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谈创业
俞敏洪创业励志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我的创业故事和心得。
我叫俞敏洪,是新东方教育的创始人之一。
回首过去,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如今的教育企业家,我的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梦想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
首先,我想说的是,创业并非一帆风顺,但正是这种不平凡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机会,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一、梦想的种子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那时候,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走出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
虽然生活简单,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乐此不疲。
1993年,我带着对教育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毅然决然地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那时,我只有几千块钱的积蓄,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创业的艰辛刚开始创业时,我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资金问题让我陷入了困境。
为了筹集资金,我不得不四处奔波,甚至向亲朋好友借钱。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挫折。
有一次,我举办了一场英语培训班,报名人数寥寥无几。
看着空荡荡的教室,我倍感沮丧,甚至想要放弃。
但正是这种挫败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
三、坚持的力量创业的道路上,我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于是,我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积极拓展市场,寻求合作伙伴。
1995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正式成立。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带领团队不断努力,新东方逐渐成为国内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我停止脚步。
我深知,教育事业的使命远不止于此。
四、梦想的实现如今,新东方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涵盖语言培训、出国留学、基础教育、在线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教育机构。
我们的学生遍布全国乃至全球,我为新东方的成就感到自豪。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1. 坚持梦想,永不放弃。
俞敏洪谈创业

俞敏洪谈创业越来越多人创业,有人成功但是创业失败的人比起成功者多得多,那么到底应该给如何创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俞敏洪谈创业的有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创业,到底怎么样才能成功?首先,创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商业社会,就是创业带动的,创业也带动了大企业的发展。
现在的创业团队,跟原来相比有两个不同:一是,创业者更多的是大学生和海归,很少再有农民和工人创业,引领未来潮流的创业者应该是大学生;二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密切联合,现在任何行业离开互联网都不能叫创业。
而这两点,也导致了创业有一定的难度。
我预计10到15年以后,现在创业的民营企业和商业所带来的总收入,也就是GDP的总含量,会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加上前面一代的创业者。
我们这一代所谓“成功的企业家”,实际上已经开始落伍了。
新东方在互联网的发展当中明显不能迎头赶上,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本人不懂互联网。
我们这一代人在创业的时候,想要拿到投资几乎不可能,我们都是从零开始一分钱一分钱地积累,像新东方这样的公司要积累十年左右才有腾飞的机会。
而现在创业的好处是,可以拿到投资。
我本人也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一些投资。
这个好处是,可以使创业人士不再那么心疼地掏自己腰包里的钱来做事情。
但是,这也带来一个坏处,因为是别人的钱,不心疼。
所以,很多创业人士名为创业,实际上创业之路企业家精神和盈利之道是忙于写创业报告,忙于搞商业计划书,目的就是捞到钱。
昨天我在吃饭的一个小时里就有五六个年轻人过来和我说,俞老师,我要创业,能不能给我钱?凭一份商业计划书就给你钱吗?当然不能。
所以,好坏参半。
这是一个创业的大时代,而且是会持续下去的时代。
这样的创业浪潮会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袁岳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就是在服务业中创业、创新。
中国的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不到40%,其中还包括了像中国移动这样的大企业。
在世界发达国家,服务业一般要占到GDP的80%左右。
俞敏洪关于创业的励志演讲稿

俞敏洪关于创业的励志演讲稿人创业是把一条家狗变成一只狼的过程,那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俞敏洪的关于创业的励志演讲稿吧。
俞敏洪励志的演讲稿:关于创业创业是把一条家狗变成一只狼的过程创业必须付出行动,光靠看书不会起到太大作用。
在创业这条路上实践比理论要更加重要,当然有理论指导更好。
创业就像游泳,你得让自己跳下水里,有一点要注意,不会游泳就跳到深不见底的大海,如果没人救你铁定被淹死。
