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扶正器优缺点分析和适用性探讨

合集下载

抽油杆扶正器

抽油杆扶正器

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扶正器The sucker rod string centralizer执⾏标准SY/T 5832-2009 抽油杆扶正器材料尼龙作⽤抽油杆在油管内上下活动,由于抽油杆的弹性变形,杆和油管壁容易产⽣摩擦,抽油杆容易断脱,抽油杆扶正器具有柔韧性强、它与油管内壁接触,可以减少杆与管的摩擦,增强抽油机的采油寿命。

分类按形状可分为滚轮类(图1),柱状类(图2),卡箍类(图3)。

正常情况下,⽉均测1-2次⽣产不正常时(液量降低、不出时,但未卡),补测功图⼀种泄油器,安装于抽油井油管柱下部,⽤于油⽥抽油机井修井时的油管管柱泄油、⼩循环反洗或⼩型循环作业。

该泄油器滑块外部由箍簧箍紧,靠抽油泵柱塞拖动密封滑套总成上、下移动来实现泄油孔的打开和关闭。

卡环槽位于矩形孔下部密封滑套外圆上两组密封圈之间,内环形槽位于壳体上泄油孔处的内壁上,在泄油孔打开和关闭时,卡环均能将密封滑套锁定,从⽽保证泄油器可靠⼯作。

该泄油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容易偏⼼撞击式泄油器为解决深井泵检泵作业时,将泄油孔以上油管中的原油泄⼊井中,以减少在施⼯中的原油损失和环境污染。

该产品泵压牢固,本体可以重复使⽤,在成本投⼊上起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锚⽓锚的作⽤是在井下流体进⼊泵前将部分⽓体分离出来,减⼩⽓体对泵的影响,提⾼泵效。

⽓锚装在泵的⼊⼝处,在油进⼊泵前将其中的部分⽓体分离出来,减少进⼊泵筒内的⽓量。

⼯作原理⽓锚⾸先通过离⼼分离原理将进⼊⽓锚内的⽓液混合液体进⾏分离,分离后的液体再经重⼒分离和偏⼼分离,分离后的液体进⼊油管,⽽分离出的⽓体被排⼊环空,从⽽达到⽓液有效分离的⽬的。

技术参数:最⼤外径:104mm长度:3.8m、4.8m、5.8m两端连接丝扣:2/8TBG注意事项:1、将⽓锚随⽣产管柱联⼊泵下⼀根油管处;2、⽓锚下端可联接100-200m⼩直径油管做尾管;3、丝扣连接时,母扣在上,公扣在下;4、使⽤⽓锚必须配套泵上定压放⽓阀或井⼝定压放⽓阀,以确保⽓锚效率。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的应用现状和改进方向探究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的应用现状和改进方向探究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的应用现状和改进方向探究徐强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运行处 610051摘要:综合阐述了国内内流道式与外流道式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的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现有抽油杆助抽扶正器本身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的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抽油杆;助抽扶正器;应用现状;研究方向The Study on Application Status and Improving Direction ofPump-aided Device of Sucker RodXUQIANGManufacture operation department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and exploration Co,ltd 610051Abstract: Comprehensive elaborat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pump-aided device of inside flowing type and outside flowing type in domestic.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ump-aided device, and propose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 of the pump-aided device, providing feasible basis for its further perfect.Key words: Sucker rod; Pump-aided device; Application status; Research direction0引言随着深井与超深井的出现,抽油杆不断加长,以致其偏磨程度更为严重,杆断、杆脱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目前,在部分油田开采的后期,由于原油含水量大量增加,有杆泵抽油系统的工作环境逐步恶化,管杆偏磨加剧,泵效降低,降低油井生产效率。

抽油杆扶正器优缺点分析和适用性探讨

抽油杆扶正器优缺点分析和适用性探讨

抽油杆扶正器优缺点分析和适用性探讨陈刚(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作业大队)摘要:抽油杆扶正器制造简单,扶正力大,能有效缓解因杆管偏磨造成的抽油杆断脱及油管漏失,延长检泵周期。

