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学与用人之历史与现实探析
《相 学》解析

1、相学上的说法
大家常常说“那个人的‘五官’怎样怎样……;这个人的‘五官’怎样怎样……”,但是大家不见得很清楚什么是“五官”,其实“五官”是相学上的东西。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而且在相学上,分别被赋予一种名词如下:
⑴耳:名为“采听官”。
⑵眉:名为“保寿官”。
7、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郑玄注:“此亦殷时制也。”《周礼·春官·小宗伯》:“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颁之于五官,使共奉之。”按:此指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商君书·君臣》:“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
流年运气
欲识流年运气行。男左女右各分形。天轮一二初年运。三四周流至天城。
天廓垂珠五六七。八九天轮之上停。人轮十岁及十一。轮飞廓反必相刑。
十二十三并十四。地轮朝口寿康邢。十五火星居正额。十六天中骨格成。
十七十八日月角。运逢十九应天庭。辅角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岁至司空。
二十三四边城地。二十五岁逢中正。二十六上主丘陵。二十七年看冢墓。
太公之年漆一岁。更临寅虎相偏灵。八二三卯兔宫。八十四五辰龙上。八十六七已蛇中。八十八九午马轻。九十九一未羊明。九十二三猴结果。
九十四五听鸡声。九十六七犬吠月。九十八九买猪吞。若问人生过百岁。
顺数朝上保长生。周而复始轮于面。纹痣缺陷祸非轻。限运并冲明暗办。
更逢破败属幽冥。又遇气色相刑克。骨肉败破自伶仃。倘若运逢部位好。
8、泛指百官。《急就篇》卷一:“诸物尽讫五官出。”
9、指五官中郎将。《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宋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遂但见蜀吴烽举,致使五官伸脚睡,唤诸儿画取长陵土。”按,此指曹丕。丕建安间曾任五官中郎将。参见“五官郎”。
理性认识在人才测评中使用相术的现象

对使用相学的人要求很高 一 、 《 冰鉴 》 是曾国藩识人 的 秘 诀 总 结 , 曾国藩使用《 冰 鉴》 中的方法能
够成功的辨别 人 才 , 是 建 立 在 曾 国 藩 有 大 量 的 识 人 见 人 的 经 历 之 上。 对于一个没有太多识人 看 人 经 验 的 人 来 说 , 即使熟记了《 冰 鉴》 中的相 关要领 , 也不一定能够 发 现 人 才 。 所 以 企 业 在 人 才 测 评 中 如 果 要 使 用 相术 , 对使用者的要求很高, 只有拥有大量识人经验的人才能深谙相术 之道 。 而很多企业在招聘 中 邀 请 的 一 些 相 术 大 师 都 是 一 些 江 湖 术 士 , 无法帮助企业识别真正的人才 。
相术看人过于绝对 三 、 相术对人的评价 , 非黑即白 , 认为具 有 某 种 特 征 的 人 就 一 定 会 产 生
某种结果 。 这就和心理学 这 门 科 学 不 一 样 , 尽管心理学中对人格进行 比如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指标将人划分成1 划分 , 6种人格类 但是它并没 有 说 具 有 某 种 人 格 的 人 就 很 好 , 而另一种人格的人就 型, 差, 只是说具有某种人格的人比较适 合 从 事 某 一 类 型 的 工 作 , 而每一种 传统相学评价人则过 人格的人都有自己适合 从 事 的 工 作 。 相 比 之 下 , “ ” 。意思是如 于绝对 。 比如 《 冰鉴 》 中 提 到: 然 大 而 缺 天 庭, 终 是 贱 品; 果头大而额头却不高 , 注 定 卑 贱。 完 全 根 据 人 的 长 相 确 定 了 人 的 身 份 忽略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 地位 , 虽然相术有很多不科 学 之 处 , 但是很多企业却将其作为人才测评 的方法 , 个中原因令人 深 思 。 如 今 市 场 上 并 不 缺 少 人 才 测 评 工 具 和 专 业 笔 者 认 为 原 因 有 以 下 几 点 : 第一 , 人员招聘本身的复杂性 , 即使使 用 科 学 的 人 才 测 评 方 法 也 不 一 定 能够招到合适的人 , 一旦 企 业 由 于 使 用 某 种 招 聘 方 法 招 聘 到 不 合 适 的 员工 , 企业就会不再信任 该 种 方 法 , 去 寻 求 其 他 方 法, 而相术选人有成 为企业使用相术选人提 供 了 依 据 。 