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配套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03
展示真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高考阅卷要求和得分点
,提高答题准确性。
模拟题实战演练及讲解
模拟题选取与命制
选取与高考真题难度相当 的模拟题,进行课堂实战 演练,让学生体验考试氛 围。
答题技巧指导
针对模拟题中的不同题型 ,提供相应的答题技巧和 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答题效率。
讲解与互动
对模拟题进行详细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 记忆。
介绍了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以及增译、减译、转译等翻 译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经典文言文篇章解析
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篇章的深入解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 和理解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能够较为准确 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篇章。
不足之处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上还存在不 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练习。
改进措施
我将继续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多阅读一些经典的 文言文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深入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 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
逐字逐句翻译
对于文言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都 要仔细斟酌,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 。
保留、替换、增减词语策略
保留专有名词和术语
对于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可以直接保留,不作改动。
替换古今异义词
对于古今异义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和现代汉语规范进行替换,确保 译文准确。
增减词语以达意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减词语,使译文更加完整、准 确传达原文含义。
最新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配套教学讲义ppt课件

翻译下列句子5:
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译:姜氏有什么满足?
第五式: (1)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2)调整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的语序。
外连横而斗诸侯。
译: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 (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翻译下列句子6:
1.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 直: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绳。 意: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 2.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 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评一评: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 利也。 (4分)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 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贤,他知道我没遇上好
参考答案
❖ 1、遂大困,寻死富阳。 ❖ 译: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换)
❖ 2、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 译:秦王十分高兴,传递把和氏璧给美人和左 ❖ 右侍臣看。(补)
❖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调)
❖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译: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没找到。(调)
想一想 试一试 拓展迁移
❖ 1、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
叔敖杀蛇
刘向
❖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 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 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 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 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 序・杂事一》注释:阴德,指有徳于人而不为人所知。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作者的原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1.2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翻译后的文言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便于学生理解。
1.3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体现文言文的特点。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翻译技巧2.1 词义辨析:通过对原文词语的上下文分析,准确理解词语的古代意义,并找到恰当的现代汉语对应词。
2.2 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并准确翻译。
2.3 一词多义:对于原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义项进行翻译。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翻译技巧3.1 省略句: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便于学生理解。
3.3 被动句:在翻译时,将被动句调整为主动句,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实践4.1 选取一段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让学生现场进行翻译练习。
4.2 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正确的翻译示例。
第五章:高考文言文翻译策略5.1 熟悉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规律和题型,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重点和难点。
5.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5.3 进行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特殊现象6.1 古今异义词:识别古今异义词,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现代汉语词汇进行翻译。
6.2 通假字:识别通假字,并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本字进行翻译。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并准确翻译。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7.1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天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7.2 成语典故:讲解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翻译典型文言文句子。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文言文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氛围。
2. 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翻译句子。
4. 互动教学(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翻译一段文言文文本,要求准确无误。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准备课堂测试。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测试1. 测试内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识别和运用。
2. 测试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
3. 测试目的: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十、课后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 公开课课件(经典、值得收藏)pp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 语乱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翻译的方法:
留 删 换
调
字
补
字字落实留删换
贯
文从字顺调补贯
(一)留: ①朝代、国号、年号、帝号、官
名、地名、人名、书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 ②古今通用词语。
帝号、年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名
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 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 语义同
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以勇气在诸侯各国闻名。
想说爱你是件不容易的事---文言文
高考要求:能力层级 B
• 浅显的文言文,一般学生均能读懂。 • 分值上: 19分; • 题型上:选择题三题,考查文言实词,断句,古
代文化常识,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归纳、概括 评价能力。 翻译两题,包括词义的多样性 活用 古今异义通假字 特殊句式等。 • 选材十分稳定,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作品。
•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 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 1、采分点:“以”“文武”“先驱”的 翻译。
• 答案: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 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 2、采分点:“以”“素”“屋五十间” 是定语后置,五十间屋。
