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损失的核算

合集下载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理解废品、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概念,掌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方法。

原始凭证及有关凭证耗用材料、工资、福利费等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费用明细帐制造费用明细帐制造费用分配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库存商品明细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成本核算流程图①③②④⑥⑦⑤一、废品损失的核算1、废品——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

2、废品损失——废品损失是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值和应由过失人赔偿以后的损失。

3、帐户设置:“废品损失”“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废品损失”4、不可修复废品的账务处理5、可修复废品的账务处理例题1 例题2详见习题需要指出:(1)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2)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也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3)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废品损失归集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和可修复费用①残值、赔偿②结转废品净损失由合格产品成本负担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单独核算:设置“废品损失”帐户,在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不可修复废品的账务处理⑴.根据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借:废品损失—A产品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⑵.废料入库借:原材料贷:废品损失—A产品⑶.应收过失人赔款借:其它应收款贷:废品损失—A产品⑷.结转废品净损失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废品损失l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的计算1)按废品所消耗的实际费用计算即产品成本明细帐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废品与合格品之间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如下:废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某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总额×废品约当量合格品约当量+废品约当量废品负担的直接人工=某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总额×废品工时合格品工时+废品工时废品负担的制造费用=某产品的制造费用总额×废品工时合格品工时+废品工时约当量: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具体折合应根据完工程度(投料程度、加工程度)进行折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题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题

资料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产品5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1件为不可修复废品;甲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62500元,直接人工4875元,制造费用24375元,合计91750元;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工时为:合格品1505小时,废品120小时,合计1625小时;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200元;另外,甲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2件可修复废品,当即进行修复,耗用原材料200元,工人工资40元,制造费用50元,此外,应向过失人索赔100元; 要求: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与结转的会计分录; 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 4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帐; 答案如下:1计算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与结转的会计分录;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341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410回收废品残料价值借:原材料 2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200 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290贷:原材料 200 应付职工薪酬 40制造费用 50应向过失人索赔借:其他应收款 1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00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废品损失明细帐4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帐;基本生产明细帐②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数额,直接根据废品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废品成本;某企业第二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中发现可修复废品15件,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提供的资料,修复甲产品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50元;根据“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 提供的资料可知,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工资费为200元,福利费为28元,制造费用为150元,已修复入库;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定额成本为材料费用每件为90元,人工费用为每件72元,制造费用为每件55元,回收残料价值450元,应收责任人赔偿款120元,其他成本资料见“成本计算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的“废品损失明细账”表1、“成本计算单”表2及相关会计分录如下:表1 废品损失明细账表表2 成本计算单相关会计分录为:⑴发生可修复废品修复费用时:借:废品损失——甲产品728贷:原材料 350应付职工薪酬 228制造费用 150⑵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217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2170⑶应收责任人赔偿款:借:其他应收款12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20⑷回收残料价值:借:原材料45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450⑸结转废品净损失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2328贷:废品损失——甲产品2328㈣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处理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很少,而且管理上也不要求单独核算废品损失时,不需要设置“废品损失”账户,成本计算单中也不需要设置“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发生的可修复废品修复费及不可修废品的生产成本都已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 提供的资料计入了成本计算单,对于发生的废品残料价值收入和应收赔偿款,也应直接冲减生产成本;例该车间生产丁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全部完工,入库时发现2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回收残料150元,责任人应赔偿130元;其他资料见表3;表3 成本计算单相关会计分录为:⑴应收责任人赔偿款:借:其他应收款13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130⑵回收残料价值:借:原材料15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150。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核算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废弃物,其价值无法得到实现的损失。

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废品损失的原因和规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低和控制。

1. 废品损失的分类根据产生废品的原因,废品损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产废品:由于制造工艺不完善或操作不当导致的废品损失。

•自然废品:由于原材料的质量或供应问题而导致的废品损失。

•过程废品:在产品运输、存储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损失。

2. 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直接计量法:根据实际产生的废品数量进行核算,通过对废品进行称重或计数来确定损失量。

•间接估算法:根据生产工序和废品率的关系进行推算,通过废品率与生产数量的乘积来确定损失量。

3. 废品损失的核算流程废品损失的核算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废品数据:通过工艺流程监控、废品记录和不良品统计等方式,收集废品数据。

