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竖向规划在片区规划布局中指导先行作用
项目竖向布局策划

项目竖向布局策划(一)竖向设计的目的和作用:竖向设计,也称为竖向计划,是规划场地设计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与规划设计和总体布局密切相关,不能分开。
在局部区域较大且起伏较大的地区,功能区,道路网络和设施位置的总体布局,除了必须满足规划和设计要求的平面布局关系外,还受到竖向标高的影响关系。
因此,在考虑规划场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考虑总体规划和竖向功能要求,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各种矛盾和问题,并统一处理。
确保网站的合理建设和使用性与经济性。
做好场地的竖向设计,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房地产项目竖向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项目的地形条件来实现功能合理,经济实惠,风景优美。
竖向设计作用如下:(1)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优化多功能空间。
(2)提高空间艺术的质量,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从小到大),生活美。
(3)改善空间环境的质量,有效地调节光线,温度和气流,以保持舒适,封闭的空间调节着微气候。
(4)提高建设效率,合理调整计划施工,提高效率。
(二)竖向设计的内容:竖向设计包括:1.分析场地的坡度,坡向,高程以及纵向和横向截面。
2.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利用地形,满足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3.确定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道路坡度,弯道半径等。
4.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零正负高程以及室外地板的规划控制高程。
5.结合建筑布局,道路规划和工程管线铺设,确定居住区其他土地的高程和坡度。
6.确定室外防护的类型,位置和规模,例如挡土墙和斜坡防护。
7.估算土方和保护工程的数量,并进行土方平衡。
(三)竖向设计的原则:1.竖向规划应与选址和建筑物布局同时进行,以使所有建筑物在平面上统一,竖向协调。
2.竖向规划有利于住宅的布局和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3.竖向规划应满足各种建设用地和工程管线铺设的标高要求,符合道路布置,车辆通行和行人通行的技术要求,并满足地面排水,防洪排涝的要求。
4.竖向规划应避免高填方,深挖,并在满足各种土地功能要求的同时,减少诸如土石,建筑物和挡土墙,斜坡等的防护工程的数量。
浅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竖向规划

浅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竖向规划竖向规划是城市各项用地的控制高程规划。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控制高程需要综合考虑建构筑物、景观、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土方平衡、工程管线布置以及近远期建设的关系;只有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才能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美好的效果。
竖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鲁北工业园区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竖向规划。
标签:竖向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鲁北工业园区0 引言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不可能在地势平坦的地区,为了有效利用土地、避免环境噪声影响,许多工业园区经常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这时建设用地的自然地形往往不能满足工业园区场地的使用要求,必须对自然地形进行竖向规划设计。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①根据工业园区地块竖向设计规范确定工业园区地块的控制标高。
②根据园区地块的排水方向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交叉口的标高和它们的坡度、长度等技术数据。
③土方工程经济性计算。
竖向规划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场地与道路的规划标高,本文以鲁北工业园区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竖向规划。
1 项目背景扎鲁特旗地处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西北端,属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
东与兴安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接壤,西与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毗邻,南同通辽市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交界,北与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及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相连。
