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病

合集下载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分类和诊断的商榷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分类和诊断的商榷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分类和诊断的商榷
陶仲为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8(031)016
【摘要】@@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eosinophlic lung disease,ELD)或称嗜酸
性粒细胞性肺炎(eosinophilic pneumonia,EP)的分类和诊断至今仍相当混淆,因而影响疾病病情的统一观察和有关诊治的探索.为此提出关于ELD分类和诊断进行商榷,希望能统一认识,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现选数篇期刊和图书报道本病的内容分述于下,作为共同商榷的起始点.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陶仲为
【作者单位】250021,济南,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检测诊断哮喘-慢性阻塞型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J], 黄树华;张辉亮;梁艺华;赵佩勤
2.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分类和诊断的商榷 [J], 陶仲为
3.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叠综合征、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J], 汪夙兴
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研究——66例回
顾性分析 [J], 邓炜静;郑湘毅;钟艳璋;黄春江;梁素娟;管碧清
5.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J], 康文玥;杨淑梅;遆嬿羽;兀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研究——66例回顾性分析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研究——66例回顾性分析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研究———66例回顾性分析邓炜静郑湘毅钟艳璋黄春江梁素娟管碧清【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 EC O PD)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B E)变化情况。

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住院的A EC O PD患者66例,以PB E相对数为2%作为分界值,分为PB E<2%和PB E≥2%两组,观察两组各指标的情况。

结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随着PB E升高呈下降趋势。

PB E<2%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淋比、降钙素原(PC T)水平相对较高;A EC O PD患者的基础状态、有否合并慢性疾病、营养状态等因素对PB E水平的影响可能较少;PB E≥2%组平均住院日缩短,一年内再住院发生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PB E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2年内反复住院患者的首末次PB E,72.00%患者PB E持续保持在2%以上,61.54%患者持续保持在2%以下,稳定性均高于国外文献报道。

结论PB E可作为评估A EC O PD 病情的炎症指标之一,其变化率与相对数高低无关,A EC O PD患者PB E具有一定稳定性。

【关键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回顾性分析【A bst r act】O bj ect i 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s(PBE)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M et hods A total of66patients with AECOPD hospi-talized from September2014to August2019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PBE<2%and PBE≥2%, with the relative number of PBE being2%as the cut-off value.The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 esul t s The white blood cells and neutrophil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BE.The levels of white blood cells,neu-trophils,mesochromatin ratio and PCT were relatively higher in PBE<2%group.AECOPD patients'basic state,pres-ence or absence of chronic diseases,nutritional status and other factors may have less influence on PBE level.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in the PBE≥2%group was shortened,and the incidence of readmission was increased within one year,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BE chang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first and last PBE of patients with repeated hospitalization within2years were observed. The PBE of72.00%patients and61.54%patients were kept above2%and below2%respectively,both of which were more stable than those reported in foreign literatures.C oncl usi on PBE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condition of AECOPD,and its rate of chang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elative number,in-dicating that PBE in AECOPD patients is stable to a certain extent.【K ey w or ds】Peripheral blood;Eosinophil;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Retrospective analysi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

什么是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什么是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什么是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pulmonaryinfiltrationwitheosinophilia,PIE)或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eosinophiliclungdisease)是一组以循环或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特征的疾病。