你可以从能踩到底的游泳池开始,慢慢学会游泳,再到小河,池塘,紧接着到长江中间,再到大海。
创业也是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如果有像我这样的(投资)人帮你,你可以大胆一点。
创业有两个要素第一必须从对自己安全的地方开始。
创业不是上来就铺开做大的事情,而是从小事做起把它做成大事;但如果你创业起点不一样,那可以大胆一点,拿出你的商业计划,商业模型,告诉我们(投资人)说你能成为游泳健将,说服我们了,我们就可以给你安排游泳池,甚至是大海,对你进行保护,最后来游,这就是我们投资人的角色。
我们把自己当教练看,但首先你要跳到水里游泳,这是第一个要素。
第二件事情我自己一直认为创业一旦开始,是很难有回头路的。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觉得创业是把一条家狗变成一只狼的过程,从小到大在学校学习,你一直处于安全范围之内,而创业像把你从游泳池扔到大海,如果你在大海游习惯了,你一定不会再选择游泳池,就像你现在让我再次选择,我仍会选择辞职创业一样。
因为我从北大辞职创业以后,才发现校园外面是一个更大的海,是可以为更大的梦想而奋斗的世界。
马云做阿里巴巴是他做的第五个公司,前面四家没有做成功,他回去当老师了?没有,他已经做野了。
你一旦习惯狼的生活以后,要想回到家犬的状态这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我也鼓励这种状态,因为人的生命就是一种扩张,人的生命就是一种兴奋,人的生命就是一种在未知道路上的探索,遭遇一个个人生中的意外之喜,这种意外之喜伴随着很多艰难困苦等等。
按照美国心理学最终结论,如果一个人在奋进的道路上遇到艰难困苦绝望等等事情,能够培养出自己坚毅能力,当养成这种心智之后,一旦你下海以后,狂野之后你这个心智是不得不养成的。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感悟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感悟新东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感悟【创业谈“赢”】——俞敏洪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失败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积累社会阅历的过程,直到最后创业成功了,历经沧桑以后,才能回归到平常的心态。
那个时候,才是所谓的财大气不粗,位高权不重,拥有这种心态是需要大家努力的。
现在大家依然是青春热血,想做什么事情,去做就行了。
赢在中国,赢在明天,都在讲赢,我们就先来解构这个“赢”字:赢上面是一个“亡”,如果你没有必死的决心、坚决不走回头路的勇气,你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就要有亡命徒的精神。
“亡”字下面是一个“口”字,这个“口”代表语言,也可以是表达能力,或是对自己的鼓励。
光有亡命精神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目标和理想,“赢”还包括一个“月”字,大家可以看到,创业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太阳底下在干,月亮底下也在干,我到现在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有的时候不得不工作,再累也得干,因为你站在事业的这条线上,你不想跑,别人也会推着你往前跑。
中间的“贝”就是钱的意思,钱可以成为激励你干事业的动力。
钱是好东西,人人都需要钱,只是钱在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的作用,所以这个世界上肯定是钱越多越好。
像我现在还想要很多很多的钱,但我不会去给自己买飞机、买游艇,我觉得这是种浪费,我可以用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资助贫困学生,背着包去旅游⋯⋯不是说我自己有钱了,就说钱是好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把钱用在什么方面可以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之一。
所以一定要有有钱的欲望,但是要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第二层意义是什么呢?如果你想把事业做大,必定要把钱分给别人。
这里面剩多少好,剩多少合适,就是智慧的问题了。
大家知道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做得很成功,有的民营企业家持股70%、80%,其事业很成功;有的仅占10%、20%,也很成功。
这个完全是你自己的感觉,以什么样的方式激励别人,才能得到团队一起奋斗的状态。
读俞敏洪创业史有感

读俞敏洪创业史有感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俞敏洪,也成了他做事的指导思想。
在他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幺,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幺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
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对于俞敏洪做新东方,他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但他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
每上一次课是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不断努力着。
(二)体会感悟从俞敏洪自己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创业的成功需要理想与目标,也需要不断地脚踏实地的奋斗。
出身、相貌、天赋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只会加速或者减慢成功的程序。
人生短短数十载,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对于创业也不例外。
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都应该具备从零做起的胆量和勇气,同时,又必须做好打硬仗、吃苦头、摔跟头的心理準备,作为一名创业者你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忍受失败和屈辱,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失败承受压力,那你首先就会败给自己。