扎鲁特旗既属东北经济区,又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区域中的东部地区,同时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工业园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
本项目工业园区位于鲁北镇东出口,G304国道支线贯穿南北,省际东西大通道、鲁扎公路横贯东西,有利于规划建设园区专用线与其相连,为日后重工业原料及成品的大运量输入输出创造便利条件,园区用地内无基本农田,且此处用地地势平坦、地质条件良好,是工业项目理想的布局地点。
工业场地的总图竖向设计探究

工业场地的总图竖向设计探究工业场地总图是一份展示工业场地全貌及各区域布局的重要设计图纸,有助于工业场地的规划、管理和运营。
在工业场地总图的设计中,竖向布局是一种常见的设计形式。
本文将探讨工业场地总图竖向设计的重要性、特点以及实际应用。
一、工业场地总图竖向设计的重要性1.1 展示全貌、清晰布局工业场地总图的竖向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示场地的全貌和各区域的布局。
相比于横向设计,竖向设计更适合展示大型场地,能够呈现出更广阔的视野,更清晰地展示各个区域的定位和走向。
1.2 便于阅读、操作竖向设计的工业场地总图在放置和使用时更加方便,用户可以更轻松地进行阅读和查看。
特别是在大型工业场地中,竖向设计的总图更容易展开和滚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操作和指挥。
1.3 呈现层次、优化布局通过竖向设计,工业场地总图可以更好地呈现出场地的层次和空间布局。
在布局优化和规划中,竖向设计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出各个区域的联系和相对位置,有助于优化工业场地的整体布局。
2.1 竖向展开、整体呈现竖向设计的工业场地总图在展开时可以整体呈现,将整个场地的布局一览无遗。
相比于横向设计,竖向设计更便于现场对照和整体把握,有助于工作人员进行全局规划和调度。
2.2 细节展示、清晰标注通过竖向设计,工业场地总图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出细节和标注,例如设备位置、通道走向、安全出口等重要信息。
而且竖向设计的总图可以更准确地标注方向和距离,为工作人员提供更直观的信息参考。
2.3 方便携带、使用便捷竖向设计的工业场地总图在携带和使用时更便捷,可以通过卷轴或折叠方式进行存放和展开。
这对于现场操作和紧急应急时非常重要,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和参考,提高工作效率和及时性。
3.1 工业厂区整体规划在工业厂区的整体规划中,竖向设计的工业场地总图可以提供全景展示,有利于管理者和工程师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优化。
通过竖向设计的总图,管理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场地的结构和布局,为厂区整体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浅谈民用建筑场地竖向设计

浅谈民用建筑场地竖向设计摘要:本文对民用建筑场地设计有关竖向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了民用建筑场地竖向设计的概念,总结民用建筑场地竖向设计的方法及经验,为关注场地竖向设计的同事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用建筑;竖向设计;问题分析场地竖向设计是场地设计中一个关键环节,和相关的规划设计、总平画设计的关系非常紧密。
首先,在研究场地地形的使用及改善时,应该充分结合建筑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条件,关注场地和相邻场地及道路的关系,因地制宜的进行场地竖向设计,才能够确保竖向设计方案的质量。
安排好场地的竖向设计,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建设速度具有关键的作用。
如在场地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竖向设计及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不仅能节约场地平整费用,也能减少结构投资。
大家一般认为,平整场地的竖向设计比山地丘陵地区的竖向设计要简单很多,甚至认为不需要考虑。
大部分建设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时,建筑师一般侧重于平画的流线构思,在施工图设计时才会仔细考虑竖向设计,进一步了解场地自然地形条件、市政道路标高、水文资料等。
虽然较平整的场地的竖向设计难度相对较容易,但是保证场地的排水,场地管线和市政管线的衔接等这些和用户使用息息相关的问题需要设计者在方案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并优化方案设计。
案例一:某学校地处某城区改造地段,属于拆迁建工程,地形较狭窄且地块内及周边均为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场地周围现状道路标高为8.5-8.8m,历史文保建筑的场地标高为8.00-9.00m,按照城市道路在基地入口处的标高状况,将场地设计标高定为8.75m,室内标高为8.90m,按照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考虑场地标高(场地设计标高应比周边道路的较低的路段标高高出O.2m以上)、(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是符合设计规范的;然而,没有考虑到了历史保护建筑和原有场地标高状况,等到地下的室地板浇筑完成后,施工方观察到当项目现场地平整至室外设计标高的时候,附近的古代建筑的基础就有可能直接外露了,古代建筑画临倒塌的问题,然而场地内地下室底板已浇筑好,一些建筑主体的施工已经完成,同时场地的使用过于充分,无法对场地标高进行整体调整,只能在局部区域进行优化设计调整,经多次分析讨论,选择了以下三个措施进行补救:一、场地局部抬高;二、地下室顶板加筋;三、古代建筑附近做支撑进行保护。
