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课本

合集下载

二年级级国学教材(上下册)

二年级级国学教材(上下册)

二年级国学教材编委会总主编:自宏编委:辉麦方罗秉慧房英慧丁淑琴第一单元:白诗集1、望庐山瀑布………………………………………………………………………白(1)2、春思………………………………………………………………白( 2 )3、估客行……………………………………………………………白( 3 )4、送孟浩然之广陵…………………………………………………白( 4 ) 第二单元:杜甫诗集5、赠花卿…………………………………………………………杜甫( 5 )6、八阵图……………………………………………………………杜甫( 6 )7、绝句………………………………………………………………杜甫(7 ) 第三单元:白居易诗集8、夜雪……………………………………………………………白居易( 8 )9、白云泉…………………………………………………………白居易(9 )10、池上…………………………………………………………白居易( 10 ) 第四单元:王维诗集1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1 )12、莲花坞………………………………………………………………………王维( 12 ) 第五单元:四季诗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万里(13 )14、秋浦歌……………………………………………………………白(14)15、梅花……………………………………………………………王安石(15)第一单元:宋诗1、惠崇《春江晚景》…………………………………………………轼(1)2、饮湖上初睛后雨…………………………………………………轼(2)3、元日……………………………………………………………王安石(3)4、示儿………………………………………………………………陆游(4)5、春日………………………………………………………………朱熹(5) 第二单元:唐诗6、悯农………………………………………………………………绅(6)7、出塞……………………………………………………………王昌龄(7)8、剑客………………………………………………………………贾岛(8)9、泊准……………………………………………………………杜牧(9)第三单元:写景、惜别、旅愁归思诗10、乌衣巷………………………………………………………禹锡(11)11、涉江采芙蓉……………………………………………………古诗(12)12、山中………………………………………………………………王勃(13) 第四单元:论语13、《论语》三章 (14)14、《论语》二章 (15)15、《论语》二章 (16)二年级级国学教材(上册)1、望庐山瀑布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经典

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经典

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

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行了增补。

《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

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

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电子课本

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电子课本

(一)季氏将伐颛史。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史。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咒。

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俊,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惩”: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三)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的先祖是宋人。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国学知识大全书籍

国学知识大全书籍

国学知识大全书籍如果想学习国学知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国学书籍:《大学》:这本书规定了古人读书、做学问、为官应从哪里开始,遵循什么步骤,秉持何种心态,达到何种境界,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初步的治学基础。

其中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字经》:这本书是一本浓缩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全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读《三字经》可以了解传统国学常识。

《千字文》:这本书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让人在王羲之碑文中拓下了1000个字,由周兴嗣编撰成文,供皇子读书,就是流传千古的千字文,读千字文,最基本可认识1000个汉字。

《论语》:这本书20章15900字,《论语》价值只有亲身读过才能体会。

推荐学习方法当成故事看,比如孔子弟子子路性情刚直,一生追随、保护孔子,一次孔子对社会现状不满,提到去海边隐居,说谁能跟我去呢,估计只有子路。

子路听完特别高兴,立刻开始扎木筏,给孔子弄得哭笑不得。

《道德经》:这本书八十一章,八十一段话,每天读一章,如此往复,理解越来越深。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易经》:这本书作为群经之首,要一辈子研读,被很多人忽视的阅读方法,看六十四卦之前先读后面的系辞。

关于解读,可以结合生活经验。

分享一个我初学易经时用的方法,家里亲戚考学,等成绩时摇出兑卦,兑是喜悦之意。

有朋友感情问题,给她测了一卦,是山风蛊卦,说明感情有危机。

这种方法虽然粗暴,却能勾起学下去的兴趣。

入门之后在深研。

《黄帝内经》:这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医学典籍,认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年纪越大越需要读。

《六祖坛经》:这本书被称为禅宗心学。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人最重要就是了解自己、“明心见性”。

《了凡四训》:这本书的核心是告诉人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人的一生不能被命运束缚,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要先懂立命、再改过、积善。

《曾国藩家书》:这本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书信,里面有其一生经验总结,从中能学到很多少走弯路办法。

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经典

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经典

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经典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XXX《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XXX《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

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明景泰年间的进士XXX、清朝的嘉庆年间由XXX、民国时人费有容、XXX和XXX等进行了增补。

《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XXX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XXX、XXX竭力尊崇,南宋XXX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XXX《中庸》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XXX:“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

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XXX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XXX或汉代的学者所作。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三册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三册

