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电影公司简介
著名电影公司 简介

美国主要电影公司、标志、主要作品1. 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20th Century-Fox Film Co.)官方网站:成立于1935年5月,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斯电影公司和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而成,是30-40年代好莱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
当时公司拥有导演E.刘别谦、E.卡善、O.普雷明格等人,并拥有不少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明星,如S.邓波儿、L 杨、H.方达、G.佩克等,他们曾拍摄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影片。
这一时期,公司生产的影片样式不一,影片的技术质量都比较高。
1940年J.福特为公司导演的《怒火之花》可作为艺术与技术质量俱佳的例子。
从5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业进入衰退时期。
该公司为了与新兴的电视抗衡,曾致力于研究宽银幕在商业上的应用。
1953年9月16日根据圣经故事改编拍摄的宽银幕故事片《长袍》在纽约罗克亚影院上映,这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不仅是该公司成立以来最赚钱的影片,也是电影从默片进入有声片以来在技术上的一次突破。
60年代,摄制了美国电影史上成本空前的影片《埃及艳后》(1963),遭到失败。
1972年又推出《海神号遇险记》,开创了泛滥于70年代的灾难片样式。
1985年,被传媒大亨默多克所收购。
代表作品:《泰坦尼克号》(合拍)《最长的一天》《星球大战》《埃及艳后》《音乐之声》《独立日》《小鬼当家》《X战警》《小鬼当家》《冰河世纪》……2. 迪斯尼(Disney)官方网站:不管好莱坞八大金刚如何风起云涌,假如缺少迪斯尼这只小老鼠,“黄金时代”也会变得不完整。
迪斯尼,它代表着无论你我都无法忽视的片种——动画片。
可以说,在电影最早的九十年里,迪斯尼是动画片的另一个代名词。
年轻贫穷的画工,发现了一只偷吃自己食物的老鼠,于是灵感大发,接下来就是米老鼠的诞生,电影巨头的崛起……其实米老鼠的诞生本没那么奇妙,沃尔特·迪斯尼也远非白手起家的热血青年。
促使他和哥哥罗伊在1923年正式脱离无产阶级,建立“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的动力,不是追求电影梦幻的理想,也不是骨子里涌动的美国拓荒精神,而是一次生意失败的血泪教训。
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简史

华纳兄弟是第二代移民,他们的父母是波兰犹太人,实际上,他们兄弟姐妹总共有12个,但投身电影业的只有上面四个。1903年,修鞋匠老华纳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在一门新兴的生意上押宝,会议的结果是买下了一部电影放映机,在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的小市镇上巡回放映电影。
就在这一年,华纳兄弟租下了一个杂货铺,开设了他们的第一家电影院,如今,这家电影院经过整修,恢复了当年的模样,成为了纽卡斯特尔市的一个景点。一年后,华纳兄弟又开始涉足发行业务。但直到1912年,他们才能够雇得起一个员工。
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简史
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好莱坞的八家大公司中,二十世纪福克斯是创立最晚的,而且经受的波折也最多,几次经历险些破产的厄运,虽然,创始人之一的威廉·福克斯虽然能够把姓氏写在公司名里,但实际上,在1935年这家公司正式挂牌时,威廉·福克斯已经是局外人。
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真正灵魂人物是达瑞尔·扎努克,这个热衷于制作巨片的电影大亨给二十世纪福克斯打上了鲜明的印记,一说起福克斯,人们就会想起《最长的一天》、《音乐之声》和《泰坦尼克号》这样大获成功的鸿篇巨制,当然,也有《埃及艳后》这样的票房臭蛋。而在摇摇欲坠的六十年代之后,当澳大利亚的传媒业巨子鲁伯特·默多克伸手得到了接力棒,这家公司也进入了一个长达三十年的稳定期,并支持年轻的乔治·卢卡斯拍出了《星球大战》系列电影。
派拉蒙电影公司
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派拉蒙以群星环绕雪山的标志为人所熟知,事实上,用高山来比喻派拉蒙在电影业的地位也是非常恰当的,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霸主的宝座上。
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派拉蒙的实权人物更迭速度很快,不过这没有影响公司的影片品质,无论是罗伯特·埃文斯,还是巴里·迪勒,雪莉·兰辛主政,这家公司总能制作出《教父》、《周末夜狂热》、《夺宝奇兵》和《阿甘正传》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八大影业公司

100th anniversary in 2012
