工95件,有3件废品,而且不可修复。
月末在产品6件,其完工程度如下:完工程度如下:完工25%的有2件完工60%的有3件完工80%的有1件在完工产品中,有2件产品是经过修复后才完工的,其修复费用如下:元。
补原材料40元,工资125元,修复过程中耗用水电等费用134元。
原材料是一次性投入的。
原材料是一次性投入的。
3件不可修复的产品在本车间的完工程度为:件不可修复的产品在本车间的完工程度为:完工30%的有2件完工70%的有1件. 3件不可修复的产品可出售废料,收入453元。
元。
、用约当产量法分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生产费用。
要求:1、用约当产量法分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生产费用。
答案:答案:摘要摘要数量数量原材料原材料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合计合计月初在产品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 4 230.00 623.00 238.00 1,091.00 本月发生费用本月发生费用 100 5,234.00 9,504.00 14,420.00 29,158.00 合计合计 104 5,464.00 10,127.00 14,658.00 30,249.00 完工完工 95 4,991.15 9,678.72 14,009.15 327.77 29,006.80可修复可修复 2 40.00 125.00 134.00 299.00不可修复不可修复 3 157.62 132.45 191.70 28.77 在产品在产品 6315.23 315.83457.14 1,088.2025% 2 0.5 60% 3 1.8 80%1 0.83.130% 2 0.6 70%10.71.3。
废品损失(1)

某企业第二车间共生产丙产品500件,完工80%时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件,并且材料已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500件丙产品总成本为30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12 570元,直接人工7 470元,制造费用9 960元。
废品残值20元,应收责任人赔款100元,求10件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及废品净损失,并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材料费用分配率=12 570/(490+10)=25.14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25.14×10=251.4(元)人工费用分配率=7 470/(490+10×80%)=15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15×8=12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9 960/(490+10×80%)=20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8=160(元)10件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251.4+120+160―20―100=411.4(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如表1所示。
表1 废品损失计算表车间:第二车间产品名称:丙产品××年×月单位:元根据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废品损失——丙产品531.4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531.4 借:原材料20其他应收款100贷:废品损失——丙产品12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411.4 贷:废品损失——丙产品411.4 根据上述资料登记“废品损失明细账”,如表2所示。
月末“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明细账,如表3所示。
表2 废品损失明细账车间:第二车间废品名称:丙产品××年×月单位:元表3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丙产品××年×月单位:元。
废品损失练习题

废品损失练习题2021年9月30日题目一:计算废品损失率某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废品数量较多。
现有数据如下:生产总数量:5000个合格品数量:4000个废品数量:1000个请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公司的废品损失率。
解答:废品损失率 = (废品数量 / 生产总数量) × 100%= (1000 / 5000) × 100%= 20%该公司的废品损失率为20%。
题目二:计算废品损失金额某电子公司购买电子零部件进行生产,其中一批300个零部件中有10个废品。
已知每个零部件的单价为50元,请计算该公司的废品损失金额。
解答:废品损失金额 = 废品数量 ×单价= 10 × 50= 500元该公司的废品损失金额为500元。
题目三:减少废品损失的建议某纺织公司近期遭受了较大的废品损失,管理层希望能够减少废品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你结合废品损失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建议。
解答:废品损失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购买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易导致废品的产生。
建议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 设备故障: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的错误,进而产生废品。
建议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3. 生产操作不规范: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或不规范的情况,增加了废品的产生。
建议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
4. 流程优化不足:生产流程存在瑕疵,导致废品的产生。
建议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消除冗余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减少废品损失需要全面考虑原材料、设备、员工和生产流程等各个环节,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加强管理和监督,不断优化生产过程。
结语:废品损失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计算废品损失率和废品损失金额,以及提出减少废品损失的建议,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废品问题。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核算★废品损失内容包括:(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2)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不包括:(1)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2)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3)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废品损失采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时,废品的生产成本是按废品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的,不需要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
2.可修复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损失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废品损失,不计算其生产成本,而应留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不需要转出。
返修发生的各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
【★例题】某工厂费用分配表中列示A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2 000元,直接人工1 0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
有关资料如下: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直接材料定额1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5元、制造费用6元。
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回收残料计价200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
废品净额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1)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5×100+5×20×5+5×20×6=1 600(元)(2)废品净损失=2 000+1 000+1 500+1 600-200-150=5 750(元)(3)相关会计分录如下:①结转可修复废品成本:借:废品损失——A产品 4 500贷:原材料 2 000应付职工薪酬 1 000制造费用 1 500②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0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 600③残料入库:借:原材料200贷:废品损失——A产品200④过失人赔偿:借:其他应收款150贷:废品损失——A产品150⑤结转废品净损失: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 750贷:废品损失——A产品 5 750(二)停工损失的核算1.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不设立“停工损失”科目,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
