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痰细胞计数的临床运用
诱导痰细胞学检测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慢性支气 管炎 患者组 20%的患者诱 导痰 嗜酸性 粒细 胞 所 占比例分 别为 2.8%,67%的患 者均 值大 于 0.3%,13% 的患者均值小于 0.3%。 3 讨论
Gibson P.G.及 Green R.H.等【2—3】的研究表 明,多数 慢性 支气管炎患者诱 导痰 中性粒粒细胞所 占比例均高于健康对 照组 ,与本实验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慢性支气管炎患 者诱导痰嗜酸性粒 细胞及 中性粒细胞相对值及绝对值均 明 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本实验慢性支气 管炎组 27%的患者 , 诱 导痰 中性粒细胞相 对计数低于对照组平 均值 (45.7%),
PC20(m咖 1): 诱 导痰 液 检 查 的 各研 究 组 中每 克痰 液 炎 症 细 胞 的百 分
比分布 ,每克痰液绝对数分布和每克痰液中炎症细胞总数 , 总 结 如 下表 2所 示 :
组别
细胞总数( 1∞ 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组别
嗜酸性细胞(×1O 中性粒细胞(x l0 淋巴细胞(×10 巨噬细胞(×1a
Brad ding P.Asthma exacerbation an d sputum eosinophil counts:a ran domised controlled tria1.Lancet 2002;360:1715—1721.
[4]Metso R.P.,Petays T.,Sohlman A.,Tyolahti H.Eosinophilie airway
参 数 本 实 验 各组 的人 数 和肺 功 能 检 测 结果 总结 如 表 1 表 h各组受 试情 况(哮 喘患者气道炎性标 志物 检测的 临床意义 健康对照组数据 )
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

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
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以下是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
1. 评估病人的痰液情况和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诱导痰。
2. 清洁双手并佩戴手套,同时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如痰杯、吸痰管等。
3. 让病人坐起或半卧位,头部稍微向前倾斜,以便痰液更容易咳出。
4. 让病人深呼吸几次,然后嘴唇紧闭,用力咳嗽或清喉咙。
5. 在病人咳出痰液的同时,将痰杯放在病人口腔下方,以便收集痰液。
6. 使用吸痰管将痰液吸入痰杯中。
7. 确认痰液已充分收集,并封好痰杯。
8. 将痰杯送至实验室或医生处置。
9. 协助病人清理口腔,清洁器械。
10. 记录病人的痰液情况和操作过程,以便后续医疗操作。
以上是诱导痰标准操作流程,医务人员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诊断的准确性。
- 1 -。
诱导痰液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应用论文

诱导痰液分析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诱导痰液分析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79例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3%~5%的高渗盐水进行诱导排痰,对其痰液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率、肥大细胞(mc)百分率、中性粒细胞(n)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等检测,同时对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1s用力呼气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 )进行测定。
结果其中有35例被临床诊断为患有cva,患者的痰液中mc、ec百分率、ecp浓度、fev1及fev1占预计值 %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 )。
在进行抗炎治疗之后患者的咳嗽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对痰液中mc、ec百分率、ecp浓度、fev1及fev1占预计值 %作出复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通过痰液分析,从实验室角度阐明cva存在气道炎症,为其诊断和治疗均提供了一项可靠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诱导痰液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临床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21-02【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duced sputum analysis in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07 to august 2009 79 cases of variant asthma patients, the use of ultrasonic inhalation of 3% to 5% hypertonic saline inducedsputum, sputum eosinophils of its cells ( eos) percentage of mast cells (mc) 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 (n) and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 and other testing, whil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 (fev1) and forced expiratory 1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 