实际上在这类疾病中造成肺组织损伤的炎症细胞除嗜酸性粒细胞外,还包括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3%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心力衰竭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内科血液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头孢泊肟酯胶囊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温馨提示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 ] P ie C 6  ̄f r D,Fn P,Sfa f ieJ a rN.Dans fnai se ls d igoi o vs eap晒l i s i v os
uigaglc m na sa : t—nls [ ] Ci n c Ds s a t an nasy ame aa i J . l I ̄ t i, n ao a ys n
下肺 闻及 细湿 哕音 , 较前 增多 。H 0 分 , R 9/ 律齐 , 无杂 音。血
气 分 析 : H 7 4 4 a O 1mm g P O 7 m ,HC P . 6 ,P C 2 H , a 23 m Hg 3 O— 2 . o ( i 9 ) 提 示 呼 吸 性 碱 中毒 , 氧 状 态 下 I 1 9mm  ̄L FO 2 % , 吸
降, 嗜酸性粒 细胞进行性 升高 。不 排除使 用万古 霉素 引起 的 嗜酸性 粒细胞升高 , 根据血 培养调 整敏感 抗生 素青霉 素联合 左氧 氟沙星静滴抗感染 。6月 2 3日患者 出现喘息发 作 , 间 夜
明显 。查体 : P10 7 mH , B 2/ 0m g 双肺 闻及散在 双相 哮鸣音 , 双
d i 1 . 9 9 j i n 1 0 6 6 .0 2 0 . 1 o :0 3 6 / . s . 0 9— 6 3 2 1 . 9 1 0 s
界性房室传 导延迟 , 左前分 支传导 阻滞 , 广泛导联 T波异 常。
心脏彩超 : 左室增大 , 主动脉增宽 , 左心室舒 张功能 降低 , 二尖
[ ] G e MK,Jnj D,Ji K,C ad uiS u a .A rr 1 ol uea anS hu h r ,K m rA ae
[ ] Wi e H rr h R, asof , c l m H , a i a 8 n dJ g R, e e t M ukp J Sh m T M r n k b c a ci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简称CEP)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由嗜酸性粒细胞在肺泡和间质中的局部蓄积引起的炎症反应。

该疾病往往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炎。

病因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所知道的是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有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致敏原,如氧化物、细菌和真菌,可能在CEP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临床表现
患有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患者常常呈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同时有全身不适、发热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诊断
CEP的诊断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等多项检查。

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观察到双肺弥漫性斑点状浸润的影像表现,肺功能检查可呈现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治疗
对于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激素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预后
对于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一旦患者接受合理的治疗并控制炎症反应,很多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然而,对于部分晚期诊断或治疗不及时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结论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罕见但仍需引起重视的肺部疾病。

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揭示其发病机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与COPD临床表型的研究

关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与COPD临床表型的研究

关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与COPD 临床表型的研究张静1王新茂2陈亚红1Δ姚婉贞1摘要【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e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COPD 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临床表型其严重程度、临床表现不同及疾病进展速度和预后不尽相同。

目前对于是否可以依照不同气道炎症类型进行COPD 表型的分类尚存在争议。

【目的】本文通过对COPD 患者行诱导痰检查,依据诱导痰中不同炎症细胞类型对比其临床表现及全身炎症因子的区别,明确是否可以依据气道炎症进行临床表型的分类。

【方法】入组从2009 年3 月到2010 年4 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COPD 患者共 77 例,其中男59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为(67.09±8.29)岁。

COPD 的诊断符合我国2007 年COPD 诊治指南中的标准。

依据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3%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其余为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

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健康状况评分、进行肺功能测定。

所有患者进行诱导痰检查,行诱导痰细胞分类及计数。

测定呼出气内源性硫化氢水平及血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8 和白三烯LTB4 水平。

【研究结果】经诱导痰细胞计数后分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26 例,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51 例。

两组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年龄相对较大,69.31±9.74 vs.67.7±7.49,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两组间BMI 无明显差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与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相比,吸烟量较少,34.07±11.16vs. 51.60±17.66 包年;病程较长,入组前病程7.26±3.84vs. 4.54±2.75 年;入组前需住院的急性加重次数较多,4.0±1.26 vs. 4.54±2.75次。

生理性变化、药物、感染性疾病、肿瘤、风湿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生理性变化、药物、感染性疾病、肿瘤、风湿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生理性变化、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感染性疾病、肿瘤、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任何原因引起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 > 0.5×109/L,即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分为以下几种程度:常见原因生理性变化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

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

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发生轻至中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花粉症等。

