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03
展示真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高考阅卷要求和得分点
,提高答题准确性。
模拟题实战演练及讲解
模拟题选取与命制
选取与高考真题难度相当 的模拟题,进行课堂实战 演练,让学生体验考试氛 围。
答题技巧指导
针对模拟题中的不同题型 ,提供相应的答题技巧和 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答题效率。
讲解与互动
对模拟题进行详细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 记忆。
介绍了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以及增译、减译、转译等翻 译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经典文言文篇章解析
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篇章的深入解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 和理解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能够较为准确 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篇章。
不足之处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上还存在不 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练习。
改进措施
我将继续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多阅读一些经典的 文言文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深入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 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
逐字逐句翻译
对于文言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都 要仔细斟酌,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 。
保留、替换、增减词语策略
保留专有名词和术语
对于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可以直接保留,不作改动。
替换古今异义词
对于古今异义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和现代汉语规范进行替换,确保 译文准确。
增减词语以达意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减词语,使译文更加完整、准 确传达原文含义。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作者的原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1.2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翻译后的文言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便于学生理解。
1.3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体现文言文的特点。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翻译技巧2.1 词义辨析:通过对原文词语的上下文分析,准确理解词语的古代意义,并找到恰当的现代汉语对应词。
2.2 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并准确翻译。
2.3 一词多义:对于原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义项进行翻译。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翻译技巧3.1 省略句: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便于学生理解。
3.3 被动句:在翻译时,将被动句调整为主动句,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实践4.1 选取一段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让学生现场进行翻译练习。
4.2 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正确的翻译示例。
第五章:高考文言文翻译策略5.1 熟悉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规律和题型,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重点和难点。
5.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5.3 进行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特殊现象6.1 古今异义词:识别古今异义词,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现代汉语词汇进行翻译。
6.2 通假字:识别通假字,并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本字进行翻译。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并准确翻译。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7.1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天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7.2 成语典故:讲解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第34页
2、阅读下文,完毕题目(1996上海卷) 余病痞(肚子里生硬块)且悸,谒医视之,
日:“椎伏神(中药名,外形像竽)为宜。”明日,买 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 其滓,日:"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 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饲然忧。 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 又谁辨焉! 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当代汉语。
译:做官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打算。
借代:代指元军
借代:代指言语
2.意北亦尚能够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借代:代酒,可译为“酒 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力”
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第25页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带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第26页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死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四)委婉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 图吉利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 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 译时应还原其本来意思。
“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不能够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恰当,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第4页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2、在学生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上,加强学生踩点得分的意识,通过对已学的难词难句的突破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强化得分点。
2、掌握解题方法,答题步骤。
3、调动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思路以练得法,以法导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网络高三资料参考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导语设计由同学自主谈谈翻译的困惑和亮点以及平时采用什么方法去突破,由此归纳出翻译的原则标准。
译文标准:字字落实一一对应文从句顺二、自主探究,得出翻译的方法。
(温故知新)1、练一练: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归纳:留——人名、地名、官名、制度名词等2、练一练: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②“昼夜勤作息”归纳:删——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同义互用等3、练一练: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②吾妻之美我者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归纳:换——单音节词、通假字、活用、古今异义词等1、练一练:①大王来何操?②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归纳:调——变序句(主谓倒装、宾前、定后、状语后置、省略等)5、练一练:①一鼓作气,再而衰。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归纳:补——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6、练一练: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③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
归纳:猜——利用字形、句子结构、语境等揣摩三、归纳总结字字落实留删换三标准一一对应六方法文从句顺调补猜四、试一试行不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

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 为有悔。
译: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
(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精品课件.
14
翻译下列句子5:
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译:姜氏有什么满足?
第五式:
(1)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2)调整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的语序。
外连横而斗诸侯。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5分)
译文1:馆陶的百姓全都很伤心,从此居住在这里的人有数百 家。 译文2:馆陶众多百姓,一起来到边境哭泣,趁此跟从他居 住的人有几百家。
译文3:馆陶的众多百姓,在那种环境下悲伤地哭泣,因此 跟从并且居住的有几百家。
译文4:馆陶的众多百姓,围着境边悲伤流泪,趁机跟从他而 居住在贵乡的有数百人家。
.精品课件.
