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教案 杜悦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

3.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4.学会用商量的语气和别人商量事情。

【核心素养】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重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评价任务】1.能够体会文章讲述的道理,初步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

2.能够把句子表达的更具体。

【教学设计】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寓言故事,分别是《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还有藏在我爱阅读中的《刻舟求剑》。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寓言故事当中,去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吧。

二、复习闯关1.字词闯关(1)学生通过闪卡游戏认读易错生字。

(2)学习三个多音字(当、号、哪)。

(3)出示本单元易错汉字,教师提醒易错点。

(4)出示“观、呼、忙、如”四个汉字,请学生观察怎样把汉字写美观。

(5)形近字提醒(渴、喝)。

(6)形近字大挑战,学生选择正确的形近字进行连线。

教师相机讲解可以根据字形和偏旁来猜测汉字的意思。

(7)认读重点词语。

抢答、趣味选人交替指读。

(8)学生进行看拼音写易错词语。

(9)学生拍照上传自己书写的词语,教师对错误较多的字词利用优教学生字进行简单讲解。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评价。

(10)生齐读词语。

词语掌握住了,老师相信这些句子也不难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让我们进入句子运用关。

2.词句联盟(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请学生找一找,这些词哪些词语的意思是表达话少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讲解词语意思。

)(2)照样子说一说。

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热得直冒汗热得像蒸笼…………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3)注意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来几朵雪白的小花。

复韵母复习课(简单教案)(共)

复韵母复习课(简单教案)(共)

学生可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故事的编写和表演。
表演形式可多样化,如口头讲述、配乐朗诵、舞台剧表 演等。
04
重点难点解析及应对策略
重点:掌握复韵母发音技巧
准确掌握复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发音时需要注意元音之间的滑动和过渡,以及发 音部位的准确性。
熟练掌握常见复韵母的发音规律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等。
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拼音教学软件等。
02
知识回顾与梳理
前期所学知识回顾
单韵母发音规则
01
a、o、e、i、u、v 的发音方法和口型变化。
声母与单韵母拼读规则
02
声母与单韵母相拼时的发音规律。
复韵母的概念
03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如ai、ei、ui等。
复韵母复习课(简单教案)(共)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知识回顾与梳理 • 互动练习与游戏环节 • 重点难点解析及应对策略 • 学生自主评价与反思 • 教师总结与展望未来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复韵母定义及重要性
复韵母定义
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音素 组合而成的韵母,如ai、ei、ui等 。
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常见复韵母的发音规律,如ai、ei、ui、ao、ou等。
难点:区分相似发音和正确运用在单词中
区分相似发音
有些复韵母的发音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如ei和ie、ui和iu等 。要通过对比和辨别练习,帮助学生准确区分这些相似发音 。
正确运用在单词中
学生往往难以将复韵母正确运用到单词中,导致发音不准确 。要通过大量的单词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复韵母在单词 中的发音技巧。

五语(下)期中复习课教案

五语(下)期中复习课教案

五语(下)期中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期中学习的语文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梳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包括童话、寓言、古诗、名著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2. 重点复习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词、成语、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等。

3. 针对本学期学习的语文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和训练。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进行自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 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4.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查漏补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复习提纲。

2. 课堂练习题。

3. 教学课件。

4. 学生学习档案。

5. 相关学习资料。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利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主复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进行自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 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4.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第五单元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

2. 复习第五单元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技巧。

3. 复习第五单元的文化背景和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巩固第五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复习:讲解第五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进行练习和讨论。

3. 练习: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总结第五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六、板书设计1. 《第五单元复习课》2. 内容:第五单元重点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技巧,文化背景和相关知识。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第五单元主题的短文,要求使用所学的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

2. 准备一个关于第五单元主题的口语表达,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学生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教学内容和过程可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入部分导入部分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了解重要作者及其相关知识,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特征。

2.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増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4.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増强民族自豪感。

【核心素养】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重难点】1.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増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评价任务】检查学生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学习围绕中心有条不紊地说明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州园林》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针对蝉的习性,所做的一系列观察和实验的记录。

文章围绕着“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这两个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作者的科学精神。

《梦回繁华》通过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募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表现了这幅旷世杰作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五语(下)期中复习课教案

五语(下)期中复习课教案

五语(下)期中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书第一至第四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复习,提高学生的字词认读能力、朗读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重点复习本册书第一至第四单元的生字词,要求学生会认、会写、会用。

2. 重点句子复习:复习本册书第一至第四单元的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3. 语法知识复习:复习本册书第一至第四单元的语法知识,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和运用,重点句子的朗读和理解,语法知识的掌握。