第 二 ,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 功的先例 , 现状 。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 在 着 结 构 性 矛 盾 , 在某些岗位上长期存在着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 。 应 聘 者 在 求 职 前 做 过 长 期 准 备 , 浏览过书店 面 试 题 目。 也 有 职 业 化 的 公 司 训 练 面 试 者 如 何 和网络上的面试经验 、 应对各种不同的面试题目 。 用人单位 在 招 聘 后 发 现 面 试 时 谈 吐 自 如 的 应聘者在面对客户时哑 口 无 言 , 在压力面试中面不改色的人面对压力 手足无措 。 心理测验也由于面试者 练 习 过 多 次 而 失 效 。 当 面 试 和 测 试 管理者们就开始寻找面试者不能伪 面对应聘者的伪装已经 等 同 于 零 , 装的东西 , 星座 、 血型 、 相术等虽然 不 准 确 , 却不容易伪装。当招 聘 已 经 人们就会选择自己 相 信 的 东 西 。 相 术 渊 源 流 传 , 在人们 类似于赌博时 , 心中有一定地位 , 所以选择相术是博弈的结果 。 尽管有很多理由可以 支 持 使 用 相 术 选 拔 人 才 , 但笔者认为企业在 科研工作者也应该不断努力开 招聘时仍然需要采用科 学 的 招 聘 方 法 , 发出新的测评工具 , 促进我国人才测评行业的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 ] — —从 意 大 利 犯 罪 学 家 龙 勃 罗 徐致远 . 相术: 是 科 学 还 是 迷 信— 1 ] 梭的著作 《 犯罪人论 》 入手 [ 消费导刊 , J . 2 0 0 8. [ ] ] 兰波 . 相学与用人之历史与现实探析 [ 兰台世界 , 2 J . 2 0 1 0.
相学知识之什么是人相学

相学知识之什么是人相学人类的命运,关乎先天与生俱来,及后天本身的努力创造,二者关系极之密切。
为了揭开命运的神秘,人们锲而不舍地来窥测命运的奥秘,而相学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人相学是我国传统的五术(山、医、命、卜、相)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什么是人相学?人相学有什么原理?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相学介绍,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人相学人相学是我国传统的五术(山、医、命、卜、相)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正统人相学起源于中医,以中医望诊“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张,作为观相论相的唯一法则:从表面上看到什么征象才能作什么判断,决不捕风捉影的乱作推测,也反对一切怪力乱神、荒诞无稽的迷信与邪说。
中国的古相书种类繁多,流传较广的有麻衣相法、达摩相法、柳庄相法、公笃相法、太清神鉴、相门精义、水镜先生集、月波洞中记、石室神异赋、人伦大统赋、神相铁关刀和冰鉴等10多种。
从前的人研习相法多从相书入门,熟读硬记、用心揣摩之后,逢人便加以观察印证,等经验心得累积到一个程度,他就成为善于看人观相的相学家了。
今天学习人相学,只能把古相书当成一种参考,更重要的是从中医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上,去探索、去查证人相的奥秘。
这种结合其他科学的学习方法,被称为“实证人相学”或“现代人相学”,目前已取代传统的学相途径,成为海外研究人相学的主流。
人相学的原理根据中国故有的物理学格言“有诸内必形诸外”,吾人之耳、目、口、鼻、舌五官和五脏有密切关系。
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的记载“肝开孔于目,心开孔于舌,脾开孔于口,肺开孔于鼻,肾开孔于耳”吾人可透过五官的审视,内诊五脏的情形。
怒、喜、思、悲、恐五种感情的变化被称为五志,其与五脏的机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的记载,五脏再生五气,即怒、喜、思、悲、恐。
所以肝生怒、心生喜、脾生思、肺生悲、肾生恐。
心有恙者多嘻笑、肝有恙者多动怒、脾有恙者多愁思、肺有恙者多悲观、肾有恙者多恐惧。
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变迁和启示

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变迁和启示2010-01-28 10:40:04 来源:《组织人事学研究》郭智强选官制度是古代的选人用人制度,对于国家或政权正常运行是重要的支撑。