15
翻译下列句子6:
1.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 直: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绳。 意: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 2.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 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第六式:
贯是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精品课件.
❖ (1).译文:孙叔敖在年少的时候,出去游玩,看见长两 个头的蛇, 杀了并且埋了它。
❖ (2).译文:他的母亲说"蛇现在在哪?" ❖ (3).译文:等到(孙叔敖)长大,做了楚国的令尹,还
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精全品课国件.的百姓就信服他的仁慈了。19
想一想,试一试(拓展迁移)
❖ 2、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
文言文翻译(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比喻意译 ▪ 1、我党菁华,付之一炬: ▪ 我们当中坚分子,一下子
都被毁灭了。 ▪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 我进了函谷关,一丝一毫
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
第19页
▪ 用典意译
▪ ①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 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忘情 也
第41页
▪ (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 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 就能称 霸;自满自足而认为群臣比不上他, 就会亡国。(王、霸, 都用作 动词, 足, 意动使用方法;莫之若, “莫若之”倒置)
▪ (2)我们国家大约靠近灭亡了吧, 我所以显出了忧愁神色。(其, 表推测语气词;几, 快要, 靠近;是以, “以是”是倒置)
第26页
文言文翻译7种失误形式:
第27页
1.以今义当古义
A.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译成: 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 该再找个品质好女子。 B. (虎)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译成: 老虎咬断驴子喉咙,吃 完驴子肉,才到树林中去。
第28页
C.先帝不以臣卑劣。
译成: 先帝(刘备)不认 为我卑劣无耻。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 从师学习风尚也已 经很久不存在了。
第39页
▪ 有卖千里马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 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是千里马。这 个人就去拜见伯乐,说: “我有骏马 想要卖,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 些人和我谈生意。希望您围绕着马看 它,离开时候再回头看看它,我会付 你一天价钱。” 伯乐就围绕着马 看它,离开时候回头看它。一天之内 马价涨了十倍。
第40页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 退朝而有忧色,何也? ”楚王曰: “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 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 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 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全国卷文言翻译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 13.把文中画横线旳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 (10分)
•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 谨过常。
•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 语乱之。
• 【答案】
• (1)谢弘微生性严谨端正,举止肯定遵照礼节 法度,侍奉嗣父旳亲族,恭敬小心,超出常人。
• (2)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 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 【译文】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事奉兄长犹如事奉爸爸,弟兄 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代没有人能够赶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 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 时,谢弘微就常用别旳话题岔开。
• 元嘉九年,东乡君死了,留下资财巨万,园宅十多所,奴仆还有 几百人。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旳丧事。 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目前财 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困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 去管它。”
•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 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 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 【译文】从谢混死,到这时已经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 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时没 有什么不同。田地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长。
• 本族外姓亲戚,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旳家境, 没有谁不感叹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旳 德义所感动。谢弘微生性严谨端正,举止肯定遵照礼度, 侍奉嗣父旳亲族,恭敬小心,超出常人。
• 谢弘微自己家里历来贫寒,而嗣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 受了嗣父旳几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
•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 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B
翻译技巧难点
如何将文言文的意境和韵味准确地传达出来 ,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突破方法包括 学习翻译理论、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技
D
巧、多做翻译实践练习等。
03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文言文常用词汇及短语
常用实词
固定短语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如“山 ”、“水”、“行”、“美”等。
如“不亦乐乎”、“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等,需熟记并理解其含义 。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章,涵盖 不同主题和风格,进行深入讲解和翻 译实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 思考、实践应用。
02 高考文言文翻译概述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
01
02
03
传承中华文化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翻译可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 化。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 课
汇报人:XX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高考文言文翻译概述 •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 • 高考文言文翻译实战演练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适应高考改革
针对高考语文科目中文言文翻译 的比重增加,本课程旨在帮助学 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应 试能力。
常用虚词
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如 “之”、“其”、“以”、“而”等 。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语法现象
判断句
以“者”、“也”为标志,表示对事物的判 断或归类。
倒装句
被动句