其种类繁多,按结构可分为接箍式、短节式、扭卡式和插入式等。

本文从目前油田常用抽油杆扶正器入手,通过分析各种扶正器的优缺点,来探讨其适用性问题,并针对偏磨井治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扶正器、优点、缺点、偏磨、适用性前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们采用加装抽油杆扶正器的方法治理杆管偏磨问题。

抽油杆扶正器性能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如果扶正器选择不当,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还会产生负面因素。

因此,研究分析各种形式的扶正器的优缺点,并进行合理化选择利用,可以为今后的防偏磨工作提供参考。

1、抽油杆扶正器优缺点分析七厂井下作业常用抽油杆扶正器有以下几种: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接箍式抽油杆扶正器和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

1.1 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是由相互插接的左右两瓣尼龙塑器组成,每一半都在其两侧的支撑条上加工有用于插接的插接槽和插接条,插入式扶正器的两瓣形状完全相同,借用内孔中的凸条与抽油杆抱紧的组合结构。

其结构示意图见图一:图一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示意图①环柱体②扶正块③插接槽④插接条图一中,D为扶正器最大外径,L为扶正器长度,φ为肩部倒角。

参照SYT 5832-2009国家标准,结合作业大队使用情况,主要参数如下:表一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主要参数的治理作用。

但它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扶正器需要由上往下砸着插入吻合,安装、拆卸不便,增加大量作业时间。

而且耐低温指标低,入冬季施工易产生脆裂损伤,必须用热水将扶正器预热;二是抽油杆受力不均匀时,一方面使环柱体内凸条磨损,造成扶正器上下窜动;另一方面扶正器上下窜动不仅使其脱离偏磨区段,失去防磨作用,而且起抱紧作用的凸条因窜动在抽油杆本体上咬出压印,反倒加剧了对抽油杆的偏磨(见右图);三是由于其分体结构,扶正器容易随着抽油杆的断脱而脱落、卡泵;如果管断脱,扶正器容易掉入井内,造成施工复杂化。

抽油杆扶正器简介

抽油杆扶正器简介

TJFZQ系列柱状扶正器简介
TJFZQ系列柱状扶正器简介
一.产品特点:
采用尼龙66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扶正套,具有摩擦系数小,磨损后不掉渣;使用寿命长相对成本低的特点。

(1)采用独创的内椭圆式结构。

扶正器为两半对扣式,扶正块A和扶正块B抱紧抽油杆对扣锁紧后,抽油杆迫使扶正器内孔变形。

其产生的强大变形力使扶正器与抽油杆配合紧密,无轴向滑动。

(2)良好的自身耐磨性和较低的摩擦系数。

扶正面积增大,增加耐磨性能。

扶正器如果具有高的自身耐磨性,就能使扶正器长期保持良好的扶正作用,偏磨损伤也随之降低到最小。

(3)扶正器对油管的磨损损伤小。

采用工程塑料尼龙66扶正器后,杆管摩擦副从金属—金属副变成金属—工程塑料副,尽管工程塑料的耐磨性不及油管,但它有效保护油管不出现严重的磨损。

(4)扶正器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二.结构原理:
该扶正器连接在抽油杆上,利用扶正套外径大于抽油杆接箍外径,起扶正作用,利用扶正套是高强度耐磨碳纤维,工程塑料合成与油管接触使扶正体磨损,而减少油管的磨损,以达到防偏磨的目的。

扶正器三维示意图
扶正快A 扶正块B
三.扶正器主要技术参数扶正器型号:FZ58ZZ
扶正器总长L:90mm 扶正套内径r:25.4mm 扶正套总长L1:90mm 扶正套外径D:58mm 适应油管内径:62mm 工作温度:< 70℃疲劳寿命:107次。

