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资料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是用于保护锂电池的一种电路板,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过充保护:锂电池充电时,电池电压不断上升。
当电池电压达到设定的过充保护阈值时,保护板会通过检测电池电压来关闭充电回路,防止电池过充,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过放保护:锂电池放电时,电池电压逐渐降低。
当电池电压降到设定的过放保护阈值时,保护板会通过检测电池电压来切断放电回路,防止电池过放,以保护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
3. 短路保护:如果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存在短路情况,保护板会检测到异常电流,并立即切断电路,以防止电池和电路的损坏。
4. 温度保护:锂电池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工作会产生安全隐患。
保护板通常会集成温度传感器,当电池温度超过设定的范围时,保护板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切断充放电回路,以保护电池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锂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实现对锂电池的保护和控制,避免潜在的安全问题,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锂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3.保护板过充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池通过充电器正常充电时,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芯的电压将越来越高,当电芯电压升高到4.4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充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3脚的输出电压,使第3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4脚无电压而关闭。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电芯的充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充电。保护板处于过充电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放电负载后,因此时虽然过充电控制开关管关闭,但其内部的二极管正方向与放电回路的方向相同,故放电回路可以进行放电,当电芯的电压被放到低于4.3V时,DW01 停止过充电保护状态重新在第3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充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
2.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 内部将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5脚无电压而关闭。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电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充电电压后,DW01 经B-检测到充电电压后便立即停止过放电状态,重新在第1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放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经充电器直接充电。
4.保护板短路保护控制原理:
在保护板对外放电的过程中,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并不完全等效于两个机械开关,而是等效于两个电阻很小的电阻,并称为8205A的导通内阻, 每个开关的导通内阻约为30m/U 03a9共约为60m/U 03a9,加在G极上的电压实际上是直接控制每个开关管的导通电阻的大小当G极电压大于1V时,开关管的导通内阻很小(几十毫欧),相当于开关闭合,当G极电压小于0.7V以下时,开关管的导通内阻很大(几MΩ),相当于开关断开。电压UA就是8205A的导通内阻与放电电流产生的电压,负载电流增大则UA必然增大,因UA0.006L×IUA又称为8205A的管压降,UA可以简接表明放电电流的大小。上升到0.2V时便认为负载电流到达了极限值,于是停止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放电控制管关闭,切断电芯的放电回路,将关断放电控制管。换言之DW01 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是3.3A,实现了过电流保护。
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介绍

电池保护板:顾名思义,电池保护板主要是针对可充电(一般指锂电池)起保护作用的集成电路板。
锂电池(可充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
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带上捷比信采样电阻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
含义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PTC或TCO等电流器件协同完成,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在-40℃至+85℃的环境下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即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PTC或TCO在高温环境下防止电池发生恶劣的损坏。
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MOS开关、JEPSUN捷比信精密电阻及辅助器件NTC、ID存储器,PCB等。
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沟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数十毫秒)控制MOS开关关断,保护电芯的安全。
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即负温度系数,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其阻值降低,使用电设备或充电设备及时反应、控制内部中断而停止充放电。
ID 存储器常为单线接口存储器,ID是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身份识别的意思,存储电池种类、生产日期等信息。
可起到产品的可追溯和应用的限制。
PTC是英文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思是正温度系数。
专业里面通常把正温度系数器件简称为PTC,电池产品里PTC可以防止电池高温放电和不安全的大电流的发生,根据电池的电压、电流密度特性和应用环境,对PTC有专门的要求。
PTC是电池组件产品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对电池的安全担负着重要使命,它本身的性能和品质也是电池组性能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数。
