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鄂南高中、黄石二中)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湖北省黄冈市八校联考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各界人士毁家纾难....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浴血奋战的英雄应当永远被我们铭记。
②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我市实际,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就交通设施、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献计献策。
③在城市,垃圾箱总是塞得满满的。
工业生产源源不断的废料,让人难觅栖身之处……“垃圾围城”绝不是危言耸听....。
④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派军舰对中国南海的岛礁进行抵近侦察,把本来平静的南海搅得风生水起....,其背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野心昭然若揭。
⑤雕版印刷,在拥有现代印刷技术的时代,只能束之高阁....吗?这样的文化精粹能不能在保护中利用,开发其市场价值?⑥印象容易先入为主,纠正就难了。
西汉时张汤为官严酷,口碑不佳,儿子张世安终身忠厚,谨慎用刑,这才改头换面....,扭转了世人对其门风的看法。
A. ①④⑤B. ②③⑤C. ②④⑥D. ①③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魅力中国城》节目的播出,让黄冈人不仅更好地了解了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还让全国人民领略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与风情B. 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且仍处于上升,多地医院急诊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诊疗压力大C. 适逢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却遭到了否认屠杀行为的日本政客的阻挠D. 女性科学家们并不认为性别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重要因素。
她们觉得,无论男女,要当科学工作者都要有一些特别的“共性”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邻居小伙平时总是西装革履,每次见到他,我都由衷地对他说:“在下真是风度翩翩!”B. 台上,李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探索科学的奥秘,我们洗耳恭听,收获颇丰C. 您的鼎力相助使我获得比赛的成功,送您一点礼品以示感谢,敬请笑纳!D. 刚才李教授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希望他的发言能为各位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畅所欲言!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敞蓬车 暴殄天物 咯.血(k ǎ) 追本溯.源(s ù) B.渡难关 焕然冰释 押解.(xi è) 转弯抹.角(m ò) C.文绉绉 漠不关心 愤慨.(k ǎi ) 令人咋.舌(z é) D.协奏曲 开门揖盗 翘.首(qi áo ) 望风披靡.(m 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平易近人....。
欣赏他的文章有时候像在听一位耄耋老人轻声诉说着他曾经历的往事,很多时候思绪也会不由自主地融入他诉说的那些过去的事情。
B .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限购、限贷等系列调控政策,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会使房地产投机者销声匿迹....,住宅将回归居住本性。
C .由湖北艺术家主创的民族舞蹈《追爱》以优美动听的歌声和杂技化的舞蹈动作,完整地演绎了少数民族的婚俗,既风情万种,又妙趣横生....、惊险不断,迷醉了不少观众。
D .NBA 联盟最大的两家广告赞助商计划将赞助NBA 的10亿美金投向NFL 联盟和大学篮球联赛,果真如此,NBA 联盟将面临釜底抽薪....的危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近日,北京市消协对首都各大商场的休闲裤进行随机抽检。
众多知名的外国品牌被检出虚标含量、甲醛含量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等,不合格率接近四成。
B .回家的车票、年终的讨薪,甚至仅仅是提供一本书籍、开通一个信箱,对于农民工,就不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生活的便利。
C .林书豪的成功毕竟不是电影,他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顺利地融入了教练的战术体系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
2020届高三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2020届高三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鄂南高中2020 届高三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A【解析】B项主观臆断,C项曲解原意,“放心”并非放下心来,王阳明说的“徒放心耳”意指只能放任己心,不能安守当下。
今天我们说的“放心”与王阳明说的意思不同, D项无中生有。
A【解析】 A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应该是并列结构D【解析】 D 幽居汴京的李煜不是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D【解析】材料二中并未提及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无实现突破,且材料三中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并不专门针对长征五号的成败。
C 【解析】从材料二中可知此次复飞成功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在于它是以直观的方式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呈现到公众面前。
①材料一侧重展望2020年,介绍长征五号的复飞成功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材料二侧重回首过去,介绍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背后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③材料三侧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介绍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突出其重要性。