浅谈民用建筑场地竖向设计

浅谈民用建筑场地竖向设计0前言场地竖向设计是规划场地设计中——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
在考虑规划场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兼顾总体平面和竖向的使用功能要求,统—考虑和处理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保证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
做好场地的竖向设计,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之,不合理的场地竖向设计,则会不利使用,增加工程成本,造成浪费,对以后的使用买下极大的隐患.人们通常认为,平整土地上的竖向设计相较山地丘陵地区要简单得多,甚至就可以不予考虑,很多建设项目初期方案设计时,只要建筑专业来设计平面构图的美观,平面的流线设计,在施工图阶段才去配上竖向设计,才去了解绝对标高,黄海高程等,对建筑所在场地的周围环境如道路,河流等一系列情况考虑不足,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的设计必然是欠缺、不足的,甚至是失败的。
案例一:某学校位于旧城区改造地带,属于拆迁建工程,地形狭长地块内及周边均有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场地周边有两条现有城市道路,标高在8.5-8.8之间,历史文保建筑的基础高度(8.9-9.5)间,新建设计有大面积的地下车库和地下人防工程,原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在基地入口处的标高情况,将我们场地内标高设计为8.75米,将室内+0.00标高定为8.95米,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城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是不违反设计规范的,但是,由于忽略了历史保护建筑及原有场地标高情况,,待地下室地板浇筑好后,施工方发现当项目场地平整到室外设计标高时,周边几栋历史保护建筑的基础是直接裸露在外的,历史保护建筑面临倒塌的危险,由于地下室底板已浇筑好,局部建筑主体施工完毕,且用地太过局促,已无法对场地标高进行大的调整,经反复比较讨论,采用1:局部地段尽可能抬高2:地下室顶板加筋3:历史保护建筑周围做支撑加以围护。
城市规划设计——某居住小区景观竖向规划设计探讨

某居住小区景观竖向规划设计探讨摘要:本文以某居住小区为例,分析竖向设计的重要性,提出合理进行小区竖向设计的原则,建议小区竖向设计要因地制宜、化繁为简,使其在丰富景观的同时更有效地改善环境,增加绿化面积。
关键词:居住区;竖向设计;绿化1.项目介绍某居住小区净用地面积约为39000.39平方米,该居住区规划7栋33层的高层住宅、临街商业,1栋2层的幼儿园,总建筑面积为20.21万平方米。
该项目用地呈不规则形,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的态势,高程在33.31-63.11米,高差在26米左右。
用地分东西两部分,东侧地长约280米,宽约79米,标高在40.13-44.26米,东侧A路标高在39.15-42.91米,西侧住宅标高在50.5米左右。
西侧用地长约175-251米,宽约76-128米,场地标高42.12-70.01米,南侧B路标高由东至西为42.13-60.31米,高差约13.51米,西侧场地标高在75米左右,比场地高约12米,北侧住宅场地标高约52.51米。
场地的竖向很复杂,所以竖向设计对该小区布置影响比较大。
2.竖向设计原则根据项目的情况,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四点小区设计原则:(1)小区的竖向设计应与小区的建筑物用地及建筑布局相结合,以使小区的各项规划在平面上和谐统一、立面上相互协调,达到错落有致;(2)小区的竖向设计应服务于小区内建筑物的布置及空间景观环境;(3)小区的竖向设计不仅要满足小区内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还应满足小区内道路的布置、车辆交通与人行交通的技术要求,以及小区的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要求;(4)小区的竖向设计在满足小区用地功能要求的同时,应尽量避免采取高填、深挖等情况,减少土石方、挡土墙以及护坡等防护工程数量。
3.结合高差地形的总体规划(1)竖向设计结合场地情况合理进行规划布局,竖向设计因地制宜、化繁为简,在满足容积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创造小区空间及景观环境。
用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基本布置为两个台地。
场地竖向设计

道路纵坡(%)
≤0.3
0.3-0.4 30-40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5 40-50
0.5-0.6 0.6-2 50-60 60-70
雨水口间距(m) 20-30