诗歌赏读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四单元
耕读持家
有这样一本书,封面上没有姓名,但 每个人都是作者;书中没有文字,却处处 都是学问-----这本书就是‚生活‛。生活 这本书包罗万象,丰富多彩,需要我们用 一生去阅读,去品味。本单元将带你走进 古人的生活,使你了解他们的生活态度, 生产活动,日常起居,人际交往,还能知 道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诗歌赏读
鹿鸣(节选) 《诗经· 小雅》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 承矿是将,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经典诵读 第八课 府罗将相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niǎn),驱毂(gǔ)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盘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乂(yì )密勿,多士寔(shí )宁。
经典诵读 第七课 都邑华夏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máng)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biàn)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璧经。
日积月累
璧经
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花园,损坏了孔 家的旧宅,从倒塌的墙壁里发现了很多书, 有《尚书》《孝经》等。这是怎么回事? 这还得从秦始皇‚焚书坑儒‛说起。秦始 皇要烧掉儒家著作的消息传到了孔子的家乡, 孔子的后人非常着急:‚这可怎么办?这些 著作是不能失传的啊!‛这是,有人想出了 一个办法,他在屋里砌了一道墙,把书藏在 墙里。就这样,很多儒家著作得到了保存。 这些藏在墙壁里的儒家著作,就被称为‚璧 经‛。

100本国学经典书单

100本国学经典书单

100本国学经典书单1.《周易》即《易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

2.《尚书》儒家经典之一,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3.《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4.《周礼》“三礼”之一,对礼法、礼义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5.《仪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

6.《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7.《春秋》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8.《春秋公羊传》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

9.《春秋穀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注解《春秋》,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10.《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11.《尔雅》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

12.《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13.《孟子》四书之一,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属儒家经典著作。

14.《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15.《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6.《后汉书》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17.《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

18.《晋书》记载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的历史。

《晋书》问世后,“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兢从新撰”。

19.《宋书》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20.《南齐书》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21.《梁书》纪传体史书,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22.《陈书》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南朝陈朝史。

23.《魏书》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国学课本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全套12本)论语(全本)老子(全本)庄子(选本)孟子(选本)大学中庸笠翁对韵(全本)诗经礼记黄帝内经(选本)史记墨子吕氏春秋(选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全本)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全本)百家姓(全本)古文观止(选本)幼学琼林(选本)千家诗(全本)备注:如需本人帮忙购买请在书名前打“√”并签名,完全自愿。

签名:附赖国全老师关于经典的分类:一、基础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二、结构类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三、装修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全套12本)论语(全本)老子(全本)庄子(选本)孟子(选本)大学中庸笠翁对韵(全本)诗经礼记黄帝内经(选本)史记墨子吕氏春秋(选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全本)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全本)百家姓(全本)古文观止(选本)幼学琼林(选本)千家诗(全本)备注:如需本人帮忙购买请在书名前打“√”并签名,完全自愿。

签名:附赖国全老师关于经典的分类:四、基础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结构类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六、装修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篇二:国学主要教材国学礼仪风俗、故事讲解、演讲故事、手语舞蹈、肢体协调、在境教的氛围中“言传身教”学习“仁德”教育;学习圣贤,立志圣贤,行为圣贤,与父母正确的教育观、促和谐、健康的亲子家园。

概要少儿国学是以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经典为基础发展而来。

国学宝典繁硕,最璀璨的莫过于《经》、《史》、《子》、《集》。

其中蕴涵了大量的礼仪风俗、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

经典可以开启智慧、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唤醒道德、可以造就完人。

国学教学目标学好语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夯实文辞驾驭能力以知促行具象经典知行榜样尊长睦友敬事为仁积知成智积流成海敏而能思集腋成裘勤而好学气质涵养腹有诗书气自风华汲古纳今品自高远国学教学特色1、国学礼仪风俗、人文智慧、历史圣贤典故、伦理道德的浸泡式学习,并以趣味性、讨论性、引导性贯穿于课堂。

2、经典诵读、说文解字、情景互动来提升孩子的道德与文化涵养,增进记忆力、认知力、表达力、逻辑思维力、为人处事能力、自省力的全面发展。

3、故事讲解、演讲故事、培养学生自信力,增强语言力、文辞力、写作力、演说力、领导力。

4、手语舞蹈、肢体协调、在境教的氛围中“言传身教”学习“仁德”教育。

5、学习圣贤,立志圣贤,行为圣贤,与父母正确的教育观、促和谐、健康的亲子家园。

国学课程体系介绍秦汉胡同国学书院国学教研组秉承“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的宗旨,开发出3-12岁秦汉胡同少儿国学启蒙课程,该课程选取适合青少儿的精髓知识,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将大字拼音、基本字义的解说、故事、书画艺术品等完美结合。