Logo History
Products
• • • • • • • • • God-father 《教父》(1966) Chinatown 《唐人街》1974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夺宝奇兵》 1981 Forrest Gump 《阿甘正传》(1994) Brave heart 《勇敢的心》 Mission: impossible 《碟中谍》 1996 Titanic 《泰坦尼克号》 1997(a joint production with 20th Century Fox ) Face/off 《变脸》 1997 Saving Private Ryan 《拯救大兵瑞恩》 1998 Tomb Raider 《古墓丽影》2001 Madagascar 《马达加斯加》2005 Transformers 《变形金刚》 2007 (producer: Steven Spielberg ) The Avengers 《复仇者联盟》 (2012) Iron man 3 《钢铁侠3》 (2013 )(名誉发 行)
Logo
•
•
• • •
MGM Tower, former company headquarters highlighted by the famous Leo - The Lion logo at the top
Development History
1.MGM was founded in 1924 by Marcus Loew(马尔科斯· 洛夫 ) (Metro Pictures,Goldwyn Pictures Corporation and Louis . Mayer Pictures. ) 2.In 1928, MGM released The Viking(《北欧海盗》), the first complete Technicolor feature with sound. From then on, MGM regularly produced several films a year in Technicolor, 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 and Northwest Passage 《西北航道》) being two of the most notable. (Golden age) 3.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MGM developed into a independent production company. 4..In 1959, with the release of its nearly four-hour Technicolor epic Ben-Hur 《宾虚》 , the film was critically acclaimed, and won 11 Academy Awards, including Best Picture. 5. Financial troubles: On November 3, 2010, MGM filed for Chapter 11 bankruptcy. Attempted sale and bankruptcy protection(破产保护) MGM emerged from bankruptcy on December 20, 2010
米高梅破产案例分析

米高梅破产案例分析一.米高梅简介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美国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
成立于1924年,米高梅公司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电影公司之一,也是美国电影和好莱坞的代表,米高梅的雄狮利奥标志一度被当成了美国的象征,旗下影星查尔顿·赫斯顿、凯瑟琳·赫本、加里·格兰特、克拉克·盖博、葛丽泰·嘉宝的名字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以《乱世佳人》、《猫和老鼠》、《007》等经典影片为代表共获得170项奥斯卡奖,在好莱坞各大影片公司中独占鳌头。
然而由于利润下滑和巨额债务米高梅于2010年申请破产保护。
二.破产原因分析1. 高制作费用和巨额片酬增加经营风险米高梅几乎就是为大片而生的,从创建伊始就一直坚持巨作的路线,讲究明星阵容与巨额投入,然而观众们不一定每一次都会为其买单。
最具典型的就是米高梅投入1亿成本(不含宣传费用)倾力打造的动作大片《骑劫地下铁》,却只收回6500万美元的本土票房。
投入巨资启用明星,而明星片酬这一刚性成本又使得成本居高不下,最终造成了大制作之下的收益有限。
高制作成本与高额片酬使米高梅的固定成本一直保持在较高水位,在企业利润下降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增加其经营风险。
2.巨额借贷与高额利息增加其财务风险米高梅2008年已经颓势突显,当时米高梅的贷款额为37亿美元,每乐年需支付的利息就高达3亿美元。
乐观的斯劳恩却发觉不到如此高的利息是多么恐怖的杀手。
最后为他的乐观付出了惨痛代价,到了2009年中期,米高梅影业的债务危机开始显现。
米高梅每年的收入约为5亿美元,但是每年需要支付的债务利息就超过2.5亿美元,占收入的50%以上。
加之维持公司日常运营的巨额费用,米高梅的资金已经无法再挺直腰杆,当企业业绩不佳,巨额借贷与高额利息便展露其狰狞面目。
3.米高梅在经营风险与财务分析的交织中倒下高额的固定成本与巨额贷款是一对无法并存的矛盾,这对矛盾在企业利润下降时更为激烈,二者的交织足以使任何企业巨人倒下。
世界电影公司与制片人

张伟平在电影宣传发行成功的启发?