(二)进行场地平整时 对于要进行场地平整的场地,在开展上述三项竖向设计内容之前, 一般先要进行以下步骤: 1.确定地形的竖向处理方案 根据场地内建、构筑物布置、排水及交通组织的要求,具体考虑 地形的竖向处理,并明确表达出设计地面的情况。设计地面应尽可能 接近自然地面,以减少土方量;其坡向要求能迅速排除地面雨水;选 择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衔接形式,保证场地内外地面衔接处的安全 和稳定。在山谷地段开发建设时,如果设置了排洪沟,需进行相应的 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结构设计。 2.计算土方量 针对具体的竖向处理方案,计算土方量。若土方量过大,或填、 挖方不平衡而土源或弃土困难,或超过技术经济要求时,则调整设计 地面标高,使土方量接近平衡。 3.进行支挡构筑物的竖向设计 对于支挡构筑物包括边坡、挡土墙和台阶等,需进行平面布置和 竖向设计。 为防止坡面形成的“山洪”对建筑物冲刷,应进行截洪沟设计, 以确定场地的稳定和安全。
地面排水坡度
地面种类 粘土 砂土 排水坡度(%) 大于0.3,小于5 不大于3
建筑规划方案中竖向设计

建筑规划方案中竖向设计竖向设计在建筑规划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影响建筑的整体形态和空间布局,还能够为建筑提供更多的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竖向设计是建筑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将从高度规划、垂直交通、空间分配和外立面设计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竖向设计在建筑规划方案中的重要性。
首先,竖向设计在建筑规划中起到了高度规划的作用。
高度规划是指建筑的层高和建筑的总高度的确定,它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外观形态、建筑内部空间和功能分配等方面。
合理的高度规划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还可以考虑到建筑的环境特点和周边建筑的高度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城市风貌。
其次,竖向设计还包括垂直交通的规划。
垂直交通是指建筑内部人员和物品的垂直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电梯、楼梯和扶梯等。
合理的垂直交通规划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还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达性。
在高层建筑中,垂直交通规划尤为重要,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和人流量,确保人员和物品的迅速流动。
此外,竖向设计还涉及到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配。
建筑内部空间的分配是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包括公共空间、工作空间和居住空间等。
竖向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空间的布局和分层,使得建筑的使用者能够方便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同时,合理的空间分配还能够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使用效果,为不同人群提供适宜的环境。
最后,竖向设计还要考虑到建筑的外立面设计。
建筑的外立面是建筑的“面孔”,它不仅能够反映建筑的功能性和形式美感,还能够对建筑的节能性和可持续性进行优化。
竖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立面材料、立面造型和立面开窗设计等,使建筑能够在外部环境中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等资源。
综上所述,竖向设计是建筑规划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影响建筑的整体形态和空间布局,为建筑提供更多的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高度规划、垂直交通、空间分配和外立面设计等方面的竖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需求、环境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实现建筑的最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竖向规划在片区规划布局中指导先行作用
摘要:对于地形较复杂片区规划布局,建议先开展竖向规划,可以较好的指导布局,平衡场地土方,达到节约后期建设成本,避免反复投资。
关键词:gis;竖向规划;土方平衡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地点位于云浮市,拟作为技校、中专、高中等多个学校用地,现场地形为采石区和荒地,条件复杂,西部为连绵高山,中部现状有采石形成的塌落区,东部邻近国道,地势较低,有数座水塘、矿坑形成的积水等不良地质,场地高度落差大,坡度多样。
1、利用gis进行场地现状高程和坡度分析
项目地处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地形地貌是影响规划区内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因素,规划利用gis技术建立规划区的地形数据库,生成三维地形数字模型,通过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与三维分析功能,对区域内用地的高程、坡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分析等方法,对规划区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
gis在地形分析中使用,可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和数据,同时场地现状更为直观,方便与项目管理方讨论研究。
