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树
知识树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

知识树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力学和运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在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触到物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内容。
初中物理知识为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为他们今后深入学习高中和大学物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总结,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受力及其相互关系。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了平抛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牛顿三定律和力的合成分解等基本力学知识。
1.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运动形式,它是指一个物体在一定的初速度下,沿着水平方向抛出,同时受到重力的作用,形成的一种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包括:位移公式、时间公式和速度公式。
2.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初中学生需要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图像以及相关的物理实验。
3.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改变,即速度不断增加或减小的运动。
学生需要掌握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速度和位移的关系等。
4.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重要基础,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定律的含义、应用及相关实验。
5. 力的合成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用一个力的合成来代替多个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分解则是指一个力可以通过分解成不同方向的分力来代替原力的作用效果。
初中学生需要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和相关问题的解法。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温度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涉及热传递、热膨胀、热力学等内容。
1. 热量与热传递热量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动能,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初中学生需要了解热量的计量单位、热传递的方式及相关知识。
2.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的科学,包括热力学系统、热机效率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初中物理知识树全共23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初中物理知识树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树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研究物质、能量、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主要包含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是建立中学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
一、运动学知识树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位移和速度: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
2.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3.运动相关公式:包括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等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
4.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地下落的运动。
5.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作用的运动。
6.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
7.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8.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其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二、力学知识树力学是研究力学平衡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2.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弹力和重力:弹力是物体之间的接触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4.归纳和磁石之间的力:归纳力是由电磁感应引起的,磁力是由磁场引起的。
5.摩擦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滑动时产生的力。
6.浮力: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
7.杠杆和机械原理:杠杆是利用力的平衡来传递和控制力的装置,机械原理是杠杆运动的基本规律。
8.杠杆平衡:根据杠杆上的力和距离的乘积相等的原理,推导出杠杆平衡的公式。
三、能量和能量转化知识树能量是物体或系统由于其状态或位置而具有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能量的分类:动能、势能、热能和机械能。
2.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等。
3.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初中科学 物理部分 知识树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 决简单的问题
杠 杆
辨认定滑轮、 动滑轮和滑轮 组
知道定滑轮和 动滑轮的特点知道Biblioteka 轮组的特 点(限于两个滑 轮的滑轮组)
滑 轮
使用滑轮组(限于两 个滑轮的滑轮组)解 决简单的问题
克服摩擦做功与物 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热传递过程中用热 量来量度内能的变 化 说明人体能量来源 及其转化
保护 眼睛 和用 眼卫 生
光的折 射现象
光的 折射 规律
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物 质中沿直线传 播 光的反射 定律
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
眼球对光的作用 相当于凸透镜
电磁波 的存在
电磁波
太阳光 的组成 无线电波、微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 线、X射线都是电磁 波及在生活和生产中 的应用
光的反射定 律和折射规 律解释简单 的现象
滑动变阻器改 变电路中电流 大小的原因
使用滑动变阻器 改变电路中电流 大小
电 阻
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②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不超过两个电阻的电路)
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 简单的电学问题 (不超过两个电阻的电路)
欧 姆 定 律