抽油杆扶正器的失效分析

抽油杆扶正器的失效分析

抽油 杆在 上 冲程 时 , 管 ( 油 未锚 定) r 性 点 以下产 生 弯 曲 , 在 r I 使 管 、 接 触而 产 生磨 损 。 管弯 曲造 成 的偏 磨 主要 局 限于 泵上 部 附 杆 油
而 抽油 杆 柱承 受在 液 柱 中的 重 力 , 柱 与液 体之 间的摩 擦 力 , 出 近 , 中性 点 以下 到泵 位置 , 可 以通 过 尾 管的 长度 来 调整 。 杆 采 即 它 液 体通 过排 出阀 的液流 阻 力所 产 生 的 向上作 用 力 ,下 行 时特 别 是 16 结 蜡 对 偏 磨 的 影 响 . 在 活塞游 动 凡 尔打 开前 的瞬 间 ,由于 泵 内液 体及 泵 筒 内壁 对 活 塞
13 油 井 含 水 升 率 高 。 管 磨 损 加 剧 . 杆
当杆 与管 相接 触 发 生滑 动 摩擦 时 ,磨 损速 度 与 它们 之 问 的润
而 当油 管连 续 需求 量 极大 。 根 据统 计 , 但 目前使 用 较 多的 尼龙 扶 正器 其 平均 使用 滑 状 态有 关 , 水 的摩擦 系 数远 远 大 于油 的摩 擦 系数 , 由于油 管 和抽 油 杆两 摩擦 面 油 相润 滑 , 边 寿命 往往 不 到 1 。例 如 : 年 金东 采 油 作业 区 2 0 0 7年 上 半年 因 为 管 相 从 原油 变 为产 出水 时 , 杆 偏 磨修 井 1 8口, 占频 繁 作 业井 的 4 %, 1 且南 于偏 磨 造 成抽 油杆 界 消 失, 损会 突 然 加 剧 … 。另外 通 过 计 算发 现 , 水 升 高 , 油 磨 含 抽 脱 螺纹 、 油管 出现 裂缝 和 穿 孔 , 使油 管和 抽 油杆 的使用 寿 命 缩 短 了
率小 。
15 油 管 弯 曲 对 偏 磨 的 影 响 .

螺杆泵井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研究

螺杆泵井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研究
维普资讯
石 油



56 一
C IAPT O E M M C IE Y HN E R L U A HN R
20 0 8年 第 3 6卷 第 3期
●新 产 品 开 发
螺 杆 泵 井 抽 油 杆 扶 正 器 结 构 研 究
王 海 文 高 国 强 苏庆 欣 薛 涛 梁 玉 凯 黄 晓蒙
内。工作 时 ,旋 转的扶 正器 杆体 相 当于轴承 的转 轴 ,不 旋 转 的承 磨 圆筒相 当于 轴 瓦 ,配 用高 寿命
的耐 磨材 料 ,从 而延长其 使 用寿命 。支撑件 不 随扶 正器 旋 转 ,液 体 流 动通 道 位 置 固定 , 能够 保 持
液体 流 动畅通 。现 场应 用表 明,这 种 扶 正器 结 构 简 单 ,安 装 方便 , 能对 抽 油杆 起 到 良好 的扶 正 作
螺杆 泵井抽 油杆 柱作 旋转 运动 ,扶 正器 可 以设 计成类 似 轴承结 构 ,扶正 器 心轴 随抽油 杆柱 一起转 动 ,而扶 正体 能够 相对油 管 不运动 ,扶 正体 上设 有 油流 通道 。这 种扶 正器 的扶 正体 与油 管接触 ,并 相 对 固定 ,因此称 为支撑式 扶 正器 。
用 ,可 有效 防止杆 管偏 磨 。 关 键 词 螺杆 泵 抽 油杆 扶 正器 偏磨 井 生产 ] 。


