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梦
黄粱梦讲述了黄粱梦中人的故事

黄粱梦讲述了黄粱梦中人的故事黄粱梦,是古代中国一个出名的民间传说故事,它讲述了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痴情执着和人性的悲喜。
这个故事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黄粱一梦”,就是说一生中的短暂幸福就如同一场短暂而荒唐的梦境,在醒来之后便不复存在。
下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黄粱梦中人的故事。
黄粱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古代的中国,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涂山的年轻人。
据传涂山天赋异禀,才智出众,因此颇得大家的喜爱和关注。
然而,涂山性格柔弱,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对于自己的追求缺乏自信。
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和难题。
黄粱梦中的第一个人物是涂山梦中的妻子,一个美丽、温柔的女子。
这个女子曾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在涂山的面前,但因为各种原因错失了彼此的缘分。
然而,在梦中,他们重逢并陷入了一段显得如此真实而美好的婚姻生活中。
他们在梦中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互相扶持,无忧无虑。
然而,这段美好的梦境最终只是短暂的幻影。
涂山从梦中苏醒,发现自己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这个梦境只是他内心深处一厢情愿的幻想,离他所追求的真实幸福实在太远。
涂山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迷茫之中。
黄粱梦中的第二个人物是涂山的挚友,其他版本中常被称为“魏公子”。
魏公子是一个豪爽、乐观的青年,为人正直可靠。
他是涂山最亲密的朋友,帮助涂山勇敢地面对现实。
在梦中,魏公子也是涂山的知己,两人风雨同舟,互相支持。
然而,当涂山苏醒之后,发现对他的悲伤和迷茫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黄粱梦的结局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可能是因为故事的作者希望让读者们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故事中的涂山是个象征,象征着所有被生活压迫、困顿的人们。
他们渴望美好、追求幸福,但又常常被现实的无情打击。
然而,梦境中的幸福给予了他们希望和勇气,即使是短暂的。
黄粱梦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情地描绘了人类内心的渴求和挣扎。
它让读者们思考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标,以及如何面对现实的残酷和压力。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虽然现实可能有时让人失望和迷茫,但我们不能放弃寻求真理、追求幸福的信念。
《黄粱梦》的名词解释

《黄粱梦》的名词解释
1.黄粱梦:指不真实、虚幻的美好梦境。
2.季节水土:指土地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在该作品中多用于形容
婚嫁方面。
3.东邻:指左邻,因为《黄粱梦》中庄生和左邻春公的相处关系
受到关注。
4.绣球:指女子手中拿的绣球,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做手工的工具,也有媒妁牵线的象征。
5.蒲团:指诗人坐的一种布垫。
在元朝以前,人们在地上或蒲团
上坐,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种文化习俗。
6.烟霞:指烟云和霞光,常用于形容京城风景。
7.长亭:指长廊和亭子相结合的建筑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凄
迷的情怀。
拓展:《黄粱梦》是元朝文学家王实甫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主
要刻画了男主角庄生与女主角红拂的爱情故事,并通过他们的故事展
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面。
这部小说被誉为“元曲四大奇书”之一,是元代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
同时,《黄粱梦》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通过庄生的奋发与坚毅,表现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阴暗、封建礼
法的道德糜烂等问题,提出了大力反对腐败的应当立场和正义价值观。
黄粱梦是什么意思

黄粱梦是什么意思
“黄粱梦”是用来比喻想得到的好事最终落得一场空。
此外,还有“黄粱一梦”“一枕黄粱”“邯郸梦”等提法。
此词出自唐代传奇小说《枕中章记》。
故事记载,唐朝开元年间,有个叫卢生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时,在旅店里结识了一个会神仙术的道士吕翁。
言谈间,卢生连连叹息自己贫困词的境遇,时时流露出不甘寂寞、向往荣华富贵的心情。
吕翁觉察后,便从自拾己的行囊中取出一个青瓷枕头送给卢生,并说:“小伙子,今晚你枕着这个贝枕头好好睡一觉,就可以得到你所向往的东西了。
”
当晚,卢生枕着这个青瓷枕头睡下后就做了一个美梦:恍惚中,他梦见自己回家后,娶了本县名门望族崔家的漂亮千金为妻。
第二年,又考中了进士,也后来由县尉步步高升,青云直上,从节度使、御史大夫,最后官至宰相。
期美间,他还统率大军,出征外族,开疆辟土,立下赫赫奇功。
所生的五个儿子,1个个聪明过人,功成名就。
后来,自己又被弹劾贬谪,历尽曲折,终于获得皇帝察知冤情,从此更受皇上宠信。
为官几十年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
正当卢生沉浸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时,突然一觉醒来了,只见自己仍躺在旅店里,一切都是原样,就连店主人在他睡觉前所蒸的黄粱米饭都还未熟。
卢生这才猛然明白,人生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短暂的一枕黄粱梦。
以后,人们就把“黄粱梦”喻作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欲望,只是一场空欢喜而已。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修订版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枕中记(又名:黄粱梦、邯郸记、邯郸梦)【唐】沈既济着《枕中记》是唐代传奇小说,作者是沈既济。
之后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元朝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汤显祖改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作《续黄粱》。
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
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将吕翁改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
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
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
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
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
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熟哩!即黄粱梦(黄粱一梦)的由来也是来于此了。
《枕中记》【原文】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
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
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日:“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日:“吾此苟生耳。
何适之谓?”翁日:“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日:“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
吾尝志于学,寓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阴:“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
典故故事:黄粱梦