(每点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D【解析】散文侧重旨在赞美传统手工艺人精湛绝伦的技艺,匠人恭喜农人的话正是文章主旨的生动再现,D项的解读是对原文主旨的曲解。
8、①运用拟人手法,将“棉花”和“风”人格化,(2分)②生动地描写出棉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舒展开来的情态,(2分)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为下文赞美劳动蓄势铺垫。
(2分)9、①“棉之舞”既是指棉花在匠人劳作时“飞舞”、“翻腾”、“翩跹”的情态,(2分)②又是指弹棉匠人在弹棉花时的动作、节奏、声音等,完全是一场优美的舞蹈。
(2分)③“棉之舞”包含着作者对匠人精湛的弹棉技艺的赞美,更是对劳动的赞美。
湖北校高三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校高三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作者:————————————————————————————————日期:语文试题答案1.A.A项均读shè;B项“蓦”读mò,其余皆读mù;C项“露脸”中“露”读lòu,其余皆读lù;D项“啻”读chì,其余皆读dì。
2.D.A项“万象更新”,B项“舶来品”,C项“提纲挈领”。
3.C。
C项“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应改为“指责”。
4. C.A项“政治、经济”“学习、生活”;B项问号改为逗号;D项“指作者”加括号。
5. D.A项“为……所……”即“被”;B项“半头句”;C项“国家率先批准”改为“率先获得国家批准”。
6.C.A项末小句“发作”应为“传染”;B项“很严重”前应加“往往”一词限制;D项“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的应是“伤风感冒”,非指流感,用“感冒”一词把陈述对象扩大了。
7.A.“采取‘中和’、溶解和封锁的方法对病毒予以杀灭”的表述与原文有两处出入:一、免疫系统溶解和封锁的是细胞,而不是病毒;二、病毒有的被吃掉了,有的却溜出了体外。
8.B.“日渐增多”的表述于文无据,表述不准。
9.B.“易被误诊为‘流感’”错。
是人们易误判,不是医生易误诊。
10.D。
周:绕。
11.C。
①是忠、勇;②是勇敢;③是侧面写勇敢;④是谦让;⑤⑥是忠。
12 。
A。
“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不对。
13.①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
(“德”、省略句、“稍”各1分,全句句意通顺1分)②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十几战,攻破重围攻陷敌阵,俘获的敌寇无数。
(前两句1分,后两句各1分)③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每句1分)14.⑴指驰骋千里疆场,收复河山的梦想。
2020届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参考答案 (1)

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鄂南高中2020 届高三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解析】B项主观臆断,C项曲解原意,“放心”并非放下心来,乃放纵己心,D项无中生有。
2.A【解析】 A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应该是并列结构3.D【解析】 D 幽居汴京的李煜不是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4.D【解析】材料二中并未提及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无实现突破,且材料三中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并不专门针对长征五号的成败。
5.C 【解析】从材料二中可知此次复飞成功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在于它是以直观的方式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呈现到公众面前。
6.①材料一侧重展望2020年,介绍长征五号的复飞成功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材料二侧重回首过去,介绍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背后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③材料三侧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介绍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突出其重要性。
(每点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7.D【解析】散文侧重旨在赞美传统手工艺人精湛绝伦的技艺,匠人恭喜农人的话正是文章主旨的生动再现,D项的解读是对原文主旨的曲解。
8、①运用拟人手法,将“棉花”和“风”人格化,(2分)②生动地描写出棉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舒展开来的情态,(2分)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为下文赞美劳动蓄势铺垫。
(2分)9、①“棉之舞”既是指棉花在匠人劳作时“飞舞”、“翻腾”、“翩跹”的情态,(2分)②又是指弹棉匠人在弹棉花时的动作、节奏、声音等,完全是一场优美的舞蹈。
(2分)③“棉之舞”包含着作者对匠人精湛的弹棉技艺的赞美,更是对劳动的赞美。
(2分)10.D11.C 省试: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
12.B 是胡梅林偶尔忘了嘱托知县。
13.(1)你要让我成为你的宾客,应当备办贵宾的礼节,我要随时能够出入贵府。
2020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学生版)

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鄂南高中2020届高三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荆州中学命题人:高三语文组审题人:鄂南高中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
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
《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
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
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
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
