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博览期末论文
世界民族音乐鉴赏期末论文

学院:国际法学院班级:金融法1141 学号1120377101 姓名:夏雪凌序号:98浅析哭嫁及哭嫁歌——以仡佬族和土家族为例摘要:哭嫁,是指出嫁的姑娘在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
但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哭嫁就形成了不同的形式,从而民族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也让他们的音乐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
哭嫁歌以哭诉的形式为主,不但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传达了真挚的感情,还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土家族仡佬族哭嫁歌风俗习惯哭嫁,是指出嫁的姑娘在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
它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
但是,今天婚姻自由了,但还是存在着哭嫁,不过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仪式,是一种传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
而出嫁的女子哭嫁时,需要唱“哭嫁歌”。
“哭嫁歌”是一种习俗民歌。
“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无确切史料证实。
但它最早出现的文字根据,见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08)的“竹枝”词中:“十姊妹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
”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
另外,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载:“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
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曰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
”从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哭嫁歌”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相当流行,只是名称不叫“哭嫁歌”,而称为“十姊妹歌”。
[1]“哭嫁歌”在许多地区、许多民族中存在过,但是在今天存在哭嫁这一习俗和“哭嫁歌”这一习俗民歌的民族并不是很多,不过就我所知土家族和仡佬族中还流传着这种古老的习俗和有趣的歌曲。
一、仡佬族的哭嫁和哭嫁歌(一)哭嫁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世界音乐文化之旅作文

世界音乐文化之旅作文世界音乐文化之旅作文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界音乐文化之旅,欢迎大家前来查看,仅供参考哦!世界音乐文化之旅作文一在我的心中,有一个小世界。
那是一个音乐的小世界。
在那个世界中,总会有万千种感悟在荡漾。
孤月下的那一篇华章,让我把心归于平静。
惊鸿月光撒在了琴键上,我静静地坐在钢琴前,用心去悟这首毫无涟漪的曲子。
那旋律如群山之间的湖水一样的平静,平时毛毛糙糙的我很难将它发挥出它真正的颜色。
但是,我并没放弃练习它,因为我经受不住它那种境界的诱惑,那种五蕴皆空的境界,我用手指轻轻地触动着每一个四分音符,让那美妙的音乐缓缓地流进我的心中。
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浸透了我的心,慢慢地让我走到了心境之门。
推开这扇门,慢慢地走进去,逐渐地我感悟到了:我心归于平静。
烛光中的那一支舞曲,多瑙河中的细腻。
淡淡的烛光散发着秋天的浪漫,细腻的旋律在氤氲空气中弥漫。
那华美的华尔滋舞曲使人不禁挪动着自已的脚步。
望着那钢琴老师那双红肿着的大手,使我心中产生了疑问,这样的手是如何演绎出那烛光般的细腻呢?那轻柔之音,又是如何在琴弦那上下振动之中流淌出来的呢?音乐停止,房间里一片寂静,钢琴老师示意我来弹之曲子。
我忐忑不安地坐在钢琴前,将那颤抖的`手轻轻地放在琴键上。
虽然我的手很小,但却弹不出那种细腻的感觉。
钢琴老师问我:“你知道巧克力在口中漫漫溶化的感觉吗?”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其实弹这样的曲子就像在品味巧克力一样,细细地吸吮,慢慢地咀嚼,只有这样,才能将曲子中的细腻发挥出来。
”老师的话如一双大手,慢慢地牵着我走到了心境之门前,我推天了那扇心境之门,慢慢地走进去,逐渐地让我感到了,那细心之中的美丽,细心做事,一切都会变得美丽。
那音乐的世界犹如沸水之中的茶叶,在那一沉一浮中,溢出那泌人的茶香,平静,细心……这一个个人生真谛如茶香一般浸透了我的心灵。
世界音乐文化之旅作文二我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神采飞扬?是什么来得悄声匿迹,走得无影无终,却能点燃内心的熊熊火焰?是什么来得悄然无声,走得匆匆忙忙,却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美丽?是音乐!你一定羡慕过站在舞台上的音乐家。
音乐鉴赏期末论文-我的音乐体验

音乐展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类音乐展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展览,感受颇深,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心得。
一、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在音乐展览上,我看到了各种风格的演奏,有古典、民族、流行、摇滚等,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古典音乐优美动听,让人陶醉;民族音乐淳朴自然,令人陶醉;流行音乐时尚动感,让人热血沸腾;摇滚音乐激情四溢,让人热血沸腾。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跨越时空,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音乐的力量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在音乐展览上,我看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
他们或用激情四溢的演奏,或用优美的舞姿,展示着音乐的力量。
音乐能激发人们的潜能,让人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痛苦中找到慰藉。
正如一位著名音乐家所说:“音乐是心灵的良药,能治愈人们内心的创伤。
”三、音乐文化的传承音乐展览是一个展示音乐文化的平台,它见证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元素的完美结合,如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音乐与生活的融合音乐展览让我认识到,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影子,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丽。
例如,在散步时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在家庭聚会时,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增进感情。
音乐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五、音乐教育的启示音乐展览让我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在音乐展览上,我看到了许多青少年对音乐的热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音乐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世界因音乐而彩作文