江志强 —— “亚洲最成功的制片人”
江志强(William Kong)佛山南海人,是中国香港安乐影片有限 公司总裁,也是张艺谋影片的海外制片发行人。1999年因发行 《卧虎藏龙》大获成功,获得2001年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最佳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四项大奖,其后发行张艺谋 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同样反响强烈。 在香港、北京建有百老汇艺术影院和库布里克书店 “我不是商人,我是电影人”
世界电影公司 与制片人
主讲人:
目录
制片人 1、制片人的定义与职能 2、国内外著名制片人 3、制片人在电影创作中每个环节的职能 4、国内外制片业、制片人整体情况 电影公司 1、电影公司的性质 2、国内外著名的电影公司介绍 (好莱坞、香港、中国大陆) 3、中国电影与电影公司的发展趋势 4、国内外著名的电影节
米高梅电影公司——坠落的星星
1924年5月17日,美国洛氏公司的老板M.洛把该公司所属的米特 罗影片公司和高尔温影片公司、L.B.梅耶制片公司合并,组成米 高梅公司。 公司名称:米高梅电影公司 外文名称:Metro-Goldwyn-Mayer Inc. 总部地点:美国洛杉矶 成立时间:1924年4月16日 经营范围:电影 员工数:1,440 (2004)
崛起的八大电影公司

米高梅电影公司
(Metro-Goldwyn-Mayer)
马库斯•洛是洛氏 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长,他于1920年 收购了米特洛制片公 司,后来又收购了高 德温公司,最后与路 易斯•B•梅耶制片公司 合并,组建成米高梅 公司。洛氏公司保留 了电影院部分,米高 梅公司则负责制片厂。 在洛氏去世和尼古拉 斯•申克担任董事长之 后,塔尔伯格重新成 为制片人。1973 年,米高梅公司受到 财政上的限制,不得 不放弃发行并减少生 产。1981年,柯 克里安控制了金融集 团泛美公司所有的联 美制片公司,组建了
崛起的八大电影公司
目录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Warner Brothers)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 米高梅电影公司(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 RKO 雷电华电影公司 环球电影公司(Universal) 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unt) 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 联美电影公司(United Artists)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概述.

狮标的演变——米高梅的狮子标志总共变过6次,一共换 了5头狮子拍摄: 1916-1924年,高德温电影制片公司用狮子Slates拍摄了 厂标。 1924-1928年 合并后的米高梅公司又用狮子Slates拍摄了 正式的标志。 1928-1956年 用的标志是以狮子Jackie为原型拍摄的。 1934-1956年 同时还采用了狮子Tanner拍摄的厂标。 1956-1958年 还有一只不知名的狮子拍摄了厂标。 1957- 至今 这就是最为我们熟悉的标志了,其中的狮子 名叫Leo
这家公司总能制作出《教父》、《周末夜 狂热》、《夺宝奇兵》、《变形金刚》和 《阿甘正传》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派拉蒙的雄山标识最初不过是创始人会面时的涂 鸦之作,雄山的原型是他小时候生活过的犹他州 的本.罗蒙德山。 派拉蒙的雄山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标识中历史最为 悠久的。最初的标识共有24颗星,象征派拉蒙当 时的24名签约明星,现在的星数为22颗,但没有 人知道他们为什么减少星数。此外,最初的绘景 也被电脑合成的山峰和星星所取代。
米高梅旗下巨星云集,克拉克· 盖博、斯宾塞· 屈 塞、琼· 克劳馥、凯瑟琳· 赫本、葛丽泰· 嘉宝、伊 丽莎白· 泰勒等人都服务于此。 前二十届奥斯卡共产生了40位影帝和影后,其中 11位是在米高梅推出的影片中获得的,而当时好 莱坞有八大制片公司。这11位影帝影后中包括克 拉克· 盖博斯宾塞· 屈塞、罗伯特· 多纳特和诺玛· 希 拉、葛丽亚· 嘉逊、费雯丽· 哈利、英格丽· 褒曼等 超级巨星。
