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的意思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我们的梦想,也许是二十岁的豪情壮志;也许是青春期的迷茫与冲动;也许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声,渴望成功。
以下是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欢迎阅读。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一《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这才是真正让人豪气顿生的壮语,历来鼓舞多少失意的人?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过一时得意之语而已,虽然李白写这句话时已经四十岁了。
2、《诗经•国风•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是一首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先秦战歌!虽周室衰微,但毕竟是天下正统,捍卫周室,自然当仁不让。
如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已经成为汉服同袍之间的座右铭,互相勉励、砥砺节气。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当初社团名字即取意于此。
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强,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
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秦王灭,汉一统!大汉威名扬四海,从此华夏称汉族!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陈胜吴广,某种意义上,给古代的农民们做了榜样!由此每逢乱世,便会掀起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浪潮!这里面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论成败,都留下了自己的传说!6、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庄子、王*明,余先师也。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即将踏入社会的孩子们,要磨砺好自己的刀剑。
【爱国诗句】《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译文注释_《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点评_贺

【爱国诗句】《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译文注释_《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点评_贺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宋] 贺铸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
毛发耸。
立谈中。
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
矜豪纵。
轻盖拥。
联飞?。
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狡穴俄空。
乐匆匆。
似黄粱梦。
辞丹凤。
明月共。
漾孤篷。
官冗?。
怀倥偬。
落尘笼。
簿书丛。
?弁如云众。
供粗用。
忽奇功。
笳鼓动。
渔阳弄。
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目送归鸿。
【注释】:此词为一首自叙身世的长调。
词中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任侠侠气的豪侠生活,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爱国壮志难得一酬的愤激之情。
全词熔叙事、议论和抒情于一炉,配以短小的句式,急促的音节,集苏轼之豪放与周邦彦之律吕于一身,雄姿装彩,不可一世,读来令人有神采飞扬。
雄健警拔,苍凉悲壮之感。
追忆词人上片在京都所度过的六七年倜傥逸群的侠少生活。
起首二句即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之所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为整个上片的总摄之笔。
以下,便扣紧“ 侠”、“雄”二字来作文章。
“肝胆洞”至“矜豪纵”凡七句,概括地传写自己与伙伴们的“侠”、“雄”品性:他们肝胆相照,极富有血性和正义感,听到或遇到不平之事,即刻怒发冲冠;他们性格豪爽,侪类相逢,不待坐下来细谈,便订为生死之交;他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答允别人的事,决不反悔;他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并且以豪放不羁而自矜。
“轻盖拥”至“狡穴俄空”凡九句,则具体地铺叙自己和俦侣们的“侠”、“雄”行藏:他们轻车簇拥,联镳驰逐,出游京郊;他们闹嚷嚷地在酒店里毫饮,似乎能把大海喝干;他们间或带着鹰犬到野外去射猎,一霎间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
上两个层次,即有点,又有染;既有虚,又有实;既有抽象,又有形象,这就立体地展现了一幅雄姿壮彩,不可一世的弓刀侠客的恢宏画卷。
片末句“ 乐匆匆”三字、下片首句“似黄粱梦”四字,是全词文义转折、情绪变换的关?。
六州歌头原文及翻译

六州歌头原文及翻译答:六州歌头原文及翻译: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作者】贺铸【朝代】宋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
毛发耸。
立谈中。
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
矜豪纵。
轻盖拥。
联飞鞚。
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狡穴俄空。
乐匆匆。
似黄粱梦。
辞丹凤。
明月共。
漾孤篷。
官冗從。
怀倥偬。
落尘笼。
簿书丛。
鹖弁如云众。
供粗用。
忽奇功。
笳鼓动。
渔阳弄。
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目送归鸿。
翻译:少年时一股侠气,结交各大都市的豪雄之士。
待人真诚,肝胆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会怒发冲冠,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站立而谈,生死与共。
我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狂放不羁傲视他人。
轻车簇拥联镳驰逐,出游京郊。
在酒店里豪饮,酒坛浮现出诱人的春色,我们像长鲸和垂虹那样饮酒,顷刻即干。
间或带着鹰犬去打猎,霎那间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
虽然欢快,可惜时间太过短促。
就像卢生的黄粱一梦,很快就离开京城。
驾孤舟飘流于水中,唯有明月相伴。
散职侍从官品位卑微,事多繁忙,情怀愁苦。
陷入了污浊的官场仕途,担任了繁重的文书事物工作。
像我这样成千上万的武官,都被支派到地方上去打杂,劳碌于文书案牍,不能杀敌疆场、建功立业。
笳鼓敲响了,渔阳之兵乱起来了,战争爆发了,想我这悲愤的老兵啊,却无路请缨,不能为国御敌,生擒西夏酋帅,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
怅恨自己极不得志,只能满怀惆怅游山临水,抚瑟寄情,目送归鸿。
专插本大学语文古诗词

