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保护板原理详细分析

合集下载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
锂电池保护板根据使用IC,电压等不同而电路及参数有所不同,下面以DW01 配MOS管8205A进行讲解:
锂电池保护板其正常工作过程为:
当电芯电压在2.5V至4.3V之间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均输出高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二脚电压为0V。

此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电压将分别加到8205A的第5、4脚,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
极接到来自DW01 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开状态。

此时电芯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2.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

锂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3.保护板过充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池通过充电器正常充电时,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芯的电压将越来越高,当电芯电压升高到4.4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充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3脚的输出电压,使第3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4脚无电压而关闭。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电芯的充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充电。保护板处于过充电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放电负载后,因此时虽然过充电控制开关管关闭,但其内部的二极管正方向与放电回路的方向相同,故放电回路可以进行放电,当电芯的电压被放到低于4.3V时,DW01 停止过充电保护状态重新在第3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充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
2.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 内部将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5脚无电压而关闭。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电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充电电压后,DW01 经B-检测到充电电压后便立即停止过放电状态,重新在第1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放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经充电器直接充电。
4.保护板短路保护控制原理:
在保护板对外放电的过程中,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并不完全等效于两个机械开关,而是等效于两个电阻很小的电阻,并称为8205A的导通内阻, 每个开关的导通内阻约为30m/U 03a9共约为60m/U 03a9,加在G极上的电压实际上是直接控制每个开关管的导通电阻的大小当G极电压大于1V时,开关管的导通内阻很小(几十毫欧),相当于开关闭合,当G极电压小于0.7V以下时,开关管的导通内阻很大(几MΩ),相当于开关断开。电压UA就是8205A的导通内阻与放电电流产生的电压,负载电流增大则UA必然增大,因UA0.006L×IUA又称为8205A的管压降,UA可以简接表明放电电流的大小。上升到0.2V时便认为负载电流到达了极限值,于是停止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放电控制管关闭,切断电芯的放电回路,将关断放电控制管。换言之DW01 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是3.3A,实现了过电流保护。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一、元件描述:DW01 单节锂电池保护IC(Pb-free),过充保护电压4.3±0.05V,过放保护电压2.4±0.1V,封装SOT23-6;8205A 锂电池保护场效应管(MOSFET),内阻19mΩ,电压20V,电流6A;封装TSSOP-8。

二、锂电池保护板根据使用IC、电压等不同而电路及参数有所不同,下面以DW01配8205A进行讲解:三、锂电池保护板其正常工作过程为:1、当电芯电压在2.5V至4.3V之间时,DW01的第1脚、第3脚均输出高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2脚电压为0V。

此时DW01的第1脚、第3脚电压将分别加到8205A的第5、4脚,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极接到来自DW01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打开状态。

此时电芯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①、保护板的放电回路(电池正常使用时):B+→P+→负载→P-→8205第2、3脚→8205第1脚→8205第8脚→8025第6、7脚→B-5、短路保护控制过程:短路保护是过电流保护的一种极限形式,其控制过程及原理与电流保护一样,短路只是在相当于在P+、P-之间加上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约0欧)使保护板的负载电流瞬时达到10A以上,保护板立即进行过电流保护。

2、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内部将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 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时DW01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 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5脚无电压而关闭。

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

即电 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

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

等到保护板的P+与P-间接上充电 电压后,DW01经B-检测到充电电压后便立即停止过放电状态重新在DW01第1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放电 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经充电器直接充电。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
锂电池保护板根据使用IC,电压等不同而电路及参数有所不同,下面以DW01 配MOS 管8205A 进行讲解:
锂电池保护板其正常工作过程为:
当电芯电压在2.5V 至4.3V 之间时,DW01 的第1 脚、第3 脚均输出高
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二脚电压为0V。

此时DW01 的第1 脚、第3 脚电
压将分别加到8205A 的第5、4 脚,8205A 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 极接到来
自DW01 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开状态。

此时电芯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2.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 内部将通过R1 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 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1 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 脚电压变为0V,8205A 内的开关管因第5 脚无电压而关闭。

此时电芯
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

即电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

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

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充电电压后,DW01 经B-检测到充电电压后便立即停止过放电状态,重新在第1 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 内的过放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
重新接上,电芯经充电器直接充电。

4.保护板过充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池通过充电器正常充电时,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芯的电压将越。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是一种电子控制装置,主要用于保护锂电池免受过充、过放、过流和短路等故障的影响,以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

锂电池保护板采用了一种基于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的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对锂电池的保护和管理。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过充保护:当锂电池充电至预设的充电终止电压时,保护板会自动切断电池与充电器之间的连接,停止充电,以防止电池过充,避免对电池造成损害。

2. 过放保护:当锂电池的电压降至预设的放电终止电压时,保护板会自动切断电池与负载之间的连接,停止放电,以避免电池过放而损坏。

3. 过流保护:当电池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出现过大的电流时,保护板会立即切断电池与外部电路之间的连接,以防止电池过热、发生短路或其他故障。

