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14课 植物的“分身术”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小学科学三年级-14-植物的分身术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第14课植物的“分身术”
2.达成目标:
1).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
2).植物可以用根有扦插、压条等。
4).在参与植物繁殖的学习研究中,体验创造生命的乐趣,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三、会总结
科学实验不仅需要细致观察,还要善于发现、总结,勤于动手,爱科学、爱劳动,还要把观察到的现象总结汇报出来。学会交流是一种科学能力,学生要把观察到的总结出来,提炼成可以汇报的语言。
三、自主检测
在家里选择一棵自己特别喜欢的植物,让它“分身”,并及时做好记录,可用家长手机每隔一段时间拍照,繁殖成活后把它搬过来,介绍一下你的研究成果,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劳动成果。
二、会观察、比较、感知
比较是区分事物的科学方法,没有比较就无法准确地鉴别事物。比较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就是通过对各种植物繁殖方式方法的比较,使学生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有些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会用简单的对比方法研究问题,并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学生通过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动手实践等多种方法来观察植物的繁殖方式,体会生命的魅力。
5).体会到科学技术能让生命更加多姿多彩。
3.学习方法建议:
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动手实验
4.课前准备
微课视频;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的植物等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会思考
整节课围绕用各种方法探究植物的各种繁殖方式,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从而得到对植物无性繁殖的初步认识,养成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探究的好习惯。
青岛五四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4.植物的“分身术”教案

青岛五四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4.植物的“分身术”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除了可以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根、茎、叶繁殖。
2.在教师引导下,能成功扦插月季。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4.感受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重点:知道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并能成功扦插月季。
难点:对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又好奇心,表现出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扦插用的月季,发芽的土豆、红署、落地生根等;提前进行扦插月季的活动,积累更多的经验。
活动流程一、导人新课教师引导: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
同学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只要折下柳枝插在土里,便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柳树,这就是植物的“分身术”。
事实上,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繁殖。
刚才,我们通过一句谚语了解了柳树繁殖后代的方法,其实很多植物有自己的绝招。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植物的“分身术”》。
(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一)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样繁殖?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多种植物的繁殖方式。
2.教师出示月季、红薯、马铃薯、落地生根等的图片,让学生描述这些植物的繁殖方式。
3.学生交流、汇报。
4.师生归纳总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也可以利用茎、根、叶等部位进行繁殖。
(二)利用植物的“分身术”繁殖植物。
1.视频演示扦插月季的方法。
2.动手扦插一株月季。
准备材料:月季枝条、喷水壶、锋利的剪刀和小刀(用来修剪枝条)、带有土壤的花盆。
①选枝条的时候,最好选当年新长的开过花的枝条,开过花的枝条养分比较充足,扦插时生根会快些。
②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小刀要注意安全,还要注意不要让枝条上的刺扎到手;③要将枝条截成8~12厘米长,不要碰掉枝上的芽,去掉底部的叶子,上部留1 ~2对叶子,有利于扦插时枝条尽快发芽;④要将枝条的下端斜切,切口截面要大,可以增强其吸收水分的能力,斜切面朝下有利于扦插时生根,成活,上端横切,切口截面要小,可减少水分蒸发,同样有利于成活。
青岛版《科学》六制三年级下册14.《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

14.《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的“分身术”》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繁殖》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课以“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为问题导向,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认识到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还通过亲身实践,在活动中体验到创造生命的乐趣。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并准备月季等材料进行繁殖。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教科书提供可以用根、茎、叶繁殖的一些植物,让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有一个总的认识。
发现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根、茎、叶等器官繁殖。
接下来,利用植物的“分身术”,让学生亲自繁殖一种植物,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繁殖,并及时记录表达探究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并养成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究态度。
本课内容从认识到实践的设计,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对生命的神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学生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学生分析】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处在城市的孩子,虽然家里有各种各样的观赏植物,对植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一般没有细致的观察,更谈不上对植物的系统研究,但是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较好地进行查阅资料,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整理表达信息,这都为本次的探究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
2.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植物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等。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2.能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会用扦插等方法繁殖植物,感受植物的“分身术”。
小学科学《植物的“分身术”》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植物的“分身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一些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延续后代的植物。
2.知道几种营养繁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植物。
2.学会用地下茎、根、茎繁殖植物。
3.能够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坚持栽培好一株植物。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参与关于植物繁殖的中长期研究。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花盆、土剪刀、塑料袋、水、杯子、自带的植物如土豆等。
教师准备:常见的可以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月季、葡萄的枝条、土豆、大蒜、落地生根的叶、大丽菊、蒲公英的根)、枝剪、刀等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儿歌导入,激发兴趣,引出探究的主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通过读儿歌,同学们知道了哪些植物繁殖后代的知识?刚才我们了解的是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可是有些植物另有绝招,实际上,许多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繁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植物的“分身术”。