2.分类统计废品: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类型,对废品进行分类统计。

3.计算废品率:根据实际生产数量和废品数量,计算废品率。

4.分析废品原因:通过对废品数据的分析,找出导致废品损失的主要原因。

5.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废品损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

6.监控改进效果:持续监控废品损失的改进效果,及时调整措施以达到降低废品损失的目标。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停工损失是指由于非计划性的停工而导致的生产中断和产能损失。

停工损失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停工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减轻停工损失。

1. 停工损失的分类根据停工的原因和发生场所,停工损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计划性停工:由于生产调整、设备维护等计划性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

•非计划性停工:由于意外事故、设备故障等非计划性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

•部分停工:仅影响部分生产线或工序的停工损失。

•全面停工: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停工损失。

2. 停工损失的核算方法停工损失的核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直接计算法:根据停工期间的生产损失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差异来确定停工损失的金额。

成本会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成本会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废品损失-××产品
20
废品损失核算的关键:
不可修复废品已投入生产成本的计算,因为在发现废品之前, 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和其他合格品的成本是汇总列示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或“制造费用”账户的。 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有两种方法: (1)按实际成本计算。(需要将合计的生产成本在不可修复废 品和合格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不可修废品的成本) (2)按定额成本计算。
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1650+110+165=1925
34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925
1650 —工资及福利费 11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原材料
—制造费用
(3)借:原材料 借:其他应收款 500 300 300 1125 贷:废品损失—A产品 5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贷:废品损失—A产品
根据编制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17
·
发生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等
18
·
回收废品残料价值以及应向责任人索赔款项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19
废品损失分配的核算
根据废品损失明细帐归集的废品损失,结转分 配废品净损失。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 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29
答案
(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12*60+140*1.5+140*1.9+140*1.1 =720+210+266+154=1350 (2)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1350-130-40=1180 (3)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原材料 720 —燃料和动力 210 —工资和福利费 266 —制造费用 154

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废品损失的账户设置为了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应增设“废品损失”账户;在成本计算单(或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中应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废品损失”账户用来归集和分配废品的损失性费用。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从成本计算单(或生产成本明细账)转入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归集的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贷方登记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偿款款,以及结转到成本计算单(或生产成本明细账)“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的废品净损失(废品净损失是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减去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偿款后的余额,废品净损失一般应由本月同种产品完工的产成品成本负担);期末无余额。

该账户的明细账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其格式见表-2。

该账户的核算程序图如图-1所示。

[编辑]废品损失的的计算在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过程中,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计算是关键。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通常是从该种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中区分成本项目计算确定的。

按成本项目分别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实际成本的公式如下:废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某产品直接材料成本总额/(合格品数量+废品约当量)×废品约当量废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某产品直接人工成本总额/(合格品数量+废品约当量)×废品约当量废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某产品制造费用总额/(合格品数量+废品约当量)×废品约当量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时,应注意到,不可修复废品是发生在制造过程的中途,还是最后阶段,这对废品数量的确定及其费用分配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编辑]废品损失的核算图-1 废品损失账户的核算程序图【注】①、②、③等数字表示账务处理的先后顺序㈠计算废品损失的原始凭证“废品通知单”是计算废品损失的主要原始凭证。

它由企业质检部门在发现废品时填制,也可由产生废品的单位(分厂、车间或班组)填制。

“废品通知单”应包括的内容有:⑴废品的种类和数量,⑵产生废品的原因和过失人责任以及废品的生产工时,⑶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⑷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成本会计—第6章_废品损失和停工损的核算