三一文库()〔典故故事:黄粱梦〕导语:黄粱一梦,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场,短促而虚幻。
黄粱指小米,黄粱一梦即指梦醒来的时候小米还没有煮熟。
典故故事:黄粱梦分享给大家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典故故事:黄粱梦【注音】huáng liáng mèng【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
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
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典故】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金·元好问《过邯郸四绝》【解释】黄粱:小米。
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第1页共4页【近义词】邯郸梦、黄粱一梦【押韵词】摇摆不定、飞龙舞凤、杯水之敬、拱手听命、运筹制胜、民不堪命、率土同庆、首尾相应、金相玉映、亲贤远佞、......【英文】pipedream【法语】rêvesdebonheur【俄文】слáдкийсон【成语举例】你的黄粱梦醒了没有?黄粱梦又一完全版故事唐玄宗开元七年,有个名叫吕翁的道士,因事到邯郸去。
这位道士可不简单,他长年修道,已经掌握了各种神仙幻变的法术。
二人攀谈起来,谈话中,那位姓卢的书生,流露出渴望荣华富贵,厌倦贫困生活的想法,吕翁虽劝解了一番,但卢生感慨不已,难以释怀。
于是,吕翁便拿出一个枕头来递给卢生,说:“你枕着我这个枕头睡,它可以使你荣华富贵,适意愉快,就像你想要的那样。
”刚刚睡下,就朦朦胧胧地发现枕头上的洞孔慢慢地大了起来,里面也逐渐明朗起来,卢生于是把整个身子都钻了进去,这一下子,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过了几个月,他娶了一个老婆,姑娘家里很有钱,陪嫁的物品非常丰厚,卢生高兴极了,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
第二年,他参国进士考试,一举得中,担任专管代皇帝24。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的典故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的典故摘要:1.引言:介绍黄粱梦典故的来源和意义2.黄粱梦典故的内容:吕翁与卢生的故事3.黄粱梦的寓意:对人生的感慨和反思4.黄粱梦在文学作品中的影响和运用5.结论:黄粱梦的价值和启示正文:【引言】“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这是一句对人生的感慨和哀叹。
黄粱梦,这个流传千年的典故,承载着人们对人生的反思和追求。
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庄子》一书,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文学作品,成为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
【黄粱梦典故的内容】黄粱梦的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讲述了一个名叫卢生的人,他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名叫吕翁的道士。
吕翁看到卢生疲惫不堪,便邀请他到自己的道观里休息。
在道观里,吕翁为卢生煮了一碗黄粱米饭,并在他熟睡的过程中为他讲述了一个美妙的人生。
在梦中,卢生经历了一生荣华富贵,功名显赫,但最后却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了时光。
当他醒来时,黄粱米饭还未煮熟。
卢生意识到,刚刚的一切只是一场梦,但却让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
【黄粱梦的寓意】黄粱梦这个典故,寓意着对人生的感慨和反思。
它告诉我们,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不要被浮华所迷惑,更不要贪图享乐而荒废了时光。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功名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只有把握住当下,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黄粱梦在文学作品中的影响和运用】黄粱梦这个典故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运用。
许多文人墨客都以黄粱梦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便提到了黄粱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些诗文,都以黄粱梦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和感悟。
【结论】总的来说,黄粱梦这个典故,无论是在文学、哲学还是人生态度上,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周传雄—黄粱梦—歌词