专插本大学语文古诗词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专插本大学语文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专插本大学语文古诗词11春望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代〕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
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3出塞王昌龄〔唐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专插本大学语文古诗词21示儿陆游〔宋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原文、赏析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出自宋代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原文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
毛发耸。
立谈中。
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
矜豪纵。
轻盖拥。
联飞鞚。
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狡穴俄空。
乐匆匆。
(闲呼一作:间呼)
似黄粱梦。
辞丹凤。
明月共。
漾孤篷。
官冗從。
怀倥偬。
落尘笼。
簿书丛。
鹖弁如云众。
供粗用。
忽奇功。
笳鼓动。
渔阳弄。
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目送归鸿。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创作背景:此词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
当时西夏屡犯边界,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
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
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词人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
爱情 闺怨诗 - 答案

“在天愿作比翼鸟”爱情、闺怨诗(答案)编制:三组审核:马晓英《踏莎行》(欧阳修)1、A“候馆梅残”: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
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这里说明离人已在路上。
B“溪桥柳细”:柳细,柳树初芽,柳叶细嫩。
C“草薰风暖”:芳草吐香,春风送暖。
描绘了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
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
意境特点是美好融和。
作用:以乐景写哀情。
用初春美好融和的风景反衬出男主人公的离愁。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用“春水”比喻愁情,以形象表现抽象,化虚为实。
写出了离愁的无穷无尽,增强了离愁的艺术感染力。
3、登楼只见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
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
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
4、上片写行人的离愁,下片为居者(闺中少妇)设想,这种构思上的技巧叫对写手法。
实虚结合,兼写两面,一是丰富了词的内容,二是使感情更加细腻。
因春色无限而生离愁,这是实写。
下片写居妇,思念行者,这是推想出来的情境,这同上片写行人思念居者相比,描写角度发生了转变,由行人思念居者转为被思念的居者思念行人,使情感更进一层。
把游子与思妇的闺怨别情相沟通,使抒情更为深挚。
(1)想象或虚写(也可写作对写手法)。
(1分)首联明明是自己看着长安的月亮怀念妻子,却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独自看着月亮一定在怀念长安的丈夫;颔联诗人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而想象小儿女陪妻看月,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
(2分)这样使得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妻之情,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
古诗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翻译赏析