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 教师:张梅
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
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 米高梅电影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雷电华电影公司 环球电影公司 联美电影公司 20世纪福克斯
美国八大电影公司

美国两大电影基地和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分别是那几个?新线影院和梦工厂是咋回事?八大电影公司:1.华纳兄弟/新线,2009年北美票房收入21.057亿美元;2.派拉蒙/梦工厂,2009年北美票房收入14.761亿美元;3.索尼/哥伦比亚,2009年北美票房收入14.562亿美元;4.20世纪福克斯,2009年北美票房收入13.945亿美元;5.博伟/迪士尼,2009年北美票房收入12.288美元;6.环球影业,2009年北美票房收入8.672亿美元;7.顶峰娱乐,2009年北美票房收入4.825亿美元;8.狮门影业,2009年北美票房收入4.060亿美元;这个排名会根据各大公司的年度北美票房收入发生变化,但传统的六大公司任然是华纳兄弟,索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迪士尼,环球。
关于新线:1996年时代华纳集团收购透纳广播公司,新线影业成为时代华纳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但此时新线与华纳是时代华纳旗下的两家各自独立的电影公司。
在2008年2月28日,时代华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杰夫里·贝克斯宣布,新线影业将成为华纳影业的子公司。
对此,新线影业的主席罗伯特·夏尔与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林恩宣布将辞职。
时代华纳集团承诺,隶属华纳影业的新线影业仍将保有其独立的制作、发行、财务运作。
根据华纳影业主席亚伦·洪恩表示,新线影业将每年制作约六部中小成本电影。
这也就意味着新线遭到了华纳的削弱。
关于梦工厂:2005年12月11日派拉蒙电影公司宣布,以16亿美元收购梦工厂制片公司(动画部任然保持独立)。
16亿美元由派拉蒙影业公司母公司维亚康姆公司支付,其中7.75亿美元为现金支付,剩下的8.25亿美元以派拉蒙接受梦工厂8.25亿债务的形式支付。
然而派拉蒙及其母公司维亚康姆对梦工厂方面的许多关于影片制作的观点不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2008年10月,派拉蒙和梦工厂正式宣布分家,但与派拉蒙合作出品的电影及制片计划任照常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莱坞最早的八大影业是指米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华纳(Warner Bros.)、联美(United Artists)、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和雷电华(RKO)八家。
这八家电影公司创立组成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为所有在美国上映的影片分级,并为美国电影的利益进行游说。
当时的八大影业全是垄断企业,特别是前5家公司,不但垄断了电影制作、发行各个环节还拥有自己的院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迫于美国反垄断法而出售了自己的院线(但目前大电影公司又开始介入影院经营,如索尼已拥有美国最大院线20%的股份)。
由于失去院线加上电视普及的冲击,八大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并导致雷电华在50年代破产,但因为迪斯尼(Walt Disney)的崛起,填补了雷电华留下的空位。