从我国的历史变迁看,在不同的时期对选用官吏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留下的遗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变迁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就官员选拔的形式而言,主要有先秦时期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以及历朝均在推行的学校选官等。
以"世卿世禄"为核心的世袭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主要盛行于春秋以前的夏、商、周三代,突出体现了王权和族权高度统一的制度结构。
与王朝最高统治者血缘的近疏决定了官爵的大小和等级,王公贵族凭借血统和宗法,子孙世袭官爵。
这一官爵世袭罔替的局面在诸侯割据的战国时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诸侯国为了称雄称霸,纷纷打破身份界限,吸纳血缘和本国之外的人才以图强国富民。
察举制在秦汉取代了世袭制,为秦汉两朝的选官拓宽了途径和范围。
察举制史称"四科取士",从西汉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东汉。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由三公九卿和地方长官负责考察并向上推荐优秀人才,其察举的科目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明法"等,包括道德品行、文化修养、办事才能等诸多方面。
察举制对官员的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但弊端也不少。
随后的魏晋南北朝,其选官的主导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这一选官制度由朝廷在州郡设置的中正官负责对地方人士的品格、行为、能力进行测定,分九品即九个等级,朝廷依照品级依次授官。
与这一"九品官人法"相衔接的政治基础是门阀士族统治,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相学与人生

相学与人生相学与人生中国相术有两千多年的流传,其中史书记载许许多多的善相者:不凡有大儒家,官贵,僧道,大相士,普通民众。
相术能够流传至今一定有它长久的魅力所在。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之一,属于国学范畴,是易经文化的延伸。
古人先贤们在易经阴阳五行基础上认识,逐渐创新,慢慢积累,历经层炼,形成中国相术独有的性质。
不像印度手相学,西方骨相学,新人相学都以性取向为依据(性格决定命运)。
而中国的相术能根据人的表象,心性,行为等来判断其人的生老病死,妻财子禄,富贵祸福,不得不定今人所惊叹!钦佩!今日的相学发展,依然离不了古代善相者大师们留下的一部部经典著作(其中包含坊间冒名之佳作)。
这是先贤们的智慧精华,经验提炼,是今世人类十分宝贵的财富。
它包含了:社会学,统计学,行为学,遗传生物学,哲学似的思维逻辑与辩证,成功学...... 虽里面内容因时间长久不实用或有偏离,但我们秉着吸取精华,排其糟粕的态度去学习,终究是利大于弊的。
在古代文人,读的是四书五经,其中包括周易,他们对医书也是有涉及的,相术的理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上的。
医相同源。
(有诸内必形诸于外)。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很普及的,也是广泛应用的。
在现今的成语中,可以看到其身影:龙行虎步,鸡胸狗肚,尖嘴猴腮,獐头鼠目,眉目传情...历史长河中,有不少的善相者,因善相识人,而得富贵。
远有:许负。
被汉高祖封为鸣雌亭侯。
(史书记载,因相周亚夫,法令困口,终被饿死,果验。
)中有:唐太宗李世民。
在太宗未显贵时,与叫王显的友人交情甚好,常常嬉笑打闹。
后李世民称帝,王显以旧友的身份觐见,太宗把王显的三个儿子招来,都授予五品官职。
唯独王显本人无任何官职。
太宗向王显解释:你的相貌与富贵无缘,并不是我吝啬一个官位而不授予你。
王显回答:只要早上得到贵显之位,即便晚上死掉,亦感心足!当时房玄龄也在旁劝说太宗授予旧友贵位。
太宗还是答应了,当即授予王显三品,另赏赐紫袍金带。
古代识人术

古代识人术古代识人术是指古代人们用来分辨人的能力和技巧。
在古代社会中,识人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辨别诈骗、把握人际关系,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交技巧。
