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专业部门制定的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标准统计

合集下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的地理信息国家标准(截止到2017年6月)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的地理信息国家标准(截止到2017年6月)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的 测绘与地理信息国家标准 (截止到 2017 年 6 月)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概要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的测试要求、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产品化测试,以及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试评价结 果的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机构、 第三方测试机构、 用户及相关人员进行地理信息软件的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和评 价测试。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的基本 要求、评价体系、评定和服务质量报告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的评 价。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定义了以总体均值和总量估计为目标的空间 抽样与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规定了空间抽样与统计推断的基 本模型、实施过程、抽样参数、样本量计算方法、统计算法和 统计推断报告内容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具有空间分布的对象的抽样与统计推 断。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内容、系统设计、建 库、系统集成、测试、验收、安全保障与运行维护的总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其它各类地理信息 相关数据库的建设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内容、构 成及要求,包括数学基础、精度和现势性要求、数据分层和组 织、选取原则和指标、要素和属性内容、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生产、建 库、更新和分发服务。 本部分通过定义用于描述影像和格网数据所必备的框架,扩展 了现有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提供了有关获取数据测量仪器 的特性、仪器测量过程的几何性质、数字化原始数据的生产过 程等信息。描述了从原始数据派生地理信息过程中所需要的元 数据, 包括生产过程中测量系统的特性、 处理方法和计算过程。 本部分作为 GB/T 30170-2013 的扩展部分,规定了用参数值或 函数描述空间参照的概念模式。它采用 GB/T 30170-2013 的模 式,将一个以坐标表示的位置与一个参数值结合起来,形成一 个空间-参数坐标参照系(CRS),该空间-参数坐标参照系可 以扩展到包含时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00 1:1 000 1:2 000 正射影像地图的分类、技术要求、内容及表达、质量检验和标 记等,适用于 1:500 1:1 000 1:2 000 正射影像地图的生产、 质量控制、分发和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的分类、技术要求、内容及表达、质量检验等,适用于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的生产、质量控制、分发和 使用。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第一版)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第一版)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第一版)二O O八年十二月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时空特征的地理信息已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作为整合其它各类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人文信息的基础平台,地理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在地理信息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地理信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2006年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一五”规划》,2007年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框架》,在这两个文件的基础上,编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 1 -一、意义和作用编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是为适应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下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协调、交流与集成;优化地理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范地理信息服务和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提高地理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地理信息共享共建和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编制和发布“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有利于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和有序性。

地理信息标准化是地理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的前提,也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为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为地理信息产业法律、法规提供技术支撑;为地理信息市场准入、契约合同维护、合格评定、产品检验和质量体系认证等诸多方面提供依据;为跨部门的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和协调提供指导。

- 2 -二、目标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技术领域,“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面向表示四维时空信息,涉及的学科和行业多,采用的技术新、应用面广。

本标准体系定义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和结构;理清标准间的层次及相互关系;解决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的隶属和包容的关系;规范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分析、访问和表达;描述实现以数字或电子形式在不同用户、不同系统和不同空间位置之间的数据交流的方法、过程和服务;避免标准间的矛盾和交叉、遗漏和重复;推动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地理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有利于克服地理信息标准编制的盲目性、随机性。

表2017年发布的测绘地理信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表2017年发布的测绘地理信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 施 评价指标体系
6.
GB/T 35776-2017
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 施 基本规定
7.
GB/T 35648-2017
地理信息兴趣点分类 与编码
8.
GB/T 35634-2017
公共服务电子地图瓦 片数据规范
序 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概要说明 规定了地图导航定位产品的形式、 构成、 功 能、要求、测试方法、质量评定程序以及标 志、包装、运输、储存和使用说明书。 适用于基于导航电子地图的卫星导航定位 产品生产、测试、检验和应用。 规定了导航电子地图框架数据模型、 要素内 容及交换格式。 适用于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使用与交换, 也 适用于导航电子地图框架数据生产。 规定了导航电子地图增量更新的数据内容、 数据组织管理和传输等基本要求。 适用于应用平台和智能终端的导航电子地 图数据的增量更新。 规定了手机地图数据的内容及要求, 包括数 据描述与构成、 数据要求、 质量要求和元数 据。 适用于手机地图数据的生产、 共享以及应用 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规定了实景地图数据产品总则与要求、 质量 检查与验收、产品标识及产品包装。 适用于实景地图数据产品的生产和检查。 规定了公开地图在境界、 重要地理信息以及 地图表示等方面应遵循的要求。 适用于公开地图的编制、审核等活动。 规定了公开版地图中地名的内容、 选取及表 示的基本要求。 适用于公开版地图编印。 规定了公开出版的纸质地图质量评定的内 容、要求、方法、分级和质量报告。 适用于公开出版的纸质地图和其他书刊中 的地图插图的质量评定。 规定了 1:25 000、1:50 000 光学遥感测绘卫 星影像产品的描述、 构成及文件要求、 模式、 要求、检验、包装和保密。 适用于 1:25 000 1:50 000 光学遥感测绘卫 星影像产品的生产、质量检验和使用。 规定了光学遥感测绘卫星影像产品及提供 信息服务所需要的元数据基本要求、 信息内 容和数据字典。 适用于光学遥感测绘卫星影像产品的生产、 建库、更新、分发服务和应用等。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预测试题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预测试题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自作出批准决定之日起()内,核发统一制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注册证和执业印章。