抽 油机 井 的抽油杆 柱 作上 下往 复运动 ,螺杆泵 井 的抽 油杆 柱作 旋转运 动 ,2种 不 同运 动 形 式 的采 油方式 ,其 抽油 杆扶 正方 式应该 不 同 ,前几 年螺杆
撑 棱 可加 工成平 行 于承磨 圆筒 方 向 的直条形 状 ,也 可加 工成 绕承磨 圆筒 的 螺旋形 状 。工作 时 ,旋 转 的 扶正 器杆 体相 当 于轴承 的转 轴 ,不旋 转 的承磨 圆筒 相 当于轴 瓦 ,成 为 1对摩 擦 副 。配用 相互适 应 的高 寿命 耐磨 材料 ,在油 水 混 合 液 为 润 滑介 质 情 况 下 ,

抽油杆扶正器产品介绍

抽油杆扶正器产品介绍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HXSB-01
数控车床
CKA6140

8
大连机床集团
HXSB-02
数控车床
CJK6140×750H

2
盐城市冠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HXSB-03
普通车床
6136a-1

3
盐城市宏大机床有限公司
HXSB-04
普通车床
6136c

2
盐城市光华机床有限公司
HXSB-05
普通车床
6150b

1
电动试压泵
4DSY-1

1
永通消防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HXSB-11
强度试验拉伸机
TY8000

1
江都市天璨试验机械玫
制表人:
二O一二年一月二十三日
总长(mm)
连接抽油杆规格
工作载荷(KN)
屈服载荷
(KN)
工作温度
钢体
尼龙
FZQ3/4″
45
90
Φ19*Φ19
290
807200≤140℃源自FZQ7/8″46
90
Φ22*Φ22
100
7250
FZQ1″
50
90
Φ25*Φ25
120
7300
盐城市汇鑫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设备代码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抽油杆扶正器产品介绍
一、抽油杆扶正器的主要性能
本产品执行SY/T5830-2002标准,采用特种高强度尼龙,一次成型,耐磨性好而不损坏油管。
尼龙扶正体沿轴向开有螺旋槽,利用液体流动达到预想效果,通过现场使用,该产品操作使用方便,能有效减缓偏磨,保护油管延长检泵周期。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

应用技术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祝明华龚险峰 户贵华 廖泽文 张寿根 吝拥军(中原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摘要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是一种新型井下采油辅助工具,它位于抽油泵上部,安装在抽油杆与抽油杆接箍间的连接处。

下冲程时,上活动阀在液流冲击力和油管壁摩擦力的作用下沿轴杆上移,打开液流通道;上冲程时,上活动阀在油压和油管壁摩擦力的作用下沿轴杆下移,压紧下固定阀相互密封对方液流通道,同时随抽油杆柱提升上部液柱,分担部分抽油泵承受的液柱载荷。

现场试验27口井,有效率77 8%,平均泵效提高4 5%。

应用结果证明,这种助抽扶正器能提高泵效,可起扶正抽油杆柱并防偏磨的作用,在油田提液措施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抽油杆 扶正器 泵效 防偏磨 抽油机井采油过程中,抽油泵位于生产管柱的下部,包括油管内液柱在内的所有抽油载荷都由抽油泵的活塞承担,所以往往使活塞过载,造成泵漏失,从而降低泵效。

如果将直接作用在活塞上的整个液柱分段举升,将一部分液柱载荷由抽油杆柱承担,就可以减少活塞所承受的载荷。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就是这样一种新型井下采油辅助工具,既能分担抽油泵载荷,提高抽油泵工作效率,又可起到扶正抽油杆柱并防偏磨的作用。

技 术 分 析1 结构扶正器主要由可拆卸上接箍、主体(轴杆、下固定接箍)和密封阀(上活动阀、下固定阀)等3部分组成,其结构示意图见图1。

接箍有 25、 22和 19mm 3种规格,可以联接在相应尺寸的抽油杆上。

主体的轴杆是正六边形柱体,上活动阀可以沿其上下滑动。

密封阀是有3条呈120 角均匀分布凹槽的碳纤维圆柱体,其下固定阀采用紧密配合加石油专用胶牢固地固定在轴杆的下固定接箍处。

2 工作原理助抽扶正器位于抽油泵上部,安装在抽油杆与抽油杆接箍间的连接处。

下冲程时,上活动阀在相对运动产生的液流冲击力和油管壁摩擦力的作用下沿轴杆上移,打开液流通道;上冲程时,上活动阀在油压和油管壁摩擦力的作用下沿轴杆下移,压紧下固定阀,并以60 角互相密封对方液流通道,同时随抽油杆柱提升上部液柱,分担部分抽油泵承受的液柱载荷,达到提高泵效和增加液量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油杆扶正器优缺点分析和适用性探讨陈刚(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作业大队)摘要:抽油杆扶正器制造简单,扶正力大,能有效缓解因杆管偏磨造成的抽油杆断脱及油管漏失,延长检泵周期。