世界因音乐而彩作文引言音乐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
它无国界、无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将人们连接起来。
世界因音乐而彩,因为音乐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它在各个国家和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音乐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影响,并说明为何世界因音乐而变得更加多彩。
音乐的普遍性音乐作为一种非言语交流的方式,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引起人们共鸣。
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无论你说什么语言,音乐都能够触及你的内心。
音乐是一门国际语言,它能够传达情感、表达观点,并帮助人们理解彼此。
不论是悲伤还是快乐的情感,音乐都能够成为我们的情绪宣泄和共鸣的媒介。
当我们听到某首歌曲时,即使我们不懂其中的歌词,也能够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这正是音乐的普遍性所在。
音乐的多样性尽管音乐具有普遍性,但它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展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例如,拉丁音乐在南美洲非常流行。
它通常具有热情洋溢的旋律和节奏,让人忍不住想跟着节拍起舞。
而在欧洲,古典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它以其优雅和复杂的音乐结构而闻名于世。
此外,亚洲的音乐也各具特色。
中国的古典音乐以其独特的乐器和韵律而闻名于世,而日本的传统音乐则在细腻和平静中表达着深厚的情感。
所有这些音乐的多样性使得世界因音乐而变得更加多彩。
当我们欣赏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音乐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独特的魅力和美。
音乐的影响力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音乐能够触发人们的情感,激发创造力,并成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在历史上,音乐经常被用作社会运动的象征和抗议的表达方式。
例如,美国的民权运动时期,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和乔安娜·巴培克等人用他们的音乐呼吁平等和正义。
他们的歌曲激发了无数人的意识,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此外,音乐还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世界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迷人的国度10软件一吴松 10030431 海顿说: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经过上世界音乐鉴赏选修课的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而现在流行乐坛天王周杰伦的《青花瓷》却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精髓,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
而对于西方音乐,美国的流行音乐作为西方流行音乐的主体,产生的爵士乐、廷潘胡同歌曲、乡村音乐、拉格泰姆布鲁斯、摇滚乐等对世界音乐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而贝多芬、莫扎特等创作的《命运交响曲》、F大调等西方古典音乐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中国艺人SHE的《不想长大》,吴克群《为你写诗》等谱写的许多流传甚为广泛的歌曲其中所用的旋律都来自一些西方古典音乐的改编。
除了知道了世界上众多形式各样的音乐形式,我还对世界上众多的乐器有了许多认识,乐器之王-钢琴、乐器之后-小提琴、乐器王子-吉他。
老师通过让我们欣赏了许多著名的歌曲后,对所使用的乐曲的问答,更让我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管风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无论对于世界上何种音乐,它们都有相同的作用: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
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
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世界音乐》期末论文

