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已千年

合集下载

黄粱一梦已千年

黄粱一梦已千年

黄粱一梦已‎千年——浅谈黄粱一‎梦的文化内‎涵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凭倚)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

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唐·沈既济《枕中记》了解邯郸文‎化的朋友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一段文字‎讲的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黄粱一梦‎的故事。

虽然黄粱一‎梦的故事人‎尽皆知,但是对于它‎的文化内涵‎,相信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

事实上,黄粱一梦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背后还‎蕴含着浓郁‎的道教文化‎。

千年传承——黄粱一梦的‎文化传承提到黄粱一‎梦,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我‎国古代的三‎部文写作品‎: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元代马致远‎等人合著的‎《黄粱梦》和明代汤显‎祖的《邯郸记》。

应该说,正是这三部‎著名的文学‎作品成就了‎黄粱梦,使其名扬天‎下,妇孺皆知。

沈既济的《枕中记》是中唐传奇‎中创作年代‎较早的名篇‎,也是唐传奇‎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

在这部作品‎中,黄粱一梦的‎故事第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并由此为人‎们所熟知。

其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

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

卢生自叹仕‎途困窘、功业不成,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两‎端有孔的瓷‎枕,赠与卢生。

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

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

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

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

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有熟!我们可以看‎到,在《枕中记》中黄粱一梦‎已经和后世‎流传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双层嵌套的‎故事框架已‎近趋完美,其主要情节‎、人物、关键事物——瓷枕等都已‎经齐备,已经和后世‎流传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黄粱一梦的唯美句子

黄粱一梦的唯美句子

黄粱一梦的唯美句子
黄粱一梦,终究是南柯一梦,梦醒了我们都将各安天涯。

黄粱一梦,不过是梦醒时分,人海茫茫,不知何处为家。

黄粱一梦,梦醒时分;人生苦短,何必执着。

黄粱一梦,终究会醒来。

可你却永远的留在了我心中。

我有过黄粱一梦,我也有过一场春暖花开。

梦醒人间,我还在等你。

可是,黄粱一梦,空欢喜一场。

黄梁梦里一场空,梦醒方知是无终。

黄粱一梦,终究会醒。

梦中人,不知何处寻。

梦里不知身是客,但觉此生魂为家。

黄粱一梦,醒后方知何为家。

黄粱一梦的经典语录

黄粱一梦的经典语录

黄粱一梦的经典语录1、镜月水花不过黄粱一梦,江山美人不过孤芳自赏。

2、夜已深,人未眠。

所谓伊人在谁旁。

梦中见,醒时散。

黄粱一梦已成愿。

3、黄粱一梦,转瞬即逝,笑看风云,玩弄朝局。

红颜知己,香消玉损,君不负她,她不负君。

江山美人,不可兼得,择后者也,红颜便逝。

择前者也,江山必毁,天下风云,不过一瞬。

4、最美不过黄粱梦,痴心不过书中人5、黄粱梦。

一梦一生。

人未老。

心已翁。

夜寂无声。

独伴明月清风。

6、现在的我好喜欢做梦,哪怕是黄粱一梦,只想一直睡下去。

7、黄粱一梦,是他的前半生;真挚豁达,是他的后半生。

他的一生印证了一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8、南柯一梦,黄梁终醒。

本以为可以看破红尘,可看不破终究看不破!看不破红尘的繁华。

逃不脱终究逃不脱!逃不脱世事的琐扰。

9、以命易梦,轻叹悲欢离合一场戏,黄梁之后,尚剩几何?10、拟将闲事都一抛,斜靠瓷枕梦黄梁。

世间由来同一梦,莫为无才笑江郎。

11、那,白娘子被压在雷锋塔下许多年,悔也是不悔?悔了,五千年修来的一个回眸,就是黄粱一梦,不悔,一千年受下的一场劫难,只是沤珠槿艳。

12、梦慌惊醒五更鸡,余音只消得残梦。

更相思,欲病还恙,檀香沉沉、紊扰事纷。

金猊易冷,冷冷清清情觅处。

13、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公子欢喜《风流》14、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15、你终究只是我的南柯一梦,黄粱酒醒,蝶影全无。

