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优饲后期 限饲养法Word 文档 (9)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饲粮缺钙时,不仅引起母畜患骨质疏松症,严重缺乏还 可导致胎儿发育阻滞,甚至死亡。
饲粮缺磷也是母畜不孕或流产的原因之一,或产生生活 力很弱的犊牛。
25
三 矿物质需要
(一)钙和磷
钙、磷数量要满足,同时还应考虑钙、磷比例。
1、妊娠母猪
中国肉脂型猪饲养标准:钙、磷需要量分别为0.61%和 0.49%。NRC(1998):钙、总磷和有效磷需要量分别为 0.75%、0.60%和0.35%。
15
“孕期合成代谢”的机理推测: (1)妊娠期间由于甲状腺和脑下垂体等内分泌腺机能的
加强,提高了合成新组织的能力。
(2)妊娠期间营养物质用于维持的比例减少。
(3)体内高能值组织为含水分多而含能较低的蛋白质所 代替。
16
三、胎儿发育规律
(一)胎重、胎高和胎长的增长
猪胎重的增长特点:前期慢,后期快,最后更快。 胎重的2/3是在妊娠最后1/4期内增长的。 猪胎高、胎长的增长特点:前、中期较快
22
一、能量需要
妊娠母猪分为前、后两个能量水平,前期DE 的需要在维持基础上增10-20%,后期在前期 基础上增加50%。 妊娠奶牛是在妊娠的第6、7、8、9月时增加, 以体重300Kg奶牛计,每天应在维持基础上 增加4.16、7.11、12.55和20.75MJ产奶净能。
23
二、蛋白质需要
我国肉脂型猪饲养标准规定:
沉积
0.1 0.4 1.2 4.0 7.2 9.8

需要
0
1
2
8 14 20
沉积
0.1 0.4 0.9 2.2 3.7 4.7

需要
0
1
2
6
9 12

沉积(mg) 3

前期优饲后期限饲养猪法

前期优饲后期限饲养猪法

前期优饲后期限饲养猪法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养猪业》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肥猪生长发育前期(60kg前),以生长皮、骨、肉为主,脂肪沉积能力弱,但生长强度大。

单位增重耗料少,应抓住这个强度生长时期。

进行强度饲养。

实行优饲。

满足其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要求,饲喂适合于猪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

其配方如下:
【总页数】1页(P54-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
【相关文献】
1.后期限饲和补饲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J], 白建;梁琛
2.炎夏“自然养猪法”饲管要点 [J], 辛学
3.不同限饲比例对蛋种鸡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J], 卞红星; 胡道俊; 蒋辉胜; 李飞翔; 支威威; 王文建
4.妊娠后期限饲对母羊肝脏功能及抗氧化的影响 [J], 王鋆;石育铭;郭海杰
5.放牧补饲精补料对妊娠后期和泌乳前期苏尼特母羊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J], 赵艳丽;郭晓宇;李胤豪;岳远西;刘树林;齐敬宇;史彬林;李军;闫素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引言养殖业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产业,其发展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其中的猪肉生产在驱动着这个产业中的重要位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

但是,在猪肉生产过程中,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影响养殖成本和产出质量的关键。

因此,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也成为了猪肉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篇文档中,将介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养殖业者参考。

依据本文档的内容主要依据以下文献和经验总结:1.饲养管理手册——全国动物繁殖与遗传网;2.猪肉生产标准操作程序(SOP);3.养猪基本知识与技术——国家畜牧业协会。

猪的幼仔期(0-35天龄)环境管理1.温度:保持在28-30摄氏度之间;2.湿度:控制湿度在60%-70%之间,需随时保持干燥;3.空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二氧化碳积累;4.窝:保持窝内干燥清洁,以防感染;5.光照:提供足够的自然光照或者人工光照。

饮水及饲料管理1.母乳喂养:从出生开始的1-3天内,给予初乳,2-3天后可以逐渐加入猪奶粉;2.饲料添加:30天内,逐渐加入合适的猪仔粮;3.喂养频率:每天3-4次,每次喂3-4个小时之间。

疾病预防1.猪瘟、蓝耳病等高致病性疾病防控: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疫苗免疫水平;2.按时对幼猪进行驱虫以及细菌病毒的预防。

猪的断奶期(35-70天龄)环境管理1.温度:温度逐渐降低,保持在22-25摄氏度之间;2.空气:注意通风,防止病菌繁殖和分散;3.窝:保持窝内清洁,及时清理猪粪,防止仔猪感染。

