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精品课件(33张PPT)
合集下载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3张PPT)%E3%80%802021-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二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躲到你的怀里。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 学科网
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 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 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 妙处。
1、请简要概括这篇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通过写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 护着一枝红莲的情景,表达母亲是人生唯 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歌颂 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2、文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为红莲 而动的?
红莲
亭亭立着
我的心情
烦闷 不适意
(浓阴的天,为红莲而担忧)
左右攲斜 不摇动了
无法可想
读书时————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变回孩子
拿灯去牛棚时———— 求妈妈讲故事
1、从“我”和妈妈的嬉戏中,可以看 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我”是一个调皮、机灵、 可爱、善良的孩子。
1、从“我”和妈妈的嬉戏中,可 以看出一个什么样妈妈呢?
妈妈十分的温柔、慈爱。
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想象和托物寄 情的手法。
小结
这是一篇托荷赞母的散文诗。写荷 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 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 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 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表现手法
作者是借助荷叶来歌 颂母亲,这种写法叫什么?
触物生情、借物喻人
一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 文其形,诗意其质”。
金色花
泰戈尔(印 度)
印度佛教圣物— —金色花:印度圣树, 木兰花,属植物,开 金黄色碎花。译名亦 作“瞻波伽”或“占 博伽” 。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4版)7 散文诗二首 课件 (共29张PPT)

引出 回忆
歌
母 亲
赏雨中
雨打 红莲
心神 不宁
莲花
颂 母 爱
荷叶
心情
护莲
释然
当堂检测
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可以用这种 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吗? 例: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荫蔽?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除了你,谁____。 示例:母亲,如果我是禾苗,你就是雨露,除了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
内来回波动、起伏。
( 徘徊 )
学习引导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分类 一看红莲 二看红莲
环境 繁杂的雨声 雷声作了, 描写 浓阴的天 雨越下越大
红莲 情态 心境
开满;亭亭 烦闷
左右攲斜 仍不适意
三看红莲 雨势并不减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重点探究
探究: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1.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初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一句话点出了两者 之间的关系? 2.品读课文,说说“心中的雨点”指什么?小组讨论这几句话的思想感 情和在文中的作用。 3.再读课文,探究荷叶与母亲相似的特点。
预学检测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并蒂( dì) 徘徊( pái huái ) 流zhuǎn( 转 )
攲斜( qī ) 菡萏( hàn dàn ) 荫bì( 蔽 )
姊妹( zǐ ) 遮蔽( zhē ) 心xù( 绪 )
预学检测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倾斜,歪斜。
( 攲斜 )
(2)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
幸福。
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 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 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 著名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 《荷叶·母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7课《散文诗二首》 (共56张PPT)

读一读写一写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适意: 舒适。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ì n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2018/4/13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 情提供
2018/4/13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 情提供
泰戈尔经典语录
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2、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 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 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5.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 6.天空不曾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散文诗小常识
2018/4/13
散文诗是兼 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的一种文体,一般 篇幅短小,具有诗 的意境和散文表现 力。 表象是散文, 本质是诗。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 情提供
— 泰戈尔
2018/4/13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 情提供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 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
2018/4/13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泰戈尔(印 度)
2018/4/13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 情提供
2018/4/13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 情提供
2018/4/1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共81张PPT)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 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 “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整体感知
1.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看红莲?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红莲
心情
开满、亭亭
有些烦闷
左右欹斜
不适意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宁的心绪散尽
不摇动
深深地受了感动
整体感知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散文诗二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学们,提到母亲你会想到哪些事物?
那么,诗人笔下又会怎样表达孩子与母亲之间的 感情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 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重点)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重点)
写作特色
❷托物“言情”。 托物是手段,言情才是目的。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 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按 时间顺序叙写了一天里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亲热的氛 围中,使读者感受到的是纯真的母子之爱。本文就是借“金 色花”(孩子的化身)来表现神圣的母子之爱。那金黄的色 彩,正映射着母爱的光辉。
( yīn )绿树成荫 荫
( yìn )荫庇
( qiǎo ) 悄然无声 悄
( qiāo ) 静悄悄
( yīng )应该 应
( yìng )应接不暇
预习检查 形近字
花gěng( 梗 ) 田gěng( 埂 ) ( 哽 )gěng咽
( 缔 )dì结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 “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整体感知
1.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看红莲?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红莲
心情
开满、亭亭
有些烦闷
左右欹斜
不适意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宁的心绪散尽
不摇动
深深地受了感动
整体感知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散文诗二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学们,提到母亲你会想到哪些事物?
那么,诗人笔下又会怎样表达孩子与母亲之间的 感情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 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重点)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重点)
写作特色
❷托物“言情”。 托物是手段,言情才是目的。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 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按 时间顺序叙写了一天里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亲热的氛 围中,使读者感受到的是纯真的母子之爱。本文就是借“金 色花”(孩子的化身)来表现神圣的母子之爱。那金黄的色 彩,正映射着母爱的光辉。
( yīn )绿树成荫 荫
( yìn )荫庇
( qiǎo ) 悄然无声 悄
( qiāo ) 静悄悄
( yīng )应该 应
( yìng )应接不暇
预习检查 形近字
花gěng( 梗 ) 田gěng( 埂 ) ( 哽 )gěng咽
( 缔 )dì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课件