成本会计—第6章_废品损失和停工损的核算

(2)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增设账户及成本项目: 1、增设“废品损失”总账及所属明细账。 一级 二级 三级 废品损失 按产品品种设置 按成本项目设置 2、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2)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处理程序:
制造费用 废品的 耗费
(1) ) (2) )
生产成本(未完工) 生产成本(未完工)
例,
某车间本月生产甲产品400件,经验收入库发现不 可修复废品10件;合格品生产工时为11 700小时,废品 工时为300小时,全部生产工时为12 000小时。按所耗 实际费用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甲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明 细账所列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 20 000元;燃料及动力11 880元;直接人工12 120元; 制造费用7 200元,共计51 200元。废品残料回收入库 价值120元,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直接材料 费用按合格品数量和废品数量的比例分配;其它费用按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要求:计算废品损失。
接前例,
某月某企业投产A产品100件,当月全部完 工,月初无在产品。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材料 费50 000元,直接人工费40 000元,制造费用 10 000元。在入库检验环节,发现10件不可修 复废品,废品回收残料价值为1 000元。由于 在入库环节发现废品,故合格品与废品负担的 耗费相同。 如全部合格——单位成本为1 000元 有10件废品——单位成本为1 100元
废品负担的生产成本从总的生 产成本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A.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B.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A.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此方法是将废品和合格品发生的全部实际费用,采用 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 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 公式:

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概述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加工或运输过程中,因过期、破损、腐烂等原因而不能再用于生产或销售的物品。

废品损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生产效率,因此对废品损失进行准确的核算和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并提供一些降低废品损失的建议。

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实际损失的数量和成本来核算废品损失。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损失的物品种类和数量。

2.计算损失物品的成本。

3.将损失物品的成本加入到相关的成本中,例如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

直接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的损失情况。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精确的计算和记录损失物品的成本,否则会导致核算结果的不准确。

2. 预估法预估法是根据经验或统计数据估计废品损失的数量和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废品损失数据,包括物品种类、数量和成本。

2.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废品损失数量和成本。

3.将估计的损失数量和成本加入到相关的成本中。

预估法的优点是灵活快捷,适用于没有精确数据或计算困难的情况。

但是,由于估计的不准确性,可能导致核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3. 标准法标准法是根据设定的标准数量和成本来核算废品损失。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产品或物品的特性和历史数据,设定一个标准损失率或标准损失数量。

2.根据实际产量或销售数量,计算标准损失的数量和成本。

3.将标准损失的数量和成本加入到相关的成本中。

标准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或销售的情况。

但是,由于标准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可能导致核算结果的不准确。

4. 综合法综合法是结合直接法、预估法和标准法的优点,综合考虑实际情况来核算废品损失。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损失的数量和成本进行直接核算。

2.根据预估方法估计未来的损失数量和成本。

3.根据标准方法设定一个合理的标准损失率或数量。

4.将直接核算、预估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综合,得出最终的核算结果。

《废品损失的核算》课件

《废品损失的核算》课件

废品损失产生的原因
01
02
03
生产技术问题
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操 作方法等存在缺陷或不足 ,导致产品不合格或损坏 。
原材料质量问题
原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导致生产出的产品不合 格或损坏。
生产管理问题
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生 产调度不科学、质量控制 不严格等,导致生产过程 中出现废品。
废品损失的分类
03 废品损失的账务处理
废品损失的记账规则
废品损失的记账规则是指在废品损失的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会计记账规则和原则 。
废品损失的记账规则要求准确记录废品损失的产生、分类、处理和核算过程,确保 账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废品损失的记账规则还涉及到废品损失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以确保 废品损失的核算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案例二:某机械加工企业的废品损失核算
总结词
加工精度要求高,废品产生原因较为单一
详细描述
该机械加工企业主要生产高精度零部件,由于加工精度 要求高,因此废品产生的原因较为单一。在废品损失核 算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废品的数量、种类和价值,并 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针对废品产生的原因,该企业可 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废品的产生,如提高加工精度、 加强质量检测等。此外,该企业还需要根据废品的实际 状况,合理确定废品的残值和处置方式,确保废品损失 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透明度和公信力。
04 降低废品损失的措施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废品。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 操作技能和生产效率,降低生 产过程中的废品率。
建立技术研发团队,针对生产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攻 关,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 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与废品损失的概念
1.废品的含义
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

不论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还是在入库后发现的废品,都应包括在内。

2.废品的种类
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则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3.废品损失的含义
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款以后的损失。

需要指出:
(1)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2)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也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3)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质量检验部门发现废品时,应该填制废品通知单,列明废品的种类、数量、生产废品的原因和过失人等。