课程内容的学习进程为5—15年,分为:启蒙篇:《弟子规》附《常礼举要》、《三字经》附《朱子家训格言》、《千字文》附《百家姓》、《千家诗》;诗词篇:《诗经启蒙》、《唐诗宋词节选》、《文言文精读》、《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礼运大同篇》、《笠翁对韵》;四书篇:《孝经》、《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善恶篇:《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道学篇:《老子》、《庄子》、《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百家篇:《易经》、《书经》、《黄帝内经》、《春秋》。

蒙学课程教材少儿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诗经启蒙》、《宋词启蒙》、《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辅助教学内容:礼仪训练:静定训练与儿童礼仪、《常礼举要》。

故事动画:《中华德育故事》、《弟子规故事》、《三字经故事》、《千字文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中华勤学故事》、《中国历史故事》。

说文解字:讲解汉字的来历和分类,激发汉字学习兴趣。

情景互动:把经典内容融合在生活中,以情景剧来互动,深刻体会。

手语舞蹈:用手语舞蹈展示不同的文化经典,心随音动。

教学特色1、国学礼仪风俗、人文智慧、历史圣贤典故、伦理道德的浸泡式学习,并以趣味性、讨论性、引导性贯穿于课堂。

2、经典诵读、说文解字、情景互动来提升孩子的道德与文化涵养,增进记忆力、认知力、表达力、逻辑思维力、为人处事能力、自省力的全面发展。

3、故事讲解、演讲故事、培养学生自信力,增强语言力、文辞力、写作力、演说力、领导力。

4、手语舞蹈、肢体协调、在境教的氛围中“言传身教”学习“仁德”教育。

5、学习圣贤,立志圣贤,行为圣贤,与父母正确的教育观、促和谐、健康的亲子家园。

教学目标学好语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夯实文辞驾驭能力以知促行具象经典知行榜样尊长睦友敬事为仁积知成智积流成海敏而能思集腋成裘勤而好学气质涵养腹有诗书气自风华汲古纳今品自高远篇三: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目录六年级上学期论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赤壁唐·杜牧??十五夜望月唐·王建??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六年级下学期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七夕唐·白居易??夏日山中唐·李白??观沧海三国·曹操??《论语》《论语》是记载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古代经典,是我国古代史、文化史、教育史上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

《论语》名称的由来,班超《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通行的《论语》20篇,共511章。

其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美学、文学、音乐、教育、道德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对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气质、性格、思维等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指出:“《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学说和《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著名学者李南也指出:“认识中国文化传统要从儒家开始,认识儒家要从孔子开始,认识孔子则需从《论语》开始。

《论语》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一部奇书,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著名学者李家秀提出:“《论语》是中国文化中最早成功的传记书,是中国经籍中最好的一部。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汤一介提出:“《论语》是一部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伟大的书。

”著名学者李泽厚提出:“怎样安身立命?怎样为人处世?中国没有《圣经》,大家都到《论语》中间去找好了。

”著名国学文化研究专家丹明子也认为:“《论语》是中国人的国学必读之书,是影响人类文明的100本好书之一。

如果不把《论语》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义,就不能深刻把握为官、为政、治天下的大道。

”西方也一致认为《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

总之《论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精神财富,它对现代和未来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怎么做人、做事、做官永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年级上学期Lún yǔ论语xu? ?r dì yī学而第一zǐ yuē xu? ?rshí xízhī bùyì yuahū yǒu p?ng zì yuǎn fāng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lái búyìlahūr?n bù zhī ?r bú yùnbú yì jūn zǐ hū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意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yǒu zǐyuē qí w?i r?nyě xiào tì ?rhào fàn shàng zhěxiǎn y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bùhào fàn shàng ?rhào zu? luàn zhě wai zhī yǒuyě jūnzǐ wùběn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běnlì?r dào shēng xiào tìyězhě qí w?i r?nzhī běn yú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欤。

大意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爱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

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情,基础树立了,‘道’就产生了。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道’的基础吧。

?zǐ yuēqiǎo yán lìng sa xiǎn yǐ r?n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得和颜悦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zēng zǐ yuē wúrì sān xǐng wú shēnwai r?n m?u ?rbú zhōng h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yǔ p?ng yǒu jiāo ?rbú xìnhūchuán bùxíh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zǐyuē dǎo qiān shang zhī gu?jìng shì?rxìnji? y?ng ?ràir?n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shǐ mínyǐ shí使民以时。

大意孔子说:?治理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严守信用,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人民要按照农时的忙闲。

?zǐ yuē dìzǐrùz? xiàochū z?tìjǐn?r xìnfànài zh?ng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r qīnr?nxíng yǒu yúlì z?yǐxu? w?n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