结构图解
写作借鉴
1.想象新奇,富有童趣。 运用假设的方法想象。一开始,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
色花”“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为什么呢?“为了好玩”。这样 的回答完全符合儿童的逻辑。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 匿笑,却一声儿不响”,顿时,一个顽童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当 孩子被母亲询问去哪儿了时,却说“我不告知你,妈妈”,只一句, 就将孩子的调皮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怎样写母爱才有新意?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为我 们做出了回答。下面 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荷 叶 · 冰母 心亲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繁星》《春水》,积累“荫蔽、 徘徊”等重点词语。 2.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美好的意境和语言风格,学习借物抒 情的写作手法。 3.整体把握本诗与《金色花》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 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
2.语言平淡,清新隽永。 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所用的都是平常语句,作者用自然清
新的语言,描画出有声、有色、有香、有情致、有灵气的境域, 意境深远,回味悠久。
新课导入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 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缕阳光,让 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 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慈 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情感
语言
同
表达母爱
清新雅致
金色花
孩童对母亲的热爱 语言活泼
和亲昵
口语化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33张PPT)

通过描写荷叶、红莲等物象寄托情感,篇 幅短小,情感细腻,语言清新雅致。《荷叶· 母 亲》则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 伟大的母爱。
课文解读
写什么?
第二部分 ④ ~⑦ 第三部分 ⑧⑨
第一部分 ① ~③
两缸莲花—— 引起回忆。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直接抒情 讴歌母爱
小结: 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3.结合旁注,分析课文内容(和写法);
4.积累[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自读《荷叶·母亲》 把自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
小结: 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结合课后的阅读提示,积累知识;
2.朗读课文,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探究情感:思考做了(写了)什么?为什么? 3.结合旁注,分析课文内容(和写法);
4.积累[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小结: 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作者名片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
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
《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
《邮局》《红夹竹桃》,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诗歌格调
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
感伤情调。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名片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 有关的往事?
插叙与故乡园院里“莲花”有关的往事, 说明“我”家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 “我”惦记雨中莲花、以花喻人,从而揭示主
题埋下伏笔。
小结: 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3.结合旁注,分析课文内容(和写法);
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 清新:清爽而新鲜,指作品语言新颖,不落俗套。
课文解读
写什么?
第二部分 ④ ~⑦ 第三部分 ⑧⑨
第一部分 ① ~③
两缸莲花—— 引起回忆。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直接抒情 讴歌母爱
小结: 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3.结合旁注,分析课文内容(和写法);
4.积累[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自读《荷叶·母亲》 把自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
小结: 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结合课后的阅读提示,积累知识;
2.朗读课文,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探究情感:思考做了(写了)什么?为什么? 3.结合旁注,分析课文内容(和写法);
4.积累[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小结: 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作者名片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
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
《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
《邮局》《红夹竹桃》,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诗歌格调
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
感伤情调。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名片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 有关的往事?
插叙与故乡园院里“莲花”有关的往事, 说明“我”家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 “我”惦记雨中莲花、以花喻人,从而揭示主
题埋下伏笔。
小结: 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3.结合旁注,分析课文内容(和写法);
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 清新:清爽而新鲜,指作品语言新颖,不落俗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

1、第三段为什么插叙与故乡园 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 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 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第三段为什么插叙与故乡园 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为了说明“我”家对莲花有 很深的感情,大家都很爱好莲 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的莲花 埋下伏笔。
细读品味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 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 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 何变化的呢?
当母亲去牛棚的时候,我就恢复原 形求她讲故事。
3、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和一个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请 说说你的理由。
我读出了一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 顺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 劳美丽的妈妈。
发挥你的想像,仿照文中的语 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仿写: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教师寄语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 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 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 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 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 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 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 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 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 点点滴滴做起。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 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 妈妈。
感悟主旨
1.“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 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 玩吗?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 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 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第三段为什么插叙与故乡园 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为了说明“我”家对莲花有 很深的感情,大家都很爱好莲 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的莲花 埋下伏笔。
细读品味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 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 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 何变化的呢?
当母亲去牛棚的时候,我就恢复原 形求她讲故事。
3、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和一个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请 说说你的理由。
我读出了一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 顺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 劳美丽的妈妈。
发挥你的想像,仿照文中的语 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仿写: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教师寄语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 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 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 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 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 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 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 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 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 点点滴滴做起。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 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 妈妈。
感悟主旨
1.“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 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 玩吗?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ppt教学课件