其种类繁多,按结构可分为接箍式、短节式、扭卡式和插入式等。

本文从目前油田常用抽油杆扶正器入手,通过分析各种扶正器的优缺点,来探讨其适用性问题,并针对偏磨井治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扶正器、优点、缺点、偏磨、适用性前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们采用加装抽油杆扶正器的方法治理杆管偏磨问题。

抽油杆扶正器性能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如果扶正器选择不当,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还会产生负面因素。

因此,研究分析各种形式的扶正器的优缺点,并进行合理化选择利用,可以为今后的防偏磨工作提供参考。

1、抽油杆扶正器优缺点分析七厂井下作业常用抽油杆扶正器有以下几种: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接箍式抽油杆扶正器和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

1.1 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是由相互插接的左右两瓣尼龙塑器组成,每一半都在其两侧的支撑条上加工有用于插接的插接槽和插接条,插入式扶正器的两瓣形状完全相同,借用内孔中的凸条与抽油杆抱紧的组合结构。

其结构示意图见图一:图一 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①环柱体 ②扶正块 ③插接槽 ④插接条图一中,D 为扶正器最大外径,L 为扶正器长度,φ为肩部倒角。

参照SYT 5832-2009国家标准,结合作业大队使用情况,主要参数如下:表一 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主要参数主要尺寸与要求(mm)适应油管 内 径(mm)D L 杆径 φ 过流面积 Ф58±0.3 126±1 Ф19 60° ≥1100Ф62 Ф58±0.3 126±1 Ф22 60°Ф62 Ф72±0.5126±1Ф2560° ≥1600Ф76插入式抽油杆扶正器具有使用灵活的特点,可以安装在抽油杆本体的任意位置,对抽油杆中部偏磨起到很好的治理作用。

但它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扶正器需要由上往下砸着插入吻合,安装、拆卸不便,增加大量作业时间。

而且耐低温指标低,入冬季施工易产生脆裂损伤,必须用热水将扶正器预热;二是抽油杆受力不均匀时,一方面使环柱体内凸条磨损,造成扶正器上下窜动;另一方面扶正器上下窜动不仅使其脱离偏磨区段,失去防磨作用,而且起抱紧作用的凸条因窜动在抽油杆本体上咬出压印,反倒加剧了对抽油杆的偏磨(见右图);三是由于其分体结构,扶正器容易随着抽油杆的断脱而脱落、卡泵;如果管断脱,扶正器容易掉入井内,造成施工复杂化。

插入式扶正器适用于含蜡少冲次慢的井,针对偏磨严重井建议不下或少下。

1.2 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由方形槽与抽油杆的台阶相配合,斜槽与抽油杆的杆体相配合,引入杆体后卡在抽油杆台阶上,通过台阶固定扶正器从而实现防偏磨,示意图见图二。

图二 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示意图图二中,D为扶正器最大外径,D1为方形槽最大外径,L为扶正器长度,d1为扶正件小径,d0为扶正器内径。

参照SYT 5832-2009国家标准,结合作业大队使用情况,主要参数如下:表二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主要参数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与插入式扶正器相比,具有更大的过流面积,不容易发生脱落、卡泵等现象,是目前油田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抽油杆扶正器。

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它有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扶正器方形槽与抽油杆台阶并不是完全锁紧,在不均匀外力作用下其会发生小范围窜动,容易双磨;二是扶正器斜槽处容易冲出水沟。