《财务管理学》练习--第七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第七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2001年填空题:1、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____以及可修复废品的____扣除收回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解析】:净损失、修复费2、为了单独核算停工损失,在会计科目中应设置____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应增设____项目。
【解析】:停工损失停工损失成本二、2002年1、单项选择题:()不应在“废品损失”科目进行归集反映。
A、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B、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C、可修复废品返修前的生产费用D、废品残料的回收价值和应收的款项【解析】:应选择C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损失B、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C、保管不善而发生的产品损坏变质损失D、回收的残料价值E、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解析】:应选择B C D3、填空题;⑴、废品按其是否可以修复可分为____和____两种。
【解析】:可修复废品、不可修复废品⑵、实行包退、保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售出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应计入____,不包括在____内。
【解析】:管理费用废品损失4、判断题:停工损失是指在停工期间发生的损失,所以,在计算停工损失时,不考虑停工时间的长短,也不考虑损失发生的地点。
【解析】:╳5、计算题某企业某车间生产乙产品300件,产品加工程度为50%时发现其中30件不可修复废品。
该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合格品和废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为:原材料费用360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14250元,制造费用为22800元,合计73050元。
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加工费随加工进度投入。
另外,可修复废品发生修复费为:原材料费用250元,直接工资为130元,制造费用为90元。
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25元,已验收入库。
要求:⑴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⑵计算废品净损失⑶编制有关废品损失的会计分录【解析】:⑴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原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6000/300=120(原材料一次投入每件的材料费相同)废品材料成本=30×120=3600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产品加工到50%时发生废品,应折合成约当产量)分配率=14250/(300-30)+30×50%=14250/285=50废品工资及福利费成本=30×50%×50=750制造费用分配:分配率=22800/(300-30)+30×50%=22800/285=80废品制造费用成本=30×50%×80=1200废品损失总成本=3600+750+1200=5550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①结转废品实际成本的会计分录借:废品损失5550贷:基本生产成本5550②收回残值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25贷:废品损失25废品净损失=5550-25+(250+130+90)=5995③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5995贷:废品损失5995三、2003年1、单项选择题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扣除回收的废品残值后的净额称为()A、废品损失B、废品净损失C、废品报废损失D、废品总损失【解析】:应选择B2、多项选择题发生停工损失时,可能借记的科目有()A、停工损失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外支出E、基本生产成本【解析】:应选择A B D3、填空题对于发生的废品净损失,应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入____科目的借方,在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记入____成本项目。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预习(2)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预习例题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的核算【例题1.单选题】某企业产品入库后发现可修复废品一批,其生产成本为3 500元。
修复废品耗用直接材料1 000元,直接人工500元、制造费用800元,回收残料计价100元,应收过失人赔款100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废品净损失为()元。
(2015年)A.2 100B.5 600C.3 600D.2 300【解析】该批废品净损失=1 000+500+800-100-100=2 100(元)。
【答案】A【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产品入库后发生可修复废品一批,生产成本14万元,返修过程中发生材料费1万元、人工费用2万元、制造费用3万元,废品残料作价0.5万元已回收入库。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为()万元。
(2012年)A.5.5B.14C.19.5D.20【解析】可修复废品发生的返修费用要记入“废品损失”科目,同时将收回的材料价值和赔款从“废品损失”科目转到“原材料”或“其他应收款”科目,冲减废品损失,所以可修复废品净损失=1+2+3-0.5=5.5万元。
【答案】A【例题3.单选题】某工业企业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一批,该批废品的成本构成为:直接材料3 200元,直接人工4 000元,制造费用2 000元。
废品残料计价500元已回收入库,应收过失人赔偿款1 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废品的净损失为()元。
A.7 700B.8 700C.9 200D.10 700【解析】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所以该批废品的净损失=3 200+4 000+2 000-500-1 000=7 700(元)。
【答案】A【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废品损失的有()。
(2014年)A.不需要返修、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产品成本B.库存产成品因保管不善而损坏变质的产品成本C.产品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D.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解析】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会计学习题及答案(6)

)。
A .本月的制造费用负担 B.本月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负担
C .本月的管理费用负担
D. 本月的营业外支出负担
答案: B 3.下列各项中属于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是( )。
A. 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
B.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返修过程中发生的修复费用
D. 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返修时发生的修复费用
答案: C 4.废品的报废损失指的是( )。 A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残料价值后的损失
4 400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 )。
A.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B.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5
C.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D.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E.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而损坏变质的损失
答案: BE 2.“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归集的内容有( )。
A .可修复废品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
B.可修复废品返修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