黄粱一梦的诗句

黄粱一梦的诗句

黄粱一梦的诗句答案:1. 只因喝杯黄粱酒,世事沧桑化烟云。

2. 一夜春风吹香梦,千秋往事随风舞。

3. 梦里黄粱一场空,醉卧花丛月下眠。

4. 悲欢离合黄粱梦,人生如梦随风去。

5. 千年黄粱梦,万古别离行。

6. 浮世黄粱如弹指,人生一瞬几回回。

7. 天涯海角黄粱梦,相思无尽水东流。

8. 一梦黄粱,人生几许风云。

9. 黄粱一梦心犹梦,花开花落影难留。

10. 红尘黄粱一场,似梦如烟不曾还。

11. 春风如梭黄粱梦,寂寞世间别离殇。

12. 黄粱一梦几时醒,人生几度白头翁。

13. 黄粱一梦情何限,红尘若梦谁能寻。

14. 黄粱一梦追逐时,花开花谢悲离离。

15. 一梦黄粱醒又梦,人世浮华几时休。

作者、出处、原文解析:1.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2.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3. 作者: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原文解析:原文是“唯将长亭酒一杯,满把流光付破晓”。

4.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5.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6. 作者:王之涣,《登鹳雀楼》。

原文解析:原文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8.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9.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10.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11.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12.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13.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14.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15. 作者:佚名,出处不详。

知识延伸:黄粱一梦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形容人生如梦,虚幻而短暂。

它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黄粱梦传说。

黄粱梦是古代一种美味的谷类食物,也是一种象征富贵幸福的象征。

故事中,男子刘姥姥梦见自己吃了黄粱饭,过上了富贵的生活,但醒来却发现一切都是梦幻。

因此,“黄粱一梦”成为描述人生短暂虚幻的词语。

本文总结:本文描述了黄粱一梦的诗句,并对其中涉及的诗进行了知识延伸。

黄粱一梦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形容人生如梦,虚幻而短暂。

黄粱梦源于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寓意富贵幸福的传说。

诗中的黄粱一梦意味着人生短暂,世间悲欢离合如梦如烟,人生如烟云一般转瞬即逝。

南柯黄粱梦终醒,人生恰似一浮萍相似的句子

南柯黄粱梦终醒,人生恰似一浮萍相似的句子

南柯黄粱梦终醒,人生恰似一浮萍相似的句子南柯黄粱梦终醒,人生恰似一浮萍,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南柯黄粱梦,源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了武则天做了梦,梦见自己成为了汉宣帝的妃子,因为美色而高升,最终被嫉妒的人陷害,被贬到南柯岛度过余生。

而黄粱梦则是指《庐山谣》中所述的梁王梦中得众臣相劝,荣华富贵,却最终醒来发现是幻觉。

这两个故事都揭示了人生的虚幻和短暂,如同梦境一般。

人生恰似一浮萍,浮萍是水中漂浮的植物,其生命力弱,随着水流漂泊。

人生也是如此,如同浮萍一样轻轻漂浮,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

我们生来不知所措,在这个世界上飘摇不定,人生的路途茫茫,充满变数,也充满了无数可能。

短暂和无常是人生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无论是贵为王侯的皇帝,还是普通百姓,都无法逃避生老病死和凋零。

人生如一场游戏,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有控制,而人生却经常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化,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和调整。

南柯黄粱梦终醒,人生恰似一浮萍,也许是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抓住每一个机会。

我们要认识到,时间在不停地流逝,就像一条溪流从我们身边流过。

我们可以选择在岸边等待,但我们也可以跳入水中,感受流动的力量。

我们要像浮萍一样,保有灵活性,去适应每一个化的变化。

人生越来越短暂,我们应该理解生命是有限的,每一秒都无法重来。

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尽可能地做到最好。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人生是有限的,每一刻都值得我们珍惜,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人生的每一份琐碎,保留每一份美好,珍爱每个人和事物,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份体验和教训。