最高点位于西部的山体,高程为200米,最低点位于东部谷地,高程为95米,最大高差达115米, 55.8%用地高程在115米-150
米之间。
表1 高程划分用地适宜性一览表
项目用地总体坡度较平缓,57.3%以上用地坡度在8%以下,西部、中部坡度较大,基本在25%以上,北、东部坡度较小,基本在15%以下。
结合《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相关要求,对规划区内的用地进行分类,共分为三类,分别为一类用地、二类用地和三类用地,其中一类用地坡度不大于8%,三类用地主要为坡度大于25%的山体用地,其余用地为二类用地,坡度为8%-25%。
将以上影响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各项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并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经济性等要求,形成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图。
用地共分为三类用地,分别为一类用地、二类用地和三类用地,其中一类用地为适宜建设用地,用地面积为1.03平方公里,主要为东部、中部地势平坦区域,二类用地为较适宜建设用地,用地面积为0.52平方公里,主要为规划区中西部采空区以上至西部山体之间的台地,三类用地为不适宜建设用地,用地面积为0.25平方公里,主要为地势陡峭的中部采空区和西部山体,河网水体等。
表2 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一览表
由以上分析图和数据可见,坡度大于25%区域主要分布在规划区西部山体及中部采空区域。
其余用地坡度较平缓,位于较高位置处地形坡度稍大,需要进行工程改造。
因此,结合场地用地性质和平整土方需要,通过比选出确定平整部分山丘扩大用地面积,获得规整,成片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用地地处丘陵地带,建筑布局要依山就势,采取山地建筑形式,尽量将规划后场地坡度与实际坡度相符合,避免大填大挖,充分利用现状地形,随坡就势。
2、场地改造措施
由场地地形分析可知,本规划范围内场地分为三个台地,西部山体为最高,邻近山体处学校所在用地为第二级台地,中部采空区至国道区域为第三级。
为了满足用地建设需要,场地需进行必要的平整,将分散、不规整的用地连续规模成片。
东部邻近山体处学校所在用地为第二级台地,场地坡度较大,需要进行适当改造为适宜用地,同时在进行场地高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用地山地丘陵地貌特征,学校使用特性与规划布局、建筑形态相结合,随山就势,避免对场地大填大挖。
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规定,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
用地自然坡度小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当用地坡度介于两者之间时可采用混合式布置。
根据gis分析,规划区用地坡度基本小于15%,因此规划区进行适当的地形改造即可进行建设用地开发,宜采用为平坡式、台地式相结合。
3、竖向管理片区划分
规划区内有多所学校构成,以学校为单位独立运作,分期建设,考虑到园区的特殊性质,本次在确定竖向分区时未按常规结合排水分区划分,而是以学校用地红线为界限划分,以便学校在开工建设时综合考虑土方标高。
本次结合功能布局的结构,将整个规划区划分为5个管理片区。
由于本用地分属不同的单位分期建设的特殊性,竖向管理片区同时也是土方计算分区,根据场地平整方案,编排土方管理分区。
其中a/b/c土方分区需要大规模的土方平整,d/e区局部场地平整
4、场地土石方平衡计算
场地土石方工程量平衡计算是场地竖向确定的基本前提,其计算结果直接会影响到片区对开发建设的统筹安排。
由于规划场地高差大、坡度高,因此势必产生比较大的土石方工程量。
总体原则:
采取就地平衡、就近平衡的原则进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基本措施是:土石方工程量计算采用规划确定的一个用地红线围和的单元为一个计算单元进行平衡计算,若土方填挖工程量相差太大或者无
法达到场地适用要求时,采用就近单元相互调配的原则进行平衡。
最终将土石方工程量达到最节约,土石方调配距离达到最优化。
土方平衡具体措施;
本次用地区包含四个学校、一个幼儿园、一个中心运动区,由多个不同使用单位分期进场建设,因此设计具有特殊性,在场地整体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园区的整体土方平衡,还要兼具由于不同使用单位分期建设,其内部的土方平衡及余土堆置等指导性措施。
5、竖向规划管理
5.1、建设用地及道路竖向管理
道路控制应以规划确定的竖向分区为依据组织道路雨水排放,以河道控制水位为依据来控制道路高程。
规划中确定的道路交差点高程是指导道路工程设计的必要条件,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高程控制系统确定的条件和控制要求进行。
对于建设用地标高控制尽量避免单一地采取抬高地面高程来解
决用地雨水排放,对于建设用地高程应充分分析场地所在分区内的现状高程、排涝方式,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场地的实施标高。
5.2、建筑形态指引
建筑室内外保持高差一方面是考虑建筑物雨水能够顺利排放,另一方面是避免室外雨水倒灌入建筑物。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1)建筑物不被水淹,设计场地应高出河道控制水位0.5m以上,利于雨水顺利排放。
(2)地下水位及地质条件影响。
(3)建筑物室外与道路连接的可能性。
(4)减小土石方和基础工程量。
建筑物竖向布置应遵照以下原则进行:
(1)建筑至道路坡度最好为1%~3%,一般允许0.5%~6%。
(2)建筑地坪标高,进车道略低,一般差0.15m。
(3)建筑地坪标高,遇人行道一般差0.45~0.6m,允许0.3~0.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