C.可修复废品返修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用 D.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E.结转的废品净损失
答案: BCD 3.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
)计算。
A .消耗定额
B.费用定额
C.定额消耗
D. 定额费用
E.实际费用
答案: DE 4.计算废品净损失时,应考虑的内容有( )。
B.管理费用 C.பைடு நூலகம்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
答案: C 13.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以按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 A. 消耗定额
)计算。
B.定额费用
C.定额消耗
3
D.费用定额 答案: B 14.应计入废品损失的费用包括( ) 。 A.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 的修复费用 B.入库后因保管不善而发生变质的损失 C.实行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售出后发现的废品损失 D.经检验需要降价出售的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 答案: A 15.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减去残值和赔款后的废品净损失, 应从废品损失科目 转入( )。 A.“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B.“原材料”科目借方 C.“其他应收款”科目借方 D.“制造费用”科目借方 答案: A 16.某企业在生产甲产品的过程中, 产生不可修复废品 5 件,该企业按所耗定额 成本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该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 200 元,5件废品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为 300 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分别为: 直接人工 2.5 元,制造 费用 12 元,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800 元,应由操作人员赔偿 150 元,废品净损失 全部由同种产品成本负担。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是 ( )。 A.4 550 元 B.4 400 元 C.5 350 元 D.4 000 元 答案: A 17.根据上述 16 题的资料计算的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为( )。 A.4 550 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产品5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1件为不可修复废品。
甲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62500元,直接人工4875元,制造费用24375元,合计91750元。
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生产工时为:合格品1505小时,废品120小时,合计1625小时。
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200元。
另外,甲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2件可修复废品,当即进行修复,耗用原材料200元,工人工资40元,制造费用50元,此外,应向过失人索赔100元。
要求:(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与结转的会计分录;
(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
(4)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帐。
答案如下:(1)计算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与结转的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341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410
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2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200
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290
贷:原材料 200
应付职工薪酬 40
制造费用 50
应向过失人索赔
借:其他应收款 1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00
(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
废品损失明细帐
(4)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帐。
基本生产明细帐
②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数额,直接根据废品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废品成本。
某企业第二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可修复废品15件,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提供的资料,修复甲产品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50元。
根据“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 提供的资料可知,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工资费为200元,福利费为28元,制造费用为150元,已修复入库。
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定额成本为材料费用每件为90元,人工费用为每件72元,制造费用为每件55元,回收残料价值450元,应收责任人赔偿款120元,其他成本资料见“成本计算单”。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的“废品损失明细账”(表1)、“成本计算单”(表2)及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表1废品损失明细账(表)
产品名称:甲产品2004年8月单位:元
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350 350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228 228
制造费用分配表150 150
转入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900 720 550 2170
表2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甲产品2004年8月单位:元
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合计累计的生产费用180000 105000 85600 370600 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900 -720 -550 -2170 转入废品净损失2328 2328 相关会计分录为:
⑴发生可修复废品修复费用时: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728
贷:原材料350
应付职工薪酬228
制造费用150
⑵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217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2170
⑶应收责任人赔偿款:
借:其他应收款12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120
⑷回收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4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450
⑸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328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2328
㈣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处理
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很少,而且管理上也不要求单独核算废品损失时,不需要设置“废品损失”账户,成本计算单中也不需要设置“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发生的可修复废品修复费及不可修废品的生产成本都已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提供的资料计入了成本计算单,对于发生的废品残料价值收入和应收赔偿款,也应直接冲减生产成本。
【例】该车间生产丁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全部完工,入库时发现2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回收残料150元,责任人应赔偿130元。
其他资料见表3。
表3成本计算单
相关会计分录为:
⑴应收责任人赔偿款:
借:其他应收款13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130 ⑵回收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15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