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三)在东部地区务工人数减少最多,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132万人,比上年减少568万人,下降3.6%,占农民工总量的53%。
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076万人,比上年减少132万人,下降6.0%;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179万人,比上年减少212万人,下降3.9%;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223万人,比上年减少195万人,下降4.4%。
在中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27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农民工总量的21.8%。
在西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79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22.0%。
在东北地区就业农民工853万人,比上年减少42万人,下降4.7%,占农民工总量的3.0%。
(二)居住设施继续改善进城农民工户中,居住住房中有电冰箱的占67.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有洗衣机的占68.1%,提高2.0个百分点;有洗澡设施的占85.4%,提高1.7个百分点;有独用厕所的占71.5%,提高1.9个百分点;能上网的占94.8%,与上年持平。
拥有汽车(包括经营用车)的进城农民工户占30.8%,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五、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教育情况(一)3-5岁儿童入园率有所提高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为86.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入园儿童中,28.9%在公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37.2%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在校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9.4%,与上年基本持平。
从就读的学校类型看,小学年龄段随迁儿童81.5%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12.4%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初中年龄段随迁儿童87.0%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7.1%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农民工的社会调研报告(实用5篇)

农民工的社会调研报告(实用5篇)农民工的社会调研报告(实用)(精选篇1)调查时间:20__年6月。
调查地点:农村、乡镇、就业办事处等地方。
调查方式:采用收集材料、电话、网聊、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深入剖析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前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法律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20__年春节期间,对大通县的农民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通过调查大通县外出的农民工在外主要涉及建筑业、餐饮服务、批发零售、车辆修理、轻工业等行业。
一、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调查显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仍然是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54.64%;通过法制宣传橱窗获取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占到了总数的25.24%;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1.6%。
在农民工认为在哪里咨询法律问题比较可靠这一问题上,有48%的人选择了政府相关部门,44%的人选择了法律服务所,33%的人选择了律师事务所,还有__.5%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
在有效解决法律问题途径这一项目上,有66.51%的人选择了依法解决,另外还有9.57%的人选择了上访,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已有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而少部分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
在农民工是否了解法律援助具体条件的问题上,有84.0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些。
有85.6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他们需要法律帮助时很方便或比较方便。
此外还有89.84%的农民工认为他们能够或有时能在社区获得法律帮助。
二、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农民工分布较广、流动性大、居住分散、难以集中,这些特性给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特别是外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比较薄弱,存在不少盲点。
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

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1春节期间我通过对我家乡盐城市响水县黄圩镇返乡农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我对家乡农民工在收入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民工的欠薪、讨薪问题予以了特别关注。
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从从业情况、工资状况、讨薪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认为至少在我省苏南地区各市外来的农民工遭受欠薪和被迫讨薪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但是在其它应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他们普遍忍受着没有福利和保险、没有休假、超时工作以及没有奖金补贴的待遇。
我希望对农民工问题不只是关注,而是更多地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来改善农民工的现状。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正文内容)一、调查背景和调查方式20xx年底,温为农妇熊德明讨薪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从政府到民间,都以各种方式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尽力帮助农民工争取应得的权益,政府部门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解决欠薪问题。
时隔一年半有余,1.4亿农民工的现状是否有所改善,权益是否得到保护,特别是欠薪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呢?对此我决定做一次小小的社会调查,旨在以小见大,一窥农民工的收入状况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在苏南务工返乡的农民工,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问两种方式,一共调查了20名农民工,调查内容涉及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额、计酬方式、发薪方式、签订合同情况、拖欠工资情况、解决欠薪所采取的方式等二、调查的数据分析本次调查分别针对农民工、企业(用人单位),主要从从业情况、工资状况、讨薪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民工的从业情况1、农民工大多是通过劳动市场找到工作单位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亲友、同乡介绍工作的。
2、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建筑工人、工厂临时工、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人员、城市环卫工人等。
农民工生活的状况考察汇报

农民工生活的状况考察汇报
农民工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人群,他们的生活状况常常受到关注。
以下是对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考察汇报:
1. 收入水平:农民工的收入普遍较低,据统计,他们的平均月收入通常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
因为缺乏技术和教育优势,许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低薪的体力劳动工作。
2. 工作条件: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往往面临较为艰苦的工作条件。
他们常常需要长时间工作,没有正常休息和休假的权利,工作环境也可能比较恶劣。
3. 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较低,许多农民工缺乏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障。
虽然政府已经加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但是实际执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4. 生活条件: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条件通常比较简陋。
他们普遍居住在拥挤的出租屋或者集体宿舍中,居住环境可能比较拥挤、不卫生。
而且,由于经济压力较大,他们的饮食、穿着、生活习惯等也可能有所牺牲。
5. 心理压力:农民工由于与家人分离、工作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低下等原因,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不被尊重和不被认可。
总体来说,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关注和扶持,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社会保障和生活待遇,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此外,农村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也应成为重要目标,以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农民工生活的状况考察汇报