percentage (fev1% predicted) were measured. results of which 35 cases were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suffering from cva, the patient’s sputum mc, ec percentage, ecp concentrations, fev1 and fev1% predict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 .0 5). during the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ough soon after to ease of sputum mc, ec percentage, ecp concentrations, fev1 and fev1% predicted to retest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putum analysis, cva from the laboratory point of view there is clear airway inflammation,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provided a reliable evaluation.【key words】 induced sputum analysis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clinical value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 t asthma cva)的常见典型临床表现呈持续的咳嗽。
诱导痰技术在慢性咳嗽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 . 痰诱 导 方法 .1 2
检查 的 目的和 意义 ,解 除患者 的 紧张心 理 。同时用
09 .%氯 化 纳 溶 液 漱 口 , 鼻 , 少 口腔 鳞状 上 皮 细 擤 减 胞 的污 染 。将 1%浓 氯化 钠溶 液 用无 菌注 射用 水分 0 别稀 释 配置成3 4 5 %、%、%的高 渗盐水 。诱 导前 先检 查患 者肺 功能 情况 , 对第 1 秒用 力 呼气容 积 占预计值 的百分 比<6 %患 者 给予 喘乐 宁气雾 剂 吸人 .然 后 5
・
1O 8・
全科医学临 床与 教育 21年3 第1 卷第2 Cn aEuao oGn aP cc a 21 Vl ! 02 月 0 期 lildc i elr te r 02 0l ic tn f e r ai M . , -
・
经验交流 ・
诱导痰技术在 慢性 咳嗽患者 中的临床应 用
诊 断与 治疗 。现报 道 如下 。
稠部 分 于离 心管 中 。称 重后 加 入4 体积 的01 倍 .%二 硫苏 糖 醇 , 涡 震荡 1 n 让 痰混 合 液 充 分 混合 。 漩 0mi , 加入 等量 的15 .%冰醋 酸 , 涡震荡 1 i 备用 。 漩 0m n, 取 略呈 灰 白色或无 色透 明样 本于玻 片上 涂 片 .行 瑞 氏 染色 , 每个 样本计 数5 0 有核 细胞并 计数 痰 嗜酸性 0个 粒 细胞计 数 比例 , 痰 中≥3 若 %为增 高标 准 。
l 75 。 4. %
21 痰诱 导成 功率 .
诱导 前做 好解 释工作 .说 明该
共 为 12 慢性 咳嗽患 者进 行 3例
1 . 方 法 2
了痰 诱 导 ,2 例 成 功 咳 出痰 液 ,痰 诱 导 成 功 率 为 16 9 . % ; 例患 者痰 诱 导 失 败 , 占48 % ,其 中4 50 6 4 . 0 例 ( . %) 32 0 完成 了三个 浓 度 的高渗 盐 水 梯度 雾 化 后仍 未 咳 出痰 液 , 例 ( . %) 者 由于剧 烈 呛 咳 、 心 2 10 患 6 恶 呕 吐感 中止诱 导 。符 合 痰 液 标 本 要 求 的 1 2 。 2份 占 9 . %; 份 痰 液标 本 鳞 状 上皮 细 胞 ≥5 %. 68 0 有4 0 不符 合 痰液标 本要 求 。 .0 占3 %。不 同病 因慢 性 咳嗽完 成 2 痰 诱导情 况 比较见 表 1 22 不 同病 因慢 性 咳嗽 的痰 嗜 酸性 粒 细 胞 计 数结 .
诱导痰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2

Leigh et al. ERJ 2006;27:964-971
诱导痰与慢性咳嗽
• 慢性咳嗽最常见四大疾病: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性粒细胞 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 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表 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活化为主;鼻后滴漏综合 征、胃食管反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气 道炎症。
• 整个痰则包括唾液和痰。
• 选择痰中活细胞数、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 数及上清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含量比整 个痰高,鳞状细胞污染更少。
痰液处理操作步骤
• 用平口镊取出粘稠、密度大痰液部分放入EP管中 • 加入四倍0.1%二硫苏糖醇(DTT,可将糖蛋白纤维丝之
间交联的二硫键打开从而溶解黏液 ,分散细胞而对细 胞计数无影响 ),充分混匀痰混合物 • 将痰液置 37℃水浴 10 min,适当振荡加速痰液混匀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禁忌症
• FEV1<1L的任何患者 • 近期大咯血 • 哮喘中重度急性发作(加重) • 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 • 气胸或纵隔气肿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 严重心功能不全 • 活动性肺结核
诱导痰操作步骤
1 诱导前10min让患者吸入沙丁胺醇200-400μg 2 让患者用清水漱口,擤鼻 3 超声雾化仪以浓度为3-5%高渗盐水为患者进行雾化
• 筛选激素适应症的COPD患者:约40%COPD患者 诱导痰EOS>3%,激素对这种COPD病人有效, 这些患者气道炎症和哮喘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如 EOS的浸润,以及EOS释放炎性介质增多。
• 痰EOS增高可以预计口服或吸入激素会有很好 的疗效。