尽管人生恰似一浮萍,但是,我们可以适应人生的变化,抓住每个机会,并不断地向前迈进。

我们可以在漂泊中,悠然自得地享受美好,感受生命的奥妙和深刻。

我们可以在浮沉中,勇敢地追求梦想,实现心中的理想。

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保持乐观、积极和向前看的态度,因为人生虽然荒诞不经,但总有无尽的可能和美好可期待。

黄粱一梦的典故

黄粱一梦的典故

黄粱一梦的典故黄粱一梦的意思是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你们知道黄粱一梦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黄粱一梦的典故,供大家阅读!黄粱一梦的解析【注音】huáng liáng yī mèng【解释】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

原比喻人生虚幻。

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结构】偏正式【】黄粱美梦【】如梦方醒【同韵词】耳根清净、永无止境、戛釜撞翁、蒸蒸日盛、视财如命、一牢永定、使心作幸、端端正正、红颜薄命、动荡不定、......【邂逅语】卢生做梦黄粱一梦的典故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

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

传说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飞入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

生下的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

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

64岁时,吕洞宾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

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

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吕洞宾凡心未尽,没有答应。

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

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

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孑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良犹未熟,一梦到华肴”。

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

”于是吕洞宾下决心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

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

欣赏黄粱一梦成语典故

欣赏黄粱一梦成语典故

欣赏黄粱一梦成语典故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黄粱一梦故事你知道吗?小编收集了黄粱一梦成语解释,欢迎大家阅读!黄粱一梦成语解释【成语】:黄粱美梦【拼音】:huáng liáng měi mèng【解释】:黄粱:小米。

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示例】:应举不第,道经邯郸,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遂成仙道。

◎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黄粱一梦成语故事青年卢生,旅途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

道人吕洞宾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己穷因的境况。

吕翁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

”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饭(黄色的小米饭), 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

不想一玫下去立刻做起梦来。

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

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还当了十年“宰相”,后来以受封为“燕国公”。

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都聪明出众。

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

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

梦一结束,他也就醒来了。

这时,他才发发觉原来一场梦,店主人煮的粱黄饭还没有熟哩。

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

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要想真正的`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

”黄粱一梦成语造句(1) 他猛然醒来,刚才的景象原是黄粱一梦,他不禁暗笑自己。

(2) 他以为这下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结果却是黄粱一梦。

(3) 因为眼睛近视,小雨参军的理想就成了黄粱一梦,太可惜了。

(4)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勇于面对黄粱一梦。

(5) 但这也不太现实,恐怕只是黄粱一梦而已,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数据可用性的片面形式。

(6) 黄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

君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君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君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镜花水月一场空,并非没有过程,黄粱一梦至少我经历过。

——题记冷夜的风划过指尖,落墨成一丝一缕忧伤,滴在心里,化成胭脂泪。

携一缕月光下的思念,今夜为君独憔悴,捻一片落花,掬一抹月色,闭目遥想,你就在我身旁。

我愿抛下风尘愚念,为你织起一个深情的梦。

一段尘缘,梦断成空。

今生我只是过客,只是风景里的旁观者。

此去别后天涯,请君莫念,莫念......一季秋思,一脉痴语,醉笔描素笺,或深、或浅。

将一朵莲的心事遣入流年,以一种花开的姿态静默成兰,如水、如仙。

寂寂流年,浅浅擦肩,只想捻一阕诗情,书一怀画意,小酌怡情,吟风弄月,无关他言,且歌、且行。

静守一份安然,淡墨红尘,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萧萧秋风,伊人独醉,今世情缘一念起。