保护板对单一电芯保护时,保护板设计会相对简单,技术性较高的地方在于,比如对动力电池保护板设计需要注意的电压平台问题,动力电池在使用中往往被要求很大的平台电压,所以设计保护板时尽量使保护板不影响电芯放电的电压,这样对控制IC,精密电阻等元件的要求就会很高,一般国产IC能满足大多数产品要求,特殊可以采用进口产品,电流采样电阻则需要使用JEPSUN捷比信电阻,以满足高精密度,低温度系数,无感等要求。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构成

锂离子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其构成锂离子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其构成MOS锂在元素周期表上第3位,外层电子1个,容易失去形成稳定结构,所以是非常活泼的一种金属。
而锂离子电池具有放电电流大、内阻低、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被人们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在使用中严禁过充电、过放电、短路,否则将会使电池起火、爆炸等致命缺点,所以,在使用可充锂电池都会带有一块保护板来保护电芯的安全。
保护板有两个核心部件:一块保护IC,它是由精确的比较器来获得可靠的保护参数;另外是MOSFE T串在主充放电回路中担当高速开关,执行保护动作。
电路原理图如下:1、下面介绍保护IC个引脚功能:VDD是IC电源正极,VSS是电源负极,V-是过流/短路检测端,Do ut是放电保护执行端,Cout是充电保护执行端。
2、保护板端口说明:B+、B-分别是接电芯正极、负极;P+、P-分别是保护板输出的正极、负极;T 为温度电阻(NTC)端口,一般需要与用电器的MCU配合产生保护动作,后面会介绍,这个端口有时也标为ID,意即身份识别端口,这时,图上的R3一般为固定阻值的电阻,让用电器的CPU辨别是否为指定的电池。
保护板工作过程:1、激活保护板的方法:当保护板P+、P-没有输出处于保护状态,可以短路B-、P-来激活保护板,这时,Dout、Cout均会处于低电平(保护IC此两端口是高电平保护,低电平常态)状态打开两个MOS 开关。
2、充电:P+、P-分别接充电器的正负极,充电电流经过两个MOS对电芯进行充电。
这时,IC的VDD、VSS既是电源端,也是电芯电压检测端(经R1)。
随着充电的进行,电芯电压逐渐升高,当升高到保护IC门限电压(一般是4.30V,通常称为过充保护电压)时,Cout随即输出高电平将对应那个M OS关断,充电回路也被断开。
过充保护后,电芯电压会下降,当下降到IC门限电压(一般为4.10V,通常称为过充保护恢复电压)时,Cout恢复低电平状态打开MOS开关。
钜大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钜大锂电池保护板原理钜大锂电池保护板是一种关键的安全保护装置,用于监控和维护锂电池的正常工作状态。
它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以及监测温度和电池状态来确保锂电池的安全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钜大锂电池保护板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1. 电流保护钜大锂电池保护板通过检测电流大小来保护锂电池。
当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保护板会立即切断电池与负载之间的连接,以防止电流过大引发过热、短路等安全问题。
这种保护机制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因过大电流而受损甚至爆炸的风险。
2. 电压保护钜大锂电池保护板还可以监测电池电压,确保电压在安全范围内。
当电池电压低于设定的最低阈值时,保护板会切断电池与负载之间的连接,防止电池过度放电而损坏。
同样地,当电池电压高于设定的最高阈值时,保护板也会切断电池的连接,以防止电池过充电导致的安全隐患。
3. 温度保护钜大锂电池保护板还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
当电池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保护板会切断电池的连接,以防止温度过高引发火灾或爆炸。
通过及时检测和切断电池连接,保护板可以有效地保护锂电池的安全运行。
4. 电池状态监测钜大锂电池保护板还可以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池的容量、健康状况和充放电次数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监测,保护板可以提供给用户关于电池的实时状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或更换。
总结:钜大锂电池保护板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监测温度和电池状态等多种手段,确保锂电池的安全使用。
它可以防止电流过大、电压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从而保护电池不受到损坏或安全隐患。
钜大锂电池保护板的原理和工作机制使得锂电池可以更加可靠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动车、移动电源和无人机等。
通过对锂电池的保护,钜大锂电池保护板为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串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三串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三串锂电池保护板是一种用于保护锂电池的电子设备。
它主要通
过监测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和电流等参数来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并防止过充、过放、过流和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保护板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它通过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来获
取电池单体的电压。
然后,它利用内部的集成电路将这些电压值进行
比较,并将结果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会根据事先设定的阈值来判断
当前电池的状态,如是否过充或过放。
当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电压超过设定的上限值时,保护板会自
动切断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防止电池充电过度导致危险。
同样地,当电池单体的电压低于设定的下限值时,保护板也会切断电池与外部
电路的连接,以防止电池过放。
此外,保护板还会监测电池组的总电流。
如果电池组的电流超过
设定的上限值,则保护板会立即切断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以防止
电池组过流引发安全隐患。
同时,保护板还能够监测温度,当电池温
度异常升高时,它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切断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或开启风扇进行散热等。
总的来说,三串锂电池保护板通过对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和电
流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预防和避免潜在的