古诗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翻译赏析《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
其古诗全文如下: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
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
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
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
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前言】《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
此词上片落笔先从追忆作者在东京度过的六、七年倜傥逸群的侠少生活写起,“侠”、“雄”二字总摄下文,接写豪侠们的“侠”、“雄”品格,勇敢正义,慷慨豪爽,再写豪侠们“侠”、“雄”的具体行藏,驰逐、射猎、豪饮,过着快乐的生活。
上片有点有染,虚实相间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弓刀武侠的生动画卷。
换头紧承“乐匆匆”三字,用“似黄粱梦”四字转折文意、变换情绪,锋芒直指埋没扼杀人才的封建统治阶级。
“笳鼓动”以下六句,是全词的高潮,极写报国无门的悲愤,爱国之情,感人至深。
最后三句,变激烈为凄凉,写理想破灭的悲哀。
全词风格苍凉悲壮,感情充沛,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情怀。
【注释】⑴六州歌头:词牌名。
⑵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化用李白“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及李益“侠气五都少”诗句。
五都:泛指北宋的各大城市。
⑶一诺千金: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诺言极为可靠。
语出《史记·季布列传》引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⑷盖:车盖,代指车。
⑸飞:飞驰的马。
鞚:有嚼口的马络头。
⑹斗城:汉长安故城,这里借指汴京。
⑺嗾:指使犬的声音。
⑻冗从:散职侍从官。
⑼倥偬:事多、繁忙。
⑽鹖弁:本义指武将的官帽,指武官。
⑾笳鼓:都是军乐器。
⑿渔阳: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
此指侵扰北宋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原文、赏析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出自宋代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原文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
毛发耸。
立谈中。
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
矜豪纵。
轻盖拥。
联飞鞚。
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狡穴俄空。
乐匆匆。
(闲呼一作:间呼)似黄粱梦。
辞丹凤。
明月共。
漾孤篷。
官冗從。
怀倥偬。
落尘笼。
簿书丛。
鹖弁如云众。
供粗用。
忽奇功。
笳鼓动。
渔阳弄。
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目送归鸿。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创作背景:此词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
当时西夏屡犯边界,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
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
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词人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第 1 页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
官冗从,怀倥偬;落
尘笼,簿书丛的意思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
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其古诗全文如下: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
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
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
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
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注释】⑻冗从:散职侍从官。
⑼倥偬:事多、繁忙。
⑽鹖弁:本义指武将的官帽,指武官。
⑾笳鼓:都是军乐器。
⑿渔阳: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
此指侵扰北宋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
⒀七弦桐:即七弦琴。
桐木是制琴的最佳材料,故以“桐”代“琴”。
【翻译】少年时一股侠气,结交各大都市的豪雄之士。
待人真诚,肝胆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会怒发冲冠,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站立而谈,生死与共。
我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狂放不羁傲视他人。
轻车簇拥联镳驰逐,出游京郊。
在酒店里豪饮,酒坛浮现出诱人的春色,我们像长鲸和垂虹那样饮酒,顷刻即干。
间或带着鹰犬去打猎,霎那间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
虽然欢快,可惜时间太过短促。
就像卢生的黄粱一梦,很快就离开京
城。
驾孤舟飘流于水中,唯有明月相伴。
散职侍从官品位卑微,事多繁忙,情怀愁苦。
陷入了污浊的官场仕途,担任了繁重的文书事物工作。
像我这样成千上万的武官,都被支派到地方上去打杂,劳碌于文书案牍,不能杀敌疆场、建功立业。
笳鼓敲响了,渔阳之兵乱起来了,战争爆发了,想我这悲愤的老兵啊,却无路请缨,不能为国御敌,生擒西夏酋帅,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
怅恨自己极不得志,只能满怀惆怅游山临水,抚瑟寄情,目送归鸿。
【赏析】下片开头“似黄粱梦”过渡自然。
既承接了上片对过去的回忆,又把思绪从过去拉回到今天的现实中来。
过去的生活虽快乐,然过于匆匆,如梦一样短暂。
离开京城已经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中年,自己的境况又不如意。
长期担任相当汉代冗从的低微官职,为了生存,孤舟飘泊,只有明月相伴。
岁月倥偬,却像落入囚笼的雄鹰,一筹莫展。
每天只能做些案头打杂的粗活,其保家卫国的壮志,建立奇功的才能完全被埋没了。
而且像这样郁郁不得志的下层武官并非词人一个,“鹖弁如云众”。
这就找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指责了浪费人才、重文轻武的北宋当权者。
“笳鼓动,渔阳弄”,点明宋朝正面临边关危机。
“思悲翁”,一语双关;既是汉代有关战事的乐曲名,又是词人自称。
四十岁不到,他却感到自己老了,一个“思”字,写尽了对自己被迫半生虚度、寸功未立的感慨。
当年交结豪杰、志薄云天的少年武士,如今锐气已销磨许多,然而也成熟许多。
其内心深处仍蕴藏着报国壮志,连身上的佩剑也在西风中发出怒吼。
然而,在一派主和的政治环境中,他“请长缨,系取天骄种”的心愿只能落
空。
不是“不请”,而是“不能请”,或“请而不用”。
于是词人只有满怀悲愤,恨恨地登山临水,将忧思寄于琴弦,把壮志托付给远去的鸿雁。
词人的万千感慨都寄托在这有声的琴韵和无声的目光之中了,其哀、其愤非常幽深。
因为这是一个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与悲愤,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此词塑造的游侠壮士形象,在唐诗中屡见不鲜,但在宋词中则是前所未有的。
此词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思欲报国而请缨无路的“奇男子”形象,是宋词中最早出现的真正称得上抨击投降派、歌颂杀敌将士的爱国诗篇,起到了上继苏词、下启南宋爱国词的过渡作用。
全词风格苍凉悲壮,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笔力雄健劲拔,神采飞扬,而且格律谨严,句短韵密,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体现,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