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2020届湖北省黄冈八模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二)(解析版)

2020届湖北省黄冈八模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二)(解析版)本试卷共22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偶像文化如火箭般蹿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流水线般的“造星”模式,催生了一批又批“人造明星”。
很多青少年把这些“眀星”当作崇拜的偶像,穿衣戴帽、言谈举止,处处模仿。
而那种主打“颜值”“炒作”“绯闻”“拜金”的偶像加工手法,更容易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偏,让价值观尚未成型的他们深受其害。
一些青少年,为了追随自己的偶像而应援、打榜,耗费了时间金钱,荒废了学业人生,致使偶像原本的正向示范意义完全无从谈起。
当然,偶像文化也不是洪水猛兽,对待偶像文化,我们也不宜一味地制造焦虑、宣泄偏见。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发展,而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偶像,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建立健康积极的偶像文化氛围,应该是当下社会的迫切需要。
偶像大都是媒体包装和塑造出来的。
大众传媒为什么样的人提供舞台,制作什么样的节目,其实就是在推出什么样的偶像、传播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有的节目,让嘉宾在舞台上肆意炫富、卖丑;也有些节目,将镜头对准广大青少年身边的榜样。
媒体不同的选择,会塑造出不同的偶像,进而对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我们需要的当然是能提供正向示范的偶像。
比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中学生武亦姝刷爆了朋友圈,同时也引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仳的追捧;浙江卫视《少年国学派》中的李国仕,让观众看到了“活”起来的国学,向人们展示了少年可期。
偶像让人崇拜,但崇拜的不应是媒体赋予他们的各种标签,而应是他们内在的品质、能力。
同时,时代需要的是那些真正能启发人、鼓舞人的偶像。
相较于明星的遥不可及,身边的偶像,也许能给人带来更大的触动和改变的决心。
因此,健康而又可持续的偶像文化应该建立在对人们身边偶像的不断发掘上。
就像浙江卫视的《铁甲雄心》,紧紧围绕青少年¨燃”的内核,把镜头对准校园里着迷于机甲科技的青少年,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科技风景,也为社会进行了一次机器人知识的科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鄂南高中2020 届高三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A【解析】B项主观臆断,C项曲解原意,“放心”并非放下心来,王阳明说的“徒放心耳”意指只能放任己心,不能安守当下。
今天我们说的“放心”与王阳明说的意思不同,D项无中生有。
A【解析】A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应该是并列结构D【解析】D 幽居汴京的李煜不是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D【解析】材料二中并未提及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无实现突破,且材料三中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并不专门针对长征五号的成败。
C 【解析】从材料二中可知此次复飞成功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在于它是以直观的方式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呈现到公众面前。
①材料一侧重展望2020年,介绍长征五号的复飞成功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材料二侧重回首过去,介绍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背后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③材料三侧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介绍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突出其重要性。
(每点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D【解析】散文侧重旨在赞美传统手工艺人精湛绝伦的技艺,匠人恭喜农人的话正是文章主旨的生动再现,D项的解读是对原文主旨的曲解。
8、①运用拟人手法,将“棉花”和“风”人格化,(2分)②生动地描写出棉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舒展开来的情态,(2分)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为下文赞美劳动蓄势铺垫。
(2分)9、①“棉之舞”既是指棉花在匠人劳作时“飞舞”、“翻腾”、“翩跹”的情态,(2分)②又是指弹棉匠人在弹棉花时的动作、节奏、声音等,完全是一场优美的舞蹈。
(2分)③“棉之舞”包含着作者对匠人精湛的弹棉技艺的赞美,更是对劳动的赞美。
(2分)10.D11.C 省试: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
12.B 是胡梅林偶尔忘了嘱托知县。
13.(1)你要让我成为你的宾客,应当备办贵宾的礼节,我要随时能够出入贵府。
(得分点:“客”:动词,使动用法,使之为客;“某”:人称代词,“我”;“具”,备办,准备”。
翻译正确各给1分;文句翻译通顺给2分。
)(2)所有胡梅林设计诱降汪直、徐海等海盗的计谋,都秘密与文长商量筹划,然后才施行。
(得分点:“所以”,用来……,表用途;“饵”,动词,诱降;“相”,偏指,代文长,翻译正确各给1分;句子翻译通顺给2分。
)参考译文:徐渭,字文长,是山阴县县学生员,名声很大。
可是他命运不好,屡次应试都失败。
他为人性格直爽,无拘无束。
浙江总督胡梅林认识他,聘他为幕僚。
文长对胡梅林说:“你要让我成为你的宾客;应当备办贵宾之礼节,我要随时能够出入贵府。
”胡梅林一一答应。
当时,胡梅林多次统帅边防军队,威振东南沿海。
军中将士在他面前小心翼翼,只能跪着说话,爬着前行,连头都不敢抬。
而徐文长作为他手下的一名秀才,如此高傲,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意谈笑,毫无畏惧。
一次,适逢军中猎获一只白鹿,胡梅林请文长代作表文,上奏皇帝。
表文送到朝廷后,世宗非常高兴。
从此,胡梅林更加看重文长,一切奏疏和往来书信公文,都出自文长之手。
文长对自己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十分自负,好出奇计,谈论用兵打仗往往一语中的。
所有胡梅林设计诱降汪直、徐海等海盗的计谋,都秘密与文长商量筹划,然后才施行。
胡梅林既看重文长的才华,又同情他屡试不中的遭遇。