琴瑟弦,琵琶语,高山流水觅知音,共谱一曲相思引。

浅黛如水,柔眸微启,斜倚轻风里,淡看花开花落。

指捻花香,步步生莲,一帘幽梦里,闲观云卷云舒。

凝眸远望,望尽天涯路,等你来看细水长流,你不来,我不敢老去。

明月皎皎,秋风瑟瑟,鹊桥相会鹊桥仙。

银汉迢迢,星云渺渺,天亦有情在人间。

眉黛柔柔,霓裳翩翩,佳期如梦梦千年。

深情款款,爱意绵绵,且诉相思思未眠。

花前吟哦,月下浅唱,千里姻缘一线牵。

两情相悦,心若相连,天涯也在咫尺间。

离合聚散总关情,梦里念里皆是你。

纵是此恨无关风月,亦不悔一场风花雪月的情。

繁华过处,三千弱水亦荒芜,只留下指尖微凉的情愫,空对月吟。

平素不惹相思,最是相思,不诉离别,最患离别。

此生愿偎君怀,感同心有灵犀的温度,携手赴一场来生今世。

谁抚我青丝万缕,为你绾结一世同心;谁为我深情凝望,许你一场地老天荒。

前世我为你轩下窗前一朵莲,悄然映入你眼帘,你挥笔轻吟咏莲诗篇,不知我心似君心,轮回已千年。

今生你是我不悔的眷恋,我依然为你深情款款,一笑莞尔,许下三生三世的夙愿。

细雨微风,轻诉流年,温润了一季的春暖花开。

若水清颜,馨墨冉,微雨清寒声声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粱一梦已千年——浅谈黄粱一梦的文化内涵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凭倚)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

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唐·沈既济《枕中记》了解邯郸文化的朋友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一段文字讲的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黄粱一梦的故事。

虽然黄粱一梦的故事人尽皆知,但是对于它的文化内涵,相信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

事实上,黄粱一梦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背后还蕴含着浓郁的道教文化。

千年传承——黄粱一梦的文化传承提到黄粱一梦,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我国古代的三部文写作品: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元代马致远等人合著的《黄粱梦》和明代汤显祖的《邯郸记》。

应该说,正是这三部著名的文学作品成就了黄粱梦,使其名扬天下,妇孺皆知。

沈既济的《枕中记》是中唐传奇中创作年代较早的名篇,也是唐传奇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

在这部作品中,黄粱一梦的故事第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并由此为人们所熟知。

其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

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

卢生自叹仕途困窘、功业不成,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两端有孔的瓷枕,赠与卢生。

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

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

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

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

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有熟!我们可以看到,在《枕中记》中黄粱一梦已经和后世流传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双层嵌套的故事框架已近趋完美,其主要情节、人物、关键事物——瓷枕等都已经齐备,已经和后世流传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到了元代,被后世尊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也与人合著过一部杂剧作品《黄粱梦》。

在这部戏剧中,基本保持了《枕中记》的原有情节和结构,只是在人物设置上,把施展仙法点化他人的吕翁变成了八仙中的汉钟离,受点化的也从不第书生卢生换做了吕洞宾;在梦境部分,增强了神仙点化色彩,设置了吕洞宾喝酒吐血、受贿卖阵、妻子变心、争执被杀等一连串惊心骇魄的事件,点出了仕途凶险异常,伴随功名利禄的是无边苦海的道家思想。

总的来说,《黄粱梦》是一部具有典型马致远风格的神仙道化剧,但是,作者在剧中采用了梦境叙事的技巧,使神仙道化的题材转化为关于知识分子命运的寓言故事,高度概括了官场的腐败,以及涉足其中的知识分子本性的“迷失”,颇能发人深省。

这个戏,梦境是虚的,而梦境中的宦海生涯,却是以人间现实为依据。

这种虚中有实的写法,冲淡了题材本身的“神道”色彩,使之具有批判现实的意义。

而今天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黄粱梦的故事,其实是明代汤显祖的《邯郸记》。

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其作品《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和《紫钗记》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是同代戏曲的高峰。

在“临川四梦”当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当然是《牡丹亭》,而仅次于其的便是《邯郸记》。

在《邯郸记》中,主人公变回了《枕中记》里的卢生,而点化他的仙人则变成了《黄粱梦》中受点化的吕洞宾,同时梦境的部分,也即卢生大富大贵、大寂大灭的官场沉浮史的内容得到了很大丰富。