4.光照:提供足够的自然光照或者人工光照。

饮水及饲料管理1.逐渐惯化:断奶后逐渐给予普通猪粮,具体的切换方式根据猪群实际情况而定;2.喂养频率:逐渐减少,每天2-3次,每次喂食时间在1小时左右;3.添加饲料:可根据猪群实际情况添加饲料,以保证猪群正常生长发育;4.饮水:保持足够的饮水,水质清洁。

疾病预防1.在断奶期对猪群进行预防性的驱虫,尤其要注意蛔虫等内寄生虫的防治;2.对猪进行雏鸡病毒疫苗的注射。

《猪的饲养管理》word版

《猪的饲养管理》word版

(一)猪的共同饲养管理技术要求1.提倡饲料生喂农村养猪,常把饲料煮熟,调制成稀料饲喂。

这种“清汤灌大肚”的方法,不但浪费饲料、燃料和人工,而且猪增重缓慢,饲养成本高。

如果采用饲料生喂,则可克服上述缺点。

2.饲料种类多样化和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

养猪实践证明,多品种组成的日粮,营养物质可互相取长补短,以弥补饲料单一造成某些营养失调的缺陷,能更好地满足猪的需要,饲料利用率也有提高。

搭配合理的日粮应该是营养全面、体积合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

这就必须按合理的比例搭配。

一般精、青、粗比例为:20一30公斤阶段1:1―1.5。

0.02;35―60公斤阶段1:2―3:0.2一0.4;60一90公斤阶段1:1.5―3.0:0.3。

(二)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1.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①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体重增加。

怀孕成年母猪体重可增加10一20%。

怀孕前期增重较慢,后期增重较快。

怀孕母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很高,饲料利用率比空怀期提高9.2―18.1 %。

合成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在整个怀孕期比空怀期提高11―14%,怀孕后期提高30一40 %。

②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根据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的总要求是前期供给数量相对较少,但饲料品质好;后期供给数量较大,品质也要好。

整个怀孕期可大量利用青粗饲料,节省精料。

可分别采用以下饲养方式:“两头精,中间粗”的饲养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

因哺乳期消耗较大,配种后需加强营养,以迅速恢复繁殖体况。

这个时期约20一30天,除喂给优质青粗料外,还要适当加喂部分精料。

以后维持中等营养水平,直到怀孕的第三个月,再适当加强营养,增加精料。

“步步升高”的饲养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受孕的母猪。

一般在怀孕初期以青粗料为主,随着怀孕天数增加,逐渐加大日粮精料比例,以满足母猪生长发育和本身消耗的需要。

“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适用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

前期可不用或少用精料,后期胎儿生长迅速才加喂精料。

猪不同阶段、温度下的饲喂方法,每一个精心的养猪人都应该好好读上一遍

猪不同阶段、温度下的饲喂方法,每一个精心的养猪人都应该好好读上一遍

猪不同阶段、温度下的饲喂方法,每一个精心的养猪人都应该好好读上一遍根据猪的不同生长和生理阶段调整日粮的营养猪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对日粮营养的需要在不断的变化,日粮营养的制定要不断与之适应,从出生起,猪的生理、消化、代谢、组织生长均在不断变化。

生长、生理阶段划分越来越细:乳猪补料,断奶过渡料(断奶后一周内),保育猪料(2~3种),生长-育肥猪料(4~6种),后备猪料(2~3种),初胎妊娠母猪料(2种),经产妊娠母猪料(2种),泌乳母猪料(2种),公猪料。

一、哺乳仔猪补料仔猪补料非常重要,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质量要求非常高,一般专业化的公司生产;要求高的适口性,非常易消化,高质量控制,高营养含量;哺乳仔猪补料配制的新思路哺乳仔猪补料的重点是一个“补”字;在长期选育下,母猪泌乳量已经提高到10千克/天以上;仔猪生长潜力大幅提高,沉积的养分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比例大幅增加;但母猪乳的成分基本没有改变(没有选育)。

※母猪乳是绝对的高脂肪、高能量,相对的低蛋白、低赖氨酸!母猪乳严重缺乏微量元素铁、锌、硒、锰;根据少量的研究结果,哺乳仔猪如以母猪乳为唯一养分来源,严重缺乏铁、锌、锰、硒,可能缺乏铜;铁的缺乏可以通过注射铁剂得到补充,锌、锰、硒可能是限制性元素。