黄粱梦
2019-02-20
作曲 : 周传雄
作词 : 陈信荣
我唱出了清晨微凉的露珠
黄昏烧痛的痛楚没人知道的记事
那些时候所有深爱过的人
都有清楚的脸孔交织一段段记忆
我担心你这样小小的年纪
躲在我的歌声里不敢大胆走出去
写歌的我始终愿意去相信
爱情离散的必需它会丰富你生命
昨夜的梦你说无法继续哭的好伤心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慰你
黄粱一梦清楚映照我的过去平凡的经历带领你听下雪的声音
梦一场这个年纪虚实的风景
醒悟了人我是非贪嗔痴恋爱的真谛
我会懂烟花美丽为何我痴迷
你也懂无关风雨所有伤害都会过去
我担心你这样小小的年纪
躲在我的歌声里不敢大胆走出去
写歌的我始终愿意去相信
爱情离散的必需它会丰富你生命
昨夜的梦你说无法继续哭的好伤心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慰你
黄粱一梦清楚映照我的过去平凡的经历带领你听下雪的声音
梦一场这个年纪虚实的风景
醒悟了人我是非贪嗔痴恋爱的真谛
我会懂烟花美丽为何我痴迷
你也懂无关风雨所有伤害都会过去
哼一段哎呀欧ㄟ哎呀欧阿ㄟ
爱过了无关风雨所有伤害都会过去。
黄粱梦比喻什么

黄粱梦比喻什么
黄粱梦通常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此外,还有“黄粱一梦”“一枕黄粱”“邯郸梦”等提法。
成语出处:
传说,唐代有一位姓卢的青年人进京赶考经过邯郸,由于天黑便住宿在一家客店里。
道人吕洞宾恰巧也住在这家客店里。
卢生在吃饭的时候偶然碰到了吕洞宾,二人便像老朋友一样谈起话来。
谈话之间,卢生连连怨叹自己穷困的境况。
吕洞宾听了以后,就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
”
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想先睡一会儿。
不想一躺下去就立刻做起梦来。
在梦里,他娶了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为妻,生活更是相当得体面、富裕。
后来他又梦见自己考中了进士,并且是步步高升,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宰相。
后来他还被封为“燕国公”。
他的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攀上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
在梦里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
梦一结束,他就醒来了。
这时,他才发觉原来是一场梦,这时店主人煮的小米饭还没有熟。
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场梦,感慨很深。
吕洞宾笑道:“人生就是这样!要想真正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
以后,人们就把“黄粱梦”喻作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欲望,只是一场空欢喜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粱一梦
周末的自然体育课组织学生去邯郸的黄粱梦,于是在网上搜罗了有关“黄粱一梦”的故事。
弘扬邯郸文化,我辈万死不辞。
黄粱梦的故事流传很广,甚至影响到海外。
东南亚来的游客,大多熟悉这个典故,外国游客提起邯郸,就会说:这是做黄粱美梦的地方。
黄粱梦为什么驰名中外,它为什么又叫吕仙祠呢?这要从一部唐代小说说起。
黄粱梦吕仙祠是依托唐人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的故事而建的,故事说的是在唐开元年间(公元719年),道士吕翁成仙后,化作长者云游天下。
一天,在邯郸道上的一家客店里,他遇见了一个骑着青驹进京赶考的穷书生卢生。
卢生向吕翁讲述自己命运不济,屡考不中的境遇。
谈着谈着昏昏欲睡,吕翁见状从行囊里取出一个两端有窍的青瓷瓷枕递给他,说:“你先睡一觉吧”。
卢生一枕上瓷枕,便很快进入梦乡。
他梦见自己考中进士,连连升官,但又几经浮沉,几次遭受诬陷,亏得皇帝为他平反冤狱,后又出将入相,封为燕国公,娶了美丽的妻子,全家享尽荣华富贵,高寿81岁久病不治而亡。
梦到这里卢生猛地醒来,只见店主人正在煮黄粱米饭,卢生惊讶不已,吕翁却笑眯眯地对他说:“人生之道,不就是一场梦吗?”卢生茅塞顿开,扔下诗书跟吕翁学道去了。
在后来的作品中,人们对情节进行演义,让吕洞宾取代吕翁,成为黄粱梦中的主人公。
黄粱梦吕仙祠是中国惟一以梦文化为主题的景区。
它反映出中国儒道两家“无为是永恒、出世是正道”的传统思想。
所以,自《枕中记》问世以来,这个梦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唐代有《南柯记》,宋代有《南柯太守》,元代有马致远的杂剧《黄粱梦》,明代有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邯郸记》,而清代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中的《续黄粱梦》则塑造出一个与卢生相反的典型人物,这个梦对千古名著《红楼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金代诗人元好问诗云:
"死去生来不一身,
定知谁妄复谁真,
邯郸今日题诗者,
犹是黄粱梦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