危险情况的发生。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原理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
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
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PTC等电流器件协同完成,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在-40℃至+85℃的环境下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及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PTC在高温环境下防止电池发生恶劣的损坏。
普通锂电池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MOS开关、电阻、电容及辅助器件FUSE、PTC、NTC、ID、存储器等。
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导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控制MOS开关关断,保护电芯的安全。
在保护板正常的情况下,Vdd为高电平,Vss,VM为低电平,DO、CO为高电平,当Vdd,Vss,VM任何一项参数变换时,DO或CO端的电平将发生变化。
1、过充电检出电压:在通常状态下,Vdd逐渐提升至CO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VDD-VSS 间电压。
2、过充电解除电压:在充电状态下,Vdd逐渐降低至CO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VDD-VSS间电压。
3、过放电检出电压:通常状态下,Vdd逐渐降低至D O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VDD- VSS 间电压。
4、过放电解除电压:在过放电状态下,Vdd逐渐上升到DO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VDD-VSS间电压。
5、过电流1检出电压:在通常状态下,VM逐渐升至DO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VM-VSS 间电压。
6、过电流2检出电压:在通常状态下,VM从OV起以1ms以上4ms以下的速度升到DO 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VM-VSS间电压。
7、负载短路检出电压:在通常状态下,VM以OV起以1μS以上50μS以下的速度升至DO 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VM-VSS间电压。
8、充电器检出电压:在过放电状态下,VM以OV逐渐下降至DO由低电平变为变为高电平时VM-VSS间电压。
电池保护板原理

电池保护板原理电池保护板是一种用于锂电池的保护装置,其主要功能是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和电流,以保护电池免受过充、过放、过流和过温等不利因素的损害。
本文将从电池保护板的原理入手,为大家详细介绍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
电池保护板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电压监测。
电池保护板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变化来实现对电池状态的监控。
当电池电压超过设定的上限值时,保护板会自动切断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以避免过充的情况发生。
同样,当电池电压低于下限值时,保护板也会切断电路,以防止电池过放。
通过电压监测,电池保护板可以有效保护电池免受过充和过放的损害。
二、温度监测。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过高的温度会对电池造成损害。
因此,电池保护板还需要监测电池的温度变化。
一旦电池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保护板会立即采取措施,如切断电路或减小充放电电流,以降低电池温度,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
三、电流监测。
电池保护板还需要监测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以防止过流对电池的损害。
当电池充放电电流超过设定的安全值时,保护板会及时切断电路,以保护电池不受过流的影响。
电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监测-判断-保护。
通过不断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和电流等参数,保护板能够及时判断电池的状态,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
电池保护板在锂电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保护电池不受过充、过放、过流和过温的影响,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有效预防电池发生安全事故,如过充引发的爆炸、过放导致的损坏等。
因此,电池保护板的应用已经成为锂电池应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总的来说,电池保护板通过对电池的电压、温度和电流等参数进行监测,实现了对电池状态的及时监控和保护。
其工作原理简单明了,但却非常重要。
在电池应用领域,电池保护板的研发和应用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电池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锂电池保护板根据使用IC,电压等不同而电路及参数有所不同,下面以DW01 配MOS管8205A进行讲解:锂电池保护板其正常工作过程为:当电芯电压在2.5V至4.3V之间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均输出高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二脚电压为0V。
此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电压将分别加到8205A的第5、4脚,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极接到来自DW01 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开状态。
此时电芯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2.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 内部将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5脚无电压而关闭。
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
即电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
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
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充电电压后,DW01 经B-检测到充电电压后便立即停止过放电状态,重新在第1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放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经充电器直接充电。