为什么母猪乳缺乏微量元素?可能是解释:野猪和传统养猪下,仔猪可接触土壤,很容易从土壤获得微量元素,母猪乳中的微量元素不是必须的。

但现代养猪模式仔猪根本无法从土壤获得微量元素。

哺乳仔猪补料的配制除了满足高适口性,易消化、高质量、高营养含量外,重点补充母猪乳的限制性养分:蛋白质、氨基酸、铁、锌、锰、硒;哺乳仔猪补料本身满足其营养需要是不够的!应当补充母猪乳的缺陷,即:高氨基酸、高铁、锌、锰、硒,以使仔猪的生长潜力充分发挥,增强仔猪活力和断奶体重。

断奶过渡料断奶后一周仔猪的生长情况对于整个生长育肥期的成绩至关重要,断奶后一周应当增重1千克以上 ,如果断奶后一周仔猪生长受阻,将严重影响整个生长育肥期的生产性能。

生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生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一、哺乳仔猪1、出生仔猪3—5天内人工辅助固定奶头,每隔1.5小时放奶一次,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2—3对奶头。

2、仔猪在寄入寄出时,考虑三个原则。

“下寄”原则,即出生早的往出生晚的窝中寄出;“一致”原则,寄出的猪与带养猪中仔猪个体重大小基本一致;“适当”原则,带养母猪所带仔猪头数要适当。

3、仔猪生后3天补水,4天补料诱食。

仔猪料采取勤添少给的办法,严格管理,避免浪费。

4、不留种小公猪18日龄去势。

5、保证补饲槽的清洁卫生。

6、出生后28—35天时断奶,主要依据仔猪的个体重和认食情况、母猪体况进行。

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室饲养。

二、断奶仔猪1、断奶仔猪防止应激产生的拉稀,采取有效措施。

饲料采用跨阶段料或逐渐过渡,冬季尽可能保证仔猪培育室气温与产房一致,并减小昼夜温差。

2、在饲喂上采取前10天先控制,而后自由采食的办法;乳猪料每头6公斤,仔猪料不定量。

3、发生拉稀积极地对症治疗。

4、仔猪70日龄转群后,对圈舍进行清刷消毒,然后备用。

1、转入猪前,空栏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

3、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及时隔离饲养。

4、转入第一周饲料添加土霉素钙预混剂、呼诺玢、泰乐菌素等抗生素,预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5、小猪49~77日龄喂小猪料,78~119日龄喂中猪料,120~168 日龄喂大猪料,自由采食,喂料时参考喂料标准,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为原则。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定位”。

7、清理卫生时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

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8、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9、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遵守“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清除气味差异,之后密切观察。

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后备、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 、引种的重要性:(1)、重视引进种猪的健康水平,要求比本场种猪的健康水平高,不能低于本场种猪的健康水平。

(2)、重视其繁殖能力,如产仔数、泌乳力、母性等(3)、重视种猪的形体。

2、引种的体重范围后备母猪引种体重最好在40-70kg,体型未固定,体型的缺陷会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

体重大于70kg,不利于配种前隔离适应,而且引种的运输途中应急过大,瘫痪、肢蹄病、跛腿、脱肛等现象严重。

3、饲养要求(1)、100kg 以前,要求自由采食,这个阶段是母猪体格发育完善的时期,100kg 至配种,要求限饲料 2.5~3.0kg/d 摆布来控制膘情,防止过肥过瘦,否则影响发情及排卵数等。

(2)、后备母猪70kg 以前,饲喂中猪育成料;70kg 至配种,要求饲喂后备料,最次也要用哺乳料,不要用育肥料或者妊娠料。

因育肥料、妊娠料在营养方面满足不了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繁殖系统的发育。

后备母猪更需要一些特定的营养成份,特殊是氨基酸、钙、磷、生物素、叶酸、生育酚等。

4、进行正确的隔离适应在隔离适应阶段,进行正确的隔离、感染、接种等至关重要,隔离时间最好是8 周,不能少于4 周。

严格的隔离能缓解后备母猪长途的应急,让后备母猪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饲养管理模式。