A.1个星期B.10个工作日C.15个工作日D.20个工作日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自作出批准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决定送达经批准注册的申请人,并核发统一制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注册证和执业印章。

2.某单位申请工程测量甲级测绘资质,根据《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下列关于该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A.该单位应当已取得工程测量乙级测绘资质满 2年B.该单位近两年完成的测绘服务总值不少于 400万元C.该单位的办公场所面积不得少于 600m2D.该单位应当通过 I 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测绘资质分级标准》第七项,申请晋升甲级测绘资质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近2年内完成的测绘服务总值不少于1600万元,且有3个以上测绘工程项目取得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另外,甲级单位的办公场所面积不得少于600m2,且应当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选项B,描述不正确。

3.国界线测绘具有严格的()、政治性和严肃性。

A.法定性B.权威性C.准确性D.时效性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国界线测绘是指划定国家间的共同边界线而进行的测绘活动,是与邻国明确划定边界线、签定边界条约和议定书,以及日后定期进行联合检查的基础工作。

它具有严格的法定性、政治性和严肃性。

4.取得注册测绘师资格的人员,必须经过()后,才能以注册测绘师的名义执业。

A.审核B.注册C.审批D.检查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取得注册测绘师资格的人员,必须经过注册后,才能以注册测绘师的名义执业。

测绘事业单位如何进行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标准化建设

测绘事业单位如何进行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标准化建设

测绘事业单位如何进行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标准化建设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测绘事业单位来说至关重要。

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测绘事业单位如何进行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标准化建设。

一、制定与推广测绘标准为了保证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测绘事业单位需要制定与推广测绘标准。

首先,可以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制定测绘工作所需的技术标准、数据规范等。

其次,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通过工作会议、培训等形式,向测绘从业人员普及和推广相关标准,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二、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实施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测绘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首先,组建专门的标准化管理部门或工作小组,负责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执行。

其次,制定标准化管理文件,明确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和流程,确保标准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此外,可以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等手段,监督和改进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

三、加强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测绘仪器设备是测绘工作的重要工具,其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测绘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

首先,选择和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技术指标和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建立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测和校准制度,及时发现和修正设备的偏差和故障。

此外,可以与仪器设备生产厂商和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仪器设备标准的研究和制订,推动仪器设备标准化的发展。

四、加强人员素质标准化建设人员素质是测绘事业单位进行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测绘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人员素质标准化建设。

首先,制定人员培训标准,明确测绘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其次,组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升测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测绘事业单位的地理信息标准化与规范

测绘事业单位的地理信息标准化与规范

测绘事业单位的地理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地理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在测绘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地理信息已成为测绘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地理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地理信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测绘事业单位中地理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重要性,并阐述如何推动和实施这一过程。

一、地理信息标准化的意义地理信息是描述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和属性的数据和信息。

地理信息标准化的意义在于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确保测绘事业单位所生成的地理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地理信息标准化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还可以提高数据的交互性和共享性,在各个测绘事业单位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时能够保持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数据格式标准化:地理信息数据的格式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数据文件的可读性和可解释性。

数据格式标准化包括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文件扩展名、数据字段的定义和组织等方面。

2. 数据精度标准化: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标准化是指测绘事业单位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要求进行明确规定,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精度标准化包括数据的水平精度、垂直精度、时间精度等方面。

3. 数据元标准化:地理信息数据元标准化是指对地理信息数据元素进行标准化的过程,以确保数据元素的定义、命名、分类和属性描述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数据元标准化包括数据元素的命名规则、定义和描述规范等方面。

4. 数据质量标准化: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标准化是指对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进行规定和评估的过程。

数据质量标准化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

三、地理信息规范化的重要性地理信息规范化是指在地理信息数据的制作和应用中,按照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和要求的过程。

地理信息规范化的重要性在于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使不同测绘事业单位之间的地理信息可以互相交换和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利用效果。

《测绘标准》测绘行业标准

《测绘标准》测绘行业标准

附件:2005—2008年发布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国标、行标和省标)测绘国家标准1∶500 1∶1 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500 1∶1 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国家重力控制测量规范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 001:10 00 1:20 00地形图图式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1:10 000地形图图式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 000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4部分:1:250 000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 00 1:1000 1:20 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2部分:1:5 000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3部分:1:25 000 GB/T 20258.3―2006 1:50 000 1:100 000基础地本部分规定了1:25 000、1:50 000、1:10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内容结构与要素的描述。

GB/T 20258.2―2006本部分规定了1:5 000、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内容结构与要素的描述。