以“为”、“见”、“被”等为标志,表示 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需 注意调整语序以理解句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该调不调.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1、直译为主。 2、字字落实。 3、译出词语、句式的特点。 4、甚至要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一致。
翻 译 方 法 探 讨
翻译句子 总结规律
翻译下列句子1:
帝号、年号 人名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第四式:
补——增补省略部分。
(1) 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 (2)按现代汉语要求补出量词部分. 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3)补出判断句中的 “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4)增补语句。 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 为有悔。
译: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 (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作业
活页作业八《梁书
孙谦传》
语助,句中表停顿, 以舒缓语气,删去 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偏义复词中陪 衬的字
译: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
第二式:
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表敬副词、发语词等; ②删去偏义复词中陪衬的字。
翻译下列句子3:
词类活用,名作 状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我从齐安坐船(将要)到临汝去 。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5分)
译文1:馆陶的百姓全都很伤心,从此居住在这里的人有数百 家。 译文2:馆陶众多百姓,一起来到边境哭泣,趁此跟从他居 住的人有几百家。 译文3:馆陶的众多百姓,在那种环境下悲伤地哭泣,因此 跟从并且居住的有几百家。 译文4:馆陶的众多百姓,围着境边悲伤流泪,趁机跟从他而 居住在贵乡的有数百人家。 正确译文:馆陶境内的百姓,全都悲伤哭泣,于是跟随他到 贵乡居住的有几百家。
第三式:换古语为今语 ①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舟”); 古文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另一单音:“余、自” ②古今异义词、虚指、名称改变的词要换: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用本字换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翻译下列句子4: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宾语:之,他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想一想,试一试(拓展迁移)
2、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 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 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 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注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1)译文: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去。 (2)译文:绮乌的守边境的官吏跪着献东西给他吃,态度 很恭敬。 (3)译文:假如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 将用什么来报答我? (4)译文:我将任用贤明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奖 赏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
(3)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译文1:天下将要用我,而我用在哪里呢? 译文2:当今天下要用我,那我又用在哪呢? 译文3:朝廷即使用我,但我还有什么用呢? 正确译文: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 用呢?
错误主要存在八个方面:
1.强作对译
2.该译不译 3.以今译古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5.胡添乱补.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6.该补不补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7.国的将领征讨
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 闻名于诸侯各国。
第一式:
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 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通用词语,皆保留不动。
翻译下列句子2: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删去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第六式:
贯是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
“文从句顺”,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 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 “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 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 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简言之,“字字 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通读全文
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信”:忠于原文,再现原意; “达”:通顺畅达,表达明确; “雅”:文句生动、优美。 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 “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 意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 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学习目标:
1.重视文言文翻译,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
翻译下列句子5:
姜氏何厌之有? 译:姜氏有什么满足? 第五式:
宾语前置句
(1)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2)调整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的语序。
外连横而斗诸侯。
翻译下列句子6:
1.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 直: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绳。 意: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 2.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 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准:信、达、雅。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留、删、换、
补、调、贯。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5分)
译文1(赵君实)和郡丞元宝藏交情很好,相互勾结,人前人后 称他为兄,从来没有受到他的指责操控。
译文2赵君实与郡丞交情深厚,赵君实所命令的,没有不 听他指挥的人。 译文3.(赵)和郡丞元宝藏有深交,大小官员,没有不听他 的。 译文4.与郡丞金银藏处相交结,前后令长,没有不听他指挥的 人。 正确译文:(赵君实)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往来,结交密切,先后 来到馆陶做令长的人,没有不受他指挥的人。
国年官地 无意虚词 省略句式 忠实原文
领会大意 保留不译 陪衬删去 补充通顺 力求直译
一一对应 活用通假 特殊句式 字词句篇
斟酌词义 通通换替 调整语序 前后联系
1、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叔敖杀蛇 刘向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 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 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 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 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 序・杂事一》注释:阴德,指有徳于人而不为人所知。 (1).译文:孙叔敖在年少的时候,出去游玩,看见长两 个头的蛇, 杀了并且埋了它。 (2).译文:他的母亲说"蛇现在在哪?" (3).译文:等到(孙叔敖)长大,做了楚国的令尹,还 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全国的百姓就信服他的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