药物引起一些药物反应可导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抗疟疾药、β- 内酰胺类、环丙沙星、糖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心血管药物、抗惊厥药等。

药物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上比较少见且大多不严重,但是临床用药中仍需要注意。

感染性疾病1)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当其侵犯肠道外组织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更显著。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寄生虫感染主要有: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蛲虫蛔虫、钩虫、疟原虫、弓形虫等。

2)有些真菌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曲霉菌。

3)逆转录病毒感染有时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人类嗜T 细胞病毒HTLV-II 和HTLV-I 感染、HIV 感染。

4)结核,特别是淋巴结干酪样结核也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肿瘤1)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约0.5% 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支气管肺癌、宫颈癌、胃癌、直肠癌等;2)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霍奇金病也可有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其他淋巴瘤则少见;4)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类癌亦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风湿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可反映疾病的活动度。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正常情况下,体内的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简称EB)是支气管和呼吸道
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潜在性棘手因素例如病原体或非感染性刺激物例如污染物、花粉
等的影响所导致的支气管炎的临床形式之一。

它是一种慢性而继发的炎性疾病,由病原体、机械和化学损伤诱发,伴随着支气管缠绕运动和呼吸音变化以及支气管粘膜损伤和肺功能
障碍症状。

诊断EB的常用标准有:
1. 临床表现:慢性发作的咳嗽,重复发作,持续时间为2周以上,表现为2周的较
重的急性咳嗽和1月的缓解性咳嗽期,症状表现如不论呼气期还是吸气期,咳嗽都反复发生,呼气末有明显的粗音哮鸣,或者有可听到的低沉的“rónchidi”呼气音。

2. 实验室检查:出现空气道内支气管肺泡表面受损,以及异物性细胞例如嗜酸性粒
细胞、肥大细胞、肉芽细胞增多并有eos球率升高,并出现支气管炎性病理变化,有支气
管内膜增厚,肺泡膜炎,支气管间质炎称贴壁性支气管炎,病理病变可能会伴随着艾滋病
毒或细菌感染。

3. 影像学检查:根据肺部X线胸片检查,可以出现影像学表现有阴影(尤其在发作
期间)或者支气管缠绕,也可以出现支气管肥厚和缩窄,并伴随支气管局部改变,肺实质
增厚等。

4. 支气管调查:根据活检样本的病理学检查,有可能出现肺部支气管扩张和表面潮湿,肺泡壁和支气管被膜受损等征象,尤其是在新月型毒性支气管炎诊断中,支气管表面
有蜂窝结构,深部炎症可以反映出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诊断标准,我们可以准确的诊断出EB,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减轻病情,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厥剂、食品级菜籽油
嗜酸性粒细胞性血管炎
• 1.全身器官受累,主要受累器官为肺、心、 肾、皮肤和外周神经
• 2.呼吸道过敏: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和哮 喘等。
• 3.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 4.组织内嗜酸粒细胞浸润:表现为一过性肺
浸润及胃肠炎。Βιβλιοθήκη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症状轻,X线胸片呈一过性游走性阴影,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病程短能自愈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 急性起病,全身症状重,严重的低氧血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0.25或肺 活检示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浸润,糖皮质激 素有效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
• 多见中青年女性,慢性病程,有发热,咳 嗽伴气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多 在20%-70%,胸部CT示双侧外带分布的阴影 (肺水肿反转征),糖皮质激素效果显著, 停药较易复发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病
原发性: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Loeffler综合征)、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继发性: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支 气管中心性肉芽肿病、寄生虫或真菌感染、热 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对药物或毒素的反 应、嗜酸性粒细胞性血管炎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 慢性干咳或晨咳少许黏痰,痰嗜酸粒细胞 (Eos)>0.03,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 (AHR)的证据,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异率正 常,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继发性
• 真菌:曲霉菌(ABPA) • 寄生虫:圆线虫病,蛔虫病,血吸虫病,
肺吸虫病 • 丝虫: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药物或毒素: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