诱导痰细胞计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诱导痰细胞计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段生琛;范国辉;高扬;朱光发【摘要】目的:探讨诱导痰细胞计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明确诊断AECOPD患者共37例,进行痰诱导并给予细胞分类计数,同时统计患者实验室检测、肺功能等指标.结果:成功对37例患者进行了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型及混合型患者的血嗜酸粒细胞总数均较中性粒细胞为主型高[(0.46±0.08)vs.(0.15±0.03)×109/L,P=0.000]及[(0.46±0.14)vs.(0.15±0.03)×109/L,P=0.002].另外,痰中性粒细胞与FEV1%存在负相关(r=-0.377,P=0.025),而痰嗜酸粒细胞与患者吸药后改善率呈负相关(r=-0.411,P=0.007).结论:AECOPD患者的诱导痰细胞分类不全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型;痰嗜酸粒细胞及混合型为主的患者,血嗜酸粒细胞总数较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患者高,具有一致性;而不论中性粒细胞或是嗜酸粒细胞,均对肺功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3页(P241-243)【关键词】诱导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作者】段生琛;范国辉;高扬;朱光发【作者单位】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COPD患者诱导痰的细胞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中性 粒细胞 、 巴细胞和 巨噬 细胞 为主 :2 气道局部 中性粒 细胞增 多与 C P 淋 () O D患者 气流受限存 在密切的关 系。 关键词 肺 疾病 , 慢性 阻塞性 痰 细胞 学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O D 是一种 以气流受限为 CP ) 特征的疾病 , 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 气 呈进行性进展 , 与 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 气 道炎症尤其是小气道炎症是 C P O D主要的病变和发 病原 因, 气道局部 的中性粒细胞 、 炎症 因子及炎症介 质对 C P O D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 , 诱导痰 技术在 C P O D气 道局部炎症机制研究 中的应用 越来 越受重视 ,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证实…。但 目前 较多关注的是诱导痰 中炎症 因子、 炎症介质在 C P OD 中的作用 , 而诱导痰 中炎症细胞 的变化及其与 C P OD 气流受 限 的关 系还 少有研 究报 道 。我们 通过 观察 CP O D急 性加重期 和稳定期 患者及健康 吸烟和不 吸 烟对照者诱导痰细胞总数及诱导痰细胞分类 的变化 , 诱导痰细胞总数 、 中性粒细胞百分 比与肺功能的相关 性, 探讨气道局部炎症细胞在 C P O D中的作用 。 1 对 象与 方 法 11 研 究 对 象 2 0 . 0 4年 1 至 20 0月 05年 3月 中 山大 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门诊及住 院的 C P O D患者 6 0 例及健康对照 者 2 例 . O D患者 中急性加重期 患 8 CP 者 3 例, 3 稳定期患者 2 例 , 7 健康者 中吸烟者 1 4例 , 不吸烟者 1 例。C P 4 O D诊断符合 20 04年 G L O D诊断 标 准及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 .并排除合并 支气 管哮 喘、 肿瘤、 结缔组织病、 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血 管疾病 、 活动性肝炎 、 慢性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 健康对照者中吸烟指数大于 20 0 年支者为吸烟者 。 所 有符合条件 的受试者均告之本研究的试验 目的、 试验 方法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1 研究方法 . 2 1 . 痰诱导及痰液处理 根据 P .1 2 i n等的改 良方法 ,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用于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慢性咳嗽无痰患者53例,在其病因诊断中结合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 53慢性咳嗽患者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成功50例,成功率为94.3%;不良反应发生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
50例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成功者得到明确诊断者46例,明确诊断率为92.0%;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0.4±0.9)%,中性粒细胞水平为(37.5±20)%,巨噬细胞水平为(58.8±21)%,淋巴细胞水平为(1.0±1.1)%。
结论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用于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是指通过高渗盐水诱导雾化吸入,使无痰或者自己留取标本困难的患者获得足量且合格的痰液,并对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的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1]。
由于气道炎症是众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而实施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能够基于安全、无创、简便的操作反应气道炎症状态。
