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 天气和气候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件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件湘教版

温带大陆性气候
总结词
四季分明,降水较少
详细描述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内陆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量较少,气候干 燥。
04 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总结词
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 阳辐射量不同,导致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差异。
详细描述
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的入射角度减小,地面单位面积 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少,导致气温逐渐降低。同时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影响 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布。
气象预报
气象部门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卫星云图,发布天 气预报,为公众提供未来天气信息。
经验判断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观察到的现象,如动物行 为、天空颜色等,进行经验判断。
如何应对不同的天气和气候?
准备衣物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准备适当的衣物,如夏季穿轻薄透气的衣物, 冬季穿保暖的衣物。
调整出行
在恶劣天气下,如暴雨、大风等,应尽量避免外出或采取相应的防 护措施。
大小和位置等都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天气和气 候》课件湘教版
contents
目录
• 课程导入 • 天气系统 • 气候类型 • 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因素 • 实践与应用
01 课程导入
什么是天气和气候?
天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短时间(如一天内)在某一特定地点 所经历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 风速、风向等。
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热带气旋(台风)
台风结构
解释台风的内部结构,包括风眼、 螺旋云带、台风眼壁等。

《天气与气候》教案(通用5篇)

《天气与气候》教案(通用5篇)

《天气与气候》教案(通用5篇)《天气与气候》教案篇1天气与气候教案高中地理教案其次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五节天气与气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同学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分,气团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锋面的概念、形成。

2.使同学学会运用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学问,分析锋面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

3.使同学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培育同学不断探求新学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冷锋与天气。

教学难点锋面与天气。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投影片(世界气团分布图——复合片)、板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一节我们讲第五节,天气与气候。

它是在综合前四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并联系实际说明气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全章的总结。

【板书】第五节天气与气候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要求已经记录了这几每天气预报。

【提出问题】我们每天在听天气预报,今日天气和昨天相同吗?谁来说明最近两天的天气状况?什么是天气?同学回答。

【老师总结】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北京,那么北京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同学回答。

【老师总结】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每年都如此,是有规律的,比较稳定的,而天气是瞬息万变的。

【转折过渡】那么什么因素影响天气与气候呢?【板书】二、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1.气团介绍气团的概念。

同学阅读,画在书上。

【出示投影】“世界气团分布图”【提出问题】气团定义(概念)中的“广阔范围”有多大?【指图讲解】看图,整个北太平洋地区,主要是一个热带海洋气团。

【承转】这么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是怎么形成的?介绍气团的形成。

【提出问题】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同学回答老师讲解】是地面辐射,即对流层大气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主要受地面影响。

【提出问题,同学争论】看投影片在陆地和洋面的交界处有没有气团形成?为什么?假如大团空气运行到太平洋洋面上空,立刻又移走了,是否形成气团?【同学回答,老师总结】在陆地与洋面交界处不行能形成气团,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均一;大团空气运行到太平洋洋面上空,立刻又移走了,不会形成气团。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测量方法:温度表单位:摄氏度℃气温状况包括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温度测量方法:温度计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内,观测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平行二、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曲线1、一般规律:午热晨凉(日变化),冬寒夏暑(年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的差,反映反映一地区七万日变化的剧烈程度最高气温一般在午后两点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后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反映一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北半球月均温最高在7月夏季最低温在1月冬季(南半球相反)三、气温的空间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等温线图:由等温线组成的图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3、气温的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反之。

(基本因素)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2)海陆分布: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

冬季反之3)地形、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赤道雪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度变化小。

4.2 降水和降水分布一、降水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单位:毫米mm一地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分类: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少雨型、湿润型三、降水的空间分布1、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降水量线图: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2、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地形、地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原因: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爬升时,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3、地球雨极——乞拉朋齐因其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对生产、生活 天气影响农业;天气影响交通;天气
的影响
影响生活;等等
二、天气预报 1.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1)通常,天气预报要预告一日或多日内阴晴、 气温 、

