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_PDF压缩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园测试卷》(附答案)一、基础训练营(43分)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6分)凝然(níng yí)汲水(xījí)刹那间(shàchà)尽管(jǐn jìn)转化(zhuǎn zhuàn)晃动(huàng huǎng)2.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9分)(1)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yí()了。

(2) XX工业园心木的yāng miáo()有时mò mínɡ í miào()地kū wěi()了。

(3)人都是chì luǒ luǒ()地来到这个世界。

(4)树木经过yī fān()duàn liàn()后,变得那么yōu yǎ()自在,显示出bó bó shēng jī()。

3.补充词语,再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10分)不知所() 语重心()目不转()()无虚席养()处优惊心动()(1)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3)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4)形容注意力集中。

()4.给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6分)(1)孰为汝多知乎?A.谁说你知识渊博呢?()B.为什么你知道得多呢?()(2)使弈秋诲二人弈。

A.让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

()B.让弈秋和两人下棋。

()(3)孔子不能决也。

A.孔子的态度不坚决。

()B.孔子也不能是怎么回事。

()5.按要求写句子。

(12分)(1)太阳向人们挥挥手,走到西山后面了。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翡翠(fěi)榛子(zhēn)蜜饯(jiàn)掺和(cān)B.骡马(luó)娴熟(xián)唾沫(tuò)肿胀(zhǒng)C.皎洁(jiǎo)机杼(zhù)正月(zhèng)獠牙(liáo)D.演绎(yì)吞噬(shì)脱缰(jiǎng)响彻(qiè)二、读句子,写词语。

(6分)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回当地的特产。

他送给奶奶澳洲枣(áo zhōu),用的和田大枣,送给爷爷吃椒子(jiāo zi)用的山西陈醋(chén cù),送给表弟河北迁西的板栗(bǎn lì),送给外婆四川泸州的竹块(zhú XXX),还给我和妹妹带回农家纸糊的风筝(fēng zhēng)……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

(填序号)(3分)素:①白皙的。

②本来的。

③平素,向来。

1.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3)2.纤纤擢素手,XXX弄机杼。

(1)3.我们要做一名有素质的公民。

(2)四、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10分)灯结()()()不同()堂大()万象()()()心()欲能()善()1.在新春来临之际,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装点,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2.少数民族的姑娘们服饰华丽,饮食风俗虽然与我们不同,但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却紧紧相连。

五、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世界上有一些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意味呢?这幅年画中,有一只大红色的腰鼓,代表着喜庆和欢乐;花饰和燕子则象征着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而红色的灯笼和对联则代表着繁荣和平安。

这些寓意和象征意味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们既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些吉祥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除夕夜,家家都在赶着做年菜,到处弥漫着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满各种年画。

每家每户都要灯火通宵,不停地放鞭炮,除非是万不得已在外工作的人,否则都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几乎没有人会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与除夕形成鲜明对比:除夕街上人山人海,而初一则是全城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整个城市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开始拜访亲戚朋友,女人们则在家中招待客人。

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供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尤其是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最为有名。

不过,最初的两三天庙会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都忙着互相拜年,无暇顾及。

到了初五初六,庙会才开始热闹起来。

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据老年人说,还有赛骆驼的。

这些比赛并不是为了争夺第一名,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骤马与骑者的美妙姿态和娴熟技能。

1.除夕夜,人们赶做年菜、穿新衣、门外贴对联、屋里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

2.画“”的句子属于描写句,用来描写初一和除夕的不同情况。

3.初一与除夕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夕街上人山人海,家家户户都在庆祝;而初一则是全城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整个城市都在休息。

4.从画“”的句子中的“除非”“必定”两个词语我知道了,人们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庆祝除夕。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3分)A.万象更新平易近人临危不具水青玉洁B.随心所欲融会惯通博古通今喜笑颜开C.行善积德开卷有益发愤图强雷历风行D.万不得已截然不同青面獠牙满园春色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rán shāo shāng fàn hè kǎrǎn gāngcǎi huìcāi xiǎng làròu tōng xiāo三、用“\”画掉加点字的不恰当的读音。

(3分)弟弟的咽.(yān yàn)喉发炎了,咽.(yān yàn)不下东西,他难受得呜咽.(yān yàn)起来。

四、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组是( )。

(3分)A.上半月的初旬过年的味道各色的年画B.很小的小孩子特有的季节最闲的时候C.有名的老铺子快乐的日子分外热闹D.娴熟的技能接替客人有声有光地玩耍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藏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3.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六、读下列句子,写出其中蕴含的情感。

(6分)1.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七、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填空。

(14分)1.《》向我们介绍了北京春节节日习俗的丰富多彩,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腊八粥》全文围绕“”全家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2.《寒食》是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今天人们喜欢用此诗中的“”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迢迢牵牛星》取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4.青青园中葵,。