我院在慢性咳嗽无痰患者病因诊断中结合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慢性咳嗽无痰患者53例,男女比例为26:27,年龄6-65岁,平均年龄(37.1±4.1)岁。
1.2方法(1)诱导方法:慢性咳嗽无痰患者要求空腹,适量饮水,雾化吸入4.5%高渗盐水15-30min之间,以10min为间隔,进行1-3次。
(2)获取标本:选取含有痰栓的部分作为标本。
(3)裂解方法:加入4倍体积的0.1%二硫氮苏糖醇和适量体积生理盐水混合均匀,以37℃水浴15-30min。
(4)过滤离心:以300目尼龙滤网,2000r/min离心7min。
(5)涂片:室风下自然风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导痰细胞计数的临床运用1.诱导痰目前尚无公认的参考值;2.诱导痰细胞计数,部分学者采用参数检验,有些则采用非参数检验;3.诱导痰可判断炎症类型,但表型不稳定,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4.诱导痰虽可以指导哮喘的治疗,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指导方案。
摘要:诱导痰是迄今被证实的最好的评估气道炎症的无创生物标志。
其相对安全、可靠、耐受性好、重复性好,可用于了解、监测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气道炎症,特别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诱导痰在肺病的运用日益广泛。
对于哮喘患者,痰嗜酸细胞计数可用于预测吸入激素(ICS)的短期疗效,对于严重病例,还可以用于调整ICS剂量。
痰嗜酸细胞也可预测COPD对ICS的反应。
本文就诱导痰细胞计数在哮喘、COPD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运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诱导痰;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吸入激素。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ell Count of Induced SputumAbstract:To date, the best validated and performing non-invasive biomarkers are measures of airway inflammation in induced sputum. It is a relatively safe, reliable, well-tolerated, and reproducible technique, used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aspects of airway inflammation, from understanding to monitoring the airway inflammation in subjec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 and mainly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it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in pneumonology. Measuring the percentage of sputum eosinophils has proved to be useful in the clinical arena in helping to predict short term response to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 and tailor the dose of ICS in the severe patients. Induced sputum cell count could also guide treatment;such as, sputum eosinophilia in COPD could predict response to ICS. We review the use of induced sputum cell count in the evalu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remodelling in asthma and COPD and also in the evaluation of inflammation in other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Key word:induced sputum; 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irway inflammation; inhaled corticosteroids.1958年,Bickerman等[1]首次应用高渗盐水诱导痰液,通过痰细胞学来诊断肺癌。
通过诱导痰可以检出病原体,随后该技术又逐渐运用于肺结核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1992年,Pin 等[2]改良了高渗盐水诱导痰液的方法,并首次将其用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研究。
因其无创,取材方便,且安全性好,随后广泛运用于气道炎症的研究。
因痰液炎症介质目前主要运用于科研,临床上主要采用诱导痰细胞计数来判断气道的炎症类型,所以本文就诱导痰细胞计数的临床运用做一综述。
1.诱导痰的可行性、安全性绝大多数研究均显示诱导痰安全性好,成功率高。
Vlachos-Mayer等[3]对329例患者进行诱导痰检查,成功率高达93%,部分患者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但吸入舒喘宁后FEV1都在30分钟内基本恢复到诱导前水平。
Grootendorst等[4]研究显示,对青少年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进行诱导痰检查也是安全的,成功率也很高。
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即使是中重度哮喘患者(包括实验前FEV1/预计值为40%~60%的患者)也能完成诱导痰操作,纳入研究的79例患者,均没有出现不可逆的气道痉挛[5]。