(教师板书课题。
)(二)植物的繁殖方式1.教师出示月季、马铃薯、葡萄、大蒜等的图片,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知道它们是怎样繁殖的吗?2.分小组交流讨论,并把交流结果填在表格中。
4.教师总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有些植物是用自己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我们分别把这些繁殖的方法叫做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4课植物的“分身术”教案

14.植物的“分身术”【课标要求】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来繁殖后代。
(11.2)【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除了可以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根、茎、叶繁繁殖。
2.在教师指导下,能成功扦插月季或者进行其他植物的繁殖实验。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用根茎叶繁殖。
难点:通过实验探索结果。
【评价任务】:任务一: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样繁殖?(检测目标1)任务二:你是怎样进行植物繁殖的?用了哪些方法?(检测目标2)任务三:生活中继续探究还有哪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根、茎、叶繁殖。
课前需准备需要繁殖的植物,花盆等。
2.学习过程:首先通过“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导入新课,接着了解植物繁殖除了用种子,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然后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索交流。
【教学过程】课前探究一、谈话导入1.出示柳树林图片。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
”同学们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吗?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教师总结:这句俗话的意思是:只要折下柳枝,插在土里,便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柳树,这就是所谓的植物的“分身术”。
4.出示:植物的“分身术”教师过渡及总结:刚才我们了解的是植物繁殖后代的方法,很多植物都有自己的绝招,事实上很多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繁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分身术。
”任务一: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样繁殖?(检测目标1)二、探究活动:植物繁殖的方式1.出示月季、红薯、马铃薯、落地生根的图片。
问题:这些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课下,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探讨课前搜集的有关植物繁殖方式的资料,并把交流的结果填在记录表上。
《植物的“分身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植物的“分身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分身术”的原理;2. 探讨植物繁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 提高同砚的试验动手能力和科学试验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 植物的“分身术”原理及试验;3. 植物繁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精通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差别;2. 理解植物“分身术”的原理;3. 学会进行植物的“分身术”试验。
四、教学难点:1. 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和特点;2. 植物“分身术”的试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筹办:1. 试验用材料:植物茎、刀具、花盆、土壤、水等;2. 试验设备:显微镜、试验台、试管架等;3. 试验指导手册:包括试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植物的繁殖方式和“分身术”的观点,激发同砚的爱好;2. 讲解:介绍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原理及差别,重点讲解植物的“分身术”原理;3. 示范:老师示范植物“分身术”试验操作步骤,引导同砚注意试验细节;4. 试验:同砚进行植物“分身术”试验,并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5. 总结:引导同砚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探讨植物繁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6. 提问: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同砚深度沉思和谈论;7. 拓展:引导同砚进一步了解植物繁殖技术的最新进步和应用。
七、作业安置:1. 完成试验报告:要求同砚按要求撰写植物“分身术”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标、步骤、结果及分析等内容;2. 复习练习:安置相关练习题,稳固同砚对植物繁殖方式和“分身术”的理解;3. 实践任务:要求同砚结合实际状况,设计一个利用植物繁殖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
八、评判方式:1. 试验报告评分:依据试验报告的内容和规范性评定分数;2. 参与度评判:评估同砚在试验和谈论中的表现;3. 作业完成状况:综合思量同砚完成的练习题和实践任务。
通过本次“植物的‘分身术’”作业设计,旨在援助同砚深度了解植物繁殖方式和技术,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育同砚的科学试验能力和创新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年级下册8.1《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

8.1《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每朵花都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本课让学生通过搜集交流资料,知道多种植物的繁殖方法,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联系实际积极参与植物繁殖的中长期研究,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植物的“分身术”》一课,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的内容,在小学科学课程中隶属于生命世界部分。
生命世界主要有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四方面。
生物的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的一内容。
“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生命的共同特征”这部分部分内容是为了整合学生对生命零散的认识。
本课是在前面研究了“种子是如何萌发的”以及啊“一颗种子怎样长成一株植物的”基础上开始的,学生了解了植物的有性繁殖之后,再从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方面探究植物的无性繁殖的特点,目的是使学生对植物的生殖特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小学生对周围的植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探究植物的繁殖方法。
《植物的“分身术”》一课,通过把植物带进课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培养的植物,小组设计培养计划,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对植物繁殖方法的正确认识、愿意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教学这一课,先让学生通过搜集交流资料,认识到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的多种繁殖方法在广泛的应用。
许多植物除了可以用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茎繁殖、叶繁殖、根繁殖)繁殖后代,甚至有些植物主要依靠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动手实践部分指向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做繁殖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植物的“分身术”(课件)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活动一】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样繁殖?
植物繁殖是指植物产生同自己相似的新个体,这是植物繁殖后代、延续 物种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其繁殖的方式包括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等。 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繁殖,用身体的其他部分繁殖属于无性繁殖。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无性繁殖的几种方式。
【活动一】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样繁殖?
【活动一】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样繁殖?