成本会计人员应该会同检验人员对废品通知单所列废品生产的原因和过失人等项目加强审核。

只有经过审核的废品通知单,才能作为废品损失核算的根据。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
1.核算科目的设置
为了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在会计科目中应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应增设“废品损失”项目。

“废品损失”科目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而设立的。

该科目应按车间设立明细帐,帐内按产品品种分设专户,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应根据不可修复废品计算表:
借:废品损失
贷:基本生产成本
【例】某企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乙产品6件,每件定额成本400元(其中直接材料260元,直接人工100元,制造费用40元),残料共130元验收入库。

会计分录如下:(1)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乙产品时: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2 4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2 400 (2)残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2)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
借:废品损失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
【例】某企业6月份废品甲产品领用材料1 000元,应分配修复人员工资800元,制造费用1 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1)领用时: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 000
贷:原材料 1000 (2)核算应分配工资及制造费用: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00
制造费用 1000
计算废品净损失:将上述业务通过登记废品损失明细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800
——乙产品 2 27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2 800
——乙产品 2 270
(3)废品残料的回收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出:借:原材料(或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
(4)“废品损失”科目上述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就是废品损失,分配转由本月同种产品的成本负担: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通过上述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科目月末没有余额。

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进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先应计算截至报废时已经发生的废品生产成本;然后扣除残值和应收赔款,算出废品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在采用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的方法时,由于废品报废以前发生的各项费用是与合格产品一起计算的,因而要将废品报废以前与合格品计算在一起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

如果废品是在完工以后发现的,这时单位废品负担的各项生产费用应与单位合格品
完全相同,可按合格品产量和废品的数量比例分配各项生产费用,计算废品的实际成本。

按废品的实际费用计算和分配废品损失,符合实际,但核算工作量较大。

(2)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的方法
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时,废品的生产成本则按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

按废品的定额费用计算废品的定额成本,由于费用定额事先规定,不仅计算工作比较简便,而且还可以使计入产品成本的废品损失数额不受废品实际费用水平高低的影响。

也就是说,废品损失大小只受废品数量差异(差量)的影响,不受废品成本差异(价差)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废品损失和产品成本的分析和考核。

但是,采用这一方法计算废品生产成本,必须具备准确的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资料。

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可修复废品返修发生的各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

其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入“原材料”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

废品修复费用减去残料和赔款后的废品净损失,也应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在所属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帐中,记入:“废品损失”成本科目。

在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中,不设立“废品损失”科目和成本项目,只在回收废品残料时,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并从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原材料”成本项目中扣除残值价值。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的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扣除废品数量以后的合格品数量,就是合格品的单位成本。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停工损失的概念
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

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应从停工损失中扣除。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停工不满一个工作日的,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方法
为了单独核算停工损失,在会计科目中应增设“停工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应增设“停工损失”项目。

“停工损失”科目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而设立的。

该科目应按车间设立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

停工期间发生、应该计入停工损失的各种费用,都应在该科目的借方归集:借记“停工损失”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科目。

(1)发生停工损失时,其会计分录:
借:停工损失 XXX
贷: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 XXX
(2)应向过失单位或者保险公司索赔的款项,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XXX
贷:停工损失 XXX
(2)对于自然守灾害等引起的非正常停工损失,其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XXX
贷:停工损失 XXX
(3)季节性、机器设备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其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XXX
贷:停工损失 XXX
归集在“停工损失”科目借方的停工损失,其中应取得赔偿的损失和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损失,应从该科目的贷方分别转入“其他应收款”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借方;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损失,则应从该科目的贷方分别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停工损失,如果停工的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应直接记入该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停工损失”成本项目;如果停工的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如采用类似于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分配记入该车间各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停工损失”成本项目。

本章涉及的名词:
废品可修复废品不可修复废品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判断正误:
1、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2、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3、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以后的损失。

4、“废品损失”账户应按车间设立明细账,账内按产品品种分设专户,并按费用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

5、“废品损失”账户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而设立的,该账户期末应该有借方余额。

6、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7、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时,废品的生产成本则按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