4. 温度保护:保护板内置有温度传感器,当电池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保护板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减小充电电流或停止充放电,以防止电池过热引发安全事故。

5. 平衡充电:对于多个串联的锂电池组,保护板可以监测各个电池的电压,并在充电时自动进行均衡充电,确保各个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异不会过大,以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和寿命。

锂电池保护板的使用可以有效保护锂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防止因电池故障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因此,在锂电池应用中,使用保护板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措施之一。

电动车锂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电动车锂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电动车锂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电动车,哦,那可是当下的热门话题!谁不想骑着它,风驰电掣,帅气得像个超人呢?但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锂电池,背后可藏着不少“秘密”,而保护板就是其中的一个小英雄。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保护板的工作原理,看看它是怎么保障我们骑行安全的。

1. 什么是锂电池保护板?首先,咱们得了解什么是锂电池保护板。

简单来说,它就像电池的守护神,负责保护电池不受伤害。

要是没有它,电池就像个无头苍蝇,随便乱飞,容易短路、过充或者过放,那可就麻烦了!保护板通过监控电池的状态,确保它们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工作。

就好比你在外面玩得嗨,手机电量也得留个余地,不然突然关机就尴尬了,对吧?1.1 保护电池,保障安全你想想,要是电池出了问题,电动车可是停不下来的!保护板能及时检测到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各种信息。

要是发现电压过高或者温度过高,它会立马切断电流,避免电池发热甚至爆炸。

这个功能可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毕竟安全第一嘛!1.2 省电又持久保护板的另一个妙用就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它可以根据电池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电量。

比如,当你骑行的时候,保护板会监控每个电池单元,确保它们都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工作。

这样,不仅让你的电动车跑得更远,还能让电池“长命百岁”,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2. 保护板的工作原理好,接下来咱们聊聊保护板是怎么具体工作的。

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几个简单的步骤,让我们一起来拆解一下。

2.1 电压监测首先,保护板会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

每个电池都有一个理想的电压范围,保护板就像个细心的老师,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

一旦发现某个电池的电压超出范围,它就会发出警报,甚至切断电源,避免更大的损失。

就像你上课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人开小差,立马就会把他叫回正轨。

2.2 温度监控其次,温度监测也非常重要。

电池在充电和放电的时候,会产生热量,保护板会实时监控这个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保护板就会启动冷却系统,或者直接切断电流。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锂电池保护板主要由电路和芯片组成。

当电池工作时,电池电压和电流从保护板的正负极引出。

电路中的电压测量电路负责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测量电路负责监测电池的电流,而温度测量电路负责监测电池的温度。

这些测量结果将通过芯片传输给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是锂电池保护板的核心部分,它根据从测量电路传输过来的数据,对电池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果电压过高或过低,电流过大或过小,或者温度过高,控制电路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电池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压保护是锂电池保护板的主要功能之一、当电池电压过高时,控制电路会通过控制电路芯片将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通路打开,以防止电池继续充电。

这样可以避免电池过充引起的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当电池电压过低时,控制电路会通过控制电路芯片将正负极之间的通路打开,以防止电池继续放电。

这样可以避免电池过放引起的安全问题。

电流保护是锂电池保护板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当电池电流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控制电路会立即采取措施,例如通过控制电路芯片降低电流或直接切断电池与负载的连接,以防止电池由于电流过大而受损。

这样可以避免电池过载导致的安全问题。

温度保护也是锂电池保护板的关键功能之一、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引起电池的过热和热失控。

因此,锂电池保护板通过测量电池温度,并与设定的安全范围进行比较,当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控制电路会立即采取措施以降低电池温度,例如切断电池与负载的连接或通过风扇进行散热。

总之,锂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和控制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实现对锂电池的安全保护。

它在电池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电池的安全使用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详细分析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详细分析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详细分析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

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

锂电池保护功能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PTC等电流器件协同完成,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在-40℃至+85℃的环境下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及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PTC在高温环境下防止电池发生恶劣的损坏。

普通锂电池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MOS开关、电阻、电容及辅助器件FUSE、PTC、NTC、ID、存储器等。

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导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控制MOS开关关断,保护电芯的安全。

在保护板正常的情况下,Vdd为高电平,Vss,VM为低电平,DO、CO为高电平,当Vdd,Vss,VM任何一项参数变换时,DO或CO端的电平将发生变化。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

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

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PTC等电流器件协同完成,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在-40℃至+85℃的环境下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及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PTC在高温环境下防止电池发生恶劣的损坏。

普通锂电池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MOS开关、电阻、电容及辅助器件FUSE、PTC、NTC、ID、存储器等。

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导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控制MOS开关关断,保护电芯的安全。