GB/T 20258.2―2007本部分规定了1:5 00 1:10 00 1:20 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内容结构与要素的描述。

GB/T 6962—2005 规定了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成果质量的检查方法及航摄器材和航摄成果的保管要求。

规定了采用外业数字测图的方法测绘GB/T 14912—2005 1∶500、1∶1 000、1∶2 000数字地形图的技术规程和精度要求。

GB/T 19996—2005 GB 12897—2006 GB/T 13923—2006本标准规定了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的基本要求、方法、差错分类和质量分级评定标准。

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

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

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2017)一、分类目的为了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地理信息产业的统计范围,建立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2号),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中的地理信息产业是指以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经济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单位集合。

本分类将地理信息产业范围确定为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硬件制造与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相关服务3个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的要求和任务,确定地理信息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地理信息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为主要划分依据。

本分类体现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兼顾与地理信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及新兴产业。

四、结构编码本分类将地理信息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地理信息产业的3个大类,用2位数字编码表示;第二层为地理信息产业的11个中类,用3位数字编码表示;第三层为地理信息产业的20个小类,用4位数字编码表示,该层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一个行业类别仅有部分活动属于地理信息产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6571”全部属于地理信息产业,为避免交叉重复,将“6571”拆分为两个以上地理信息产业类别,并用“**”做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专业部门制定的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
标准统计
本表仅列出部分标准名称及编号。

需要了解归口及起草单位等详情的,请与国家测绘局测绘
标准化研究所联系。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试行)SDJ—15—1978
2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规范DLJ 24—1980
3火力发电厂测量技术规程DLJ 23—1980
4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综合部分)SDGJ 34—1983
5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建筑部分)
6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SDJ 336—1989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1993
8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附条文说明)SL 197—1997
9地震重力重复测量规范1982年5月
10大地形变台站测量规范(短水准测量)1990年9月3日
11油气田工程测量规程SYJ 54—1983
12长距离油气管道测量规程SYJ 55—1983
13测制1∶25 000比例尺地形图技术规定1984年
14物探化探航空摄影测量细则1987年3月
15冶金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规范YBJ 212—1988
1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 000)DZ/T 0001—1991
17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50 000)DZ 0004—1991
18地质勘查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 0006—1991
19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 0069—1993
20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 0075—1993
21石油和天然气、煤田地震勘探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 0077—1993
22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 0082—1993
23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 000)DZ/T 0094—1994
24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万~1∶100万)DZ/T 0095—1994
25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DZ/T 0096—1994
2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DZ/T 0097—1994
27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DZ/T 0091—1994
28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范DZ/T 0156—1995
291∶500 0001∶1 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
规范
DZ/T 0159—1995
30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规范DZ/T 0034—1992 31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 0153—1995 32大地测量仪器仪器与三角架之间的连接ZBY 261—1984
33平板仪ZBY 341—1985 34大地测量仪器分划板ZBY 342—1985 35大地测量仪器三角架ZBY 343—1985 36大地测量仪器水准标尺ZBN 31001—1987 37大地测量仪器强制中心机构配合尺寸ZBN 31002—1988 38激光指向仪ZBN 31003—1988 39大地测量仪器目视读数的度盘分划ZBN 31004—1988 40垂准仪ZBN 31005—1989 41大地测量仪器的包装ZBN 30008—1989 42光学和光学仪器大地测量仪器术语JB/T 5667—1991 43相位式红外测距仪JB/T 6783—1993 4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ZB1989年9月6日
45工厂竣工现状总图编绘与实测规程JBJ 21—1990 46城市用地分类代码CJJ 46—1991 47国营林场名称和代码LY/T 1119—1993 4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1994 49沿海港口、航道图编绘规范JT 80—1994 50海洋测量成果质量评定标准CHB 8.1—1996 51内河航道测量规范(试行)JTJ—281
52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JTJ/T 204—1996 53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 063—1985 54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1987 55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 062—1991 5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TJ 026—1990 5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TJ 042—1994 58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附条文说明)JTJ 077—1995 5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JTJ 001—1997 60公路摄影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JTJ 065—1997 61省干线公路代码JT/T 307.1—1997 6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JTJ 064—1998 63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JTJ/T 066—1998 6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JTJ 071—1998 651∶1 000 000数字交通图分类与图式规范JTJ/T 0901—1998 66公路勘测规范(附条文说明)JTJ 061—1999 67全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TB 1945—1987 68铁路车站站名代码表——TMIS使用1998年11月
69GIS描述数据内容标准DDB 9702
70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61—1994 7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CJJ 56—1994 72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CJJ 57—1994 7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8—1997
7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1997 75城市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CJJ 8—1999 76航空摄影测量照相机像面尺寸ZBY 104—1982 77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 0143—1994 78航空摄影术语MH/T 0009—1996 79彩红外航空摄影影像质量控制MH/T 1004—1996 80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 81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 8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MH/T 1009—2000 83煤矿测量规程1989年1月
84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内部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