世界音乐班级姓名学号学院谈感想上个学期选修了音乐鉴赏课,收获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了解了专业音乐和民族音乐。
这学期很幸运的是又选修了世界音乐,在这个课堂上让我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音乐,感受了音乐的力量。
原来音乐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还是可以表达其他情感的,而我忽视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这也纠正了我在以往对音乐的狭隘认知。
世界各地由于有不同的人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汇聚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大餐。
世界音乐带领我们领略了亚洲音乐线性横行;感受欧洲音乐纵向和声;欣赏美洲音乐融合特色;体悟非洲音乐打击节奏乐;发现大洋洲自然音乐美。
世界音乐带领我们乘坐音乐之舟环游世界,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文化风格,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
说道亚洲音乐除了中国音乐,还有日本音乐、印度音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音乐,当属古代音乐和民族音乐最让人欣慰了。
至于现代音乐很多都是跟在西方音乐后面,成为缺少原创的快餐音乐。
在一片学习西方钢琴的喧嚣中,也就只有最具中国特色的弦乐器——古筝和二胡,能带给我们属于自己音乐的喜与悲了。
受中国古代音乐影响很大的日本音乐融合了民族特征,发展出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清远、宁和的音乐风格。
源于中国萧的日本的吹奏乐器尺八就是日本创作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
亚洲音乐中很重要的一种音乐就是印度音乐了,特别是佛教音乐也给中国音乐带来很大的影响。
印度南北方形成的以北印度为中心的印度斯坦音乐,体现了伊斯兰音乐的风格;南方则形成了以南印度为中心的卡纳提克音乐。
因此印度音乐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这也使得印度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中国音乐舞台大多充斥着具有欧洲音乐风格的音乐元素,那么就来感受原滋原味的欧洲音乐。
欧洲音乐追求的富于动力的立体音乐美,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引领了当代世界音乐。
特别是,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摇滚音乐,蓝调音乐,以及重金属音乐。
同时,欧洲的一些音乐大家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音乐财富,给人一种欧洲音乐很有底蕴的感觉,那些音乐大家仿佛是不可被超越的。
2024年世界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2024年世界音乐欣赏心得体会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到了2024年。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音乐作为一种强大的情感表达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世界音乐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丰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2024年世界音乐的欣赏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世界音乐的多样性。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音乐已经不再受限于地理和文化的界限。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风格相互交融、融合,创造出全新的音乐形式。
比如,拉丁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热门音乐类型,如拉丁流行音乐。
在2024年,这样的合作和融合变得越来越普遍,音乐创作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广阔。
通过欣赏这些融合了不同文化元素的音乐,我体验到了世界音乐的无限魅力。
其次,我深深地感受到音乐在传递情感和与人连接方面的力量。
无论是听歌曲还是演唱会,音乐都能激发起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在2024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让人们更容易与之产生共鸣。
我发现,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我可以倾听着歌手的感情,与他们一同共鸣,从中寻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
音乐也成为了我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一个共鸣的出口。
另外,我也注意到在2024年,音乐与科技的融合带来了新的音乐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音乐已经不再局限于纯粹的听觉感受,而是融入到更广阔的感官体验当中。
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音乐的演出中,感受到更加真实和震撼的音乐体验。
同时,人工智能也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过算法和人工智能的辅助,音乐创作者可以更加容易地创作出新的作品,展现出更高的创造力。
这种科技与音乐的结合为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音乐盛宴,让我对未来音乐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最后,我还想谈谈音乐对社会的影响。
在2024年,音乐不再只是个人的享受,而是成为了促进社会团结和传达社会声音的重要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一:
融合的血液
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古典和流行的认识,似乎仍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概念。
一个象征古老,一个象征新鲜;一个表现庄重华美,一个抒发情绪性格。
不管怎么说,古典和流行似乎总是有点格格不入。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中类别的称呼,是相对于轻音乐、通俗音乐等类别而存在,它本身并没有严格明确的解释或者定义。
在我看来古典音乐是优美而又华丽的,聆听古典音乐或能感受到乐思,或能体会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而流行音乐则是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和传统音乐。
流行音乐是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音乐,正所谓雅俗共赏。
流行音乐往往能使人产生共鸣,这也正是其吸引人之处,听流行音乐可以调动人的各种情感,给人以轻松的感受。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为了满足人们对事物新的要求,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逐渐走上了不断融合的道路。
融合,就是互相借鉴,相互渗透。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通过吸收对方的精髓部分,加入到自己的音乐形式内,构成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王力宏、周杰伦的一些歌曲中,就融合了古典乐器和歌曲与现代元素,例如王力宏的作品中,将古琴、琵琶的音色与流行音乐进行了融合;再如周杰伦的很多作品,在流行音乐中注入了戏曲与京腔歌曲等元素。
但也正是因为融合,使他们的音乐更加多元化,更加有吸引力。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并不是格格不入的,只要找到共同点和切入点,二者就可以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同时产生特别的效果。
音乐的融合是音乐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体现,为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题二:
谈“谭卞之争”
在音乐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争论,那就是“谭卞之争”。
卞祖善先生说“谭盾的音乐作品是玩出来的”,他认为音乐是由乐音组成的,是有旋律的;而谭盾先生确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可以成为音乐,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是无法替代的音乐。
谭卞之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音乐观念上的争论,二人对音乐的认识不同,理解不同,造就了二人不同的音乐观念。
这也许就是矛盾的原因吧。
对于这两个观点,我想不能用同意那个来进行简单地阐述,我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谭卞之争”双方的观点。
我个人很喜欢《卧虎藏龙》中谭盾先生的配音,独特的音乐触感,烘托出了独特的气氛。
其实把音乐当成一种游戏也并不是不好的,音乐应该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是感情的体现。
玩出来的音乐也可能别有一番韵味。
谭盾先生的音乐理念是回归自然,倾听自然之声,就如《永恒的水》,让人不自觉的感受到了自然的召唤。
这是一种不拘于形式的音乐吧。
但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有各自的准则,旋律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谭盾的音乐在旋律感上却并不强。
卞祖善先生的观点如此看来也不无道理。
音乐创作确实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不能过分的自由散漫,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却并不突兀,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特定的形式,而谭盾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会被所有人接受。
乐音和噪音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但它们却都能成为构成音乐的元素;谭卞之争的双方虽然对音乐的观点不同,但却都坚持了音乐创作的原则。
在坚持传统音乐观念的同时,为音乐注入自由的元素,我想未尝不可,甚至会有更好的音乐效果也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