下面我们来谈谈古代识人术的几个方面。
一、面相学面相学是古代识人术的一种,它认为人们的面相可以反映他们的个性、品格和婚姻财运等情况。
据传中国古代识人术的面相学派大约有六十种,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面相大全》、《神笔千字文》等。
这些书籍都详细阐述了面相的基本定义和特征,如眉宇、目光、眼形、唇形等等。
二、手相学手相学是指通过观察人的手相、手纹来判断人的性格、礼仪和命运。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手相学家叫葛洪,他曾写过《奇書》,其中有一篇专门论述手相。
手相学认为,掌纹上的线条可以反映人的命运和运势,如心线、智慧线、寿命线、财运线等等。
三、相貌学相貌学是通过观察人的相貌、体貌、走路姿态等来判断人的性格、品格和命运,它是古代识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相貌学派比较有名的有《888相书》、《观相通义》等。
这些书籍详细阐述了相貌学的基本定义和特征,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等。
四、姓名学姓名学是指通过人的姓名来判断人的性格、品格、命运和运势。
古代的姓名学派比较有名的有《百家姓》、《千字文》、《万姓统谱》等。
这些书籍详细阐述了姓名的命名方式、吉凶分析和其它相关知识。
以上就是古代识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术法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在现代社会中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古老的方法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寻找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分析相术和中国人物画造型关系的发展

分析相术和中国人物画造型关系的发展与西方人物画相比,中国古代人物画并没有严格解剖、透视的理论指导,却有一套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和认识的方法,它是与人物品藻相,包括传统审美标准和部位研究的系统学说,这便是相术。
在大的文化背景下,相术和中国人物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有着共同的客观对象而形成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在历史发展中,相术的概念和思维不断地渗入到人物画概念中。
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理念与相术的思维是一致的。
二者都是在伦理的指导下,关注人物的“神”,和以“神”为中心的社会阶层、身份和性格特征,忽视对人体解剖式认知,达到得意而忘形效果。
相术贵贱的品评标准,和对不同层次和性格的人在骨相、头形、脸庞、五官、毛发、身形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征”的关注与人物画造型观是不谋而合的。
汉代相术家许负的“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的学说与东晋顾恺之“四体妍蛋,本无关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晋人杨泉《物理论》也说:“三停九候,定于一尺之面。
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
”相术家认为除了首要的“一寸之目”外,“三停”以明旺为佳,也叫“三光”。
传统人物画的面部着色,通常额头、鼻梁、下巴三个部位着色时涂白,称之“三白法”。
就连绘画中的脸部的结构部位的名称,都和相术术语是一致的,如清朝人丁皋所着《写真秘诀》中有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技法的详细论述:“……两额角为日月角,以眉为凌云彩霞,以目为日月居中天,所以上部为天,职是故也。
必染之使圆,隆然下覆,衬起五岳,托出眉轮。
然后分太阳,立山林,配华盖,加染边城。
重重堆出,派定三分,居中日明堂,明堂下接印堂,印堂下接山根。
山根一路,用浑元染法,虚虚托出一圆白光,以作明堂之神光,太阳外渐加重染,及边城,以黑堆上发际,盖至鬃下,将及耳门如覆盆。
额上有纹皆为华盖,但有覆载之辨,有疏密之分……”中国人物造型塑造与相术中审美要求相符合。