降水 和风等情况。 ⁠
(2)风向与风力:风向是指风的 来向 ,风力等级表示 ⁠ 风速 的大小。 ⁠
2. 常用的天气符号 晴 多云
雷阵雨雨夹雪
大雨
冰雹
雾 霜冻 沙尘暴
释疑解惑 风向与风级的判断: (1)符号组成:表示风的符号由风向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
风向杆表示风的来向,风尾(或风旗)表示风力的大小,垂 直于风向杆的顺时针一侧。
(2)风力、风级:一个长线风尾表示2级风,一个短线风尾表 示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图4-1-1
(3)风向:沿着风向杆从风尾(或风旗)吹来的方向。 如: 表示北风6级, 表示西南风5 级, 表示西北风 10级。
7. 下列关于“回南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D) A. 气温降低,适宜登山踏青 B. 降水量大,造成城市内涝 C. 万里晴空,适合晾晒衣物 D. 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受“回南天”影响,下列商品销量最有可能增加的是( D )
A. 防晒
B. 防风
C. 防雨
D. 防雷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曾经,该地雾霾天气频繁。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 气的有( A ) ①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 ②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 ③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灶 ④私家车尾气影响不大,不用控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其他天气符号:霜冻、雾、冰雹、沙尘暴等。要特别注意 沙尘暴的符号中箭头是朝右的,如果朝上则表示的是扬沙 天气。

第6讲 天气与气候

第6讲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知识串讲】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二、气候形成因子形成气候的因子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四个因子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气候、气候和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是;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和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气候(受控制)和气候(常年受控制)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气候(湿季受控制,干季受控制)和气候(受交替控制)。

9.各大洲的气候分布特点: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欧洲——海洋性气候分布较广,并向东北延伸;非洲——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大洋州——半环状分布,向西部敞开;南北美洲——西部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带状分布;南极洲——单一的冰原气候;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四处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地峡大陆东岸虽然不在赤道附近,却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西侧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东非高原(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虽然在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不具备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水热条件,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理教案[第四章 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地理教案[第四章 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地理教案[第四章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

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什么叫天气,什么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

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㈡教育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⑴学生通过阅读P55“天气”、“气候”二个框题的内容,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

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天气是短时段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⑶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这是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是该节教材的特色之一,如学生在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为此,教材还安排了P57练习2加以实践。

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求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课件 天气与气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课件 天气与气候

D.周五
【点拨】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的差,周四气温日较差为12 ℃最大。
练能力
【点拨】根据天
气符号可判断出
周五有雾,不利
3.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C ) 于户外活动;周
A.周二小雪转大雪
二是雾转晴;周三是晴转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多云,但气温下降;周六
C.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是雾转多云。
D.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练能力
[中考·东营]为引入气流缓解雾霾,北京正在建设多条宽度 500米以上的通风道。读北京市某两周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图3 -1-7),回答4~5题。 4.读图可知,这两周
内北京空气质量最 好的一天是( C ) A.15日 B.17日 C.24日 D.27日
练能力
5.下列关于通风道建设对北京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核心笔记
一、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_午__后__2_时__左右,最低气温 出现在__日__出____前后;最 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叫_气__温__日__较__差___。
核心笔记
2.年变化
核心笔记
月平均 气温
北半球 大陆 海洋
南半球
大陆
海洋
最高值 __7_月___
8月
__1_月___
2月
最低值 1月
__2_月___
7月
__8_月___
气温_年__较__差___=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冷 月平均气温
核心笔记
二、气温的分布 1. 等温线图的判读
通常用_等__温__线___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同一条 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通常根据等温线的 ___延__伸___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 的___疏__密___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 线的___闭__合___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具体 如下表所示: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1天气和气候课件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1天气和气候课件
利用图表展示观测数据的 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如 绘制气温曲线图、降水量 柱状图等。
相关分析
探讨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 相关关系,如气温与湿度 的关系、风向与风速的关 系等。
05
应对不同天气和气候条件
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针对极端天气事件制定应急计划
01
包括疏散路线、紧急避难所和救援资源的准备。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
连续观测
对某一气象要素进行连续不断 的观测,并记录数据变化,如 连续记录风向风速变化。
自动记录
使用自动气象站等设备进行自 动观测和记录,实现数据的实 时更新和存储。
分析天气现象数据
01
02
03
统计分析
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平均值、极值、标准 差等统计量,以揭示天气 现象的规律和特征。
图表分析
影响
候变化的关系