一次,又到了乡试的时候,胡梅林悄悄叮嘱主考官说:“徐先生,是世上第一流的人才,如果他的试卷在您手中批阅,请千万不要遗漏真才。
”众考官都说:“我们一定按照您的嘱咐办,请您放心”一个知县因为其它事情在别处耽误了,比众人来得晚,到了举行考试的日期,他才拜访胡梅林,胡梅林又偶尔忘记嘱咐他,而文长的试卷恰恰在他手中批阅,于是,这一次文长又没有碰上好机会,还是没中。
既然科举考试始终不得意,文长索性行为放纵,尽情饮酒,尽情游山玩水。
他走遍了齐、鲁、燕、赵等地,游遍了北方沙漠地区。
沿途见到自然界的种种奇异景象,如高山奔腾,海涛耸立,沙石飞起,白云飘行,朔风呼啸,古树倒地,深幽的山谷,巨大的都市,各种人物,鸟兽虫鱼,这一切令人惊叹的奇观均在他的诗中表现出来;他的胸中有一股不可磨灭的怨气,有一种才能得不到施展、无处安身、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所以他写的诗,有的似在发怒,有的似在狂笑;有的如同水流峡谷而发出巨大的声响,有的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悄无声息;有的如同寡妇夜哭,情调悲切;有的如同旅人思家,情思缕缕。
文长眼界高,看不起古人,在当时诗坛上地位超群,无人可与他相提并论。
对于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文长丝毫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他任意叱骂他们,轻视他们,以与他们交往为耻。
所以,文长的名声没有流传到浙江东部以外的地方去。
一天文长在县令家饮酒。
县令指着宴席上的一个小物件请文长赋诗一首,并暗中叫童仆又拿出一丈多长的纸来,想使文长写不满纸而感到为难。
文长拿笔就写,马上就写完了,并写满了整整一张纸。
诗句韵味深刻,风格雄劲,物态毕现,生动有趣。
宴中宾客无不惊叹其才。
然而文长最终因为在当时不得意,心怀悲愤而死去。
14.B“意在写今”有误,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既是写“今”,也是写“古”;“一时见闻”也有误,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这些景象都不是诗人一时之所见所闻,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15.(1)相同: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范蠡的缅怀仰慕之情。
(2分)(2)不同: ①杜诗表达了无因会见范蠡、无法像他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这是诗人归隐之志的体现,诗人厌倦官场,寄情山水,向往隐士生活。
(2分)②汪诗主要表达诗人对范蠡的“功成身退,善始善终”的做法的赞美之情。
(2分)诗歌赏析:本诗抒写了诗人在开元寺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首联: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
颔联: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
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
颈联: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
尾联: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16.(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7.C(因陋就简:陋,简陋;就,将就。
原意是因循原来的的简陋,不求改进。
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因繁就简:避开繁杂的,从事简单的。
付与:拿出,交给。
赋予:给予,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色。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18.A (根据下文的提示,语段讲述的是“吉祥物”的故事,排除B项和D项。
“每一个吉祥物都是一个有故事的角色”搭配合理,故选A。
)19.B(“蕴含”缺宾语,成分残缺。
“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
原句语序恰当,不做修改。
)20.(1)而是有了科学依据(2)相对于男性(3)母亲能够产生抗体的能力越强(每空2分,第1小题要注意关联词“不再是……而是”的使用,内容应和找到了科学依据相关,第2小题要与前一句中提到“女性与男性”的比较相关。
第3小题,根据下文中“她就更可能”“足够的抗体”确定主语应为母亲,内容应和“抗体”“强大”相关。
)21.提炼的关键词可以是“传承”、“梦想”、“家风”、“圆梦”等等。
自拟示例:(1)家风:家风是永不断裂的文化传承。
家风可以是爷爷胡子上长长的教诲,也可以是爸爸脸上严肃的表情,更可以是妈妈口中难忘的叮咛。
一个良好的家风是我们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正身、正心、正行。
(2)梦想:每个人都是梦想家,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梦想是光,照亮黑暗的街。
(评分标准:找到正确的关键词1分,自拟语段4分,运用一种修辞2分)22.【参考立意】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感动和震撼,也给我们带了教训和反思。
作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功臣之一的李兰娟院士最近发言说道,“这次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对于“00后”的高中生,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掌握着认知世界、获取知识最为便捷的钥匙。
无尽的信息、纷繁的世界或许会让他们迷失。
有教育专家说,“应当把疫情、把灾难变成教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这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和追求”。
我们是不是可以借这次刻骨铭心的灾难,告诉他们,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值得度过,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应当崇拜的偶像。
这就是编写这道作文题的初衷。
学生在立意时应该抓住“实干”“奉献”“责任”“担当”等关键词,行文时要贴合“成人礼”这个情境,用日渐成熟的思想将新旧两种观念对照,提出“新偶像”的对象:敢说真话者,刻苦钻研者,德才兼备者,直面困难者,风雨中的逆行者,平凡中的坚守者等,从而提炼出“实干才能兴邦”“担当尽显本色”等正面的偶像内涵。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国士”成“明星”,改变偶像之怪状2.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危难之时见勇士担当3.崇仰偶像精神坚定脚下之路4.偶像引路走出迷雾5.盲目崇尚偶像之风可休矣6.偶像之面孔大国之名片7.偶像力量伴成长8.偶像勾画出时代模样【评分标准】参看2019年高考评分标准。
注意发言稿格式。
注意“成人礼”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