生活中失败常常比成功多的多,但失败了又能怎幺样,有谁不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之路,又有谁没有经历失败和屈辱而登上事业的巅峰,即使你摔倒一万次,只要你在一万零一次站起来,你就不是失败者。
俞敏洪在说到他的创业时说过,作为一名创业者要有一种痞子精神,所谓的痞子精神也就是无知无畏的精神,要敢闯敢干,面对压力不洩气,要有野草般的强韧,野火过后春风吹又生的霸气,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顾及颜面而放弃,没有打不死的小强精神,那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无疑是失败的。
其中在这种痞子心态背后是压抑的激情和喷涌的生命力,一旦拥有了这种心态你就会拥有无穷的精神动力去面对创业过程中的打压的磨难。
俞敏洪:中国创业榜样,青春不分年龄

俞敏洪:中国创业榜样,青春不分年龄
俞敏洪激情演讲致青春:
一个90岁老头依然拥有青春,一个70岁老头也依然弘扬青春,但是有的学生,却把自己的青春消灭掉,所以青春是四个字,叫做拥有热情,相信未来。
坚定地相信未来,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有的人在16岁、20岁的时候,青春已经死亡,他的生命依然没有任何期待;有的人到了20岁以后甚至更老,依然青春洋溢,思考未来生命应该怎么做,这是才是真正的青春洋溢、青春期待。
青春坚决不承认失败,永远拥有一颗美丽、希望的心,面对任何挫折、失败和打击,都能够站起来,世界依然在你身边。
依然有一个快乐的心,在你遇到无比绝望的时候,依然相信,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好的,这个世界,永远会给你机会,被踩到泥土底下,依然能像种子一样,长出大树。
创业导师俞敏洪在“中国创业榜样”大型公益活动晚会上淳淳教诲,侃侃而
谈,以激活年轻人创业激情,推动年轻人挑战自我的一场群体励志行为。
俞敏洪谈创业成功者需要具备四种能力

俞敏洪谈创业成功者需要具备四种能力俞敏洪谈创业:成功者要具备四种能力俞敏洪谈创业:成功者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文/马可佳王文博“在人类社会中,往往伟大的人都不是靠身体强壮取胜,而是他们的精神足够强大。
”这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创业多年来的感悟。
创业起步时,在北京中关村二小一个10平方米、漏风漏雨的违章建筑边上,除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以及冬天就未刷完小广告就结冰的胶水桶,新东方什么也没有。
而20多年后发表此番感悟这时,俞敏洪是站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讲堂上,此刻的他,代表着新一代的东亚企业家。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忍受孤独、失败与屈辱,把小事业做成大事业……回顾创业家直至今日,俞敏洪表示:“自从人类社会建立以来就从未消除过不公平。
面对不公平,不同的人生表现出积极推动、消极两种不同态度。
消极的态度有百害而无一利。
正如人的出身,根本无从选择。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点石成金。
”俞敏洪阐述了成功四大要素对一个成就事业的重要性,即做出别人信任的能力、与菲律宾人平等沟通的能力、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判断力。
非常积极面对人生的任何境遇,挑战自我,这正是一代企业家金融家拼搏的真实写照。
被人相信的能力一个成功创业家的背后故事有多少故事,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说被害者清。
一个成功企业家需要取得成功具备的优良品质,则是代名词的公开秘密。
俞敏洪认为,成功最重要的控制能力之一,是被人相信的控制能力。
多年以前,当俞敏洪身无长物之时,提出了做培训相关行业编出这个梦想,得到了一小撮志同道合的同学支持。
于是,新东方有了最初的雏形。
多年以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夏令营,推进到今天的上市公司,俞敏洪十分钦佩感激这些信任他并跟他一直走下去的高管。
“他们说,反正跟你回去,有饭吃,我不会饿着,你有粥喝,我也有的喝。
”但回顾体制性的原因,则是企业家保有的“被人相信”的能力。
俞敏洪说,“被人信任,关键所在是在对你自己的人品、人格的信任上,别人能够猜忌你多少。
俞敏洪创业案例分析

俞敏洪创业案例分析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的创业故事不仅激励着无数创业者,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创业经验和启示。
首先,俞敏洪在创业初期就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
他深知教育的重
要性,立志要改变中国教育现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着他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新东方的成功。
其次,俞敏洪具有非凡的执行力和领导能力。
他不仅有着远大的愿景,还能够
将愿景转化为现实。
他善于团队管理,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建立起一支高效的团队,共同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他的执行力和领导能力为新东方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俞敏洪在创业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谦虚和学习的态度。
他不断汲取知识,
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创业理念和方法。
他能够及时调整策略,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使得新东方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俞敏洪的成功也离不开他对客户的关注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他始
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同时,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严格,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公司的产品始终具有竞争力。
总的来说,俞敏洪的创业案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他的坚定信念、