之后好莱坞开始进入萧条期,20世纪70年代,原来的第一大公司米高梅逐渐衰落,而被联美收购,但联美的好日子尚未开始,就因为投资了影史上最最亏本的“巨片”《天堂之门》而破产,反而要米高梅来收拾残局,组成了米高梅/联美(MGM/UA),八大影业变为叽蟆S氪送 保 恍┬」 驹?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并崭露头角,象三星(TriStar)、新线(New Line)、卡洛可(Carolco)、奥利安(Orion)等,但它们始终没有达到七大的规模,三星和新线直到被大公司收购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好莱坞开始复苏——大购并开始了。
先是依旧衰弱的米高梅被CNN的母公司特纳广播收购,特纳已经有了新线和城堡岩(Castle Rock——《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等名片的制作公司)两家电影厂,并很快发现米高梅的烂摊子很难消化,于是特纳在留下米高梅唯一值钱的东西——世上最大的影片库来充实自己的电视节目后(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米高梅/联美的老片的DVD是由华纳发行的原因),就把米高梅转手给了一家意大利金融财团,唯一让米高梅感到一丝希望的是特纳没有夺走007的版权。
1985年,即使《星球大战》三部曲的发行也未能使福克斯摆脱破产的阴影,澳洲人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及时出现并收购了它,媒体大亨默多克确实有起死回生的绝招,在新闻集团的运作下,福克斯不但恢复了昔日的辉煌,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国第四大电视网FOX。
日本的索尼收购了CBS唱片后也在1989年从可口可乐手里收购了哥伦比亚和三星,组成了索尼影业(Sony
Pictures/Columbia-TriStar),尽管新公司一开始连续多年的亏损让索尼不堪重负,但索尼并不愿放弃。
而索尼的同乡松下在收购环球及其母公司MCA后,发现盈利遥遥无期,也未能给其影音硬件的销售带来多大好处,便将MCA售与了加拿大酒业巨头西格玛。
迪斯尼通过《小美人鱼》也重展雄风,并且为了区别其儿童片的发行,迪斯尼成立了专门发行“大人片”的试金石(Touchstone)和好莱坞影业(Hoolywood Pictures),并将三个发行品牌集合为比威发行公司(Buena Vista——BV)。
但进入90年代后,凭借《本能》、《终结者》系列等成功巨片春风得意的卡洛可却开始遇到了大麻烦,它的规模无法承受连续进行的大投资,《割吼岛》的失败让它血本无归、掏空家底,《星门》的上映让卡洛可彻底破了产,它的影片库出售给了米高梅。
时代华纳在90年代收购了特纳广播,新线和城堡岩也就加入了时代华纳。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七大公司全部都成为了跨国传媒集团的一部分:迪斯尼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独立片商Miramax和ABC电视网;派拉蒙被拥有MTV的维亚康姆(Viacom)收购,并建立了UPN电视网;福克斯重组为福克斯娱乐集团并建立了美国第三大独立片商福斯探射灯(Fox Searchlight);时代华纳与AOL合并;西格玛收购了宝丽金后,由于发生巨额亏损,又被法国媒体巨头维旺迪购并,重组为一家新公司维旺迪-环球(Vividen-Universal);米高梅尽管仍未恢复元气(其市场份额甚至不及Miramax等独立片商,海外发行权也委托给了福克斯),但也建立了自己的有线电视网,并且既收购了卡洛可影片库后,又收购了奥利安、宝丽金影业等破产公司的影片库,重新拥有了世上最大的电影库。
当然,新成立不久的梦工厂(DreamWorks)也开始显露实力,但无论从其市场份额还是涉及业务的深度广度来说要成为新的第八大还有距离。
2004年,长久的谈判之后,其间经历索尼的犹豫和华纳的放弃,索尼影业终于倾30亿美元巨资,并负担了米高梅的20亿高额债务,确定了对米高梅集团的收购,而最终的收购工作也将在2005年年中完成。
通过这次收购,索尼取得了米高梅丰厚的影片库,也为进一步占领电影之场做好了准备。
这次收购也就意味着,曾经的八大又少了一家。
因此,现在八大影业已成一种俗语,指的是好莱坞的主流片商,真正称的上“大”的目前只有6家,也就是美国电影协会(MPAA)目前的6个成员:索尼影业(Sony/Columbia)(包括米高梅(MGM/UA)),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Buena Vista)、华纳(Warner Bros.)、派拉蒙(Paramount)、环球(Univers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