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程式化造型就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期相术中对人本身的审美要求。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中国古代历史长,文化深厚,人才辈出,其中的用人思想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在古代,用人处世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得到了深刻的研究和总结,并且被广泛应用。
这种思想和方法,包括人才观、用人标准、选拔考核、激励保障等方面,为我们今天的人才管理和用人制度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人才观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注重人才,崇尚“才能上人,德行最重”之说。
在古代,人才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重实绩而不是学历和出身。
在古代,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学历制度和职称制度,也没有像现代社会那样严格的考核、成绩评定等制度。
因此,选人就更看中实际成就,而不是学历和出身。
例如《左传》中有一句名言,“士无常官,君子无常声”,赞扬的是实际工作成果的重要性。
第二,注重道德品质。
在考虑人才的时候,德行比才能更重要,关键是这个人的品质和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价值观。
尤其是在官场,一些‘品德高尚’的文人或选拔,或职位提升,其污点少,威望大,让人尊重,证明了德行的重要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重视德才兼备。
就像今天的招聘一样,德才兼备是最理想的状态。
在古代,选择人才时,一直重视才德并重和贤才并尚。
比如《论语》中就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友志也”,赞扬的就是孔子所欣赏的人才回头,他不仅德行高尚,知识渊博,而且能在贫困中保持清高。
二、用人标准在古代,选才下定论时,不是光凭自己的喜好和感觉,而是有一套明确的标准。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注重人才的适应性。
古人讲,“虚心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即虚心是人才的条件之一。
所以,用人的标准主要看其适应事业、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第二,讲求专业特长和综合素质相结合。
一个人要能在相应的领域中深耕,具备相应的技能、经验和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有丰富的亲身经历、应对能力和公共素质。
第三,强调领导才能。
在古代,一个人是否有领导才能,是用人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前途和成就的高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领导才能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才开始悄然出现于坊间 ,之后便如洪水 于遴选嫔妃 。据《 后汉 书 ・ 皇后 纪序》 中记
“ 般蔓延 开来 , 一发不可收拾 , 民间看相的风 载 :汉 法常因八 月笄人 ,遣 中大夫与掖庭 俗甚至一度达到 了狂热的地步。 丞及相工 于洛阳乡中 ,阅视 良家童女年十
老 百姓求相 的事 由不外 乎询问健康寿 三 以上 二十已下 、 姿色瑞丽合相法者 , 载还
限、 恋爱婚姻 、 财运官运 、 学业仕途 , 涉及生 后宫 , 择视可否 , 乃用登御 。”1 汉代相术 10 40 4
活中的方方 面面。在 官方 , 由于封
建统治者笃信相术 , 因而相学主要 用之于选官用人 以及遴选嫔妃 。 出 于政治需要 , 有些 朝代 甚至设有专
由此 司看相 的官职 , 隋书 ・ 如《 百官 志》 有记 载 : 的 兴盛 程度 , 可 见 一 斑 。
后果然应验 。 东晋简文帝司马 公乃以其事 白之 , 果如所 卜 宋代帝王 。” 王使 内史叔服来会葬 ,公孙敖 闻其 能相人 及魏朝统治 ,