在抽油机长时间的上下抽汲过程中,由于扶正器本身的结构,水流很容易在斜槽处冲出水沟,从而导致杆断。

含水越高,磨出水沟的几率越大。

三是使用局限性。

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依靠台阶紧固,只能起到接箍处防偏磨作用。

扭卡式抽油杆扶正器适用于偏磨较轻、含水率较低的井,针对偏磨严重井建议不下或少下。

1.3 接箍式抽油杆扶正器接箍式抽油杆扶正器是由两端均为抽油杆专用内螺纹,在其中间有实体与两内螺纹相连的(或两内螺纹相通的)芯轴杆体,和与杆体静配合的压盖,可旋转的扶正体,三体合为一体的组合件。

示意图见图三:图三 接箍式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示意图①杆体 ②扶正件 ③压盖图三中,W 为杆体外径,D 为扶正件外径,L 为扶正器长度,H 为扶正件高度。

参照SYT 5832-2009国家标准,结合作业大队使用情况,主要参数如下:表四 接箍式抽油杆扶正器主要参数主要尺寸与要求(mm)适应油管内 径(mm)W LDH极限偏差 过流面积41 ≥106 57.5 ≥86 ±0.5≥800 62 44 5271.5≥150076接箍式抽油杆扶正器是将连接抽油杆的接箍置换成旋转接箍扶正器,未增加连接点,两内螺纹中间的刚性实体,提高了扶正器本体的强度。

接箍两端的压盖限制了扶正件的窜动空间,扶正件不上下窜动,避免了因窜动引起的偏磨问题。

接箍式抽油杆扶正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基本不再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因两端均为抽油杆母扣,更换时必须将原井抽油杆接箍全部卸掉后才能使用该扶正器,现场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人用两把管钳同时用力,加大了作业工作量;二是生产成本高。

接箍式扶正器是普通接箍的替代件,制作成本比一般的柱状和卡箍类扶正器高;三是与油管接触面积小不抗磨。

它仅靠相对压盖突出部分不足2cm 的螺旋状扶正块保护,一旦磨到扶正块与接箍压盖等面处,便直接对抽油杆造成偏磨,失去了防磨作用,较其它防偏磨扶正器使用有效时间大为缩短;四是使用局限性。

该扶正器替代接箍使用,仅起防接箍偏磨的作用,对于抽油杆本体不能很好的保护。

该种扶正器在抽油杆中部偏磨时不能使用,适用于偏磨较轻的井,针对偏磨严重井建议不下或少下。

1.4 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是由一端为内螺纹、一端为外螺纹,或两端均为内螺纹的抽油杆短节,在短节的中间杆上楔形状入上一个可绕轴旋转的螺旋状或直棱形的扶正件组合。

其结构示意图见图四:图四 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A 型:两内螺纹 B 型:两外螺纹 ①杆体 ②扶正件图四中,W 为杆体外径,D 为扶正件外径,d 为扶正件内径,L 为扶正器长度,H 为扶正件高度。

参照SYT 5832-2009国家标准,结合作业大队使用情况,主要参数如下:表五 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主要参数主要尺寸与要求(mm)适应油管 内 径(mm) W L d HD 过流面积 41±0.5 310 21 ≥11057.5 ≥1000Ф6246±0.530 32071.5 ≥1600 Ф7652±0.5 325 3556±0.5 350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不适用于普通抽油井,原因如下:一是扶正件与杆体之间预留较大间隙,扶正件在杆体上的窜动距离也较大,普通井在上下抽汲过程中扶正件与杆体之间会产生严重偏磨,起到相反作用。

二是在下井过程中上卸扣不方便,上扣时费力,易造成抽油杆脱扣。

由于扶正器较长,在起抽油杆时无法使用抽油杆液压钳。

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适用面较窄,目前仅用于螺杆泵井。

2、抽油杆扶正器适用性探讨根据不同井况,我们做出如下探讨:①大泵井:主要是指Ф57mm 及以上的油井。

大泵井呈现两个特点,含水高和顿磨严重。

前者为油田开发周期决定;后者主要是大泵井产量高,老百姓为了获得非法原油,下探光杆使活塞顿泵,造成抽油杆顿磨。

顿磨容易造成扶正器窜动、脱落,加剧偏磨。

基于此,建议大泵井采用HY 级防偏磨杆,防偏磨杆上的两个固定式扶正件对于抽油杆的本体和接箍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在偏磨段使用有内涂层的防磨油管,和防磨抽油杆结合使用,防偏磨效果更好。