这一部分通过对卢生的官场经历,全面描摹了官场之上无好人的整幅官场群丑图。

崔氏是卢生的政治后台,卢生的发迹离不开其妻崔氏。

凭藉崔氏四门贵戚的裙带关系,再靠着金钱开路,卢生广施贿赂、平步青云,被钦点为头名状元。

其所谓:“奴家所有金钱,尽你前途贿赂!”从崔氏这里,集中体现出封建社会的婚姻行为实则是一种政治联盟;崔氏强“娶”卢生,实则是下的一笔政治赌注。

至于封建官僚机器的重要支柱科举制度,则是一种从上到下的受贿制度。

婚姻的温情脉脉,科举的文才彬彬,学问的神圣兮兮,在一位女子的操纵下全被剥下了虚伪的衣妆,露出了追逐权势和金钱的本相。

卢生既是封建官场丑恶世象的见证人,同时也是积极参与者。

早在全剧现实部分引出时,他就表白了出将入相的强烈政治欲望。

崔氏的怂恿进一步煽动起他做官的欲望,“尽把所赠金资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接着便厚顔无耻地拿钱买了一个头名状元。

这卢生一入朝门便徇情枉法,蒙蔽皇帝,为自己老婆封诰。

他更大的本事,还在于会拍皇帝的马屁。

开河是为了让皇帝顺流而下游览胜景,征战是为了让皇帝醉生梦死、乐以忘忧。

卢生曾不嫌麻烦,亲自挑选了近千名窈窕女郎,强令她们为御舟摇橹,藉以取悦皇帝。

征战得胜,他在天山勒石纪功,貌似展示国威,实则是想借此扬名,使得千秋万代后都知道他卢生的丰功伟绩。

得志便猖狂,欢乐乃纵欲,这是卢生及官僚社会中上行下效、腐化堕落的本性。

皇上送他24房美女,卢生先是道貌岸然地讲御赐美女不可近。

当崔氏要奏本送还众女时,卢却慌忙说道“却之不恭”!如此受用的结果是使精力透支,早赴阴曹。

他在纵欲而亡之前犹死不咽气,原来是在五子十孙都安排妥帖后,还有一位偏房“孽生之子卢倚”尚待荫袭封位;更担心国史上不能全面记载其毕生功绩……得意忘形、恣意享乐、追名逐利真正成为他毕生紧抓不放的最高原则。

卢生的形象在封建社会的官场黑幕中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邯郸记》中的其他官僚也多面目可憎。

宇文融丞相因为卢状元唯独忘了送钱物给他,拒绝融入他的关系网络,所以他才时时播弄并陷害卢生。

“性喜奸谗”是其表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断扩充势力范围是其本性。

汤显祖写足了宇文相之奸险毒辣,这是对明代首辅们从总体上感到失望的曲折宣泄。

剧中看似老实的大臣萧嵩,明知丞相在陷害卢状元,却慑于其淫威,在奏本上也签上自己的名字。

但他在用自己的表字“一忠”签名之后,又偷偷在“一”字下加上两点,成爲草书的“不忠”。

这样做的结果,既参与伙同陷害卢状元的事件,又能在以后皇帝为卢生昭雪平反时开脱自家罪责。

萧嵩此举并不仅是明哲保身,而且是以高明的权术害人。

他缺乏起码的正直人格,属于官场上为数最多的不倒翁。

无论是卢败还是宇文亡,他萧嵩总能面面俱到地参与其事,置自身于不倒之地位,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员所追求向往的一种境界。

另外如皇帝唐玄宗,剧本漫画出他糊涂和好色两大本性。

他糊里糊涂地取了金钱铺路的卢状元,又糊里糊涂地在卢状元为夫人请封诰的文件上签字,还糊里糊涂地要结果卢状元的性命。

他只对爲之摇橹的一千美女产生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位大明子民,汤显祖不仅鞭挞奸官,而且讥弄皇上,虽说这皇上是大唐天子,终不免给人以影射当朝之感。

这正是汤显祖挂冠归去后的冲天勇气和战斗精神的体现。

从正德皇帝到万历皇帝这祖孙四代,一方面劳民伤财、吮尽民脂民膏,另一方面巡幸天下、游龙戏风,其风流与罪恶的故事蔚为系列。

《邯郸记》何止于痴人说梦,分明是直逼现实!本剧中真正可爱的人物,是那些虽寥寥数笔但却可钦可敬的下层人民。

为卢生开河而拼死拼活的民工群像,挺身而出、解救上吊驿丞的犯妇,精通番语、为卢生反间计奠定成功基础的小士卒,以及为掩护卢生而葬身虎口的小仆童,鬼门关上搭救并扶助卢生的樵夫舟子,这些最不起眼的平头百姓构成了《邯郸记》艺术天地中的点点亮色。