农民工生活的状况考察汇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建筑、制造业等行业。
他们的劳动力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但是,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探究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并提出了改善他们生活的建议。
一、生活状态我们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调查了一些农民工。
他们居住在工人宿舍或者简陋的出租房中。
这些宿舍一般比较拥挤,房间也不大,很少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
而且卫生条件较差,不太容易清洁。
因为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农民工也经常患有不同的疾病。
此外,很多农民工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劳动,这限制了他们的休息和睡眠。
他们普遍缺少娱乐和文化生活,生活较为单调乏味。
很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也缺少职业技能,难以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好的机会和薪水待遇。
二、薪资待遇农民工的薪资普遍偏低,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多数农民工每月的收入在3000元以下,甚至的低于2000元。
他们的收入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很多人甚至要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勉强生存。
低工资也意味着许多农民工没有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
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带着家人到城市谋生,但生活质量差距较大,很多家庭难以承担大城市的生活费用。
这对于农民工的家庭而言造成了巨大的财务压力和精神负担。
三、改善生活条件的建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农民工进行帮助和支持,以下是我们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1、加强工会和政府部门的联合,建立健全的工会组织,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增加专项资金,改善农民工生活的基础设施,提高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
3、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4、提高农民工的薪酬,保障他们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
5、帮助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建立安全的工人宿舍,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农民工生活现状的分析和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一些困境和不足。
2020年精选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5篇

2020年精选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5篇2020年精选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是被称为农民工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
他们就业流动性强,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虽然尚未成为城市居民,但与农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
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
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一、充分认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量事实说明,农民工已是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
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这一比重达到50%以上。
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过去20多年,如果没有农民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就不会有那么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和开放型经济就不可能迅猛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主要是:工资偏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2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1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到我国,“”、“”及等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号称“世界加工厂”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企业相继停工停产、减薪减员,市外出农民工开始出现回流。
根据省、市相关部门关于开展返乡农民工调研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专班人员先后对各乡镇办区及所属村组开展多次农民工回流情况专项问卷调查,摸清底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一、农民工回流主要特点截至今年6月底,市农业劳动力转移16.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15.4万人。
根据等乡镇提供的情况来看,截至11月底,市农民工回流5800多人,占外出务工总数3.9%。
其中,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东升镇回流1362人,占市回流总数23.5%。
总地看来,呈现以下特点:(一)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男性偏多。
经抽样调查,返乡农民工中,初中学历且技能单一的男性居多。
按年龄划分:35岁及以下2300多人约占39.7%,35岁以上3500多人约占60.4%。
按学历划分:小学及以下1200多人约占20.7%;初中4100多人,约占70.7%;高中、中专及以上500多人约占8.6%。
按性别划分:男性将近3000人约占51.7%;女性2800人约占48.3%。
(二)从“”、“”及沿海地区回流占主体。
经走访了解到,农民工回流前原务工地多为经济发达地区。
其中,从、、等地回流2300多人约占39.7%,从州、、等地回流1400多人约占24.1%,从、、等地回流700多人约占12.1%,从、、等地回流400多人约占6.9%,从回流不足400人约占6.9%,从、等内地回流200人左右约占3.4%,从等省内地区回流100多人约占1.7%,从其他地区回流300人约占(三)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企业停产减员是主因。
2020年经典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年经典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5篇2020年经典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一)一. 调查目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大量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寻找生计现象,然而再为城市创造财富,付出劳力的同时,他们却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以农民的身份在城市中做着工人的工作,并未得到正式的工人的待遇和地位。
因此,借暑假时间,我进行了一项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调查,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
二. 调查对象:东莞农民工群体三. 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查找等四. 调查地点:东莞各城乡结合部,工业区五.现象与分析:1.大量农民工仍积极进入东莞据网络资料显示,广东省东莞市全市人口近154万,其中外来人口人数高达458万,但从当地各政府部门实际统计,外来务工人员总数早已超过600万大关。
虽受近来的内地城市化影响,东莞的外来人口比例依然居高不下。
笔者对多家农民工家庭走访后发现,目前在东莞各工业区工作的农民工大多来自四川、湖南等省份的农村,且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其村中年青劳力近七成选择在大城市中打工。
2.收入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
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
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3.权益保障问题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工作时间大多是每日8至10小时,超过四成受访者表示曾经每日工作超过12小时,这与他们的工资完全不成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1
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
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xx年7月xx年8月5日—8月xx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乐生坪村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
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
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