(古诗填空)八、课内阅读。

(10分)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重点字词。

饺子擦黑眨眼通宵元旦燃放亲戚小贩摆摊轿车骆驼塞灌搅和浓稠熬粥染缸脏水筷子汉宫五侯盈盈脉脉栖鸦栗子掺和唾沫榛子响彻初旬僧人脱缰吞噬演绎咆哮雄浑敦厚黄焖鸡蜜饯演绎腊八粥有声无力糊糊涂涂两面三刀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例题:(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栗.子(lì√ mù)掺.和(chān cān√)(二)辨字组词。

拌(搅拌)肖(生肖)伴(伴侣)宵(元宵)(三)多音字组词。

zāng(脏水)脏zàng(心脏)(四)近义词。

充足——(充裕)娴熟——(熟练)分外——(格外)(五)反义词。

娴熟——(生疏)间断——(连续)热闹——(冷清)(六)填写修饰词。

(热闹)的除夕(红红)的对联(美好)的姿态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唾.沫(tuò tuì)塞.灌(sāi sēi)黄焖.鸡(mēn mèn)初旬.(xún jù)榛.子(zhēn qín)蜜饯.(jiàn qián)五侯.(hóu hōu)响彻.(chè qì)演绎.(yì zé)2.辨字组词。

腻()栗()匙()贰()粟()题()喝()快()侯()褐()筷()候()脉()宫()戚()咏()官()威()3.多音字组词。

()()()()散咽()()()()()()4.近义词。

预备——()松劲——()惊异——()嘟囔——()吞噬——()柔顺——()雄浑——()敦厚——()压抑——()稀奇——()截然不同——()万象更新——()万无一失——()有声无力——()随心所欲——()5.反义词。

充足——()稠——()松劲——()稀奇——()敦厚——()压抑——()截然不同——()随心所欲——()6.填写修饰词。

()的技能()的老铺()的话()的牛皮船()的江水()的歌声()的唐东杰布()的性格二、佳句积累。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词句段运用一、读拼音,写调语。

(9分)làyuèshāng fàn qīn qi tián nìhèsè()()()()()tāng chídiǎn rán qīng yíng jiǎo bàn()()()()二、选择题。

(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正.月(zhēng)嘟囔.(náng)初旬.(xún)B.咽.下(yàn)稠.密(chóu)黄焖.鸡(mèn)C.栖.息(xī)王侯.(hòu)含情脉脉.(mò)2.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通霄水绞摆摊残灯未庙B.板栗肿胀碗筷无可奈何C.僧人脱僵演译青面獠牙3.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求知欲./ 随心所欲.B.东张.西望/ 张.灯结彩C.素.净/ 素.不知道D.精益.求精/ 益.发浓稠4.对下面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夸张)B.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拟人)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反问)5.“京味儿”语言是老舍作品的一大特色,下面不带有“京味儿”的句子是()。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C.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锅里搅和。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顺序,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几天。

B.《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详细,等粥写得简略。

C.藏戏的特色是: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三、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请仿照写一写。

(6分)(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1)过年的时候吃鱼:(2)建筑上雕刻蝙蝠:(3)中秋的时候吃月饼:四、根据要求填一填。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每空1分,共8分)rán fànɡtōnɡ xiāo bǐ cǐbǎi tān()()()()luò tuo hè sèjiǎo bàn wū yā()()()()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蜜饯.(zhàn)正.月(zhēnɡ)骡.马(luó)B.唾.沫(tuò)肿.胀(zhǒnɡ)搁.下(ɡé)C.札.札(zhá)机杼.(zhù)獠.牙(liáo)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蜡月一律彩绘沸腾B.小贩元宵鞭泡搅合C.浓稠粉碎浪漫解释3.下面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下面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盈门”。

D.建筑上有“云”的图案,寓意“风起云涌”。

5.下面和“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一句写法不同的一项是()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天一擦黑,鞭炮就迫不及待地挤上来凑热闹。

C.在这些粗壮的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6.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比如安徽的()、河南的()、浙江的()、四川的()都非常有名。

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豫剧黄梅戏越剧川剧B.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C.黄梅戏越剧豫剧川剧D.黄梅戏豫剧越剧川剧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同的节日吟诵不同的诗句。

寒食节时我们会吟诵韩翃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七夕节人们会吟诵《迢迢牵牛星》中的诗句: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时会吟诵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中秋节我们会吟诵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

(20分)1. 读拼音,写词语。

(6分)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 bā zhōu( )。

除夕夜家家灯火tōnɡ xiāo( ),biān pào( )声不绝。

正月初一,吃完jiǎo zi( ),人们忙着彼此hè nián( ),小孩子们则喜欢去庙会上看sài luò tuo( )。

2. 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正.月(zhēnɡ) 掺.和(cān) 翡.翠(fěi)B. 骡.马(lǘ) 似.的(shì) 藏.戏(zànɡ)C. 搅和.(huo) 嘟囔.(nɑnɡ) 栖.息 (qī)D. 吞咽.( yān) 汤匙.(chí) 水浒.传(hǔ)(2)下列生字的笔顺或笔画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盈”字的第二笔是“”。