5、后备母猪的催/诱情(1)、杂交后备母猪开始于公猪接触的最佳时间为150~170 日龄。

纯种及晚熟品种开始于公猪接触的最佳时间为170~190 日龄。

(2)、公猪的选择:分泌唾液多、性欲强且稳定的公猪作为催情公猪。

(3)、每天定时把公猪赶入后备母猪栏内刺激 2 次。

(4)、最好能够每天或者定期地使用不同的公猪,更有利于后备母猪诱情。

6、后备母猪达到配种条件的标准(1)、发情期:最好在第3 个发情期配种,不要早于第2 个发情期,不要迟于第4 个发情期。

(2)、背膘:最好在背膘达16~18mm 时配种,不要小于12mm,不要大于22mm (背膘以p2=3.0 3.5 英寸为准)。

不同生理阶段母牛饲养技术要点

不同生理阶段母牛饲养技术要点

不同生理阶段母牛饲养技术要点一、配种母牛1、饲养目标:提高母牛的受胎率。

2、技术要点(1)青年后备母牛满16-18月龄或体重本地牛达到300 kg、杂交牛350 kg以上开始配种;成年母牛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掌握在产后50—90天,做好发情鉴定工作,配前要对母牛进行检查,对患有生殖疾病的牛不予配种,应及时治疗或淘汰。

(2)配种母牛膘情控制在中等或偏上,不能肥胖。

二、怀孕母牛1、饲养目标:促进胎儿的发育,降低死胎率,提高产犊率。

2、技术要点(1)日粮以青粗饲料为主,以放牧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怀孕母牛禁喂棉籽饼、菜籽饼、酒糟等饲料。

(2)不能喂冰冻、发霉饲料,饮水温度不低于10℃。

(3)舍饲时应注意适当运动,但防止驱赶、跑、跳运动,防止相互顶撞和在湿滑的路面行走,以免造成机械性流产。

(4)环境应干燥、清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5)怀孕前期(怀孕后3个月)胎儿发育较慢,不必为母牛增加营养,应以优质干草、青草为基础日粮,精料可以少喂;中期(怀孕后4-6个月)可适当补充营养,每天补喂1-2kg精料,但要防止母牛过肥和难产;后期(产前2-3个月)要加强营养,每天补充精料2-3kg,粗饲料要占70%~75%,精料占30%~25%。

(6)计算好预产期,产前两周转入产房。

(7)从妊娠第5~6个月开始到分娩前1个月为止,每日用温水清洗并按摩乳房1次,每次3~5分钟,以促进乳腺发育,为以后产奶打下良好基础。

三、哺乳期母牛1、饲养目标:增加产奶量,提高犊牛成活率。

2、技术要点(1)母牛分娩后先喂麸皮温热汤,一般用温水10kg,加麸皮0.5kg,食盐50g及红糖250g,拌均后喂给。

(2)母牛分娩后的最初几天,应喂容易消化的日粮,粗料以优质干草为主,精料宜用小麦麸,每日0.5-1kg,逐渐增加,3-4天后就可以转为配合饲料。

(3)转为配合饲料时,应多喂优质的青草、干草和豆科牧草。

冬季可加喂青贮、胡萝卜。

精料参考配方:玉米53%、豆粕20%、麸皮25%、石粉1%、食盐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期优饲后期限饲养猪法
育肥猪生长发育前期(60千克前),以生长皮、骨、肉为主,脂肪沉积能力弱,但生长强度大,单位增重耗料少,应抓住这个强度生长时期,进行强度饲养,实行优饲。

满足其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要求,饲喂适合于猪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

其配方如下:
1、10~30千克育肥猪饲料配方(%):玉米31、麦麸38、大豆4、菜籽饼8、鱼粉7、统糠10、磷酸氢钙1、碳酸钙0.5、食盐0.5。

2、30~60千克育肥猪饲料配方(%):玉米27、麦麸28、大豆
3、神农网生猪价格行情/news/jiage/pig/碎米7、菜籽饼8、鱼粉5、统糠15、油糠5、磷酸氢钙1、碳酸钙0.5、食盐0.5。

饲喂方式上应让其自由采食,不限量,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为后期限饲育肥打基础,采用这种营养前高后低,喂法前敞后限的育肥方法,对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0千克后,适当限饲,降低脂肪沉积速度,后期限饲一般是限制自由采食量的15%~20%。

其方法有三:一是降低饲料的能量浓度,但实行自由采食;二是限制配合料的喂量,不让完全吃饱,吃至八、九成饱;三是加大青、粗饲料比例,适当减少精料,这既可达到限饲的要求,又可满足猪对饲料营养的需要,但粗纤维的含量,后期不能超过10%,前期不超过6%。

其配方如下:
3、60~90千克育肥猪饲料配方(%):玉米32、麦麸28、大豆3、碎米5、菜籽饼8、鱼粉3、统糠15、油糠5、磷酸氢钙0.5、碳酸钙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