4.保护板过充电保护控制原理:当电池通过充电器正常充电时,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芯的电压将越来越高,当电芯电压升高到4.4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充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3脚的输出电压,使第3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4脚无电压而关闭。
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
即电芯的充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充电。
保护板处于过充电状态并一直保持。
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放电负载后,因此时虽然过充电控制开关管关闭,但其内部的二极管正方向与放电回路的方向相同,故放电回路可以进行放电,当电芯的电压被放到低于4.3V时,DW01 停止过充电保护状态重新在第3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充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5.保护板短路保护控制原理:如图所示,在保护板对外放电的过程中,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并不完全等效于两个机械开关,而是等效于两个电阻很小的电阻,并称为8205A的导通内阻,每个开关的导通内阻约为30m\U 03a9共约为60m\U 03a9,加在G极上的电压实际上是直接控制每个开关管的导通电阻的大小当G极电压大于1V 时,开关管的导通内阻很小(几十毫欧),相当于开关闭合,当G 极电压小于0.7V以下时,开关管的导通内阻很大(几MΩ),相当于开关断开。
电压UA就是8205A的导通内阻与放电电流产生的电压,负载电流增大则UA必然增大,因UA0.006L×IUA又称为8205A的管压降,UA可以简接表明放电电流的大小。
上升到0.2V时便认为负载电流到达了极限值,于是停止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放电控制管关闭,切断电芯的放电回路,将关断放电控制管。
换言之DW01 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是3.3A,实现了过电流保护。
6. 短路保护控制过程:短路保护是过电流保护的一种极限形式,其控制过程及原理与过电流保护一样,短路只是在相当于在P P-间加上一个阻值小的电阻(约为0Ω)使保护板的负载电流瞬时达到10A以上,保护板立即进行过电流保护。
锂电池充电电路原理及应用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
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3.6V,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大,因此,常常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
四、锂电池的充放电要求;1、锂电池的充电:根据锂电池的结构特性,最高充电终止电压应为4.2V,不能过充,否则会因正极的锂离子拿走太多,而使电池报废。
其充放电要求较高,可采用专用的恒流、恒压充电器进行充电。
通常恒流充电至4.2V/节后转入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电流降至100mA 以内时,应停止充电。
充电电流(mA)=0.1~1.5倍电池容量(如1350mAh的电池,其充电电流可控制在135~2025mA之间)。
常规充电电流可选择在0.5倍电池容量左右,充电时间约为2~3小时。
2、锂电池的放电:因锂电池的内部结构所致,放电时锂离子不能全部移向正极,必须保留一部分锂离子在负极,以保证在下次充电时锂离子能够畅通地嵌入通道。
否则,电池寿命就相应缩短。
为了保证石墨层中放电后留有部分锂离子,就要严格限制放电终止最低电压,也就是说锂电池不能过放电。
放电终止电压通常为3.0V/节,最低不能低于2.5V/节。
电池放电时间长短与电池容量、放电电流大小有关。
电池放电时间(小时)=电池容量/放电电流。
锂电池放电电流(mA)不应超过电池容量的3倍。
(如1000mAH电池,则放电电流应严格控制在3A以内)否则会使电池损坏。
目前市场上所售锂电池组内部均封有配套的充放电保护板。
只要控制好外部的充放电电流即可。
五、锂电池的保护电路:两节锂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如图一所示。
由两个场效应管和专用保护集成块S--8232组成,过充电控制管FET2和过放电控制管FET1串联于电路,由保护IC监视电池电压并进行控制,当电池电压上升至4.2V时,过充电保护管FET1截止,停止充电。
为防止误动作,一般在外电路加有延时电容。
当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下,电池电压降至2.55V时,过放电控制管FET1截止,停止向负载供电。
过电流保护是在当负载上有较大电流流过时,控制FET1使其截止,停止向负载放电,目的是为了保护电池和场效应管。
过电流检测是利用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作为检测电阻,监视它的电压降,当电压降超过设定值时就停止放电。
在电路中一般还加有延时电路,以区分浪涌电流和短路电流。
该电路功能完善,性能可靠,但专业性强,且专用集成块不易购买,业余爱好者不易仿制。
六、简易充电电路:现在有不少商家出售不带充电板的单节锂电池。
其性能优越,价格低廉,可用于自制产品及锂电池组的维修代换,因而深受广大电子爱好者喜爱。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照图二制作一块充电板。
其原理是:采用恒定电压给电池充电,确保不会过充。
输入直流电压高于所充电池电压3伏即可。
R1、Q1、W1、TL431组成精密可调稳压电路,Q2、W2、R2构成可调恒流电路,Q3、R3、R4、R5、LED为充电指示电路。
随着被充电池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R4上的压降将降低,从而使Q3截止,LED将熄灭,为保证电池能够充足,请在指示灯熄灭后继续充1—2小时。
使用时请给Q2、Q3装上合适的散热器。
本电路的优点是:制作简单,元器件易购,充电安全,显示直观,并且不会损坏电池.通过改变W1可以对多节串联锂电池充电,改变W2可以对充电电流进行大范围调节。
缺点是:无过放电控制电路。
图三是该充电板的印制板图(从元件面看的**图)。
七、单节锂电池的应用举例1、作电池组维修代换品有许多电池组:如笔记本电脑上用的那种,经维修发现,此电池组损坏时仅是个别电池有问题。
可以选用合适的单节锂电池进行更换。
2、制作高亮微型电筒笔者曾用单节3.6V1.6AH锂电池配合一个白色超高亮度发光管做成一只微型电筒,使用方便,小巧美观。
而且由于电池容量大,平均每晚使用半小时,至今已用两个多月仍无需充电。
电路如图四所示。
3、代替3V电源由于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
因此仅需一节锂电池便可代替两节普通电池,给收音机、随身听、照相机等小家电产品供电,不仅重量轻,而且连续使用时间长。
八、锂电池的保存:锂电池需充足电后保存。
在20℃下可储存半年以上,可见锂电池适宜在低温下保存。
曾有人建议将充电电池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的确是个好注意。
九、使用注意事项:锂电池绝对不可解体、钻孔、穿刺、锯割、加压、加热,否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没有充电保护板的锂电池不可短路,不可供小孩玩耍。
不能靠近易燃物品、化学物品。
报废的锂电池要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