• 答案: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 向来不置办私宅,派士兵为他建造了五 十间房屋。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第34页
2、阅读下文,完毕题目(1996上海卷) 余病痞(肚子里生硬块)且悸,谒医视之,
日:“椎伏神(中药名,外形像竽)为宜。”明日,买 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 其滓,日:"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 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饲然忧。 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 又谁辨焉! 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当代汉语。
译:做官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打算。
借代:代指元军
借代:代指言语
2.意北亦尚能够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借代:代酒,可译为“酒 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力”
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第25页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带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第26页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死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四)委婉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 图吉利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 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 译时应还原其本来意思。
“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不能够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恰当,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第4页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共30张ppt)
之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 省略介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于
③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省乃略入主。语”
你
④輮以为轮。 之之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的宾语
补 ⑤一鼓作“ 主气语补”、,即谓再补语鼓而出、衰文宾,中语三省、鼓而略介了词竭的、。内介容词省,的略如宾省语谓略等语的。
总结方法
阅读句子,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项伯以身翼蔽沛公。 ②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 ⑤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
贾谊多次(给皇帝)上奏章,说诸侯封地有的连接多个 郡县,这不合古代的规制,可以逐渐削弱他们的封地。
总结高考翻译题的命题规律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词类活用、通假字、 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感知把握高考翻译题的评分标准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 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 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 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 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
三大标准
信达 雅
总结方法
阅读句子,注意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留
1、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年次、王公、 帝号、国名、书名等专有名词。
2、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高考文言文翻译经典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人。
第9页
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句子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异义、常见实词、虚词
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及 固定句式
第40页
第41页
1.在拿到题目时,不要先急着翻译,应 先用笔圈出重点,提醒自己在答卷时 对这些重点落实。
2.加强书本文言文知识点积累和梳理, 扎实基础很主要。
3.碰到疑难处理方法,是善于借助。
第15页
文言文翻译技巧二
善于借助,巧解疑难
借助成语(词语)判断 (如:见——见笑)
县——州县?县令?悬殊?悬挂?)
借助课内文言知识
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会(决)战。
第33页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死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 己安身立足呢?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屡次战斗, 有战死,有归来。
译: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不过我 能不畏惧吗?
第18页
文言文翻译技巧三
1、放入文章详细语境中进行了解。 2、对句子本身进行整体了解,注意句 间逻辑关系。
第19页
文言翻译 种类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 和意译两种。
直译: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 不遗漏,也不能多出。
意译:意汉译语为表辅示习文惯从,句没顺有:语明病白。通顺在难,合以直乎译当或代 直译以后表示不了原文意蕴时候,才酌情 采取意译作为辅助伎俩。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公开课)
换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 在翻译时要替换成为现代词语。如:古今异义、通假字、 词类活用等。
补 补出相关的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常考的是主语、宾语 和介词“于”的省略。
删 去掉那些没有意义的词语。包括:发语词、助词(凑足音 节、句中停顿)、结构倒装的标志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 词中虚设成分等。
得分点: “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整理ppt
16
(2)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5分)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 遣。密谋匿之民间……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日: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 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 可济。”遂从太子出。
(选自2015全国卷《宋史.孙傅传》)
整理ppt
6
四、翻译句子,探讨翻译技法
整理ppt
7
翻译句子1: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 亡/身/。 译文: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
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
技法一: 就是对应直译,逐字落实。尽可能要对
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
具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节词,做到字字落实。
(2)调整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的语序。
如:外连横而斗诸侯。
整理ppt
13
小结:就是对应直译,逐字落实。尽可能要对应原文,基本遵照
对 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具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节词, 做到字字落实。
留 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 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通用词语,皆保留不动。
用词语,皆保留不动。整理ppt
9
翻译句子3: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B
翻译技巧难点
如何将文言文的意境和韵味准确地传达出来 ,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突破方法包括 学习翻译理论、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技
D
巧、多做翻译实践练习等。
03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文言文常用词汇及短语
常用实词
固定短语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如“山 ”、“水”、“行”、“美”等。
如“不亦乐乎”、“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等,需熟记并理解其含义 。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章,涵盖 不同主题和风格,进行深入讲解和翻 译实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 思考、实践应用。
02 高考文言文翻译概述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
01
02
03
传承中华文化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翻译可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 化。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 课
汇报人:XX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高考文言文翻译概述 •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 • 高考文言文翻译实战演练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适应高考改革
针对高考语文科目中文言文翻译 的比重增加,本课程旨在帮助学 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应 试能力。
常用虚词
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如 “之”、“其”、“以”、“而”等 。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语法现象
判断句
以“者”、“也”为标志,表示对事物的判 断或归类。
倒装句
被动句
以“为”、“见”、“被”等为标志,表示 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需 注意调整语序以理解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