B. “章”字的最后一笔是“”。

C. “粥”字共有十二画。

D. “蒸”字共有十三画。

(3)下列字形、加点字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摊贬王候悬.灯结采(挂着)B. 轿车彩绘札扎弄机杼.(梭子)C. 沸腾解释泣涕零.如雨(零散)D. 染缸奈何万象更.新(改变)(4)下列关于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年吃鱼,寓意年年都有鱼吃。

B. 春节门上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到了。

C. 中秋吃月饼,寓意甜甜蜜蜜。

D. 重阳节登高,寓意渴望报效祖国。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进行集体活动时要遵守纪律,不能随心所欲....。

B. 这种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C. 与老战友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祖父哄堂大笑....的声音。

D. 春风拂过,草儿抽芽,花朵绽放,蜂蝶飞舞,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

(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
yuán dàn()那天晚上,我想吃yuán xiāo(),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 zi(),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

妈妈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tānɡchí()舀了一点儿chãn cù()倒在碟子里当作料。

我用kuài zi()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
(二)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4分)
A.万象更新张灯结采残灯末庙
B.能歌善舞行善积得身无分文
C.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牛郎织女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
..才把它抱住。

( )
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
..的时候。

()
4.藏戏与其他戏剧的特点截然不同
....。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22分)
1.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10分)
(1)比喻句:
(2)拟人句: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4分)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
..一律
是玻璃的,有的
..通通彩
..都是纱灯,有的
..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
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3.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2分)
这不是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粥,而是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2分)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4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4分)
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句中的“元旦”指的是公历一月一日。

( )
2.《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天过节的内容。

( )
3.《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

( )
4.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西藏僧人唐东杰布。

( )
二、积少成多。

(10分)
1.写出下面习俗的寓意。

(3分)
(1)过年吃鱼寓意:
(2)门上贴倒“福”寓意:
(3)中秋节赏月寓意:
2.古诗名句填空。

(7分)
(1),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
章, 。

(2)日暮汉宫传蜡烛,。

(3),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
间, 。

(4) ,冷露无声湿桂花。

(5)百川东到海,?
三、阅读感悟。

(20分)
(一)课内阅读。

(8分)
元(宵霄)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zhânɡ
zhē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采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
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用“ 从文中选出正确的汉字和音节。

(2分)
2.用“”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2分)
3.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 )一个比喻句。

(2分)
A.是
B.不是
4.给选文取一个小标题:。

(2分)
(二)课外阅读。

(12分)
黄梅戏的抒情性(节选)
黄梅戏音乐唱腔的个性特色和格调,既是黄梅戏抒情风格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

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音乐体系,它的花腔小调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表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作中的欢乐和忧愁。

它以平词为核心的板腔体套曲代表着黄梅戏音乐主腔的整体风貌。

这一体系由平词、数板、对板、火工、彩腔、花腔、二行、八板、阴司腔、仙腔等组成。

每一个腔体都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特定的音乐形象,即戏曲唱词的某种思想内
容,而且把它们耦合交叉等联系起来就更能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复杂多变的思想内容。

如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
现愉悦、欢乐的特点,《女驸马》中的“谁料皇榜中状元”,较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的欢乐愉悦之情。

平词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主要是
叙述情况,但《天仙配》中董永唱的“含悲忍泪往前走”,就是以平词为主调揉进了其他腔调的唱段,观之听之,哀怨惆怅、悲凉苦闷之情立即涌上心头。

1.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分)
2.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8分)
(1)黄梅戏的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它的板腔体套曲以为核心。

(2)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的特点; 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
介绍原委等。

3.作者列举《女驸马》《天仙配》,是为了说明(A.腔体耦合交叉能表达深刻复杂的思想 B.唱腔是丰富而完
整的体系)。

(2分)
四、习作平台。

(30分)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

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

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答案
一、(一)元旦元宵饺子汤匙陈醋筷子
(二)C
(三)1.反对 2.收拢 3.悠闲 4.迥然不同
(四)1.示例:(1)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

(2)月亮婆婆笑眯眯地从地平线上爬了上来。

2.示例:天上的云千姿百态: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高山,有的像河流……
3.示例:这本书不是我的,而是小明的。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5.春天的京城到处都是柳絮飞舞,杨花飘散。

寒食节,皇家花园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

(五)1.✕ 2. 3.✕ 4.
二、1.(1)年年有余(2)福气到了(3)合家团圆
2.(1)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2)轻烟散入五侯家(3)河汉清且浅脉脉不得语(4)中庭地白树栖鸦(5)何时复西归
三、(一)1.宵zhēnɡ彩pù
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3.B
4.元宵节观花灯
(二)1.黄梅戏音乐唱腔的个性特色和格调,既是黄梅戏抒情风格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

2.(1)花腔小调平词(2)愉悦、欢乐平词
3.A
四、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家乡的一种美食。

家乡美食众多,写之前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最有特色的来写。

写的时候,可以从美食的材料准备、制作过程、色、香、味等方面来展开具体地写,还可以写一写跟美食有关的故事,注意抓住其中一两个重点,写出美食的特点,材料安排要做到详略得当,如果你对美食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也可以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