常见形态,长在地面上的茎
比较特殊的茎
栀子花
玫瑰花
绿萝
柳树
马铃薯 莲藕
【活动一】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样繁殖?
大家都吃过红薯,我们吃的是红薯的哪一 部分? 根。 在适宜的温度下,把红薯放置一段时间后, 红薯会怎样呢? 发芽。 植物的根有时候也会发芽,能进行繁殖。
【活动二】利用植物的“分身术”繁殖植物。
月季压条
步骤一:环剥 首先要对花株上一到两年生的枝条进行选择,用小刀对选择好 的枝条进行环状剥皮。剥皮长度约为1-2厘米,深度最好能露 出木质部分。仅用小刀在枝条表皮划出几道环形口子也是可以 的。 步骤二:培土 距剥皮地方下面的2-3厘米处,把长、宽均为15厘米的塑料薄 膜卷为圆筒的形状,底端用线进行捆扎,在里面放入湿润培养 土,然后将上端也用线扎紧。 步骤三:养护 根据上面步骤处理过的月季花株应放置在室外。在浇水的时候 应向叶面进行喷洒,进而让水顺着枝条流进卷起的塑料薄膜内。 步骤四:移栽 在1-3个月过后,若新根在塑料袋内生长得非常浓密,可剪断 塑料袋下方枝条的一头。随后小心拆掉塑料薄膜,切勿弄碎土 团,最后将其移栽到新盆里,这样便形成了一株新的月季花。
【活动一】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样繁殖?
这种植物的名字叫落地生根,根据它的名 字猜一猜它可以用什么进行繁殖。提示一 下,这个落地指的不是种子落地。 猜测:叶子上的芽落地后长成新的植物。 是的,这种植物的叶片边缘有圆齿,圆齿 上容易生芽,芽长大后落地即成一株新植 物。 这是植物在利用叶子繁殖后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的“分身术”》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课以“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为问题导向,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认识到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还通过亲身实践,在活动中体验到创造生命的乐趣。
本课内容从认识到实践的设计,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对生命的神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学生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并准备月季等材料进行繁殖。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教科书提供可以用根、茎、叶繁殖的一些植物,让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有一个总的认识。
发现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根、茎、叶等器官繁殖。
接下来,利用植物的“分身术”,让学生亲自繁殖一种植物,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繁殖,并及时记录表达探究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并养成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究态度。
【学生分析】
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处在城市的孩子,虽然家里有各种各样的观赏植物,对植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一般没有细致的观察,更谈不上对植物的系统研究,但是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较好地进行查阅资料,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整理表达信息,这都为本次的探究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
2.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植物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2.能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会用扦插等方法繁殖植物,感受植物的“分身术”。
3.能够自主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在参与植物繁殖的学习研究中,体验创造生命的乐趣,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科学技术能让生命更加多姿多彩。
【重难点】
知道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通过实践,会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繁殖一株植物。
自主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把它付诸于行动。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多肉植物、月季枝条、花盆、营养土、喷水壶、小刀、资料卡。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PPT 3出示]柳树林图片。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
”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教师总结: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只要折下柳枝插在土里,便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柳树,这就是所谓植物的“分身术”。
4.[PPT 4出示]植物的“分身术”。
教师过渡及总结:刚才我们了解的是柳树繁殖后代的方法,很多植物都有自己的绝招,事实上,很多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繁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分身术”。
二、探究活动: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
1.[PPT 5出示]月季、红薯、马铃薯、落地生根的图片。
2.[PPT 6出示]问题:这些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课下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探讨课前搜集的有关植物繁殖方式的资料,并把交流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
[PPT 7出示]记录表,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整理板书。
4.[PPT 8、9、10出示]下面我们通过观看月季、红薯、马铃薯、落地生根的繁殖视频。
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
5.[PPT 11、12、13出示]月季、红薯、落地生根的繁殖的图片。
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尝试说出植物繁殖的方式方法(学生也可以看着图片描述)。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收集资料,交流汇报,知道了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有些植物是用自己的根、茎、叶来繁殖的,分别叫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
植物可以用扦插、压
条等方法繁殖。
6.[PPT 14出示]问题:还有哪些植物是用根、茎、叶繁殖的?
7.[PPT 15、16、17出示]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的一些植物图片。
8.[PPT 18出示]做繁殖植物的实验。
用自己带来的植物,尝试进行繁殖植物实验。
9.[PPT 19出示] 实验指导。
10.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
11.学生汇报与交流。
三、总结收获
1.[PPT 20出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教师适当补充。
四、拓展活动
[PPT 21出示]请在家里选择一棵自己特别喜欢的植物,让它“分身”,并及时做好记录,可用家长手机每隔一段时间拍照,繁殖成活后把它搬过来,介绍一下你的研究成果,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劳动成果。
【板书设计】
14.植物的“分身术”
茎繁殖:月季扦插、嫁接
根繁殖:红薯
叶繁殖:落地生根
【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