非凡执行力、谦虚学习、客户导向和产品质量要求,无疑是每个创业者都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宝贵经验。
希望我们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汲取俞敏洪的成功经验,努力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敏洪谈创业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地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都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忍受孤独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忍受失败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
忍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你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是你成功的必然要素。
因为在你成功以前,你永远是孤单的,没有人能帮得上你,God only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所以,人永远是孤单地在奋斗,不管有多少人在你的身边,你要想真正达到成功,主要还是靠你自己。
你要能够经受得住失败,并且能从失败中奋进。
因为我们生活中失败为多,胜利为少,你行动九次,大概六到七次可能是失败的。
因此,别为失败找理由,所谓的外在理由都是为自己寻找逃脱责任的借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社会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
尽管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抓住机会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你本身。
任何寻找外在理由来为自己开脱的人都是愚蠢的。
任何失败的原因都必须从自己身上去寻找。
我不是鼓励大家去钻裤裆,如果你只是为了钻裤裆而钻裤裆那你就成了一个马屁精,那就不是人了。
你钻裤裆的同时你的眼睛是看着未来的,你心中有着远大的目标,有了这种目标以后,忍受暂时的苦难和屈辱是无关紧要的。
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的著作《野蛮成长》中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状态的描述是:"其实我更喜欢用疯长的野草来形容,我喜欢那种状态,如野草般强韧,疯狂地成长,恣意地蔓延,霸气地扩张,好不快慰!"这种疯狂成长的背后,是被压抑的激情和喷涌的生命力,表现出一种不瞻前顾后,无知无畏的痞子精神。
冯仑是俞敏洪的好朋友,他评价新东方时说道:"新东方的成长秘诀:三流文人+痞子精神"。
对于冯仑的评价,俞敏洪笑说那不光是指新东方,任何做成事情的人都必须这样。
如果是一流文人,早就搞学问去了。
"不能说我就是这样,但是这个意思我懂。
"痞子精神,指无知无畏的精神。
俞敏洪同事、新东方的李杜讲得幽默而到位:"老俞被北大处分,作为三流文人,既想保留文人的体面,又缺乏一流文人的风骨,不敢自沉未名湖。
于是退而求其次,唯有辞职,落草为寇。
此谓置死地而后生。
"俞敏洪的"痞"是一种被逼无奈后显出的狠劲。
"京城名痞"王朔说,"痞子坦荡荡,老师常戚戚。
"不管怎样,教师、痞子和商人,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就这样被搅和在了一起。
既然要做生意,就必须摆脱这种知识分子特性。
我刚出来做生意的时候,也是不愿意跟政府打交道。
但我不得不到公安局门口一蹲3天,好不容易才拉到一个警察。
最后我把自己喝酒喝到送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活过来以后我明白了,原来我应该这么做。
不善于跟陌生人打交道,不善于跟社会打交道,不善于跟官场打交道,自己就硬着头皮学……俞敏洪骨子里那种坚韧的品性又开始发挥作用。
要慢慢地学会跟整个社会打交道,包括跟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人士、顾客、学员,你不了解他们的心理,不知道怎么打交道,有时候一点小事情就出现大问题。
俞敏洪认为,大事业往往也要从小事情一步步做起来。
没有做小事打下牢固的基础,大事业是难以一步登天的。
创大业者往往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会做事的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做事特点:一是愿意从小事做起,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经之路;二是胸中要有目标,知道把所做的小事积累起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三是要有一种精神,能够为了将来的目标自始至终把小事做好。
俞敏洪的朋友万通房地产董事长冯仑曾经说过:"我拿着一杯水,马上就喝了,这叫喝水;如果我举1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性质就变了;如果有人举上100个小时,死在这儿,这个动作还保持着,实际上就可以做成一个雕塑;然后如果再放50年,拉根绳就可以卖票,就成文物了。
"冯仑这一观点得到了俞敏洪的认同。
当你发现一件事情,你能把它从小事做大,并且能够逐渐地做成你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你坚持做下去,你就会由只是一个动作,变成了一尊雕塑,最后人们就会欣赏你,就会赞扬你,就会肯定你,就会承认你。
任何一个伟大的东西,你分到日常的每一天去做,都是很小的事情,甚至是很无聊的事情,对吧?但是你得认识到,日复一日地,你跟政府领导吃饭;日复一日地,你背着书包去上课;日复一日地,你处理新东方内部员工琐碎的事情……这些东西是需要你有强大的现实主义精神才能做成的。
我特别喜欢把一件具体的事情做的又完整又好,这是新东方成功的最基本保证。
有个故事讲两个人都在搬砖,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个人说在搬砖,另一个人说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建筑。
10年后,那个说搬砖的人还在搬砖,另一个人则变成了著名的建筑师。
这就是在做小事时,心中是否想着大事的区别。
梁山在宋江的治理下,一派兴旺发达。
众兄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过得好不快活。