也, 见其二子焉 。叔服 日:谷也食子 , ‘ 难也 昱 由于多年无子 ,曾请相 士替他选 能够为 非常注重相术 ,在选 官用人时 不免受到相 “ 宋史 》 中记载 了宋太 宗 收子。 谷也丰下 , 必有后于鲁国。 ’4公 元 其生子的嫔妃 ,乃令善相者 召诸爱妾 而示 术及相土的影响 。《 ”[ 2 1 前 6 6年 ,周天子派 内史叔服去鲁 国参 加 之 , 2 皆云其非人 , 又悉 以诸婢媵示焉 。时后 想将 贵 族 出身 的何 蒙 召人 翰林 院委 以 重 在织坊 中 , 形长 而色黑 , 宫人 皆渭 任 ,但从相术角度观察到何的眼睛不够 明 葬礼 , 公孙敖 听说此人会 给人看相 , 就让 自 为宫人 , 既至 , 相者惊云 :此其人也 !帝 以 亮 . ‘ ’ 进而推测其 心胸不 正 , 不适合待在 自己 己的 两 个 儿 子 出 来 面 见 叔 服 。 叔 服 说 :谷 之 昆仑 。 “ 召之恃寝 。 就这样 , ”跚 出身贫贱 、 皮 身边 , 于是就把任命 取消了。 这个儿子可 以祭祀供养你 ,难这个儿子 以 大计 , 后可以安葬你。 的下颌很丰满 , 的后人 肤黝黑 的李 陵容 由于符合 相法 中生子的条“ 狼顾相” 就是脸 已转 向后方 , , 但身体却 马举 , 门僧再相 。门僧看后更加肯定 , 请 于
相术产 生于春秋 战国时期 。《 左传 ・ 文 丝毫不 动 , 依然 向前 , 类似狼的行为 。曹操 是令狐 绚从此对 马举 刮 目相看 , 甚为恭敬 。
咸通元 年 , 公镇 维扬 , 举破 庞勋有 功…… 公元年》 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元年春 , 从司马懿这一行为 中预言其将来 可能会危 “ “
闻有狼顾相 , 欲验之 。乃召使 与你平起平坐 。 令狐绚很惊诧 , 自以为怎 么 学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古代政治 、 军事 、 文 帝有雄豪 志 ,
化等方 面都产生 了一定的影 响。
一
前行 , 令反顾 , 面正 向后而身不 动。”1所 也不会 与一个边 州小将 同列 ,叉借故叫来 1o 5 2
相学 与用人 之历 史与现实探析 口兰波
坚看过 相。 唐朝宰相令狐绚在相位时 , 个 有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有 关 相 学 与 用 人 的 叫马举的人为泽潞小将 , 次因奏事到宅 , 一
“ 卜 太 署有 卜 师二 十人 , 相师 十人 , 男觋 十
僧 晋 宣帝纪》 记载 , 曹 正碰上 令狐绚 门客 中的一个 善相僧人 , 六人 , 女巫八人 , t 太 - 博士 、 助教各二人 , 相 事例不胜枚举。据《 书 ・ 博士 、 助教各一人等员 。”l 由此可见 , I' I r '  ̄ 相 操 曾经对 司马懿进行过相学考察。 魏武 察 人连忙 问令狐绚这人是谁 ,恐怕将来还要 “
一
元、 、 明 清时 期是相学 发展 的高峰期 。
定会在鲁 国兴旺起来。 这则故事是有关 件 , 简文帝所宠 幸 , ” 被 后为其 生有 二子 , 待 元代 的大政治家刘秉 忠曾辅助忽必烈建立
她荣升为皇太后。 东晋 元朝 , 可以说是 元朝 的设计师 。 刘秉 忠博学 官方人士运用相 术的较早 记录。在封建时 长子孝武帝登基后 , 桓 刘裕在 其手 下带兵 。 多才 , 对相术深有研究 。 据史籍记载 :君祥 “ 代 ,选择继承人对于帝王来说是一件 极为 末年 , 玄篡位称 帝 , 重要 的事情 , 不仅关 乎家运 , 更关乎 民运 、 似乎桓玄对相术颇有 了解 ,他认 为刘裕风 小字双叔 , 福源第五子也 。年十 四, 随兄茶 国运 。 于是 , 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形而判断 骨不凡 ,不是等 闲之辈 ,或说 玄日 :刘裕 丘见世祖于上京 。帝悦 , “ ‘ 命刘秉忠相之 , 秉
中 国人 自古 以来 就有 看 相算 命 的 习
一
人。 许负著有《 器歌》 《 德 、五官杂论》 《 、听
俗 ,有文字可考的看相事件最早约可追溯 声相形》 等相 书 , 中国传统相学 的发展作 为 到春秋 战国时期 。 在古代 , 这种看相 习俗首 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 东汉时期 , 统治者对 先流行于上层官方 , 于“ 属 官学” 到两汉时 相术 的运用 愈加广泛 , , 不仅用 于选 官 , 还用
祸福休咎的相术就充 当了选人的工具。
龙行虎 步 , 视瞻不凡 , 不为 下人 , 恐 宜骚 为 忠 日:是儿 目视不凡 , ‘ 后必以功名显 , 当 但
玄 ‘ 非刘裕 莫 致力于学也。’ 选师儒诲之 。 i 3元世 祖 令 ”i- r s 到两汉时期 , 相术 已基本 成形 , 史籍 中 其所。 ’ 日 :我方欲平荡中原 ,
所记载的有关 “ 以貌取人”的事迹 比比皆 可付 以大 事 。关 陇平 定 ,然 后 当别 议之 曾让 刘秉 忠 给洪 福 源 的五儿 子 洪君 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