但为了安全起见,避免哮喘发作,无创气道炎症评估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6]建议,以下患者不宜进行诱导痰检查:①FEV1<1L的任何患者;②近期大咯血;③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气胸或纵隔气肿、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和严重心功能不全;④活动性肺结核。
2.可重复性诸多因素可影响诱导痰的重复性。
Panzer 等[7]对11例哮喘患者分别在7点、16点进行诱导痰检查,发现淋巴细胞、嗜酸细胞总数有早晨高下午低的现象。
Nightingale等[8]对8例健康人进行诱导痰检查,间隔8h(小时)、24h后再次进行检查,结果示中性粒细胞较基线明显升高,巨噬细胞则较基线明显下降,但嗜酸细胞、淋巴细胞无显著变化。
诱导痰24h内重复性差,Purokivi等[9]对31例健康人的研究发现,间隔48h后重复性则较好(细胞总数,r=0.836;中性粒细胞总数,r=0.762;嗜酸细胞,r=0.966;巨噬细胞,r=0.742)。
Richter 等[10]对51例研究对象进行诱导痰检查,间隔30分钟,结果发现,健康者和ICS(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中性粒细胞明显下降,但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全身运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则没有显著变化,各组嗜酸细胞亦无显著变化,提示气道炎症不同,诱导痰的重复性亦不同。
Spanevello等[11]对88例研究对象进行诱导痰检查,每周2次,结果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重复性好,但淋巴细胞重复性差。
Fahy等[5]进行的多中心研究则显示嗜酸细胞可重复性好(r=0.74)。
由此可见,不同的细胞成分,重复性也不同,诱导痰选择的时间、诱导痰间隔时间的差异、气道炎症不同等,均可能影响诱导痰的重复性。
3.有效性诱导痰可以提供与支气管镜检查相似的信息,可以间接反应气道炎症。
Fahy等[12]对10例哮喘和10例健康人进行研究则显示,诱导痰嗜酸细胞与支气管冲洗液、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均呈正相关(r 分别为0.67、0.5)。
Grootendorst等[13]对18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诱导痰嗜酸细胞与支气管冲洗液、BALF均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2、0.55),但诱导痰嗜酸细胞总数/ml与支气管活检嗜酸细胞总数/mm2相关性差(Rs = 0.44, P = 0.07)。
Keatings等[14]对16例哮喘进行研究显示,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与支气管冲洗液相关性好(r分别为0.6、0.7),但与BALF无显著相关性。
诱导痰与支气管冲洗液的标本多来自中央气道,而BALF则多来自外周气道及肺泡,所以其细胞成分自然有差异,不同的研究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另外,Pizzichini等[15]对23例哮喘患者进行诱导痰检查,结果显示诱导痰与自发性咳痰具有相似的细胞总数和非鳞状上皮细胞比例,但诱导痰活性细胞比例更高,鳞状上皮细胞更少,细胞涂片质量更佳,具有更好的细胞学检查优势。
Bhowmik等[16]对COPD患者进行的研究也显示诱导痰与自发性咳痰的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计数无显著性差异。
4.正常参考值Fahy等[17]研究发现,相对于暴露空气,暴露于臭氧后非鳞状上皮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罗炜等[18]研究则显示随年龄的增长,健康人中性粒细胞比例不断增高。
Dragonieri等[19]的研究则发现,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的人群,其痰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接触较少的健康人群。
国内曾勉[20]等研究显示,吸烟可引起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升高。
诱导痰细胞计数影响因素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参考值。
Belda 等[21]对118例健康人作诱导痰检测,结果示 [以均数、中位数(第90百分位数)表示] :嗜酸细胞0.4, 0.0 (1.1)%, 中性粒细胞37.5, 36.7 (64.0)%, 巨噬细胞 58.8, 60.8 (86.1)%, 淋巴细胞 1.0, 0.5 (2.6)%, 异染细胞0.0, 0.0 (0.04)%, 支气管上皮细胞1.6, 0.3 (4.4)%。
加拿大Davidson等[22]对105例健康人进行研究,结果示 [以mean ± SD 和median(QR)表示] :中性粒细胞50.3 ± 23.5, 51.9 (32);嗜酸细胞1.4 ± 2.3, 0.3 (2);巨噬细胞43 ± 22.8, 39.3 (32);淋巴细胞2.6 ±5.2, 0.4 (2.5);支气管上皮细胞2.2 ± 4.8, 0.0 (2.9)。
国内多采用罗炜等[23]建立的参考值 [以均数±2SD和中位数(5%位数,95%位数)表示] :中性粒细胞,46.9±52.3、42.9(41.2)%;巨噬细胞,51.2±52.3、55.8(41.3)%,嗜酸细胞,0.4±1.6、O.0(O.5)%;淋巴细胞,1.4±2.8、1.0(2.0)%。
4.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目前诱导痰只有对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具有公认的诊断价值。
在国外,部分学者[24]认为诊断EB需要嗜酸细胞>2.5%,但大多数学者[25-26]认为嗜酸细胞>3.0%方可诊断EB。
国内专家建议[27],诊断EB需要嗜酸细胞≥2.5%。
虽然哮喘嗜酸细胞较正常人升高已是公认的事实,但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依据证实诱导痰可用于诊断哮喘。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哮喘,诱导痰可能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Park等[28]对68例具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显示,嗜酸细胞≥5%诊断哮喘的敏感性、特异度分别为85.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