宋江治理梁山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懂得与兄弟分享。
每当"买卖"有所获,宋江总是第一个安排下功劳簿,众兄弟论功行赏,按照各人的贡献,将利润进行公平分配。
按理说,宋江一个文弱书生不能上马提枪,却将梁山一干强盗治得服服帖帖,原因很简单:宋江这样的领导人,不会让大家吃亏。
按经济学家的说法,就算是有人不服他,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让宋江当头儿也是个最优选择。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
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
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六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的颜色,六个人的友谊。
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
在人与人之间学会交换和分享,这个收获百倍于你一个人把六个苹果吃掉的收获。
这是因为你放弃了五个苹果而获得的,所以大家想一想,放弃是不是一种智慧?《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
"意思是说主观性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反而达不到目的。
对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创业者来说,最不容易接受这个理念。
事实上,创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因而,想要快速地成功,只会"欲速则不达。
"对于一些急切想取得成功的创业者来说,俞敏洪的建议是"急事慢做"。
俞敏洪解释道:"急事慢做,是指再急的事也要慢慢做才能做好……这里所说的'急事'是指那些我们主观上想要尽快完成,但实际上却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长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只要你有一个合理的目标,有一个合理的梦想,把事情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最怕你着急,一着急以后,基础不牢固,就想做高楼,这个钱扔进去了以后,再也出不来。
所以在创业的时候,要记得佛教中有一句话叫"急事慢做",就是越着急的事情,越快的事情,慢点来做,有的时候想不清楚的事情,稍微等一等,可能会比你更加匆忙地去做,要更有效一点。
越是着急的时期,越是不好做的事情,越是需要想周到才去做。
另外,做事情的时候,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有时,我们实在做不到,我就会告诉投资者,将我的股票降下来就可以了,做不到的时候说自己能做到,然后将自己豁出去,那很愚蠢。
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曾经有记者问一位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万象集团的鲁冠球,"你为什么能够成功?"他说了9个字:"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
"什么是有目标呢?如果你早上起来,发现今天什么事都不用做,第一天,也许你感觉挺轻松,第二天,会很迷茫,第三天,就想找栋高楼跳下去。
有目标,就意味着心中有一个梦想,想去实现。
找不到工作,那明天起来就开始找工作,这就是幸福,因为有目标可以追求;如果你有了工作,你想变成部门经理、公司副总、总裁,这也是目标,如果你想创业,想自己干伟大的事业,这都是目标。
有了目标,你就不会犹豫、不会摇晃、不会迷茫,每天起来,都觉得自己有事可以干。
俞敏洪在做事的时候,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
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
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第二年我都没考上,我的砖头没有捡够,第三年我继续拚命捡砖头,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我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我眼前,最后我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成了一名不错的词汇老师;第三件事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我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
每上一次课我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
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并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
现实中,人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得太远。
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倒闭,不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太大不可能完成,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给自己订阶段性的目标。
将长远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阶段目标,每达到一个阶段目标,都会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强化创业者的自信心,并推动创业者稳步发掘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然而很多人对自己本人和目标之间的吻合性和分析是非常不够的,这个不够导致的结果是这个目标永远不能实现。
俞敏洪表示:"人应该有这种宏大的理想,但更要知道去实现这个理想具体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去做。
"我所做的每一步计划,是能够实现的,不管是三年两年,通常我能想清楚这些步骤,一步步去做……正因为我个性中有这种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新东方到现在为止,处于一种比较踏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