①说明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 ②绘制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③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④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压强 的概 念
速度 公式 计算
液体压强
应用 压强 公式 计算 液体压强 跟密度、 深度的关 系
增大 和减 小压 强的 方法
液体压 强的存 在
参照 物的 概念
弹力的概 念
压 与 速 定 关
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 事例领悟科学精神
电磁知 识在技 术中的 应用
九年级物理知识树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但其速度随时间变化。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且其加速度保持不变。
02
热学基础知识
温度与热量
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热学 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热量
05
原子物理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原子的基本结构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同位素与核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具有特定质子数 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核素。
放射性衰变与核反应
放射性衰变
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并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W)。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W=Pt,其中t为时间。
04
光学基础知识
光的反射与折射
01
光的反射定律
光在平滑界面上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
线在同一平面内。
02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镜面反射发生在平滑表面,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发生在粗糙
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方向相 同。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其效果与多个力同时作用相同。
力的分解
一个力可以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分力。
初中物理知识树

两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缺一不可),同一直线的两力合成。 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大小:G = m g 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向反。作用点:在相互接触面。 方向:垂直物体表面。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 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浮力、升力产生的原因 是物质的属性(不变),单位:Kg , 是物质的属性,ρ = m / v , 单位:kg / m 3 , 是物质的属性,保持原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天平的使用方法。 密度的应用。
浮 力 、 升 力 质 密 惯 量 度 性
V排 = ρ
物g
V物
判断沉浮方法 1,比较G物和F浮 2,比较ρ
物和ρ 液(实心物)
杠 杆 五 要 素 杠杆平衡条件 定 、 动 滑 轮 机 械 效 率 η 机 械 功 功 机 电 电 电 电 电 电 串 械 量 阻 流 压 功 功 联 联 姆 耳 率 电 电 定 定 率 能 W P E Q R I U W P 路 路 律 律
5,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 × 108m /s 6,g = 9.8 N / Kg 7,声在空气中的速度 340 m /s
重点掌握四个实验 1,密度测定 2,伏安法测电阻 3,小灯功率测定 4,滑轮组机械效率测定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6 单位换算 (3)、1kw•h=3.6×10 J
L入、L反在L法两侧,且三线在同一平面,α = β 。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 L入、L折在L法和界面两侧,且在同一平面。当光从空气射到物时α >γ ,反之α <γ 。 U>f 放大镜 特殊光线
电功率 P 要记的七个常数 1,水的密度 2,标准大气压 3,安全电压 4,家用电压
初中物理知识树(全)

实验 压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式 定义
摩擦力
力和机械 压强浮力
浮力
浮沉 条件
运动和力
机械能 公式
宇宙的 组成
机械 运动
多彩的物
微粒
宇宙和微 质世界
分子
观世界
初
不同状态的 质量
三
微观模型
密度
物
测量 定义
单位
公式
测量
理
功机械能
功率
功
机械
热和能
效率 内能 分子热 分类
运动
比热容
公式
单位
初中物理知识树(全)
焦耳
热效应 定律
R串R并 规律
控制变 量法
原理
单位 公式
电路图
欧姆 定律
测量 电阻
安全 用电
短路 应用 实验 公式
断路
单位
安全 电压
电与热电功P率额P实计量
作用 磁化
用电
及测量
转化
常识
电能 磁现象 磁场
磁感线 地磁场 实验
实验 实验
原理
探究 欧姆定律
影响 变阻器 使用
因素
单位
电阻
电压 电阻
规律 串并联
并联
规律
电压
串联
电压表
电功率
初 二 物 理
电与磁
电生磁 安培 定则
磁生电
信息的 传递
应用
电磁 感应
电话
电磁波
信息 之路
移动 通信
使用
单位
影响
原理 三要素 气体 固体
测量 定义
效果 力的作
时间 性质 用效果 长度时
初中物理知识树(全)总结

实验
类比法 光速 水波 光源 传播 定律
实验
转化法
联系 生活
特点
原理 平面镜
分类
应用
色散 看不见 的光
操作 能力 实验 口诀 归纳 凸透镜成 像规律 眼睛 吸热 放热 近视眼 远视眼 升华 凝华
分类 应用
声音的传播
实验 频率
振动
声波
光的传 播
光 的 反 射
光的 折射
透镜
生活中 的透镜
倒立放大 实像
v>2f
应用 投影仪
不成像
f<v<2f
应用 照相机
u=2f
f<u<2f
正立放大 虚象
u=f,
U<f , 应用 放大镜 物镜 成像
显微镜 目镜 成像 望远镜 物镜 成像 光学原理 目镜 成像
u>2f
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成因 其矫正 远视眼成因 及其矫正
显微镜和望远镜
焦度和 眼镜度数
声音 超声波
传 递 信 息
介质
产生和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 物体振动
声 现 象
传递能量
反射定律 应用 条件
分类
平面镜和 球面镜
光路可逆 折射规律
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可见光
光的折射
发生部位
光的传播规律
色散
光的分类
不可见光 紫外线 红外线
颜色
光 现 象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 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
倒立等大 实像v=2f 倒立缩小 实像
热量
热 和 能
天平的 使用 天平的 调节
实验室 用天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的 概 念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作用是相互的,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之分)。
作用力、反作用力、施力物、受力物。
力 的 单 位 牛顿 N
力 三 要 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 图 示 法 用单位线段长度表示大小、圆点表示作用点、箭头表示方向。
力 的 测
量
工具——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物体发生 形变 物体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受平衡力和受非平衡力的运动状态各如何? 参照物 改变运动 状态 两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缺一不可),同一直线的两力合成。