影响及责任
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类型出现垂直分异。
影响气候形成因素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的强弱,进而影响气候的 冷暖。
下垫面状况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形成 和变化有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 因素。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排放温室气体等 方式影响气候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 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 四季分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60°的大陆内部。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02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答案 气候现象 解析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 少的情况。属于多年都出现的共同特征,属于气候 现象。
拓展练习1:下列关于金华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8 .4 ℃, 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
5.空气质量报告
①查阅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6.人类与气候
①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
知识结构
要点梳理
一、天气 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 向和降水)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2.天气的组成要素: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空气的温度。测量工具:普通温度计和最高温 度计、最低温度计。 4.风 (1)形成原因: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的高低差异。 (2)基本要素:风向;风速。
热点二
识读天气图
要点提示: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
典例分析2:读如下某日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低 气压控制 (1)从天气图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在______ 下,天气特征为________ 阴雨 。 高气压 控制 (2)西北的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在________ 晴朗 。 下,天气特征为________ 台风 , (3)台湾以东洋面有一个________ 气流受它影响,台湾省、福建、 浙江沿海将出现大风降雨 ________天气。
热点聚焦
热点一 天气和气候辨析
要点提示: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
度、气压(风向和降水)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
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 况和极端状况。
以下古诗词中所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现象?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 解析 天气现象 反映了短时间天气变化特征
二、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 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①纬度位置(基本因素);②海陆分 布(海陆的比热差异);③地形;④季风 3.季风 (1)主要成因:海洋和陆地的比热性质差异形成。 (2)冬季风(西北风):寒冷干燥、降水少。 (3)夏季风(东南风):温暖湿润、降水多。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答案 天气现象 解析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 的。也是对流雨(降雨类型中的一种)的极好写照, 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 范围小,历时短等。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答案
气候现象
解析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 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பைடு நூலகம்
( D )
热点三 气象灾害
• 要点提示:列举寒潮、台风和洪水等主要的气象灾害
及了解防灾抗灾的措施。
典例分析3 :2010年7月16日,台风“康森”在海南登 陆,17日夜间再次登录越南北部,并于18日凌晨减弱 为热带低压,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台风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B.在台风眼里出现狂风暴雨 C.台风对于缓和高温和旱情有积极的作用 D.台风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节 解析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 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 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 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眼风平浪 静,一般发生在夏季。
三、人工降雨 1.冷云人工降雨: (1)将冷冻剂干冰喷洒到云中,使云内的温度迅速下降,这 样过冷水滴极易冻结,从而可形成大量冰晶,冰晶增大 增多,即可下落为雨。 (2)云内播撒碘化银,形成大量人工冰核,从而使云中形成 很多冰晶,冰晶增大增多,即可下落为雨。 2.暖云人工降雨 用飞机等向云层播撒氯化钙、氯化钠等吸湿性强的微 粒,将这些微粒作为凝结核,在云中吸收小水滴,小 水滴相互碰撞合并为雨滴,降落为雨。
四、中国的气候 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 (1)季风气候区:是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而降水主 要来自湿润的夏季风。 (2)季风气候区的范围: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 (3)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 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考点扫描
考试内容 1.天气与气候 ①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2.人工降雨 ①列举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 3.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 ①描述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②描述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 a a a a b a a 考试要求
4.气象灾害
①列举寒潮、台风和洪水等主要的气象灾害 ②列举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抗灾的措施
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指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 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 (2)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特点: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 中在夏季,随季节变化大。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 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
五、大气污染和空气质量报告 1.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及烟雾、工 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 2.大气污染的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3.空气质量指数: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 颗粒物和臭氧等。 4.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首要污染物、污染指数、污染 级别、今日实况、明日预报等。 六、人类与气候 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等现象。
解析 从天气图看,该日我国东北地区在低气压控制下, 天气特征为阴雨天气;而西北的新疆、甘肃、内蒙古西 部却在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台湾以东洋面上有一 个热带气旋(台风)气流,受台风影响,台湾、浙江、福 建将出现大风、降雨天气。
拓展练习2: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是低气压控制 B.乙地是高气压控制 C.丙地气压系统过境时会形成降水 D.丁地气压系统过境后气温会降低
5.湿度 (1)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气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百分数)。 (2)观测湿度用湿度计,常用的是干湿球湿度计,由干球 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 (3)干湿差大,则相对湿度小。气温高,空气容纳水汽多。 6.降水 (1)降水形成过程: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 云滴增大→形成降水。 (2)降水包括雨(最常见)、雪、冰雹等。 (3)降水量: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用毫米作单 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