此梦非彼梦——一枕黄粱背后浓郁的道教色彩一般意义上的梦文化,主要是指梦占文化。

是古人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将做梦现象与占卜未来联系起来,通过对梦境的解析,从而达到预测未来、占卜凶吉的目的。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明代首辅叶向高年轻时到石竹山祈梦的故事来做更好的了解:一年清明节,叶向高到被世人誉为“中华梦乡”的石竹山抽签,“富贵无心想,功名两不成”的签谱令他大为不快。

后来他请了一个老和尚解签。

老和尚告诉他这是好签,并解释说:“富贵无心想,‘想’字去了‘心’不是‘相’字么?”功名两不成,‘戊戌’两字都不像‘成’,这不是预示公子将在‘戊戌’之年官居相位吗?”经老和尚一点拨,叶向高受到极大鼓舞,刻苦求学,最终官居宰相。

叶向高功成名就后重游石竹山时,在“牛蹄洞”题写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句:“嶙峋石竹插青霄,病起欢从胜友招。

萝径曲穿云外洞,松门斜接涧边桥。

苍崖月冷仙坛静,碧海天空鹤驭遥。

一自名山传梦后,而今玉带愧横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人眼中,梦是一把预示未来的钥匙。

与一般意义上的“梦文化”不同,黄粱梦所代表的梦文化更多的体现了道教的思想。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当中,不仅有着关注国家社会、主张入世的儒家思想,还有着关注自身、主张出世的道家思想。

对于古代的知识分子而言,相对于象征官运前途的儒学,神仙道术更像是一条退路,每当前途暗淡、利禄无望,或是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时候,道家思想就成了一种抚慰内心的精神避难所。

从本质上说,黄粱梦是一个凡人遇仙的故事,其故事的脉络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的年轻人,在酒店遇到了以为神仙,在神仙的指引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后半生官场起伏、享尽功名利禄,梦醒之后大彻大悟,选择出家修道。

后世很多的神仙道化的故事,其实都是在模仿黄粱一梦的剧情结构,无非是变换几个人物,幻境的考验变化一些内容罢了。

从黄粱一梦产生的背景来看,中唐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时局动荡,朝廷内部宦官掌权、党争不断,外部节度使割据、相互攻伐。

在这种环境下,仕途对于出身普通、没有背景的知识分子,已经变成凶恶的险途。

于是,很多仕途受挫的知识分子就把目光转向了神仙道术,借此逃避现实、实现精神上的解脱,《枕中记》的产生正是迎合了这种时代特征。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每当时局混乱、仕途艰险的时候,黄粱一梦的故事就又会为世人所重视。

同时,在黄粱一梦的传承过程中,全真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元代,天下民分四等,读书人地位低下,官场基本由少数民族权贵控制。

同时,由于全真教主要人物丘处机备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尊崇,全真教盛行一时。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志不获骋的文人,在内心十分苦闷而又无法摆脱的情况下,往往比较容易受到全真教的影响。

全真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性命双修,提倡“外则应缘,内则养固;心上忘机,意不着物”的处世态度,劝告人们珍重“吾身”,认识“真吾”,参悟人生的真谛。

这种教义思想,对于仕途失意、焦躁彷徨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具有抚慰作用。

因此,全真教成为不少文人在悲剧时代摆脱苦难的精神避难所。

正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产生了马致远笔下以《黄粱梦》为代表的一系列神仙道化剧。

在这些剧本中,马致远借鉴、吸收了全真教的思想主张,宣扬人生在世,应与世俗社会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求取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化解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至于《黄粱梦》写钟离权度脱吕洞宾,《岳阳楼》写吕洞宾度脱柳精,《任风子》写马钰受了王重阳点化之后便去度脱屠夫任风子,大体按全真教的传承关系,即照汉钟离传吕洞宾,吕洞宾传王重阳,王重阳传马钰的次序编成,可见,马致远的几个神道剧,基本上是依据全真道统而结撰的一组系列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