重
力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
大小:G = m g 摩 擦 力 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向反。
作用点:在相互接触面。
压
力 方向:垂直物体表面。
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
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
压强计算 浮 力 、 升 力
方向:竖直向上。
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
浮力、升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计算
质 量 是物质的属性(不变),单位:Kg ,
天平的使用方法。
密
度 是物质的属性,ρ = m / v , 单位:kg / m 3 , 密度的应用。
惯
性
是物质的属性,保持原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杠 杆 五 要 素 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功的原理
杠杆平衡 条件 F 1 ×L 1 = F 2 ×L 2
△ 动力对机械做功(总功)等于机械 定 、 动 滑 轮 定、动滑轮的优缺点,滑轮组的绕线法。
克服所有阻力做功(有用功、额外功)
机 械 效 率 η η = W 有 / W 总×100 % ,滑轮组效率测定。
W 总
= W 有
+ W
动滑
+ W
各种阻力
机 械 功 W W = F ×S ,单位(焦 J )做功的两个条件。
△ 一组公式:W 总= F ×S 、W 有 = G 物× h 功
率
P P = W / t , 单位(瓦w )表示做功快慢。
F 拉 = 1/n ( G 物 + G 动 ) 、S = n × h
机 械 能 E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
W 额 = G 动滑× h + 其它阻力做功
电 量 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C ), 1库仑 = 6.25 ×1018个电子电量
电 阻 R 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可变电阻的原理及连接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电 流 I I = Q / t ,单位(安培A ),测量工具——电流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电 压 U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伏特V ),测量工具——电压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电
功
W 定义式:W = Uit 推导式:W = I 2Rt = U 2t / R ,单位(焦J ),实用单位(千瓦时 1kwh = 3.6×106J ) 电 功 率 P 定义式:P = W / t 推导式:P = UI = I 2R = U 2/R ,单位(瓦w ),实用单位(千瓦)U 2额/P 额=U 2实/P 实 串 联 电 路 特点:I 总 = I 1= I 2= ┅
U 总 = U 1 + U 2+ ┅
R 总 = R 1+ R 2+ ┅
初 并 联 电 路 特点:U 总 = U 1 = U 2= ┅ I 总 = I 1+ I 2+ ┅
1 / R 总= 1 / R 1 + 1 / R
2 +┅
中
欧 姆 定
律
I = U / R 表示同一段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用电器的电阻一般视作不变)
物 焦 耳 定 律
理 电流的磁 效应 知 磁场对电流作用 识
电磁感应 现象
匀速直线运动V = S / t
平均速度V = S / t
固体压强计算P = F / S
液体压强计算P =ρg h(均匀ρ)
气体压强计算在2km以内……
阿基米德定律F浮 = G排 = ρ液gV排
当漂、悬浮时F浮 = G物
即ρ 液g V排=ρ 物g V物
判断沉浮方法1,比较G物和F浮2,比较ρ物和ρ液(实心物)
摄尔修斯(瑞)—摄氏温标
开尔文(英)—热力学温标
牛顿(英)—牛顿第一定理
托里拆利(意)—测定标准大气压值
阿基米德(德)—阿基米德定理
奥斯特(丹)—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英)—电磁感应
贝可勒尔(法)—首先发现放射现象
焦耳(英)—焦耳定理
欧姆(德)—欧姆定理物理量国际单位
结构图
家庭电路组成电源(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插座、开关、用电器等。
长度L m 安全用电测电笔的原理、熔断丝的计算与选用、不高于36伏电压为安全电压、安全用电的“四不”。
面积S m2
用电量的计算W = P t ,注意用千瓦时单位较为简便。
体积V m3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量,两套温标(摄氏、开氏)T =(273 + t)K,温度计及使用。
质量m kg 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做功),热机(1循4冲2周),柴、汽油机的不同之处。
时间t s 燃烧热值一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燃料热值,单位J / Kg,计算公式:Q = q m Q吸=Q放温度T k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底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比热容。
单位J / kg0C Q吸= C m (t - t0)速度V m / s 热量物质在热传递过程中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单位J 热量计算Q放= C m (t0 - t)力 F N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升华(吸热)汽化的两种形式,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
Q放 = qm 功W J
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功率P w 固体液体气体热量Q J
凝化(放热)液化(放热)比热 C J / kg 0C
凝华(放热)热值q J / kg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很小很小)压强P Pa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
(扩散)电流I A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电阻R Ω
小孔成像实验证明光在同一均匀媒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电压U v
色散实验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复合而成的。
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产生的原因。
(红、绿、蓝)三原色电功W J
反射定理L入、L反在L法两侧,且三线在同一平面,α = β。
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
电功率P w
折射定理L入、L折在L法和界面两侧,且在同一平面。
当光从空气射到物时α>γ,反之α<γ。
U>f 放大镜特殊光线要记的七个常数
凸透镜的应用2f>U>f 幻灯机1,水的密度 1.0× 103 kg / m3 U>2f 照相机2,标准大气压 1.01× 105Pa 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不同的介质、温度其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4,家用电压220v
声音的传播
分类1,乐音(美妙动听)。
2,噪音(烦噪厌恶)5,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 × 108m /s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单位:赫兹Hz。
频率高音调高。
6,g = 9.8 N / Kg
乐音三特性响度声音的在小叫响度。
振幅的单位:分贝dB。
振幅大响度大。
7,声在空气中的速度340 m /s 音色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声音品质。
(1)、1m/s=3.6km/h
重点掌握四个实验(2)、1g/cm3=103kg/m3
1,密度测定2,伏安法测电阻 3,小灯功率测定4,滑轮组机械效率测定单位换算(3)、1kw•h=3.6×106J。