2. 难点:生字词的准确认读,重点句子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师生问候,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

b. 简要回顾本册书第一至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生字词复习(10分钟)a. 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认读、书写生字词。

b. 针对易错字词,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3. 重点句子复习(10分钟)a. 让学生朗读重点句子,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b. 针对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理解练习。

4. 语法知识复习(10分钟)a. 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b. 让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5分钟)b. 鼓励学生课后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生字词默写。

b. 重点句子朗读录音。

c. 语法知识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生字词默写、重点句子朗读录音和语法知识练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复下册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语文应用能力训练。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复课文知识点,包括词语解释、句子语法分析等。

2. 综合性的语文应用能力训练,包括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
1. 复课文知识点
- 学生互动回答问题,解释词语意思。

- 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析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2. 阅读理解训练
- 给学生发放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默读。

- 学生白头自主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提供解析和讲解。

3. 写作训练
- 给学生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合理安排写作结构。

-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

-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和复
- 学生回顾今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并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 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作业。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中的表现。

3.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

_酸碱盐_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杜悦

_酸碱盐_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杜悦

教学设计2009年,第4期“酸碱盐”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杜悦(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江苏南京210011)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4-0047-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部分,该内容涵盖面广,上升空间大,教师要深刻思考“双基”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探索解决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提高之间有效衔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才能适应当前改革和中考要求的。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凸现以学生为主体,借用古诗中涉及到的三个代表物(CaO 、Ca(OH)2、CaCO 3)引出三种类型的物质及相对应物质的类型;再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按其内在的联系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将其连成线织成网,从而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接着再通过逐步深化的习题组展开学生活动,加强系统规律的应用,训练学生有序解决一般性应用问题、综合性应用问题和新情境下的创新性问题,以此达到掌握规律和提高解决各层次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古诗欣赏)同学们,还记得明代诗人于谦曾写过的这样一首诗《石灰吟》吗?(师生共同声情并茂地朗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教师简单分析)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自己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思考)你们知道吗?在这首诗中还蕴含三个化学变化,请你们找出这三个变化,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学生对此蕴含的三个原理很感兴趣,很兴奋,相互交流)[设计分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吸取知识的。

”到了初三下半学期,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中考备战的复习阶段,复习时间长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下降,学习的效率会下降。

为此,笔者巧妙地选用了《石灰吟》这首诗引入,创设情境,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吊起了学生复习的胃口,唤起了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并为后面的复习埋下了伏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整理
归纳整理
达标
检测
(15分)
1、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搭配不当:主干成绩是班级,去掉"一个班级")
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搭配不当: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
3、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搭配不当:效率与改进不当,将效率改为提高)
16、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语序颠倒)
17、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8、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成份赘余:删掉"的原因")
19、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缺主语:删去"通过")
10、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一面对两面:应把"是否"删掉)
11、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语意重复:"由衷"与"在心里"重复)
12、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多重否定造成语意混淆:应将"不再"改为"再次")
4、今年将是新中国第十四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搭配不当:在"今年"后加"的阅兵"或将"是"改为"举行")
5、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在"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6、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成份残缺:缺主语,删掉"随着")
7、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成份残缺:缺主语,将"经过"和"的"删去)
8、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学生是学校")
9、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搭配不当:意识不能培养,应删去"和培养")
20、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做题
学生做题
老师巡视
课堂
总结
(5分钟)
课堂总结,重点解决学生在自我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做笔记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布置
作业
完成《中考考生么》第43页的练习题
辨析并修改病句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一中学杜悦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2、掌握辨析病句的技巧。
3、让学生感到修改病句的容易。
教学用具:多媒体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手段和功能
导入
真题展示(多媒体)
学生思考
引起学生对辨析和修改病句的重视。
读书
(10分钟)
同学们都认真阅读《中考考什么》“考点突破”的相关内容。
学生读书自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效率。
质疑
交流
(5分钟)
交流读书心得,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自学中的问题。
学生思考、质疑、讨论。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知识
清单
(10分)
归纳整理:一、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2、语序不当。3、否定词使用不当。4、成分残缺。5、成分多余。6、结构混乱。
二、辨析病句的诀窍。1、看到介词不放过。2、看到动词不放过。3、看到否定词连用不放过。4、看到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不放过。5、看到两面词不放过。6、看到关联词不放过。7、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8、看到有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9、看到数词与约数词连用不放过。10、看到句子中表感情色彩的词语不放过。11、看到指示代词不放过。
13、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成份残缺:缺宾语中心词,应在"不合理"后加"的现象")
14、在这次煤矿事故中,创所胡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前后矛盾:)
15、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前后不搭配:应改为"昆明的三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