②小泵井:主要是指Ф44mm及以下的油井。

小泵井呈现死蜡死油多的特点,为小泵井压力较低,同时液流速度慢,井筒中热损失大,油流温度较低蜡容易析出,油蜡晶体析出无法被低速油流带走沉积在管壁上所致。

多蜡使扶正器所受阻力大幅增加,如不固定便会窜动导致双向偏磨。

基于此,建议不要使用或者尽量少用插入式、扭卡式、接箍式或短杆式扶正器,而是采用HY级防偏磨抽油杆。

③螺杆泵井:螺杆泵井采用抽油杆旋转运动方式由地面向井下螺杆泵传递动力,带动螺杆泵转子旋转。

抽油杆在油管内旋转运动,如果抽油杆和油管内壁接触,就会发生抽油杆和油管磨损,产生偏磨。

在油井含水较低、转速较低、泵排量较小时,偏磨问题并不严重;当油井高含水、大排量时,偏磨现象便十分严重。

针对螺杆泵井抽油杆旋转运动的方式,目前有效的方式是采用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

④斜井:斜井表现为空间上的扭曲,抽油杆在井斜段主要受垂直于抽油杆的重力分力影响发生挠度弯曲,发生偏磨程度和偏磨范围远比直井严重。

因此,斜井目前采用全井防偏磨抽油杆的做法是恰当的。

在此基础上,建议在斜井段使用内涂层油管,冲次不大于4次为宜。

3、几点建议通过对抽油杆扶正器优缺点分析,我们针对不同井况提出了四点措施。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第一,建议普及防偏磨抽油杆的使用。

目前,我厂仅在新井下泵时使用防偏磨抽油杆,通过不同井况分析后发现,防偏磨抽油杆采用固定形式的偏磨环对于四种井况都有很好的防偏磨作用。

同时,可以考虑将检测杆和修复杆上直接加装固定式防偏磨环以节省成本;第二,建议对大泵井尤其是高产井加大巡视力度,最大程度杜绝抽油杆顿磨的发生;第三,建议优先选用端面倒角大、过流面积和接触面积大的抽油杆扶正器,以减轻抽油机负荷;同时对严重偏磨井尝试使用工程陶瓷材料扶正器;第四,建议建立扶正器检测制度。

建立扶正器检测的有效机制,检测扶正器的材质、密度、拉升强度、压缩强度、硬度和锁紧力,淘汰生产不合格厂家,从源头杜绝偏磨的发生;第五,建议合理调整生产参数。

遵循“长冲程、慢冲次”的原则。

对于产量高的井,尽量采用大泵,并降低冲次。

斜井冲次不宜超过4次;第六,建议对螺杆泵井扶正器进行改进。

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的扶正体随扶正器一起旋转,扶正体上的液体流动通道也旋转,油管内液体向上流动过程中受旋转的扶正体阻碍,增加了液体流动阻力,影响油井生产。

因此,建议对短杆式抽油杆扶正器改进,研发出既旋转减少偏磨,又不影响液体流动通道的新型扶正器,以更好的符合螺杆泵井的生产需求。

参考文献[1]王海文等,螺杆泵井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研究,石油机械,2008年第36卷第3期:56-57[2]王启尧,改型自旋式尼龙扶正器在油井防偏磨中的研究应用,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第8期:32-33[3]芦会来,李隽,抽油杆扶正器的应用及分析,油气井测试,2003年10月,第12卷第5期:61-62作者简介:陈刚,1985.12月出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助理工程师,现任作业大队作业七队技术员,兼任作业大队程序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