在保护板正常的情况下,Vdd为高电平,Vss,VM为低电平,DO、CO为高电平,当Vd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
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 “D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1由导通转 为关断,从而切断了放 电回路,使回路中电流为零,起到过电流保护作用。 在控制 IC检测到过电流发生至发出关断V1信号之间,也有一段延时时 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 由C3决定,通常为13毫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 造成误判断。 在上述控制过程中可 知,其过电流检测值大小不仅取决于控制IC的控制 值,还取决于MOSFET的导通阻抗, 当MOSFET导通阻抗越大时,对同 样的控制IC,其过电流保护值越小。 - 5、过放电保护 电池在对外部负载放电过程中,其电压会随着放电过程逐渐降低 ,当电池电压降 至2.5V时,其容量已被完全放光,此时如果让电池继续对负载放电, 将造成电池 的永久性损坏。 在电池放电过程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2.3V (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 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D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 压,使V1由导通转为 关断,从而切断了放电回路,使电池无法再对负载进行放电,起 到过放电保护作 用。而此时由于V1自带的体二极管VD1的存在,充电器可以通过该二 极管对电 池进行充电。 由于在过放电保护状态下电池电压不能再降低,因此要求保 护电路的消耗电流极 小,此时控制IC会进入低功耗状态,整个保护电路耗电会小于0 .1μA。 在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2.3V至发出关断V1信号之间,也有一段延时时 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由C3决定,通常设为100毫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造成 误判 断 - 1
page 2
本文由qzb6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锂电池保护电路 - 锂电池保护电路 由于锂电池的化学特性,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内部进行 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 化的化学正反应,但在某些条件下,如 对其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将会导致电池内 部发生化学副 反应,该副反应加剧后,会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并可能产 生大量气体,使电池内部压力迅速增大后爆炸而导 致安全问题,因此所有的锂电池都 需要一个保护电路,用于 对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进行有效监测,并在某些条件下关断 充、放电回路以防止对电池发生损害 - 下图为一个典型的锂电池保护电路原理图。 - 如上图所示,该保护回路由两个MOSFET(V1、V2)和一个控制IC (N1)外加一 些阻容元件构成。控制IC负责监测电池电压与回路电流, 并控制两个MOSFET的栅极, MOSFET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分别控制 着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的导通与关断,C3为延 时电容,该电路具有过充 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与短路保护功能,其工作 原理分析如 下: 1、正常状态 在正常状态下电路中N1的“CO”与“DO”脚都输出高 电压,两个MOSFET 都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可以自由地进行充电和放电,由于MOSFET的 导 通阻抗很小,通常小于30毫欧,因此其导通电阻对电路的性能影响很小。 此状态 下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为μA级,通常小于7μA。 - 2、过充电保护 锂离子电池要求的充电方式为恒流/恒压,在充电初期,为恒流 充电,随着充电 过程,电压会上升到4.2V(根据正极材料不同,有的电池要求恒压值 为4.1V),转 为恒压充电,直至电流越来越小。 电池在被充电过程中,如果充电器电 路失去控制,会使电池电压超过4.2V后继续 恒流充电,此时电池电压仍会继续上升, 当电池电压被充电至超过4.3V时,电池 的化学副反应将加剧,会导致电池损坏或出现 安全问题。 在带有保护电路的电池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4.28V(该值由 控制IC 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C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 2由 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充电回路,使充电器无法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起到过 充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2自带的体二极管VD2的存在,电池可以通过该二 极管对 外部负载进行放电。在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超过4.28V至发出关断V2信 号之间,还 有一段延时时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由C3决定,通常设为1秒左右, 以避免因干扰而 造成误判断。 - 3、短路保护 电池在对负载放电过程中,若回路电流大到使U>0.9V(该 值由控 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控制IC则判断 为负载短路,其“DO”脚将迅速 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 V1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放电回路,起到短路保护作 用。 短路保护的延时时间极短,通常小于7微秒。其工作原理与 过电流保护类似,只 是判断方法不同,保护延时时间也不一 样。 除了控制IC外,电路中还有一个重要元 件,就是MOSFET, 它在电路中起着开关的作用,由于它直接串接在电池与外部 负载 之间,因此它的导通阻抗对电池的性能有影响,当选用 的MOSFET较好时,其导通阻抗 很小,电池包的内阻就小, 带载能力也强,在放电时其消耗的电能也电电流最 大不能 超过2C(C=电池容量/小时),当电池超过2C电流放电时,将会导致电 池的永 久性损坏或出现安全问题。 电池在对负载正常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在经过串联的2 个MOSFET 时,由于MOSFET的导通阻抗,会在其两端产生一个电压,该电压值 U=I*RD S*2, RDS为单个MOSFET导通阻抗,控制IC上的“V-”脚对该电压 值进行检测,若负载 因某种原因导致异常,使回路电流增大,当回路电 流大到使U>0.1V(该值由控制IC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