舐犊之情
涕
常见的工具
常见的工具
压线钳
是用来压制水晶头的一种工 具。常见的电话线接头和网线 接头都是用驳线钳压制而成的。
常见的工具
钢卷尺
这些工具我们见过吗?
螺丝刀
这些工具我们见过吗?
橡胶锤
用来抹平和贴瓷砖 等易碎装饰材料的。
这些工具我们见过吗?
钢锯
这些工具我们见过吗?
剥绝缘线,拔 钉子,拧螺帽, 剪拧断螺电帽线,等敲 钉子等 打开瓶盖等
夹取物品
铁钉
有哪几样工具能拔出 最合适的是
下面的钉子
哪种
羊角锤,剥线钳,小刀
羊角锤
螺丝钉 螺丝刀,羊角锤,小刀
图钉
小刀,剪刀,羊角锤, 钳子
螺丝刀 剪刀
• 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
• 大石头用撬棍当杆杆去撬,比较省力。
• 利用绳子和轮子组成定滑轮可以方便地将 国旗挂到旗杆上。
2)第二次嬉戏(5~6):“我”在妈妈读诗 时,将影子投射到书页上。
3)第三次嬉戏(7~9):“我”在妈妈拿了 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了原 形。
这些看似是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诗歌,其实
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 喜爱、依恋
(可见他们母子情深)。
《荷叶·母亲》 冰心
冰心 (1900-1999)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荷叶·母亲》
散文诗小常识
散文诗是兼 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的一种文体,一般 篇幅短小,具有诗 的意境和散文表现 力。
表象是散文, 本质是诗。
— 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 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 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金色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 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 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 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 最美丽的爱。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词)中,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孩子(妈妈)。
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文中的孩子和妈妈各具有怎 样的特点?
孩子
妈妈
天真烂漫
温柔沉静
调皮可爱
善良
聪明伶俐
慈爱
爱妈妈
虔诚
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因为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使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同时 给妈妈带来快乐……
默读第八、九自然段:
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⑨“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课文解读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 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 认识我吗?
“假如”表明全篇文章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 来写的,这个词是本文的文眼。
整体感知
1.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 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 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7 散文诗二首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重点)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 表达作用。(难点)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重 点)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也是古今中 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以母 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 叶·母亲》,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散文诗小常识
散文诗是兼有 散文和诗的特点的 一种文体,一般篇 幅短小,具有诗的 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 本质是诗。
金色花
泰戈尔
☺ 2.你会读吗?
笑嘻嘻 xī 匿笑 nì 花瓣 bàn
林阴 yīn 祷告 dǎo 繁衍 yǎn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 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 家。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代表 作有诗集《新月集》、 《园 丁集》、《飞鸟集》、《吉檀迦 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
结构梳理
捉迷藏:看妈妈工作,不出声
让妈妈嗅到花香
金 色
三次嬉戏 投影到妈妈读的书页上
花
跳到妈妈的面前恢复原形
母子对话:坏孩子、不告诉你
回报 母爱
荷叶·母亲
泰戈尔
作者名片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 长乐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 童文学家。1919年,她以“冰心”为笔名发 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其作品有诗集 《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 花赞》等。
适意: 舒适。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整体感知
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 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 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 包含了红莲、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 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 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背景链接
《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原题作 《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首散文诗是冰心的 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诗作。
读一读写一写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嗔怪 chēn guài 表面上是责怪,但其中 包含爱或者撒娇的成份多一些。
深入探究
泰戈尔为什么要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来比喻孩 子呢?
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 而且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同时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 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 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孩子总 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 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 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 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 入妈妈的心脾)。
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 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 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10
从文中故事中, 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 样的孩子(妈妈)?请大家用这样的句 式来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从文中
这句话(这几个
语言描写:孩子的话语体现了孩子淘气、顽皮的性格,他 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母子的对话,充 满爱意和母子深情。
第⑧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体现了母亲不见了孩子,内心焦虑惶恐,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 喜的心情。“坏孩子”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特殊表达方式,也是母 亲对孩子“失踪”的嗔怪。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写了 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 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 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 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 曲。
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深情诵读课文,以点名诵读和小组赛读的形式诵 读,并说说朗读时应怎样注意人物的语气、感情。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
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 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 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 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 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